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6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大赵,则与之不同。大赵工部职掌兵甲器具、攻城器械、新式器物利用之式,掌天下匠人,控天下铁器作坊,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等事关国务诸事,无不综理,并主管天下水利工程财政预算和统一度量衡。
故而,在大赵,工部是主管天下工匠的衙门,同时是研发兵甲器具、攻城器械和新式武器的衙门。此外,还负责各地工程建设的预算和新朝的统一度量衡单位。
商部,自然不言而喻,掌控天下商人,对商业进行引导。兵处理各种不足以引动地方官员或难以用律法分割的商业矛盾和纠纷,并负责商业牌照的颁发。
农业水利部,负责大赵田地、农业、水利建设、河道疏浚。控天下之田地,引农业之兴衰,兴水利之工程,防河道之险峻。具体则负责丈量田地,安顿百姓,引导农业、种植新式农作物,并与工部一起负责天下水利建设,河道疏浚、防治等诸事。
教育部,一目了然,负责教育诸事,掌控天下书院、学校。
九部尚书都是空置,现任最高官员,也皆是侍郎,以待功劳而提升。毕竟,现在大赵尚未一统,且各部尚书加上三省主官,合起来就相当于新朝宰辅,自然不能现在一下就全部安排。不然,日后功劳就难以安置了。
为了防止专权,新朝律令,三省三院九部官员,不得兼任和遥领其他任何实职,各部官员,皆有熟悉相应诸事的官员担任。
此外,大赵的监察机构为都察院,其中,主官都察御史,一人,正三品;御史大夫二人,从四品。
由于御史台具有相当的权力,相当于整个帝国的监察机关,个置关键。赵询则直接将原本从三品的督察御史提升一级,与九部尚书并列。且都察院直接向国君负责,绕开三省,如此,督察御史级都察院上下官吏才能无惧其他官员的阻碍和威胁,直言进谏,才能更好的发挥监察作用。
都察院下属三殿前御史司、督查司、监察司三司。其中,殿前御史司则监察朝中百官、皇亲国戚、勋贵。督查司,则分布诸州府县,监察地方官员,有直接向皇帝密奏之权,其密奏,无需经过三省查看,直接面呈皇帝。此可谓是地方官员头上的一把刀,地方官员自然会拉拢腐化他们。故而,督查司在各地的督察使都会不定期轮换。
监察司,负责天下牢狱诸事的核查,尤其是被判定死刑的案例,都必须经由监察司、大理寺和刑部三大衙门统一复查,才可定罪。此外,其还负责各地上告冤案的查察。
此外,其下还有六寺衙门。其长官为卿副长官为少卿。
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由秦之时的廷尉发展而来。除卿、少卿外,还有大理寺承、大理正二人,司直六人、评事十二人、狱承二人等。
太常寺,设太常博士四人,太祝六人,奉辛郎二人,协律郎二人。下设郊社署、太乐署、鼓吹署、太医署、太卜署。
光禄寺,辖太官、珍横、良酝小卓醒四署,用掌郊祀、朝宴之膳食供设。
太仆寺,辖乘黄、典厩、典牧小车府四署,掌天子小王公车马养护选择之事。并与兵部一起,监管大赵在各地的牧马场,掌管地方牧马诸事。
鸿驴寺,掌典客、司仪二署,典客署掌外来使节小四夷君长朝见之礼、收贡、回赐,并有掌客十五人,司仪署掌高官凶丧眸葬营墓之务。
内侍寺,主管内宫太监和宫女的选拔,核查。
此外,还有宗人府,官员全为皇族,掌天子宗族谱蝶及外戚事务。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撰写帝王族谱,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号、世袭爵位、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凡是宗室陈述请求,替他们向皇帝报告,引进贤才能人,记录罪责过失之机构。不过,赵询没有亲弟兄,只能自己掌管,但其记录皇室成员的一切,自己的已经有多个儿子、女儿,并不为此担心。
大赵皇家学院,有大赵国君为学院宗长的书院,也是大赵最高学府。其下有经学,学习儒家经典,算是正统学说的聚集地;律学,法家学说,吏部、都察院、大理寺等官员都需要在法学院学习之后,方可就职;匠学,各种工匠、技师学系;水力学,水利工程学系。算学,学习算法之术;武学,也就是武备学院,是武将学习之地,此外,还有十余个各个不等的学系,囊括各个方面。
