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三国传-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褡靼。勘鸬囊膊欢嗨担馐桥坠狻⒋蚰ブ嗟墓ひ眨凭湍芄蝗谜飧鍪贝墓そ趁嵌己寡詹恢沟牧恕�
曹操这时也终于抛出了正题:“你不识武艺,执此物却能连伤我数十悍勇士卒,击中要害而立毙者亦有二十余人。即便是勇如公明,都不敢与你正面对恃,足见此物威力非凡。孤现在就想问你一句,此物是否是由你自异域购得之物?”
那一场脱身夜战,姜游用这支MP5前前后后的打死打伤了数十曹兵,给众多的曹兵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威慑?而在姜游中箭被俘之后,徐晃当然不会放过这件令他头痛不已的利器。打扫战场时除了缴获枪支与寻回四个空弹匣之外,连沙滩上遗落的弹壳、中弹曹兵身上的弹头也没有放过。只是徐晃作为弓箭方面的高手,对后世的枪支却是怎么摆弄也搞不清楚这玩意儿应该怎么用,后来索性就将枪支弹匣什么的全数上交给了曹操。
曹操也搞不清楚这玩意应该怎么用,不过在听说了这件玩意儿所发挥出来的威力之后,曹操却也难免动念,因为真正懂军事的人,知道强有力的武器能为战争带来多大的帮助。姜游的这件武器如果能大量购置或生产,并且武装到军队里去,在关键场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战果那可是无法预料的。即便是不能够大规模的武装,弄来个十几二十支的再发给主要将领,专门用来袭杀(狙击)对方的领军大将,其效果也绝对大得可以。
所以所以,曹操很想通过姜游之手多弄来些枪支弹药,并且由姜游教会部下如何使用,当然如果说能够在自己的境内大规模的生产那就再好不过了。只是曹操又哪里知道,想让姜游在现时点再多弄只这样的枪支来,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别说在这个时代材料工艺什么的全都不可能达到要求,就算是在现代,没有专门的流水线、技术工、原材料供应,想生产这种精良型的枪支都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如果是在现代而且有钱有门路,去黑市之类的地方买个十几二十支的来也不是不可能,可问题是姜游如果能穿回去的话,那还在这个时代呆着干嘛?
还好,姜游已经猜到曹操把MP5拿出的用意,而如果真的被曹操/逼着去买枪造枪,姜游不如直接拔出面前的那口剑在颈间动脉上来一剑好了。所以当下脑袋摇得那是有如拔浪鼓一般:“曹公你就莫要妄想了,此物可能全天下只此一支。也并不是在下购来的,而是我那妹子从埃及的金字塔中盗掘得来的。”这事儿得往玄里说,越玄乎越好。
曹操楞住:“埃及?金字塔?这埃及孤好像有曾在何处看到过……”
姜游道:“曹公知晓西域之西秦罗马,或许也该知晓罗马有诸多行省,所谓的行省便与我大汉的州郡之制相同。其中有一行省是征服了一个古老的国度后建立,此古老国便名为埃及。埃及国主唤为法老,其意与我汉土天子相似,而金字塔就是法老的陵穴。”
曹操大吃一惊:“汝妹李雪曾经盗掘过君王大墓?她一介女子,竟有如此胆识!”
姜游抓了抓头皮:“可能天底下就没几件她不敢做的事。这话又说回来,她于养父养母病亡之时,家中已是家徒四壁。欲还汉投我,却又没有川资路费,唯有放胆去盗掘大墓,取其金珠宝货以自资之,此物便是她盗掘大墓时意外得来的宝物。之后她略有访询当地文史,得知埃及早先的法老君王常自谓为半神之体,手中法宝指点某人即穿孔流血而死,想来多半就是此物。只是这神鬼之说虚幻飘渺,法老君王或许是集能工巧匠制出此物,再借以蛊惑世人却也未可而知。到是此物是如何制作就未可而知了。”
曹操“嘶嘶”的吸了半天的凉气:“如此说来你只知此物如何使用,却并不知此物是如何打造?”
姜游道:“用剑之人,却不知如何铸剑者多矣。”
曹操放下了枪,另夹起了数枚弹壳、弹头细看,一边看一边轻叹道:“难怪此物会以如此昂贵的精铜为矢。若不是一国之君王,又哪里能用得起如此奢糜之物?”
铜在汉代可以说是有保值意义的金属,换句话说就是钱。犹其是高纯度的铜,你直接拿出来当钱花都行。而子弹所使用的铜会是什么情况,这里也不必多说。总之在曹操看来,这支MP5根本就是在拿钱当箭镞使,不是很有钱很有钱的人又哪里能行?
