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风云便化龙-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英雄常须美人配,赵云却是典型的大龄晚婚。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赵云已经出道20年,还是孑然一身,也没个红颜伴侣。 这时,有一桩姻缘向他招手。《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讲述了这一段故事。说的是赤壁之战后,刘备起兵攻占荆州南部的四郡,派赵云带兵三千,进取桂阳。桂阳太守赵范闻得赵云威名,早有心投降,在部将的撺掇下勉强打了一仗,大败,于是捧了印绶,出城投降。他和赵云都是常山真定人,同姓同乡又同年,赵范就提出和赵云结拜兄弟,赵云也同意了。 第二天,赵范请赵云入城安民,在衙门里设宴招待。酒至半酣,赵范又把赵云请入后堂继续喝。看赵云有些醉了,赵范忽然请出一个妇人,给赵云斟酒。赵云看这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就问赵范:“这是谁呀?” 赵范回答:这是我嫂嫂樊氏。赵云立刻“改容敬之”,并且辞谢,请樊氏还是回内室去。接着,又问赵范:“您嫂子一个寡妇,何必要麻烦她来举杯呢?”这时,赵范笑嘻嘻地说出了他的用意。原来,赵范的哥哥已去世三年,樊氏也就守了三年的寡。赵范劝樊氏改嫁,樊氏说,要我改嫁,新丈夫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其次是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其三还要姓赵。如今正巧,赵云这三条都符合,赵范就想把寡嫂嫁给赵云。 谁知赵云听了,勃然大怒,厉声喝道:“我既然和你结为兄弟,你哥哥就是我哥哥,你嫂嫂就是我嫂嫂,怎么能做这样乱伦的事情!”原本其乐融融的酒席气氛,顿时僵住了。赵范也很不爽:“我好心相待,你怎么这样无礼!”给左右的小弟使个眼色,打算动手了。赵云眼疾手快,先下手为强,劈脸一拳把赵范打个仰八叉,然后快步出了衙门,上马回营了。 这下脸皮彻底撕破,赵范恼羞成怒,重新举兵反叛,准备用诈降计杀死赵云。结果,赵云将计就计,连夜占领桂阳,生擒赵范,迎接刘备、诸葛亮大军入城。 在庆功宴上,诸葛亮听说了赵范许婚之事,就问赵云:“赵范要把樊氏嫁给你,这也是一桩美事啊,你为什么要拒绝呢?” 赵云回答:“第一,我和赵范结为兄弟,又娶他寡嫂,这是要被人唾骂的;第二,让樊氏寡妇再嫁,是失节;第三,赵范新近投降,又不知道他的本意如何。我赵云是什么人啊,怎敢因为一个女人,就坏了主公的大事呢?” 刘备和诸葛亮都赞赏了一番赵云的大局为重。然后,刘备问:“如今,桂阳的大事已经定了,我做主让你娶樊氏,怎么样?”赵云又说:“天下的女人不少啊,怕只怕名誉不立,大丈夫何愁没有妻子呢?”就这么又拒绝了。于是,刘备和诸葛亮又赞扬赵云,实在是大丈夫啊!关于“倾国倾城”大美女樊氏的故事到此为止。她仅仅就在《三国演义》里面露了这一面,引起了赵云、诸葛亮、刘备和赵范之间的这一点讨论。她日后的结局如何,没有一点交代。想来,真要再恪守那三个条件,除了赵云之外,世上哪里还有第二个?那么,这位绝色佳人,看来也只能孤灯相伴余生了。 在《三国演义》中,樊氏的出现,仅仅是罗贯中为了塑造赵云完美形象的一个段子。但尝试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分析讨论一下他们的心态,其实也是颇为有趣的。 首先,是这一事件的真正主角赵云。 取桂阳的时候,赵云的年龄不小了。若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倒推,这时赵云已经是半百高龄,在古代可以抱孙子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说他一点没把婚姻放心上,未必是真话。 赵云的年龄 历史上并未详细记载赵云的年龄。《三国志》记载,他在公元190年左右,被本郡推举为军官,带领地方部队。据此推断,他的出生年份应在170年或更早。民间传说里,称赵云为刘备的“四弟”。