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274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274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璞当然没有话说,就是朝廷不提,他都要去救杨潮的,虽说擅自行动可能会打板子,现在有了朝廷过的命令,似乎有理由了,那更不会迟疑,当即发兵奔赴扬州。
    可是王璞刚走,突然从西边传来了消息,说清军二十万,已经溯江而下,攻打南京!
    这时候朝廷更慌乱了,他们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敌人攻击的主力是西方。(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节 出逃
    朝廷第一时间派船去追王璞,希望王璞返回包围南京,第二则是组织兵力,他们又看到了新江口的那些俘虏,虽然王璞走了,但是留下了一千人,加上将张大桅船上的一批水手,看守这些俘虏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些兵坚决不让朝廷动这些俘虏,朝廷此时此刻发觉,手里竟然没有一点可用之兵。
    当然了,兵还是有的,京营总共二十万都有,当然这个数字只是兵册上的,真正的数量恐怕连一半都没有,在除掉其中的老弱,能拿枪的最多五万人,而真正打过仗的,一个都没有。
    这时候马士英也急了,他紧急时刻,通过六神无主的皇帝,任命自己的儿子锦衣卫都督马銮为京营提督,以马士英在督师凤阳时候就从贵州招募的三千军队为核心,将京营中可用的兵马,挑出了一万青壮,组成了勇卫营。
    但是他组建勇卫营却不是用来救援,也不是用来守城,而是用来保命的。
    马士英向皇帝保证,一旦清军过江,或者从西面攻打南京,他立刻护着皇帝离开南京,幸驾杭州!
    阿济格统帅二十万,而且跟多铎在扬州的那二十多万不同,虽然大多数也是明军降兵,但是已经被阿济格完全的整顿过了。
    清军入关之后,阿济格、多铎分为两路负责追击李自成,阿济格走北路经山西往西攻击,多铎走南路经河南往西攻击,但是攻下山西后,阿济格没有立刻进入陕北,而是从出长城去蒙古索马。
    结果多铎攻陷潼关,以一路兵的兵力。再接再厉的攻下了西安。
    阿济格的擅自行动,让清廷的两路对进,会攻西安的计划没能实现。虽然仗着多铎的猛攻,还是占领了西安。可是损失颇重。
    因此清廷斥责了阿济格,随后多铎回到河南,调往江南攻打明军,而阿济格则被分派了一个苦差事,那就是继续追击李自成。
    李自成放弃西安之后,从蓝天到河南,接着进入了荆州、襄阳等地,汇合了留在这里的七万大顺军精兵后。立刻南下过江攻打左良玉。
    左良玉不占而逃,打着清君侧的幌子,兵发南京,结果被杨潮在太平府击溃,所部兵马大部被俘。
    清军追着李自成,李自成则追着左良玉,但是左良玉和李自成的运气都不够好,左良玉无缘无故的病死在九江,兵马也几乎被杨潮全歼,而李自成更是命苦。他带着大军到了湖北铜山县,习惯性的带着二十余骑兵突前侦查,结果被当地的山民以为是贼寇。给打死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让明朝头痛不已的大军阀,一个是拖死了明朝的农民军首领,可是他们在清军定鼎中原之前,都莫名其妙的死了,只能说清军运气太好了。
    后来那个张献忠,也是轻易的被清军一箭射死了,在摸爬滚打跟明军玩了十几年后,随随便便就死了。
    满清这已经不能算是好运气。简直是逆天的运气了。
    但历史真是靠运气成就的吗?
    如果努尔哈赤死后,八旗各自争斗。他们还有希望吗,如果皇太极死后。多铎和豪格自相残杀,他们还有希望吗,这其实不是什么天时,而是人和。
    满清众志成城,明廷内都不息,所以人家最后才赢了。
    杨潮努力试图维护一个团结的朝廷,可是已经尽量让东林党得权了,朝堂上依然明争暗斗,甚至斗到了他自己身上,这就不能说什么天命,只能说不作不死!
    小皇帝比他爹崇祯聪明的多,看到危机到来,他根本不找文臣商量,他知道找这群人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只找几个亲信,卢九德、马士英等人,所以在文臣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已经决定,势头不对就闪,学赵构逃到杭州去。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阿济格领兵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九江,朝着下游推进,池州、铜陵望风归附,黄得功在芜湖战败,退往太平当涂,当涂又败,再无消息,据闻阿济格已进兵到了大胜关!
