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战国演义 >

第33章

春秋战国演义-第33章

小说: 春秋战国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靡孕孀诿硐慊鹞亍Jプ诿硎亲畲蟮牟恍ⅰ!薄   ≠舅担骸叭绻芄涣舸婕凸淖诿恚揖突沓鋈倘韪褐亍!薄   ∮谑琴揪托戳私凳椋敢庾銎牍耐獬迹磺笞允丶凸@城的宗庙。齐襄公答应这个条件。嬴季就把纪国的土地登记簿、户口登记簿都交给齐国。齐襄公命人收下,在纪庙周围划拨三十户归嬴季管理,让嬴季做庙主,仍然可以称侯的名号。嬴季称纪威侯,称号又下传九代,在纪国灭后作为一城之主并作为齐国的附庸国而又存在了167年。    齐襄公灭纪国时是周庄王七年(前691)。这一年南方的楚武王去世,楚文王即位。    纪国灭亡,纪侯下落不明,两个夫人十分忧愁。两个夫人都是鲁侯宗亲,齐襄公为了不再惹怒鲁国,非常善待。不久伯姬去世,襄公命以国君夫人的礼仪下葬。还动员二夫人叔姬回娘家鲁国安度晚年,叔姬没有答应。叔姬说:“女人的道义是,已经出嫁的就是丈夫家的人。我活着是嬴家的人,死了是嬴家的鬼,哪有离开自己家的道理?”    叔姬讲的合乎礼制,襄公也只得尊重她的选择,守节而终。    齐襄公灭纪回来路过禚地,文姜在路上等待,迎接到自己的住处祝邱,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文姜对哥哥齐襄公报了祖辈九代的深仇和雪了父亲釐公伐纪惨败的新恨大加赞赏,说:“你这是对祖宗的大孝,为雪祖宗的耻辱尽到了心,尽到了力。”    襄公说:“妹子的心还是在娘家呀,哥哥就是喜欢。灭掉纪国,这不仅仅是报了家仇。如果仅仅是报家仇,现在的纪侯本人并没有罪过,祖辈的仇恨不能加在他身上,打他们的家族就是不对的。这是国仇,当时的纪侯利用天子的昏暗陷害我们的君侯,是加害我们齐国。老纪侯和新纪侯都是纪侯。如果当时天子是明君,纪侯就会被诛杀,就没有纪国了。所以寡人只是灭了他们的国家,并没有灭掉他们的家族,仍然善待他们的后代。”    文姜说:“我不懂得那么深的道理,但是,我看到哥哥爱国爱家,可以称霸一方,显示出齐国的强大,显示出哥哥的英雄气魄,我就高兴。”    襄公十分喜欢听的这样在称赞,兄妹两人尽兴尽欢。宴会之后,齐襄公又把文姜带到齐国地界的阜邑离宫,同居作乐。为了压抑鲁国的怨恨,齐襄公又让文姜给鲁庄公写了一封信,让他到禚地相会,派文姜的从人送回鲁城。    鲁庄公不想和齐襄公见面,但是他特别孝敬,母命又不能违背,左右为难,最后还是来到禚地与母亲见面。文姜领着他去见齐襄公,要求施以甥舅之礼。庄公不能违背,又非常不情愿,也只得对齐襄公称呼“舅舅”。    齐襄公非常高兴,设宴款待鲁庄公。当时,齐襄公的偏妃刚刚生了一个女婴,是齐襄公唯一的女儿,襄公非常喜欢。酒宴之上谈到了这个孩子,文姜就为庄公聘娶这个女婴,让庄公和这个女婴订婚。庄公不同意,说:“这个女孩还在襁褓之中,怎么能给我做夫人?”    文姜生气发火了:“怎么?你要和母亲的娘家疏远吗?!”    襄公也觉得这事有点不靠谱:“他们虽然是同一辈人,但是年龄间隔太大了吧?”    文姜独断地说:“二十年以后再嫁娶也不晚。”    襄公不想冷落文姜实心实意贴近姜氏家族的热心,满口应承;庄公不想违背母命被指责为不孝,只得勉强答应。    舅舅又变成了岳丈,外甥又变成了女婿,姑姑做婆婆,亲戚加亲戚,血缘关系把他们紧紧捆在一起,鲁庄公就无法处理杀父之仇了。    为了拢住鲁庄公,齐襄公又是设宴庆贺,又是和鲁庄公一起狩猎。庄公射箭技术十分高超,猎物只要在射程内,庄公就搭起弓箭,猎物应声而倒。襄公对此称赞不已。    鲁庄公打猎显示了他的英武,有人写了一首当时的通俗歌曲《猗嗟》,夸奖鲁庄公是一个英俊少年,箭不虚发的高超技术。同时对他以外甥的身份和齐襄公在一起表示鄙视。这首歌的歌词是:    猗嗟倡兮,颀而长兮。    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藏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仪既成兮,终日射侯。    