不过这会儿说是这么说,曹操出于其多疑的心性,对姜游所说的那番话却也并未尽信。随意的瞥了姜游一眼,曹操又把玩起了MP5道:“孤料你于中创被俘之后,汝妹李雪必会差人暗中返回徐州打探你的消息,若知你未死亦必会设计相救。此外又因陈公台、高顺皆在你手,孤对你可不敢掉以轻心啊。但若将你杀之,孤又不忍……不如这样吧,数日后你便随孤归还许都,孤给你一轻散闲职,另使汝妹与连云通商依旧,再每次前来都带上些时令鲜果或是珍稀之物上贡给朝庭。若如此,孤可保你一生享乐安平。”
也不用说什么把陈宫、高顺给送回来的事,因为相比之下,陈宫、高顺终归是辅臣,没有可以侍奉的主公也成不了事,李雪又是女孩子,曹操并不放在心上。只要把姜游给扣在手心里,姜游就绝对的翻不起什么风浪。再说了,把姜游扣在许昌,指不定什么时候姜游过得安逸了,觉得不会有什么危险了,就会让李雪把蔡琰、貂婵给送到身边来是不是?这里还是那句话,曹操可不知道姜游很清楚曹操惦记着蔡琰、貂婵的那点小九九……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八回 权且安身
另一方面,曹操对姜游枪支上的说法也是半信半疑。但也正是站在这一角度,曹操认为不好杀掉姜游来个以绝后患。因为姜游如果死了的话,曹操就没有了能够挟持李雪等人的条件。如果说姜游与李雪有能力再弄来大量的枪支,且姜游死后李雪决意为姜游报仇,从而把大量的枪支贩卖给曹操的对手,对曹操的威胁就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未知数。曹操的确爱冒险,也常常险中取胜,但那都是站在知己知彼的先题条件之上的。而在姜游与李雪的这个问题上,曹操基本上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这种险也不值得去冒。
同样的再把这个问题反过来想,李雪如果知道姜游未死,并被曹操扣押在了腹地许昌,肯定会设法营救。对许昌的守卫森严,曹操还是很有几分自信的,再者投鼠忌器,曹操也相信李雪为了姜游的安危而绝不敢乱来。就算李雪可能会还有枪支又怎么样?这么古怪的东西,藏又不是很好藏,进城门的时候就得被查出来。在这一基础上,李雪想救姜游应该不外乎花钱花东西买赎,曹操介时就可以试着向李雪提出要枪要子弹。
如果说李雪真的拿不出来,曹操可能就要试着要自己想要的人,姜游是生是死也就无所谓了,当然以老曹的脾性给姜游一刀的可能性最大;可万一李雪要是拿得出来,曹操就要把姜游给留定了,从而逼迫李雪的枪支只能往老曹这里交。
各位可能会问曹操会对枪支这么看重吗?答案是会。仔细的翻看一下古代战争史,虽说一直是强有力的骑兵在夺人眼球,但以弓弩的密集火力集团团战法对骑兵产生巨大杀伤的战例亦不在少数。远了也不说,就在袁绍与公孙瓒的界桥之战时,袁绍就以千余劲弩成功的打乱了公孙瓒的过万骑兵,由此可见当时的统军将领对弩兵的运用其实是有多么的出色。而曹操作为三国时期顶级的统帅,对于弩兵的密集火力战法也绝对差不到哪里去。
此外战马的获得相对较难,犹其是优良的战马,几乎全在北方草原,而且饲养成本也相对较高。相比之下弓弩的成本就低了许多,也较为容易获得,这是造成当时的弓弩战术要比骑兵战术丰富且成熟得多的一个关键因素。
有些扯远了,就此打住。只说老曹在听说姜游这么个不会武艺的人,拿着把MP5却能放翻数十个精壮悍勇的曹军士卒的时候,马上就意识到了这种枪支的战场价值。依曹操的打算也不用太多,只要有三百左右可能就足够抵挡五千左右的骑兵。而且这玩意儿短小轻便,单手都可以使用,那如果是让三百骑兵人手一支的一路扫射过去,那得放倒多少人?如果是有个三千左右,诂计曹操就敢直接带着这支部队直接往对手十万大军的军阵里冲了。
所以曹操是决定扣下姜游再说,看看能不能多弄些枪支来。当然曹操打仗也不会完全的寄希望于此,但曹操即将面对的对手是当时最为强大的袁绍,以曹操的实力,必须得抓住任何一个可以使自己变强的机会……只是曹操如果知道这玩意儿再也找不出第四支来的时候,不知他又会如何作想?为什么说是第四支?因为李雪的身上还有两支微型乌兹。
再回到姜游的身上吧。姜游本来是准备了不少有关“见识”方面的话题,想引起曹操的重视从而不杀自己。但是与曹操在就枪支的一番谈论之后,姜游已经猜出了曹操大致的想法,同时也想到曹操如果想搞枪,那目前就不能动自己。想明白自己在一段时间之内性命无忧之后,其他的话姜游也就不打算现在就说得太多。
有个成语叫“画蛇添足”,姜游明白自己现在如果表现得太过火、太迫切的话,很可能就会适得其反。曹操的信任,又哪里是那么好就能赚得到的?这件事得慢慢来才行。而现在要做的,是该想想如何才能与李雪派来的人取得联络:
“就是不知道李雪这丫头会派什么人来……唉,通讯器还在身上就好了。不过当时那情况,我身上有点什么全都会被搜走,哪里敢留在身上啊?”
