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队之海盗王-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透过弦窗在距离地面几千米的高空向下俯视,仅凭肉眼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一条触目惊心,犹如战斧劈砍造成的裂纹横贯整个大陆。那就是举世闻名,宽有两百多公里,深有两千米,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六分之一的“东非大裂谷”!
这条由于3000万年前,强烈地壳运动造成的裂谷,是人类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350万年前,就出现了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类,是一块拥有光辉灿烂古文明的土地。师少鹰他们此行的第一个中转站肯尼亚,就座落在这条充满鬼斧神工质感的东非大裂谷旁边。
做为全世界唯一个城市级原始生态公园,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每年要接待超过两百万人次游客,它早已经具备了一个现代化城市所有的特征。首都机场修建得富丽堂皇,在休息区的展台上,法拉利、奔驰、保时捷之类的名车在灯光下尽情展现着它们细腻的流水线条,机场里的工作人员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未语先笑,露出他们可以去拍牙膏广告的洁白牙齿,在同时将一个世界旅游城市的素质展现无疑。
导游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将旅行团成员都召集在一起,,已经开始向旅行团成员们介绍面前这个繁华而美丽的城市:“内罗毕座落于肯尼亚国土中南部的高原上,拥有两百万人口,是整个东非最繁华的大都市。在当地语言中,‘内罗毕’的意思就是冰凉的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个年平均温度只有十七摄氏度的美丽城市,已经发展成世界闻名的避暑胜地。最有特色的是,这个现代化的城市周边,依然保留着大片原始森林,使它成为全世界唯一的城市级野生动物园。”
走出机场的师少鹰和司空伯文听着导游的解说相视一笑,安步当车走向了他们通过网络提前预定的酒店。
由于战乱的关系,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飞往索马里摩加迪沙的航班,竟然整整一周只会发出一趟。师少鹰和司空伯文在内罗毕整整呆了四天,才终于在还算风和日丽的周末,登上了一架破破烂烂,早就应该被淘汰的“道格拉斯”型客机。
依师少鹰的判断,这架目测下来长三十二米,翼展三十五米,高度将近九米,四个螺旋桨发动机桨机都竖立在外面,明显霸气外露,因为服役时间太长,又保养不善,所以机身上锈迹斑斑的玩艺儿,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麦道dc-6型客机!
师少鹰之所以能认出这款客机,是因为dc-6原来的设计是出于军事用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道格拉斯公司又把它改为民航运输。
这种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绽放光彩,将大量伞兵空投到敌方阵地的飞机,最光辉的岁月是1946年至1958年,但是早在三十年前,就因为内部资金问题公司重组为“麦道”,并正式宣布全线停产。
换句话来说,这架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客机,最起码也有三十年的悠久历史!
看着飞机外舱上,一块随风抖动的漆皮,还有那些星星点点遍布整个机身的黄褐色铁锈,一想到要在没有配备降落伞的前提下,搭乘它飞上几千米高空,就连师少鹰这种胆大包天的人物,都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刚刚走上客机的架梯,师少鹰脚下就传来一阵“喀吱”、“喀吱”仿佛不胜负荷的金属呻吟,还好师少鹰处惊不乱兼之身手了得,他伸出双手按住扶梯护栏,用力一撑硬是越过最后几个台阶,以乳燕投林般的漂亮动作直接飞进机舱。
随着师少鹰这个体重一百多斤的男人飞落下来,师少鹰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这架庞然大物竟然明显的一沉一顿,紧接着在机舱里传来“哗啦”的一阵乱响,一个看起来稳如泰山的航空椅椅背竟然直接向后躺倒。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师少鹰的身上,看着那个轰然倒塌的航空椅椅背,师少鹰高举起双手,放声叫道:“不关我的事,我都没碰到它呢。”
还是走南闯北见惯风浪的司空伯文比较镇定,她不动声色的和师少鹰擦肩而过,走到了飞机尾部的最后一排,这里的航空椅紧靠机舱,就算是年久失修,也绝不可能发生椅背倒塌的事故。她大模大样的横坐在上面,赫然是用软座的价格,享受了卧铺的待遇。
看到师少鹰仍然傻傻的站在那里,她嘴角微微向上一挑,“现在国家级航空公司早已经对索马里禁飞,还敢指挥飞机往索马里战乱地带钻的,都是平时客源不足,只能富贵险中求的私人小型航空公司。想想在我们中国专门跑边远山区,一天只有一趟的公交车吧,它们在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师少鹰不由哑然,眼前的这架老古董式飞机,和那些早已经过了报废期,却依然活跃在中国群山之中的公交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问题是,汽车半路坏了大家还能下来等第二天的车,如果实在不想等,也可以开动“十一号”走路回家,这飞机要是半空坏了,他师少鹰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带着司空伯文在半途换飞机,或者索性是自己张开双臂飞到目的地吧?!