    大胜关已经是南京最后一道门户,而这道门户此时无兵可守。
    七月十日,夜。
    在马士英、马銮和带刀官统领余继业的保护下,小皇帝悄悄出城,文武百官都不知情,否则他就走不。
    一路向南,结果在溧水遭遇乱兵劫掠,马士英和小皇帝走散。
    小皇帝的舟船在石臼湖中遇到败退的黄得功部。
    黄得功不由大为失望,告诉皇帝说,如果固守南京坚城,尚有可为,弃坚城而走,大势已去。
    此时清军追兵又到,黄得功派部将护送小皇帝再次南下,他返身掩护,结果不幸战死!
    扬州城下。
    杨潮已经率领大军回援,多铎没有占到半分便宜。
    但是奇怪的是,他依然没有离去,而是选择在扬州北部的蜀冈上扎营。
    蜀冈在唐代建有城池,根基尚在,上面又有大明寺等建筑,多铎据险而守,杨潮要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不过杨潮也不着急,派兵四面合围,将多铎团团围困在蜀冈上。
    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谁都听过,马谡在山上扎营,天气炎热,结果司马懿在山下放火。
    杨潮也打算放火烧山,虽然蜀冈不比街亭,蜀冈上有泉水饮用,但是借着风向,风向北吹,杨潮就在南方放火,风向南吹,杨潮就在北方放火,光是烟就让多铎受不了。
    很快他就派人来谈判。
    杨潮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投降,杨潮保证饶多铎一命,但是不会放他回去。
    多铎却反而要招降杨潮,告诉杨潮,他已经请下了圣命,只要杨潮肯投降,就封杨潮为淮王,并列土封疆,整个两淮都是杨潮的藩地。
    杨潮当然不会把这种事当真了,自然以为这是都铎黔驴技穷之下扯的弥天大谎,对多铎的使者大肆嘲笑,表示清廷黔驴技穷了,竟然用这么拙劣的诡计,告诉使者,如果多铎还是个男人,就下山来,杨潮愿意跟他堂堂真正一战,愿意跟他野战。
    结果多铎不打算当男人了,连清军自以为无敌的野战,竟然也不敢接受,就一味龟缩在山上,宁可享受烟熏火燎。
    十月十二,王璞带兵来到扬州,杨潮这才知道南京城因为扬州再次被围,又一次人心惶惶了,甚至有人猜测自己战死在了淮安,不然如何能让清兵再次打到扬州。
    不怪别人这么想,其实能这么想的人,多少还是有点地理常识的,知道堵住淮安,清军就不能南下,别说这些人了,就连杨潮都想不到清军竟然会从黄得功重兵把守的区域通过。
    “吓吓那群蠢货也好,省的他们再做出大敌当前,却只想着压制武将的蠢事。”
    杨潮心中恶作剧般的想到,因此也不让人向南京方向报道具体情况,没有自己的准确情报,就算瓜州那边回报,南京也不会信,因为此时已经是谣言满天飞了,而且听王璞说,瓜州也是人心惶惶,守在这里的明军江防卫兵已经戒严,南北消息都通不过。
    但也不是完全不传消息回去,只是不告诉朝廷而已,自己家人还得让他们安心的。
    “王璞听令,你即刻北上。赵康守泗州兵力单薄,若敌从河南攻击,于我军大为不利,命你沿泗州一线,汇合赵康部,向宿州攻击,务必占领宿州,不得放清军一兵一卒南下。”
    王璞刚到,就得到了一个新命令,这让他感到很踏实,只有打仗的他才是有意义的,经过在南京被皇权逼迫之后,王璞的心理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追求也发生了某些变化。
    不是杨潮不体恤王璞,他刚刚到来就让他再次出发北上,而是相比其他军队,他这一万人已经算是生力军了,而许多男、吕末等部已经战斗了多次,攻击淮安开始,就来回奔袭,作为甲兵负荷很重。
    而王璞却在新江口停了一个月,可谓养精蓄锐已久了。
    多铎似乎也觉得死守下去不是办法,组织突围了几次,但是都被杨潮部打退。
    并且因为多铎的突围,杨潮命令加固了防御工事。
    以前就是简答的拒马,以及盾镇,但清军蒙上马眼,让骑兵在后面催促鞭打,于是惊马冲阵,这样简单的防御竟然挡不住。
    于是杨潮又让人挖掘深沟,沟深一丈,宽两丈,前后布置拒马,又有盾牌兵防备在后,可惜鸟铳手都调给李五六镇守徐州去了,否则埋伏上几千鸟铳手,那对进攻的清军来说,简直就成了死地。
    但是杨潮却有炮兵,在每个要道口,布置虎蹲炮三五门,清军冲来,就放炮轰击,一门炮上百的散弹,效果一点不比鸟铳差。
    李五六带兵两万,王璞和赵康带兵一万多,加上其他各地的镇守军队,总共分兵五万,留在扬州的就有十万,用十万人包围多铎,杨潮这次是坚决打算将多铎收拾了。
    收拾清军一个亲王,这消息传回去,南京城应该稳固了。
    十月十五日,多铎被困已经五日,似乎耐心越来越不足,冲击杨潮防御阵地的举动更多了,可是除了损兵折将外,没有任何效果。
    杨潮本打算就这样耗死多铎的,可是这时候他终于收到从南京辗转传来的消息,阿济格逼近南京,小皇帝朱慈烺弃城而逃!(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节 回军
    “糊涂啊!”