但若按《三国演义》的描述,赵云在公元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已经70岁,那么以此逆推,赵云应为159年出生,则初战文丑时他已经34岁,长坂坡血战时50岁,平定南中时67岁了。当然,这本来就是罗贯中的随笔书写,不足为凭。 他拒绝娶樊氏的理由,第一条称得上堂堂正正。赵范的逻辑,咱俩结拜了兄弟,你就是我哥哥,所以我嫂嫂你也不妨拿去。要换成曹操,恐怕就眉开眼笑接受这逻辑了。谁知赵云这账门儿清:我就算是你哥哥,但你的哥哥也是我哥哥呀,你的嫂嫂也该是我嫂嫂,而不是我老婆呀!我怎么能娶自个的嫂嫂呢! 赵范为了和赵云套近乎,想先拜哥哥,再嫁嫂嫂,自以为这样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却不料遇上死心眼的赵子龙,这两条套近乎手段相互冲突,第一条近乎反而变成第二条近乎的阻隔,结果亲家变成冤家,落了个适得其反。 至于第二条,寡妇再嫁失节,则是无稽之谈,或者是牵强附会的理由。虽然寡妇“守节”的说法当时也有,但寡妇再嫁更是天经地义。拿封建社会后期的伦理去苛求封建社会前期的樊氏,这不过是明朝作者罗贯中的想当然罢了。 而第三条呢,其实才是赵云真正的着眼点。 无论从《三国演义》还是史料看,赵云是一个政治上相当谨慎的人。平时低调谦逊,遇上大事,一方面听领导的话,踏实干活,另一方面也非常懂得大局为重,关键时刻处事果决,敢提意见。总而言之,他是一个大公无私,或者说冷面无情的人。 谨慎严肃的赵云 据《三国志》记载,赵云为人谨小慎微,坚持原则。博望坡之战中,赵云生擒了自己的同乡好友夏侯兰,向刘备求情没有杀夏侯兰,又知道夏侯兰通晓法律,于是用为军正(军法官),但又不让夏侯兰在自己身边做事。刘备带兵入益州时,赵云担任留营司马,专门管束孙夫人带来的东吴士卒。后来,孙权派船队迎接妹妹回吴。孙夫人想把刘备之子阿斗带回去,又是赵云与张飞率兵截住长江,夺回了阿斗。等到益州平定之后,很多人都想把成都的房屋和土地分给将士们。赵云则说,现在国贼曹操还没灭,益州人民遭到了兵火,应该把房屋田地都还给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而不应让将士们急着享受。后来,孙权袭取荆州,关羽被害,刘备大怒,要倾国讨伐孙权。赵云又劝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只要先灭了魏国,东吴自然臣服。现在曹操虽然死了,他儿子曹丕篡夺汉室,应该趁机鼓舞军心,占领关中之地,然后顺着黄河讨伐凶逆,这样关东的义士必然纷纷响应。如果把魏国放一边,先和东吴交战,一旦打起来,不能很快解决,反而会让曹魏渔利了。”凡此种种,都是持重的言论。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铁面郎君,面对桂阳初定,降将赵范心思难测的局面,当然不会贸然地娶了樊氏,与赵范攀上亲戚。不然,万一以后出事咋办? 真实历史上,赵云拒婚后,赵范并未如《三国演义》那样试图杀害赵云,而是在不久之后弃官叛逃。赵云因为其英明,而没在此事中受到任何干扰。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他的不讲情面促使了赵范的叛逃。总而言之,常山赵子龙依然一身清白,干干净净。 正如他的说法:“天下好女人多的是,但愁没有名誉,哪里怕没有老婆呢?”最终他不知何时娶了夫人,生下儿子赵广、赵统,在历史上都是籍籍无名。 但他毕竟错过了一段姻缘,所以在一篇今人写的同人里,赵云为了大局舍弃樊氏时,其实心头是颇为恋恋的。天下女子虽多,这般绝代佳人又送上门来的,可真不太多啊。 那么,樊氏呢?这个三国时代的匆匆过客,如果不是因为曾被人介绍给赵云,根本就没机会在史册留下名字。在她心中,又是如何看待这一段不成的姻缘? 这就不得不提到樊氏那苛刻到极致的“改嫁三原则”。 毫无疑问,这“改嫁三原则”,完全就是给赵云量身定做的。数遍三国,确实不大可能找出第二个符合的人。 为什么这样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原则是赵范口中说出的,而且是在樊氏出来露了一小脸之后对赵云说的。从赵范的为人分析,这三原则很可能是他临时的杜撰,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显得赵云与樊氏的般配,从而促成这一段婚姻而已。