重生迷梦-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发现时代变化的太快以至于自己跟不上了,他们必须改变自己的风格,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去。”
“能举个例子吗?”楼导演阴阳怪气地问道,“我可感觉不到这种趋势。”
“实际上例子已经非常明显了,大家没有意识到,”沈正辉说道。“譬如说张导演拍摄《英雄》的时候,他本人不会去设计武打动作的细节,他只会和动作指导说我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效果,让动作指导去设计动作。场面的宏大,更多的特技拍摄和特技制作,都不是导演一个人能够玩得转的,他必须成为这样一个角色,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
楼导演嘴角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你说的是剧组内部的分工。和导演的控制力没有关系。”
“但是你不能不承认,剧组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就是整个电影产业发展壮大和专业化的趋势。”沈正辉说道,“既然如此,我再举几个例子,《哈利波特》、《上海堡垒》、《悟空传》。”
“有什么共同点吗?”有人问道。
“这几部作品都是商业上成功的作品,注意到它们都是在电影拍摄之前就已经以其他形式获得了足够多的影响力,然后当电影真正拍摄成功的时候,因为其他艺术形式而关注电影的观众就成为了电影最直接的消费者。”
“热门小说、动画什么改编成电影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楼导演代替贾导演开始抬杠。“日本的热门动画片不是每年都出电影版吗?这也是电影题材的一个方面而已。”
“我认为这是电影题材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沈正辉回答道。“它就涉及到了我前面讲的一个问题,电影发展的动力有时候就是受社会意识的推动,电影自身的发展就是受社会影响的,社会文化流行就是电影的题材来源,其实这非常好理解的,就好像现场大家的电影对于社会的记录就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转型的一个侧面。电影题材就是社会本身的一个反应,这种变化来得太快太猛烈,有时候某些东西被你们敏锐地抓住了。”
他看了看坐在会议桌上的领导们,领导们都露出官样的微笑,“未来的电影题材主流的方向肯定是偏向娱乐的。这和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的精神需求有关系。当然,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某些层面上,艺术片也就有了细分的市场,所以说在未来,电影市场的发展会让各种类型的片子都能够生存下去,但是就主流来看,毋庸置疑,商业片的市场最大,商业片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中社会大众的趣味,这是商业片成败的关键。我觉得就影片投资来说,未来的商业片电影投资显然会越来越大。这一点很容易能够猜出来,看看《英雄》的成本就看出来了,随着社会发展,除非遭受金融危机,不然的话电影明星的身价指挥涨不会跌,成本越来越高,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于是电影的投资也就越来越倾向于稳妥的内容和类型。”
“偏向于受欢迎的小说、漫画这些题材的改编吗?”有人问道。
“不局限于,”沈正辉说道,他又看了看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第六代导演群,“实际上这就显示出艺术片的意义来了,从某个角度上讲,艺术片算是商业片的先驱,起到了某种为商业片探路的作用。所以各大电影奖项的设立,鼓励创新和鼓励新人,培养演技,这都是为了整个产业更好的发展。”
有人眨眼,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问题就在于如何把握好这个衔接,实际上艺术片和商业片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任何一方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都不是健康的。现在让人担心的就是艺术片和商业片对立得太厉害,这样实际上对于谁都不是好事情。艺术片越发地曲高和寡,商业片沉浸于套路的重复,到最后各自都走上了歧路。”
“所以看事情要全面地看,”一位副局长认真地点了点头,“沈导演的看法很深刻啊!”