    杨潮的想法,跟黄得功知道这个消息时候的想法如出一辙,南京那样的坚城不依仗,反而在敌军临城之前,逃到旷野上,而且皇帝出逃,这对军心士气得有多大影响,这样的南京还怎么阻挡敌军。
    但是杨潮不是朱慈烺,他如果站在朱慈烺的角度上想一想就该理解他,崇祯皇帝倒是没有提前逃出城去,到头来是什么下场。
    李自成大军攻打北京的时候,当时还是太子的朱慈烺,整日跟其他皇子一样,在皇宫中坐立不安受尽了恐惧的煎熬,现在让他再一次把自己置身于被包围的境地,再次体会那种整日徘徊在生死之间的恐惧,朱慈烺实在是不敢面对了。
    历史上的福王就是在清军过江前逃离南京,没想到杨潮努力下让朱慈烺坐了皇帝,还是改变不了皇帝出逃的结局。
    当然福王出逃,肯定也是受了北京失陷的影响,谁都知道北京城比南京还要厚重,还不是被人一战攻取吗,跟福王一样,朱慈烺也选择不跟文官商议,因为知道文官们不会同意,甚至朱慈烺根本就不敢信任这些文官,平时用他们来治理地方还可以,但是遭遇敌军围城,这些文官投降的实在是太多了,北京城的时候,连首辅都投降李自成了。
    杨潮只是站在战略的角度,知道皇帝放弃南京,会让南京军民的防御精神大减。
    但是在朱慈烺的角度看来,就算他留在南京,他也不敢南京城能够守得住。
    南下!
    没有想到发生这种事情,杨潮必须南下,万一清军攻陷了南京,杨潮十余万大军的后路等于被切断了。而且更让杨潮揪心的是,自己的家人都还在南京呢,万一南京城坡。清军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人,万一家人被清军俘虏。以此为要挟,杨潮都不敢想象自己还有没有抵抗下去的决心。
    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杨潮选择必须保住南京,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南京。
    立刻下令:“众将听令!即日起,四面不断围打,每半个时辰轮换一次,让鞑子不得一刻休息。三天之内务必拿下蜀冈。”
    杨潮立刻下达了命令,让手下各军。一刻不停的带人轮换冲击清军,自己兵力是清军三倍多,足以持续向清军攻击,而清军却没有办法休息,如果三天后清军没有投降,没有突围的话,杨潮就让全军总攻。
    至于杨潮嘛:“吕末听令,随本爵即刻南下,赶往南京,阻截多铎!”
    吕末本部兵马一万人。此时就剩下五千,虽然损失最大,但是就数他这些军队跟清军骑兵野战的经验丰富。而且不宜抽调太多兵力,不然给多铎跑了,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以目前的能力,突发事件下,杨潮的运力不可能保证上万大军的运输,五千就已经是极限了,像上次去浙江平叛,那可是准备了好久,又有王家配合的。现在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只能依靠自己的船的话,就只能先发五千人。
    一个时辰后。一百艘漕船,挤着五千人出发了。
    十六日,船行在江面上,截住了一个去扬州传递消息的江船,是张大桅派去的,他有新的消息通知杨潮。
    原来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