航空椅的椅背都能被推倒,安全带当然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不过司空伯文绝对是身经百战的专家,看着她笑盈盈的用一根登山绳把自己固定在一张椅子上,师少鹰心悦诚服的对着司空伯文伸出了一根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飞机的四台发动机,只有三个还能正常运作,不过还不错,至少是三个,而不是一个。长长的螺旋桨叶片越快越快,发出隆隆的轰鸣,司空伯文在这个时候,已经先知先觉的取出一只mp3,把耳根塞进了耳朵里,她一边听着歌,嘴里还一边嚼着口香糖,据说这样能保护耳朵。
道格拉斯客机在三台发动机的推动下,嘶吼着在跑道上冲刺,最后,这架道格拉斯客机,竟然真的飞起来了!
师少鹰坐在飞机最后一排靠窗户的位置,任由司空伯文把他的大腿当成了最舒服的枕头,他只是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窗户外面。并不是他喜欢欣赏外面一成不变的风景,如果飞机真的飞到大海的上空突然失控一头栽下去,他至少还能知道距离飞机坠落地点最近的岛屿在那里。
第二章 机上偶遇(下)
但是师少鹰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分散了,飞机的座位有一半空着,可是仍然有人不识趣的走到他面前。
只用眼角的余光轻瞄了对方一眼,师少鹰双眼的瞳孔就危险的轻轻眯起。
这位不请自来的旅客看起来四十岁左右,他长得高大魁悟,目测下来身高大概有一百九十公分,体重超过九十公斤,哪怕他只是静静往那里一站,混身上下也散发着一股让人望而生畏的气息。
他裸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是东欧人种特有的白皮肤,他还有棕色眼睛与淡黄色的头发,但是他的脸庞较宽,颧骨隆起,鼻头有点发红,嘴唇也很厚,这些面部特征组合起来,说明他是一个同时拥有欧洲与亚洲血统的混血儿。
他的脸部有超过三分之一被“哈瓦比”式胡子覆盖,这么长而浓密的胡须,已经影响到他日常生活,到了今时今日,也只有虔诚的伊斯兰信徒还能保持这样的习惯。
最重要的是,这个男人的站立方式,他双手下垂时摆放的位置,还有他看人的目光与观察颜方式,都透露出一个明显的气息……他是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很可能参加过战争,见过鲜血与死亡的老兵!
一个受过军事训练,全身透着危险气息,脸上留着“哈瓦比”大胡子的陌生人突然走到机舱尾部,师少鹰不能不怀疑,他会不会是某伊斯兰激进组织成员,现在已经准备和同伙一起劫持飞机!
但是这个男人显然对劫持飞机并不感兴趣,他突然伸出双手,师少鹰还在思索这个男人的身份和这个动作的含意,司空伯文已经解开束在腰间的登山绳飞跳起来,直接扑进那个男人的怀里,和对方来了一个热情如火的拥抱。
“希马尔,你怎么会在这架飞机上?”
面对司空伯文的疑问,那个名字叫“希马尔”的男人笑了,他伸出手用力揉着司空伯文的头发,“索马里那么好玩的地方,我怎么可能错过?”
