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好驸马-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版章程来,才算对得起他做了一次穿越者。
第三十三章 咱还处在初级阶段
雕版印刷术既然可以在华夏历史上存在千年才被淘汰、而且在理论上北宋时代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出来后,印刷术依然坚持了七八百年之久,可见雕版印刷术也还是有很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雕版与活字之间的竞争力关系,显然不是后者完爆前者那么简单。
活字印刷术最大的优势,或者说雕版印刷术最大的劣势,便是活字的字模可以反复排版,所以在一些偏门内容的少量印刷方面,活字印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雕版印刷雕刻这么多字也许只能印五百本后便存着废弃了。而活字印了几百本之后可以重新排,再印别的内容,五六版下来说不定就有三四千,故而模具雕刻成本自然被平摊得低得多。
其余一些细节的优劣势,比如:活字版有个别字刻错字了、磨损了,可以简易的坏一个字换一个字;而雕版若是一块板有一个字坏了就要整块换。活字版的仓储保存成本低得多……这些都是次要矛盾,并不是完全不可克服的,只要雕版印刷做出一些改良调整,这些小地方都可以弥补。
既然认清了雕版印刷绝对无法克服的主要矛盾,萧铣下一步当然是要抓小放大,扬长避短——对于小问题,以技术改良克服为主。对于不可能克服的大问题,就以回避为主。
回避雕版印刷“无法再版”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雕一些可以永远印下去的书,而且印多少就能卖多少,绝对不愁销路那种——一块雕版在磨损报废之前,或许可以一次性印两三千次之多。如果雕的书市场容量只有五百本,那么雕版的刻板成本当然会比活字高六倍;但是如果雕的书有无限的市场容量,可以卖几万本,甚至几十万本,能够让雕版印到报废都不怕销路,这个制版成本的差距就几乎抹平了。
说白了,雕版印刷只要不用于雕小众书,成本劣势并不大。这也是后世雕版印刷一直活到明清的最主要原因——在科举发明之后,四书五经和《文选》、《广韵》、《三百千》这样的书是永远可以不愁销量的。在科举“考试大纲”的不变,造就了教科书的千年不再版。活字的优势,只是在小众书、杂书,比如某个自命不凡的文人,他的诗集绝对不可能有人主动去买得那种;那么他想要出版自己的诗集时,活字显然比雕版划算。但是如果是苏轼级别的百世文宗出版文集,雕版或者活字根本没区别。
如是这般,经过一周多的磨合努力之后,萧铣的印刷赚钱大业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
“大家这几日的辛苦,本官也都看在眼里的。这些津贴,诸位先领走。后面的事情,本官再交待安排。”
一群工匠拿过沉甸甸塞了几百枚五铢钱的红包,纷纷感谢不提。沈光、欧阳询和刘三刀则单独拿到了好几贯钱的好处,也算皆大欢喜。萧铣发完钱,开始交待他最终定下的方略。
“经过一周的实验对比,本官决定先放弃活字,正式用咱们如今雕刻好的雕版进行印刷。为了保障雕版的利用率。目前第一批就只完成《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这四部书中,千字文仅有千字,可以依然按照如今雕刻的长卷纸排印,无需裁切装订。其余三部书篇幅都才一万多字,四百字小页四十页即可印完,按照前日教导的尺寸裁切,找些针娘缝制装订。
咱只要把这几部书都做得好了,一旦回了本钱,来日自然可以继续再弄那些三五万字的大部头,比如《孟子》、《诗经、《易经》,这些书籍也是将来贡举必定要背诵的经典,不愁没有销路。只要此法果然可成,读书人都愿意购买这种新书,咱便把这种法子献给圣上,也好为大家搏个功名。”
说到这儿,从刘三刀到工匠们都是热血沸腾,唯有已经不愁功名的欧阳询始终在一旁拿着几张用针线缝起来的书页在那里端详,心中狐疑地说:“师弟,这纸张脆硬,自古都没有如布帛一般用针线缝订的,只怕一翻就破碎了,还望三思啊。”
萧铣也知道欧阳询说的是实情,但是他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好寄希望于他的中校署下属其他岗位的工匠能够尽快改良造纸工艺。当下安慰欧阳询说:“师兄,这也是权宜之计。若是不作线装书,还是如同古轴一般,却是没法印刷,根本对不齐啊。”
“师弟,这桩事情愚兄倒是这几日反复想过了——若是只追求印刷时对得齐整,不会干扰到旁边的纸页,咱也可以做成折叠页的书,一样加上硬封皮,岂不是好?如今将作监各处作坊造出来的纸,本就是为了配合卷轴使用的长条纸,便如同一匹匹的麻布一样细长。咱刻意切成小片,再缝起来岂不是多此一举?”