少府,辖中尚署,掌膀祀圭璧、天子佩饰;左尚署,掌车乘制造;右尚署,掌鞍辔、纸笔等:织染署。掌冠冕小组绶小织仞小染色,有染坊使;掌冶署,掌玉器、金属器制作;各署小监还有监作多人不计。
内务府,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内务府主要机构有“六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内务府掌管皇家府库,下辖皇家商号。
内务府下六司三院,三司,广储司设总办郎中、郎中、主事、委署主事、书吏,掌内府库藏,领银、皮、瓷、缎、衣、茶六库;都虞司设郎中、主事、委署主事、书吏,掌内务府武职官铨选及畋鱼之事;掌礼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赞礼郎、司俎官、司祝、司香、司碓、书吏、掌内廷礼乐及考核太监宫女品级;会计司,设郎中、员外郎、六主、委署主事、书吏,掌内务府出纳及庄园地亩之事。先用宫女、太监,亦由该司与内侍司共同选拔、管理;营造司,设员同掌仪司,掌宫廷修缮工程;庆丰司,设员同掌仪司掌牛羊畜牧之事;邢事司,掌审内宫太监宫女刑狱案件;
内务府三院,上驷院,设兼管大臣、卿、堂主事、笔帖式、下分左右二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委署主事,掌御用马匹;武备院设兼管大臣、卿、郎中、主事、委署主事、书吏,掌宫廷侍卫器械制造;奉宸院,设总理大臣、卿、郎中、员外郎、主事、良署主事、苑丞、苑副、委署苑副、笔帖式、书吏,掌皇家园林、行宫和祭天之地。
爵位,分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但赵询尚且自称王,故而现只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没等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勋爵不领民,不治民,但其之罪责,直接有三司审理,享有不等食邑。当然,这些食邑不是将土地或地方百姓分封给他,而是领取相应等级百姓缴纳的赋税作为俸禄。
为了不致使勋爵越来越多,凡有爵位者,一代降一等。也就是说,不管其是几等公,子继承其位者,直接变成相应的几等侯。不如此,日后朝廷会因为越来越庞大的勋爵拖累。当然,也会因为勋爵的数名太大,而导致勋爵的廉价。
前朝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在大燕,无论职事官或勋官、散官,均可按官品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地,职事官还可按品占有不等数量的职分田。另外,京官每年还有禄米,按照等级的高低分发,高级官员还有货币形式的俸禄。
此外,大燕官员每十天休假一天。称“常假”此外,还有各种节令假(如春节假七天)、定省节(三年探望父母一次,共三十五天)、婚假(九天)、丧假(视与死者关系而定时间长短)、病假(最长不超百日。过百日则解职)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旬可以退休,称致仕,五品以上官员退休由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由尚书省批准。五品以上官员退休享受半俸,有功之臣因皇帝特恩者可获全俸。
但在大赵,官员的俸禄,全用大赵钱币的方式进行发放,取消了土地和俸料。这也是勋爵不赐田地,直接赐予相应等级的钱币作为食邑。
大赵定律,同品级的官员,基本工资是相同的,不会因为有的县富裕,工资就很高很高,而有的县贫穷,工资就很低很低。在基本工资之余,还有浮动工资,主要是根据朝廷的绩效考核来发放的。绩效考核成绩好,奖励就高,绩效考核成绩不好,奖励就低口这样一来,既可以限制土地兼并,又可以减轻官员的负担。