司空伯文用力点头,两个人像是最要好的哥们般,一边拥抱一边用力拍打着对方的肩膀,足足过了两三分钟,司空伯文才转过头,望着师少鹰,在这个时候,她的眼睛里满是和好友久别重逢后的惊喜与快乐,“师少鹰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莫斯科的战地记者希马尔。他曾经在俄罗斯海军陆战队服役,从部队退役后,就当了旅游传记记者。在车臣战争期间,希马尔长期在最危险的北高加索山区驻守,将车臣战争最新局势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电视机上。师少鹰你知道吗,希马尔在采访的时候,在近距离被一个突然从山洞里跳出来的车臣恐怖份子用步枪指住,恐怖份子当时就要扣动扳机,还好有一名狙击手发现并及时开枪,子弹打穿恐怖份子,鲜血直接喷到了希马尔的脸上和摄相机上,可是这样他都没有停止拍摄……”
这次意外的相逢,让司空伯文真的是太快乐了,她欢快的笑着,飞快的说着,试图让身边的两个男人迅速熟悉起来,可是就因为太快乐,她竟然忽略了两个男人目光,已经在空中进行了一次绝对称不上友好的碰撞。
从师少鹰的视角看过去,司空伯文整个人犹如小鸟依人般被希马尔抱在怀里,脸上笑容灿烂得仿佛是正处于热恋期的少女。虽然师少鹰和司空伯文之间干干净净,只是最要好的朋友,但是看着和自己一道旅行的伙伴突然摆脱自己的吸引力,跳进别人怀抱,说心里没有一点芥蒂,那百分之百是骗人的。
至于希马尔,他可是亲眼看到司空伯文刚才用最亲昵的动作,直接枕在师少鹰的大腿上,他的目光迅速扫了一下师少鹰和司空伯文的无名指……两个人的手指上都没有戴戒指。确定两个人还没有发展到恋人关系后,希马尔在司空伯文转身的时候,双手自然而然落到了司空伯文的腰上。对一个男人来说,从背后抱住一个女孩子的腰,这种动作宣扬的潜台词,地球人大概都知道。
像希马尔这种以全世界为家,哪里危险就往哪里跑的战地记者,在采访目标时,会展现出强大的亲和力,他们总是有办法和对方迅速拉近关系,但是这绝对不代表他们就没有性格棱角。事实上,敢吃这碗饭的人大都是怪胎,工作压力又太大,让他们往往比绝大多数人更傲气,更目中无人。
而且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有骄傲的资格。
希马尔微微抬起下巴,丝毫没有掩饰对师少鹰的不屑,“司空,这就是你用几年时间挑选出来的搭档?一个坐在飞机上都害怕的胆小鬼,怎么可能有勇气跟着你冲进枪林弹雨的战场,从死神的怀抱里挖出最真实而宝贵的新闻情报?”
“吱啦……”
希马尔伸出手在前排的航空椅椅背上一按,航空椅的椅背就老老实实的向前倒塌,希马尔面对着师少鹰坐下去,这位优秀的战地记者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知道怎么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战地记者吗?”
师少鹰摇头,隔行如隔山,他真的不知道。
“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地记者,需要有政客的善变,特工的细腻,谈判专家的巧舌,骆驼的持久,孤狼的坚忍,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恐怖份子式的勇敢!”
希马尔盯着师少鹰的眼睛,“你自己想想看,这些素质你具备几项?”
不等师少鹰思索,希马尔就以一位“前辈”的态度伸出手,在师少鹰的肩膀上拍了几下,以一种不想让师少鹰难堪的姿态,把话题带到了另外一个方向:“知道我在莫斯科办签证时,那个叫莫哈默德。罕杜尔的索马里大使,给我签了几天时间吗?”
师少鹰摇头,他又不是能掐会算的半仙。
“那位大使先生听我要去索马里‘了解普通人的生活’,他显得猝不及防,一开始直接怀疑我是恐怖份子,准备跑到索马里和那里的‘伊斯兰法官联盟’**武装力量联手,他甚至已经喊来了保安。在确定我的记者身份后,他索性打开电脑,让我看索马里的战乱视频,希望我能打消念头。我几次三翻的坚持,他实在烦不过,还是给我手写了一份入境许可信,但是他只允许我在索马里逗留十五天。”
希马尔淡然道:“大使先生说,反正我这个白人一进入索马里,很快就会被当地人视为美国特工乱枪打死。十五天,已经足够我死上三四回了。”
师少鹰淡然一笑,他并不认为希马尔是在危言耸听,但是很明显,希马尔对他说这些话,是希望他这个“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