不正出兮,展我甥兮。    猗嗟变兮,清扬婉兮。    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这首歌词用现代白话文表述,大致是:    啊,帅哥长的棒,    个高又健壮。    天庭真饱满,    两只眼睛多漂亮!    动作好敏捷,    射技实在太精良。    啊,帅哥多精神,    两眼放光明。    严格按步骤,    天天练习从不停。    箭箭无虚发,    齐侯称赞好外甥。    啊,帅哥真英俊,    眉目好清纯。    和乐舞姿美,    张弓箭箭穿靶心。    四箭一点过,    抵御外寇技压群。    这首歌词后来被收入《诗经·齐风》。    对于鲁庄公默认母亲文姜的淫乱,社会上也有非议,也有人写了一首通俗歌曲《敝笱》,把鲁国说成是破鱼篓(或者有洞的拦江网),把文姜比作漏网之鱼,讥讽鲁庄公。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    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这首歌词用现代白话文表述,大致是:    破篓拦在围坝上,鲂鳏漏网不慌张。    齐女文姜回故国,奴仆如云匆匆忙。    破篓拦在围坝上,鲂鱮游入不慌张。    齐女文姜回故国,奴仆犹如雨水降。    破篓拦在围坝上,鱼群来来又往往。    齐女文姜回故国,奴仆如水不可挡。    歌曲指责鲁国执行礼制有漏洞,鲁庄公任凭母亲文姜出人齐国和哥哥兼情人齐襄公幽会,丢尽了鲁国的人。    这首歌词后来同样被收入《诗经·齐风》。文姜是《诗经》中写到最多的人。    自从齐襄公和鲁庄公在禚地相会之后,襄公和文姜的关系达到了半公开的程度。两人经常在一起,有时在禚邑,有时在防邑,有时在谷邑,有时公开一同回临淄,就像一对真夫妇,形影不离。###55全歼王师呈霸道
    齐襄公从禚邑回到都城临淄,流亡在齐国多年的卫侯朔亲自迎接,并摆下酒席宴请齐襄公,为他庆功。卫侯朔说:“舅父灭了纪国,为祖上报了大仇,对外赢回了面子,在各个诸侯国面前显示出齐国的强大。特别是平了郑乱,发挥了方伯的作用。”    这话齐襄公愿意听,襄公说:“外甥是不是想复国了。好,寡人答应过的一定要办。现在王姬已经去世,我也没有大的顾虑了。但是,只凭齐国的力量把握不大,需要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出兵。”    卫侯朔马上致谢说:“一切还请舅父操劳运筹。”    齐襄公命人写了讨伐卫国的檄文:    天降大祸给卫国,生下逆臣公子泄和公子职,擅自废立君侯,致使卫君流亡到我国,到现在已经七年。寡人坐卧不宁,只因周边事多,抽不出精力,没有立即讨伐。现在已经腾出时间,我国竭尽全力,愿意同各位君侯一同讨贼,扶持卫侯朔归国执政。    齐襄公派人把檄文分别送给宋国、鲁国、陈国、蔡国的君侯,邀请他们出兵共同讨伐卫国。    郑庄公去世以后,齐国的地位不断上升。齐襄公的檄文到达之后,宋闵公、鲁庄公、陈宣公、蔡哀侯都亲自带兵出动。    齐襄公出动兵车五百乘,与卫惠公朔一起先行到达卫国边境。其他四国的兵马也都相继赶来。卫侯黔牟听说五国联军压境,急忙和公子泄、公子职商议对策,决定派大夫宁跪去洛阳向周天子告急。在正常情况下,诸侯国互相讨伐,周天子要出兵制止,必要时调动诸侯国的兵马参加。现在王室衰微,诸侯只是承认周天子是天下的君王,并不服朝廷的实力。当年郑庄公射伤桓王也没有办法处理,楚国称王也没能问罪。现在五国伐卫按理说朝廷应该管,可是没有能力管。卫侯黔牟是周王的女婿,又是朝廷承认的诸侯,按照这个道理,五国伐卫就是犯上作乱。朝廷不应该认可。    宁跪来到洛阳,周庄王问群臣:“谁能为朝廷去救卫国?”    周公忌父说:“王室自从讨伐郑国失败威望大大损减,诸侯不听号令。卫国原君侯朔被左右公子赶到齐国,现在齐侯诸儿仗着兵强马壮,打着讨伐叛乱的旗号,送原卫侯朔复国,名正言顺,不好对付,朝廷好像不该出兵。”    