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待得春江有水 >

第38章

待得春江有水-第38章

小说: 待得春江有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来顺木了:你家那是棺材铺吧?
  何老大点头:你难不成失忆了?祖传的棺材铺!
  钱来顺低头:你这棺材铺的生意,你想咋好?
  何老二将何老大给拖了走了。有了这小闹曲儿,钱家也是安安心心地开始做起了生意。
  不过对联的事儿可是得抓紧着来了,二银子寻了好几个穷书生,连夜赶出了二三百副对联,实在是这字太难写了,虽说是几人连夜赶制,也不过是两百多副对联。
  “卖对联,对联咯!好兆头,好寓意,求啥有啥,有求必应!”三儿扯开了嗓子喊道,脆生生的,一大早听着小姑娘的吆喝声,倒是惹了不少人瞧过来。
  “你也悠着些,小妹,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些?啥叫有求必应……”二银子扯了扯三儿的袖子,每回这丫头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因着这回的摊子摆在望江阁的门口,三儿兄妹俩很大方地送送了望江阁十张对联,也不知那么多的对联,掌柜的拿来做啥。
  一大早,望江阁也只是刚刚开了门,才刚有打扫的小二哥探出脑袋来。“我说钱家小姐,这会儿还早呢,等再过个一个时辰,才会有铺子陆续开门,等到了饭点儿,来往的人才会多了起来,谁让咱家铺子的大半条街都是做酒楼。”
  “嗳,谢谢小哥儿提醒。要不我帮你打扫吧,我在家干活儿可快了。”三儿如善从流,倒也不觉得小二哥有啥别的意思。小二哥嫩脸一红,忙摆手,“不用不用,若是掌柜的晓得我偷懒了,可是要被罚了工钱的。我就是提醒你们一句,没旁的意思。”
  好不容易等了半个时辰,只隔壁铺子卖出去了几副对联。“要不要先进来暖暖身子。”小二哥探出脑袋,张了张嘴,半会儿才问道。这北风呼呼地,冻得三儿兄妹俩小脸儿通红的。
  “不用了,等过会儿人多一些就好了,不麻烦了。”二银子有些客套地说,本就是在望江阁的门口摆摊子已经是得了脸面了,若是还不懂规矩的进铺子里躲着那就真不知好歹了。
  小二哥“咻”地探回了脑袋。
  不一会儿,又先露出个脑袋,“我师傅给盛的鸡汤,味儿还不浓,喝点儿取取暖。”
  呼——好暖和。“行啊,我还以为你只是个小二哥,还怕连累了你受了担待呢。没成想你还是大师傅的学徒呢,后生可畏呐!”一碗鸡汤的交情,让二银子与小德子的感情迅速升温。
  一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缓缓地走近,小德子冲着二银子使使眼色,“尚管家,今日早啊——要不要瞧瞧对联,我家铺子上可是赶早地就贴了这么一副大对联了。”三儿卖的对联还都是有尺寸的,有大有小。像望江阁的大门可是占尽了一堵墙,所以贴的可是最大的,自然价格也是最贵的,不过二银子半两银子都没取。
  “喔?这好像是来头儿的?”
  二银子应道:“尚管家可是好眼力,这是道家的对联,可是求啥都有,有求必应。马到功成,风调雨顺,日进斗金,黄金万两,招财进宝,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对联了,来年定是事事顺遂,心想事成。就是用来送人,也是极体面的……”
  “行了,这么大的来五副,不,来六副,还有这种小一些的,也来六副。”
  “好咧!收您一两银子,原是九钱,找您二钱,多的给您喝茶。”二银子可是早有准备,早早地换了不少的碎银子。尚管家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二银子,才接过二钱碎银子,点点头,命后面的跑腿的小厮将对联给收了起来。
  有了小德子这个耳报神,三儿兄妹俩的对联,卖的异常地顺利。“这半两银子你拿着买烧鸡吃,许是不够了些,你别见怪。”小德子死活不肯要。
  “若不是你,今日我们也不会卖的这么快,别推辞,我这就回去买红纸去裁了,可得多雇几个人写去,趁着这几日还没有人卖,赶紧小赚一笔。”二银子不等人推辞,就将银子往小德子怀里一塞。挥挥手,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对联的图片,不知能不能打开的。。。。
  