——————
数日之后,曹操统领大军自下邳先返回徐州城,安排好乱七八糟的事就该班师回归许昌了。而在这时,曹操将徐州的州治从郯县转去了彭城。从战略意义上而言,彭城处在徐州的最西端,与许昌较近,便于曹操对徐州的管辖。而且彭城地处要地,为中原地区的重镇,可以作为兖州东面的门户。如果说袁绍想从青州南下入徐,再改道向西攻打许昌的话,就必须要经过彭城。而后世的徐州城,其实就是曹操迁州治于此的彭城。
徐州那边是什么情况不管,姜游被曹操带到许昌之后,被安排到了一间还不错的宅院中住下。因为腿上还挂着箭伤,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跟本就恢复不了,头几天也就不大出来走动。后来实在是闷不住了,就柱了根拐杖再带上几个随从……不带不行的那种,去许昌街市逛逛好散散心。
许昌作为现在的汉室都城,繁华度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徐州城是比之不上。姜游这不是要闲逛吗?也不知道哪里好玩,就让侍从领着他四处随便走走。走到一处很热闹的街市,姜游正在随意的看着,却忽然听到了一阵笛鸣之声。
姜游自己也是个玩笛子的人,对竹笛多少有些留意。听到笛音之后寻声望去,见是一个货郎背着一筐竹笛正在标卖,手中的竹笛则在吹出一些音响以求吸引买家。姜游的泪斑笛不是放在了李雪那边吗?这会儿手边也没有合适的竹笛,便走到近前想挑支竹笛出来,平时也可以吹着解解闷。
货郎见来了买家自然是殷勤不已,左一支右一支的挑给姜游看。最后挑出一支竹笛,货郎笑道:“先生,这支竹笛不错,我吹个音你看看!”
姜游没怎么在意,因为这些竹笛都实在是不怎么样,货郎拿到手中的这支也好不到哪里去。皱了皱眉想走的,货郎吹出来的旋律却令姜游为之一楞:
“这一节是《仙剑问情》里的‘如有你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我没教过谁,李雪也只教过蔡琰而已的……我靠!这小子够聪明!!”
(今天的五千来字终于赶出来了……求票求收藏求推荐啊!!!)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九回 互有音讯
“货郎,你这里的竹笛选竹一般,手工也不怎么样,我都看不上眼……算了算了,我也耽误了你不少时间,那就随便买两支,你自己挑两支觉得做得不错的给我。”
话既出口,姜游则试着向那货郎使了个眼色。货郎当即面露喜色,向姜游是大点其头,然后就殷勤之极的在货筐中翻找了起来。
姜游的身上没带着钱,就向身旁的侍从望了一眼。所谓的侍从会意,取了些钱出来准备等姜游拿到了竹笛之后就交给货郎。这些个侍从虽说是奉命看紧姜游,但曹操对姜游也只是半软禁的状态而已,对姜游平时的日常生活却并不会怠慢什么。此外姜游那天在下邳大殿之中引笛而鸣的事早已流传了开来,现在手边没有趁手的竹笛,出来随便买两支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
却见货郎翻找出了两支品质还算不错的竹笛交给姜游,接过侍从递过来的钱时脸上笑得跟什么似的,在姜游看来几乎都有些谄媚了:“这位先生一看就知道是真正识货的人,可惜小人这里真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