下士子突出班反驳:“周公说错了,当初卫公子朔即位没有禀告朝廷,现在的卫侯黔牟已经禀明朝廷得到确认。既然确立黔牟为侯,朔就是已经被废掉。所以说,齐侯讨伐卫国,送朔复国是违背王命的,怎么能说名正言顺呢?周公不以王命为顺,我不理解。”    虢公认为,卫国左右公子废君擅自废立是不法行为,黔牟上台也不正常。但是他是周王的女婿,而且周王已经表态确认,周王有错,五国伐卫是拨乱反正。但是话不能照直说,就从另一个角度解释:“战争应该根据实力,量力而行。王室威望下降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讨伐郑国,先王亲自率军,郑国竟敢对垒,箭射先王肩膀,到现在已经两代了,也没能对郑国问罪。现在五国的兵力比当年郑国强大几倍,如果强行救援卫国,以卵击石,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损伤王室的威望。”    子突说:“天下的大道是:道义战胜力量是常规,力量战胜道义是特例。一时胜负在力,千古胜负在理。如果有王命不遵,如果让无理之徒为所欲为,没有一人敢于制止,千古是非道理从此颠倒了,天下还有王道吗?各位王公大臣还有什么脸面称为王朝卿士?”这一席话,说得众人无言答对。    周公忌父非常生气,就难为子突说:“如果现在朝廷发兵救援卫国,你有能力带兵打仗吗?”    子突心里非常明白,自己不是战将,看来也要为了真理而献身了。他挺起胸膛说:“带兵打仗本来是司马掌管的事。我职位低下,才能不大,实在不堪重任。如果没有人肯去,我愿意代替司马带兵救援卫国,决不惜命!”    周公又说:“你去救援卫国,能保证一定胜利吗?”    子突说:“我这次率师出征,在道义上已经胜利。这次出兵代表的是周朝正统,凭着文王武王的圣威,直接向五国诸侯讲明道理,使得五国认错罢兵,这是天子的福分。我本人一定竭尽全力。”    大夫富辰非常感动,说:“子突说的理直气壮,就派他去,也让天下知道朝廷有人才!”    周庄王说:“好!就这么决定,派子突率领兵马救援卫国。”    就这样,正管都不动,派一个年轻人去领兵打仗。官员们只知道吃朝廷的俸禄,不给朝廷承担困难,东周不衰败那才是怪事!    宁跪立即返回卫国向卫侯黔牟汇报朝廷救援的消息。    周朝的大权主要掌握在周公、虢公的手中,这两个家伙嫉妒子突和他们掰理,没给他们留情面,内心不支持子突出兵。这么大的一场战役,只给子突调配兵车二百乘。    子突一看就给这么一点兵马,还不足卫国边境上齐国一个诸侯国兵力的一半。看来没法凭兵力取胜了,只能凭道义了。他也没有和周公、虢公争争讲讲,就先祭拜周朝的宗庙,然后雄纠纠气昂昂地带着这二百兵车出发了。    朝廷出兵援救卫国的消息早就传到了齐襄公的耳朵里,又听说朝廷只派二百兵车,领兵的是个毛孩子,根本就没有当回事。齐襄公说:“当初卫国内乱,大臣擅自废了君侯是错误的,朝廷不讨伐逆贼,还承认新君,就是昏暗不明,是非颠倒。现在朝廷昏庸,我们要拨乱反正。这次朝廷出兵救援卫国是错误的。当年郑庄公敢于和周桓王对阵,这回我们更不怕一个毛孩子。他来了,先把他吃掉,回头再打卫国。”四国诸侯都同意齐襄公的意见,以逸待劳等待朝廷的兵马到来。    子突本打算采用不战而胜的策略,在阵前向五国诸侯讲清道理,说服他们退兵。他打算先扎下营寨,第二天再和五国交涉理论。可是,五国不按战争的规则办事。子突的二百兵车刚刚到来,还没有扎下营盘,没有埋锅造饭,五国的虎狼之师就从五个方面一齐凶猛地杀了过来。一看这种阵势,子突只得仓惶上阵,领兵接战,大杀一场。可是二百兵车咋能抵挡住一千五六百兵车,虽然各个奋力,累也累死了。子突领兵砍杀了一阵,全军覆没。五国的战将都被朝廷主将子突的英勇行为所感动,他们不真心对打,要求子突投降。子突对着苍天高喊一声:“我是奉王命而战,战死也是忠义之鬼!”一直打到精疲力竭,拔剑自刎。    对阵的兵将都十分佩服,纷纷称赞子突忠勇,虽然兵败,也是个真英雄,真好汉!    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很快结束,五国回兵乘胜攻打卫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