☆、第 69 章

  果真,对联只卖了两日,就有不少的摊子也开始卖对联了,将存着的对联给消灭了光,三儿兄妹俩除去给读书人的工钱,赚了二十多两银子。若不是给读书人的工钱高,三儿兄妹俩能赚更多。
  不过这也只是一回生意,等来年,怕是做不成了。
  又一年,春。
  钱家迎来送往,昨晚,孔氏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钱来顺一大早就扬着笑,几次抿抿嘴,仍是乐不可支。“一会儿让大金子给娘他们去报喜去,前几日家里头准备的鸡蛋啥的可是备好了?”
  金氏一大早地就去了孔氏的屋子里去了,“娘让我跟你说,都准备妥了。让爹别再问了……”金氏的原话是,不要再贴乱了。这事儿钱来顺还真是帮不上啥忙,不过一会儿,柱子娘就来帮忙了。“三儿一会儿用了饭了,柱子随他爹去了青州城了,你去我家陪陪许奶奶吧!家里有婶子,不用你忙活。”
  于是,三儿叼着包子叩响了许家的大门。
  金氏婆媳俩都没啥娘家人,也亏得有街坊们帮衬着,这才勉强撑到了洗三礼。
  钱来发并不曾来,只是刘氏领着大儿媳妇雷氏一道儿来的,并着老大一家子。“我的曾孙子呢,快让我抱抱——”这才刚进门,刘氏就大声嚷嚷着,看着院子里坐满了人儿,可是唬了一跳,话头不由地顿了顿。
  “娘,都是来帮忙的街坊,初儿在屋子里,屋子里暖和。”金氏可真怕刘氏执意要将小初儿给抱出来,这虽说过完了年,不过天儿正冷着。年前倒是不见得有多冷,这反是过了年了倒是冷了许多。
  “这天儿还这么冷,今年的倒春寒也不知得死了多少庄稼了……”何家老二的媳妇曹氏有些忧心,看着天色,好似都要下雪了,也不知今年的收成会如何。他家不过十几亩田地,都是佃给农户租种的,收上来的租子,也勉强够一家子吃上两顿白米饭的。那还是因着他家人少。
  “好了,大喜的日子说这些扫兴的做啥,若不然,早早地到钱家买了粮先存着也好。”柱子奶奶也纯粹只是随口那么一说,不曾想曹氏却是真的上了心了。
  刘氏沉着脸,进了孔氏的屋子,屋子里不敢烧炭,还是年前,钱来顺特意请了熟识的那家泥瓦匠,给学着北方人给挖了一间炕床,钱家统共也就这间屋子是炕床。一进屋子,迎面的暖意。刘氏着意地寻了寻炭盆,原想借着由头好好训斥一番金氏,可是左右寻不到。“这屋子怎地这般暖和,可是烧了炭了?”
  “我娘早就说过了,有小孩儿的地方可是不许烧炭的。娘,奶奶和大伯娘这儿有我招呼着呢,你去院子里招呼去吧。咱自家人,可是不讲究这些的,奶奶是吧?”这可是她小侄儿的好日子,可不想被刘氏借故给讨伐他们一家子。
  刘氏僵硬地点点头,心里却是看中这个曾孙子,心里想着,不免抬头看了眼大孙媳妇杜丽儿,这回,可是特意让杜丽儿过来抱抱小初儿,沾沾喜气。原是想让二孙媳妇冯欣儿夫妇也一道儿过来的,可偏偏钱可钏就是个二愣子,死活不肯过来,还说是要在家照顾他爹。
  钱淇清是刘氏的头一回曾孙女儿,小模样自是像极了他爹钱可锐,虎头虎脑的,秀气不足。“娘,这就是小弟弟吗?娘也要生这样子的小弟弟吗?”钱淇清远远地看着摇篮里的小初儿,歪着脑袋,拉着杜丽儿镶着大红边的袖子问道。
  杜丽儿尴尬地将钱淇清护在怀里,小声地说着话儿。“清儿乖,你祖奶奶在说话儿呢,别闹腾,等一会儿去城里,你爹说过给你买糖葫芦的,清儿可还记得的?”自打钱来发出了事儿后,就是钱淇清也不得大肆地哭闹,若不然就会引来刘氏和雷氏的斥责,连带着杜丽儿的日子都不好过。
  钱淇清过了年也刚刚四岁,不过懂事了不少,乖乖地躲在杜丽儿的怀里,看着刘氏摇晃着身子,逗弄着怀里的小初儿。
  三儿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刘氏,怀里的小初儿,心里一上一下没个着落的。早知如此,还不如将金氏留了下来,好歹也不必自己担了责任。孔氏若不是躺在床上动不得身,怕是早就起身了。
  呜哇——
  “奶奶,小初儿哭了,怕是要吃奶了!”果真是没白疼她,这是想啥就来啥。三儿脸上的表情很热络,刘氏看在眼里,却是觉得分外刺眼。
  刘氏就是不松开,继续逗弄着小初儿,“睡了这么会儿了,可算是醒了。小娃儿饿饿才好,哭哭才有力气吃奶。锐子媳妇,你过来抱抱小初儿,瞧瞧可有缘分。”刘氏晃悠到杜丽儿的身旁,示意杜丽儿赶紧起来,来接过襁褓。
  杜丽儿轻轻地捏了捏清儿的小手,柔声道:“清儿乖哦,记得娘说过的话。”
  这才熟练的抱过小初儿,嘴角笑得甜蜜,这么小的人儿,倒是能瞧的出来往后眉眼间定是不差的。钱淇清仰着头,看着她娘笑……
  “清儿,小弟弟给你抱回家好不好?往后清儿,也有弟弟,好不?”听到刘氏问话,清儿呆呆地点点头,并不言语,只是心里不知为啥,总有点不舒服。若是自己往后都不吃糖葫芦了,她娘就不能只是自己的吗?
  她,不想要啥小弟弟,一点儿都不好看!
  “这孩子,连句话都不会说,锯了嘴的葫芦!”刘氏本打算讨几句喜头,可钱淇清半点儿不配合。雷氏有些心疼地搂过清儿,杜丽儿脸上的笑淡了许多,将小初儿交给三儿,“小初儿饿了,还是赶紧喂奶吧,我瞧着都哭得抽抽搭搭的了。”
  钱来顺早在外头听到了小猫似的哭声,早就心急地跟个猫爪子挠过,一模一样!若不是实在是儿媳妇的屋子里,他不好进去,若不然早就冲了进去了。他娘也真是的,好不容易得了个孙子,怎地洗三还得折腾一番。
  “好了,好了,吉时到了,吉时到了!”一到吉时,钱来顺就四处吆喝着。巴不得赶紧走过了这一场,然后自家过自家的日子,清静。
作者有话要说:  