沈正辉强忍住自己的羞愧,继续说道。“我也很希望有拍艺术片的导演能够拍拍商业片,同时也希望拍商业片的导演能够尝试一下艺术片,关键是不要把自己局限住了,眼界开阔,打破类型片的藩篱,这样对于将来的导演就有很重要的意义。要完成这样的转换。就好像我前面说的,导演要把握住重点,要能够寻找好的助手,分工协作,这样的话,又需要我们的电影产业足够链足够粗,足够大,有足够的人手,人与人之间思想的对撞。交流产生化学反应。如果仅仅几个人执着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固步自封的话,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肯定是要被淘汰的。”沈正辉颇感畅快地说道,“譬如好莱坞,他们的市场足够大,人员流动性也很大,不断有新的公司因为一部好片而崛起,也有老牌公司因为一部巨片失败而倒下,关键就在于活力和创新。”
已经有官员带头鼓起掌来。
沈正辉连忙摇手。“但是要做成这个样子,还是需要政府的扶植。”
“有方向了。政府也才知道该如何扶植。”这是一个电影公司的大佬说道,“说到底还是要多给年轻导演机会。”
话题转换成这样,一些本来想要来挑刺的家伙不禁有些面面相觑。
“沈导演!”最终还是贾元站了起来,“我觉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的语气到时变得柔和得多了,“你当导演是从日本起步的吧?”
“是的。”沈正辉点了点头。
“第一部电影投资是多少?”
“如果你问的是我导演的骗子的话。第一部是《风林高中》,预算是五亿日元。”这句话一说出来,就让在场的人吸了一口凉气,五亿日元,那是亿为单位。哪怕是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也有三千多万左右,更何况那是99年前后,叁仟万人民币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投资了。
贾元带着某种艳羡的语气,“在场的人,”他扫了一圈,“除了寥寥几位大师之外,大概根本达不到你的这种水准,当然,大师在起步的时候也根本不可能有这样优厚的前提准备。”
“是的,”沈正辉承认道,“但是我可以讲一讲我的起步,诚然,我一开始起步就资金雄厚,因为我家本身是做外贸的,做电影确实不缺钱,而且就日本来说,也不缺乏融资的渠道,我想这一点贾导演你也了解。”
贾导演哼了一声,他也是受北野武工作室资助起家的,自然也知道。
“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我投资了好几部动画片,都有哪几部呢?分别是gonzo的《re…take》,《东京堡垒》和《浦海堡垒》,这几部动画片最后都出了电影版的,所以大家应该比较清楚。”
不,现场有不少不看动画片的老同志,大家很不清楚,纷纷张口询问。于是沈正辉不得不将这几部动画片tv版盈利和电影版的票房告诉他们一一介绍之后,听到票房之后,所有人都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然后我自己当演员,这算是我最认真地参演一次电影了,《北高中学残酷史》,这部电影也是我投资的,导演是清水崇导演,他就是《咒怨》的导演,被称作是日本的恐怖片大师,当时我们找到他当导演的时候,他只参与制作过几部电视剧,自己凑钱拍了《咒怨》的电视版,还找不到发行的公司。”沈正辉说道,“这部电影最后拿到了20亿的票房,当然,我不是在这里吹嘘说我眼光有多厉害,我稍微解释一下,《北高中学残酷史》和之前所说的那些动画片实际上都是已经有原著的,它们在某个不算小也不算大的圈子里面流行着,被我发现,然后用作电影的题材。”
沈正辉咽了一口口水,为自己脸皮厚的无耻在心中鼓掌,“所以我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个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要我自己看的话,我也不过是和时代共生的普通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沈正辉继续大言不惭地说道,“实际上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刚刚从校园里面走出来的年轻人,脑子里面的奇思妙想实际上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他们缺乏把这些奇思妙想实现的物质条件,这对于我来说,也许我幸运了一些,要感谢我的爸爸和妈妈。”沈正辉对着自己的父亲鞠了一躬。沈兴国脸上压抑不住的笑容。