如果来的不是赵云而是张飞,说不定第三条原则就要改成“声若洪钟,气吞千军”了。 假设这样,那樊氏在这婚姻中完全是被动的木偶,仅仅被赵范当做政治上攀连关系的筹码。在乱世,对一个寡居的美女而言,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换种情况,假设这三原则真是樊氏出自本人意愿提出,那又意味着什么? 按说,樊氏的丈夫死在三年前,当时,赵云尚未名震天下。要说樊氏在那个时候就提出了改嫁三原则,完全指向赵云,这只能说明一种情况,那就是樊氏与赵云早已相识,并且芳心暗许。 考虑到赵范兄弟和赵云都是常山真定人,樊氏也可能与他们同乡,这种分析并非完全离谱。 若真如此,则可以演绎出一段曲折凄美的感情故事。遗憾的是,这故事的结局并非团圆,而是赵云屈从于政治局势的需要,终究和樊氏劳燕分飞。 而更大的可能在于,樊氏提出这三条原则,根本就是在委婉地表达:自己不愿改嫁。 想那赵范的哥哥,最多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士人。这样一个丈夫死了,樊氏纵然是美女吧,她有什么资格,要求再嫁的对象不但相貌堂堂,而且文武双全,名闻天下? 而且,还必须也姓赵,这不存心找不痛快么? 所以,樊氏的言下之意其实是:赵范,既然你找不到这样一个人物,那就别劝我改嫁了吧。 她是用无限拔高的条件,在表示自己守节的心意而已。真正的芳心所属,其实不在“鬼使神差”暗合了这三原则的赵云,而在于那个三年前死去的丈夫。尽管那只是个无名之辈,却是她真正爱的人。 只不过,当刘皇叔的军队兵临城下时,满脑子军事政治的赵范,惊喜地发现领军大将竟然完全符合嫂嫂的条件,于是自作聪明,萌生了撮合的念头。 樊氏其实依然不愿,只不过无从拒绝。 而细心多虑的赵云,却能从这条件中,看出她真正的心思。于是,堂堂正正拒绝婚事,保住了自己政治上的清白,也维护了樊氏守节的志向,让她能在剩下的岁月里,独自缅怀逝去的丈夫。 或许,这样一种解释,才真正能让赵云和樊氏都得到安宁吧。没有夫妇的机缘,却有相知的默契。英雄美女的搭配,也并非只有婚姻这一种形式的。 文章摘自《那些三国的女人们》作者:杨益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正文 从《进献帝表》看蜀汉内部矛盾
更新时间:2011…02…23 18:35:33 本章字数:6489
从《进献帝表》看蜀汉内部矛盾 摘要: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蜀国从建立伊始就被内部派系间的矛盾斗争所困扰,内部的四个派系纷争不断,政权一度出现危机。刘备、诸葛亮作为政权的统治者巧妙地利用了刚刚加入蜀汉的马超凉州军事集团,凭借马超在益州和汉中独特的种族和地缘优势,压制且平衡了政权矛盾,各派系之间关系有所缓和。但随着刘备时代的结束和刘禅时代的到来,派系纷争逐渐抬头,而且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蜀汉政权疲于内耗而灭亡。 关键词:蜀汉政权;派系;《进献帝表》;内部矛盾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夏,刘备攻占汉中,秋,刘备自称汉中王,并且给汉献帝上了两份表。第一份表是其属下上献帝为刘备请王的,第二份表是刘备自己写给皇帝的,说明自己称王乃是“群僚见逼,迫臣以义”'1',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2'。其中这第一份表,也就是群僚上献帝的这份表中,领衔上奏的是投降刘备后寸功未立却官拜平西将军的马超,这绝不是单单由官职高低决定的,它还向我们暗示了蜀汉政权潜在的内部矛盾。目前学术界对蜀汉政权内部矛盾的研究多集中在蜀汉用人策略及处理与当地士族的关系方面。而本文将从《进献帝表》中的疑窦入手,逐步剖析蜀汉内部矛盾及其解决办法。 一、《进献帝表》中的疑窦 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记载:“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献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