☆、第 70 章

  “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身,做富翁;洗洗手,荣华富贵全都有;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脚,身体健康不呷药……”
  “呷了鱼,有富余;呷了糕,长得高;呷了糖,保健康……”洗三婆婆便洗边吟唱着,拿根筷子点上了些黄连,涂在小初儿的薄薄的嘴唇上。
  钱家本是早就跟洗三婆婆打了招呼的,洗三礼紧着些来,免得大冷的天儿,冻坏了小初儿。洗三婆婆本就是西市的接生婆,给孔氏接生的,本就是街坊,岂有不应的理儿,更何况钱家客气。再看着盆里银。裸。子,银簪子,动作更是麻利了不少。
  “好了,小乖乖穿衣裳咯!”
  “等一会儿,怎地可贪图省事儿呢。这趟差事可是得了不少好处儿。老大媳妇,鸡蛋呢,我一早就让你准备的鸡蛋呢?”雷氏在众目睽睽之下,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掏出两颗煮熟的鸡蛋。
  刘氏劈手夺了过来,咚咚咚地敲着蛋壳,熟练地剥了蛋壳。“喏,滚屁股蛋!”
  洗三婆婆可是与钱家人早就商量好了,这滚屁股蛋儿可是省了去的,老二媳妇可是连个影儿都没瞧见的,自是能省则省。不成想,刘氏早有准备,还是有备而来的。
  双方僵持不下。
  “老二,你这是啥意思,娘的话也不管用了?”刘氏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钱来顺的耳里都是乖孙儿的哭声。周围围着瞧热闹的街坊也忍不住发出了声儿,“钱家老母,这孩子哪禁得住冻。”
  刘氏不依!
  金氏一咬牙,“洗三婆婆,赶紧的滚几圈。”
  柱子娘接过一个鸡蛋,圆滚滚的去壳了的鸡蛋。从小初儿的头部滚至脚跟,又从脊背滚至臀部……不断地重复,叫做“滚屁股蛋”。柱子娘滚了一圈,就给洗三婆婆使了个眼色,好似完全没听见刘氏“再滚几圈,再滚几圈。”
  金氏抱着小初儿,快手给穿了里衣,就将小初儿包在一件襁褓,“你们做啊,我先去将小初儿给她娘送去,怕是饿了。”
  “快去吧,小儿都是不经饿的。乖乖,可别冻着了。”柱子娘将洗三婆婆手里的鸡蛋给还给了刘氏。
  刘氏心里虽说不忿,却也不得不忍着,先接过了鸡蛋,“啥时候,钱家还轮得到外人说话了……”
  柱子娘丝毫不在意,只是笑吟吟地看着刘氏。“给你俩儿媳妇拿着。”到底舍不得拿了这鸡蛋出气儿,轻轻地放在雷氏的手里。实在是等闲是拿不到这“滚屁股蛋”。更别提是这大冷的天儿,除非是亲近的人家。据说,滚过婴儿身子的鸡蛋送给祈子的妇女,吃后便可如愿以偿。
  临着回去了,刘氏又要去前头的铺子里转悠转悠去,“娘,铺子没开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