无论是在大楚还是在大燕,地方州府县都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府县的官员要比下等的官员有更多的晋升机会,但在大赵,则取消了不同的府县等级划分,只要是属于帝国管辖范围内的州,地位都是平等的,哪怕是远在万里开外的西域诸府县,其长官都享有和内地的州同等大小的权力。同时,在艰苦地区工作的州长官,可以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这也是赵询想要鼓励官员能在艰苦的地方,更好的为民服务。
在大燕,朝廷中央军队为卫军,地方之上为府兵,府兵为卫军的预备军。在大赵,中央军队为禁卫军和镇军,地方之上则为府兵和县兵。其中,府兵县兵则为府县的治安军队,相当于武警。其外,其也是中央军的预备役。
此外,在大赵,不管是枢密院还是兵部,都无权直接调动军队。大赵军队直接接受皇帝的指挥。兵部只负责兵员的招募,训练和指挥都不归兵部。枢密院管辖。赵军的所有粮饷、装备,全部都由中央财政负责支出。地方官府和个人团体,都不得插手,违令者,格杀勿论。其中,禁卫军和由亲卫军改编的御林军的军饷,直接有内务府拨给。
大赵军队按照地方情况的不同,分布在全国各地,和各个州府县等地方官府,并没有严格的联系。各个不同的军镇军将军,每四年调整一次,任何一个镇军将军,都不得在同一个军,连续担任将军超过八年。
此外,大赵海军隶单独成一军种,与陆军并列,同时受皇帝直接指挥。
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武将升迁,必须如皇家学院武学学习,之后才会升迁调动。
因为大赵并未一统天下,所以,并未对地方州府县进行其他的改制。只不过是将赵军的制度,推平至各府县。
虽然大赵并未册封王爵,但是,东部突厥部落,其首领依旧被赵询亲自册封为可汗。西域诸国降王,也依旧是王爵。不过,他们昔日是手握实权的一国之王,现在,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只领着食邑钱财的勋王。
此外,因为大赵的强盛,在定州以北的室韦部落,也向赵王臣服,愿为赵国藩属。而赵询也册封室韦部落首领蒙兀佋为室韦大都督,统辖室韦部落。
第762章 唐亡3
赵王立国,天下皆惊。但相应的反应,却并不是很大。除了齐王慕容成大骂赵询不义之外,其余诸侯都默不作声。
对于齐王的破口大骂,赵询还是理解的。毕竟,这齐王是大燕的皇室成员,其占据一个很特殊的名分。但是,随着大赵的立国,他身上的皇室血统,将失去最后的一丁点作用。
当然,齐王能做的,也仅仅是口头上的责骂,但实际上,却不能做出一丁点的应对手段来。对赵询而言,慕容成的怒骂,他完全不用理会,也没有理会的价值。
用了半个月,才讲立国诸事处理清楚,将各司衙门体系给搭建起来。至于其他的,他也没有时间去理会和关注。而南方诸侯,在赵询立国之后,各地的攻伐行动加快了许多,这让赵询都微微一怔。
“王上立国,对于诸侯而言,绝非好事,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他们看来,王上立国,就意味着要对南方进行一统,他们不能不着急。”枢密使司徒亮笑着说道。现在,司徒亮可是正二品大员,步入朝廷正统了。算起来,他也是当初和赵询一起历经多次大战而至今日,从营兵首领幕僚到今日的正二品,也算功德圆满了。
“哦?看来,立国还能让南方乱的更快,战的更猛了。”对此,赵询也是希望看到的。南方越乱,对自己越有好处。
确实,在赵询立国之后,南方诸侯的行动加速了许多。而在荆州,处于数路大军围攻的唐军,终于还是没能守住司徒弟兄的攻击。
在赵询立国之后,原本位于荆州南部的江州境内,与齐军争夺江州的蜀王司徒彻,也终于开始将刀叉此项了唐军,也向在荆州这块蛋糕之上分上一块。
对于唐军而言,蜀军带来的威胁可比北方的汉中王和洛阳王大多了。蜀军不仅兵甲犀利,而且兵多将广。但在北方,虽然汉中王和洛阳王已经占据荆州北方,但是,其与唐军中间尚且隔着一条汉江。此外,北方的汉中王和洛阳王也在为年前大战的损失,慢慢的舔着伤口。
于是乎,唐显当即调动境内军队,向南回防,以抵御住蜀军的威胁。此外,唐显认为,赵询立国,与赵国相交的汉中王和洛阳王定然也要加强北方防线,对己方荆州的行动,应该暂时的停止下来。
然而,唐显猜错了。赵询的立国,让洛阳王司徒浩和汉中王司徒飞更铁了心要加大对荆州的行动,无他,他们要更大的缓冲之地。正如唐显猜测的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