“所以……”
“所以刚才王董事长说得很好啊,一定要多给年轻的导演机会,”沈正辉借着贾元的话就说下去,“实际上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在校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越是年轻人,他们对于时代的感觉就越敏锐。”他举手说道,“局长,我有个建议。我们对于在校大学生拍摄自己的毕业作品应该大力支持才对。”
局长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这点应该纳入考虑。”
“我本人非常愿意为此出力,”他看了一下四周,“既然我们在平京电影学院,那么,好吧,等会后我们再谈这个问题。”
坐在一旁的第六代导演有些尴尬,他们当然可以凭借自己的电影的奖项居高临下地对沈正辉说什么。但是在眼下这个会议上,大家并不是无脑的中二少年。也知道会议的主题肯定不是如何在西方各大电影节上刷奖,而且听沈正辉从头到尾的发言,他对于刷奖似乎完全没有兴趣,所讲的内容都只局限在商业片,这就让能够针对的话题题目变得难以找寻起了,第六代导演们一时之间都有些沉默了。
当然。沈正辉对于第六代导演集体也没有什么好感,如果是他们出道的作品因为受到了西方电影界的认可有光环加成的话,那么这批导演日后的作品大多乏善可陈。特别是他们其中的几个,远远地落后与时代了,还沉浸在自己的中二病中。一再地重复着自己觉得深沉的主题,结果反而被时代衬托得浅薄。但是不能否认,站在当下的这个时间点上,这还是一批才华横溢,有着自己追求和足够的行动能力的导演们,面临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窘境,政府不得不和他们和解,将振兴电影市场的期望寄托在了他们身上。另一方面,大概也算是意识形态上的一个松解。但是,体制的力量是巨大的,最终现实还是证明,能够拯救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还是内地非科班出身的导演群和香港导演。
这一场交流会最后真的变成了交流会,第五代的几位重头导演和其他的制片的大佬们开始愉快地和沈正辉交流电影的制片和发行的心得了。作为亚洲第一商业导演的名头还是太响亮,在好莱坞太远的现实下,许多人对日本市场非常感兴趣。但是日本电影市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例子,在真人题材电影上,他们已经彻底走偏了路,积重难返了。即使拿到了日本真人电影票房第一的沈正辉也公开和在场的人这样讲道,单就培养演员这一条,日本就已经没有希望了。日本演员不得不在没完没了的偶像剧里磨练自己的演技,然后把路彻底走偏。沈正辉能够举的例子甚至是来中国学习的青沼智昭。
另外一个值得一体的就是,日本电影的题材严重偏向动漫化,在沈正辉嘴里,这成了他成功地原因,也是日本电影沉沦的原因。如果在商业大片上,中国不走出自己的道路,最后不免也像日本一样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倾销地。
三大导演想的是自己的电影在日本的营销,因此对待沈正辉也特别客气,冯导演特别恭维了沈正辉,说他应该多培养电影圈的分工的提法非常对他的胃口,他提起电影圈的专业人士的缺乏就是一肚子的苦水。张导和陈导也表示了表面上的客气,三个人谈好了就迅速地离开,然后是其他商业大佬,专家教授上来交流。电影局的领导对于这个效果感到特别满意,准备就这个会谈出一个纪要,抓几个能够出政绩的项目作为工作。沈正辉刚刚和学院的院长初步谈了谈赞助学校学生拍片的计划,那边贾元毫不客气地走过来拍了拍沈正辉的肩膀。
“沈导演!”他挺客气地叫道,他身后跟着他的好些个哥们。
“什么事情吗?”沈正辉问道。
“我们想和你再私下里交流一下。”贾元说道,“你有时间吗?”
“对不起,”沈正辉露出为难的表情,“今天是真的没空了。”一旁的校长插上来说道,“贾元,你们也不要走,晚上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贾元也露出了为难的表情,“那么简单和你说一下。”几个人围了上来,先谈影片发行的事情,春日自然不会向外推生意,他们也不能只发行商业片,这种文艺片能顾坐起来也算是建立了一个健康的循环,于是沈正辉点头答应原则上可以合作,具体的情况到时候再谈,还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眼见生意谈妥了,贾元马上又换了一副脸,“你觉得你拍的商业片有灵魂吗?”
如果不看这家伙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