听了欧阳询的建议,萧铣当真是要拍断大腿一般醒悟了:他受限于后世明清古籍大多数是线装书这个惯性思维,觉得书籍从手抄进化到印刷之后,就必然要这么改。但是殊不知,这其中还有别的土办法。欧阳询提出了折页书之后,萧铣脑中马上冒出了后世的手风琴乃至折页请柬的样子,当下赶紧让工匠试着折了一本摆弄。
略微实验了一下之后,萧铣便发现了折页书的优劣——折页和线装相比最大的劣势在于,因为阅读习惯的问题,折页书的纸张只能单面印刷,而线装书可以双面印刷,省一半数量的纸张。但是考虑到如今造纸工艺还没来得及改进,萧铣能够用到的纸本来就只能印一面,如此一来,也就不存在折页书的这个劣势了。
萧铣当即实验,并且改良了一部分装订粘合的工作,最后拍板,使用一套他改良过了的印刷书折页装订法——在折页的基础上,把背靠背的页背无字部分用一些胶贴起来,形成“蝴蝶装”。
当然,线装书的技术萧铣也并不是放弃了。而是蝴蝶装先用着,线装书留待造纸技术改良、弄出既柔韧便于缝纫,又厚实防渗能够正反面印的纸出现之后再用。
……
也幸亏刚刚上任的萧铣在将作监的本职工作比较空,基本上只有一些打酱油的任务,这才能够让他每天不务正业地偷偷使用本署的工匠们研究私活。
经过半个多月的忙活。到了四月二十前后,大兴东市内一处原本售卖四宝、却经营不善的小店铺被盘了下来,换了新东家经营。而这个名义上的新东家,便是沈光的兄长沈耀——沈光的兄长在沈光之父沈君道升任汉王府掾之前,原本就是以抄书卖维持生计的,这桩事故在整个康平坊人尽皆知。所以如今一个抄书卖的突然鸟枪换炮盘下一间贩售文房四宝的店铺,也不会有人觉得匪夷所思。唯一需要怀疑的,无非也就是他们哪儿来的本钱。
幸好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难找到答案——因为根据沈光在他那些狐朋狗友面前毫不避讳的宣传,这些本钱都是他向他的好哥们儿、将作监中校署令萧铣萧大人借的。萧铣前阵子因为做了几首好诗,被晋王开出两百贯一首的高额赏格、赚取千金的事情,在大兴如今也传为美谈了。所以说如果是萧铣拿得出数百贯的本钱借给沈光、盘一个原本就经营不善行将倒闭的狭小文墨店,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按照萧铣想当然的本意,当然是想直接盘一家书坊下来,可是这个本意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做出让步——因为沈光告诉萧铣,大兴城里根本就不存在萧铣所说的那种“书坊”,或许整个大隋朝都有。因为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之前,因为书都是手抄的,根本没有批量贩售书籍的店铺存在。所有抄书卖的人,都是在卖笔墨纸张的店铺里寄卖的。
新店开张后,文房四宝照卖,手抄书也是照例搭在卖纸的地方一起寄卖。只是手抄书之外,还有一些形制颇为新颖的书籍堆在一起,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这个年代的手抄书非常昂贵,而且因为手写字体差距较大,字写得漂亮的手抄书尤其有市无价。寻常但凡书法还过得去的人,抄写的书不算笔墨纸张等固定成本,光算人工也要千字十几文钱之多。而写一千个字用掉的纸墨,如果纸不算太差的话,也要将近十文。若是有书法优美的抄书,那么人工费千字数十文乃至上百文都是有的。萧铣幼年时抄书,虽然因为少年力弱写的慢,但是就是因为书法底子扎实,字漂亮,才卖的贵,每天写数百字就够糊口果腹。
所以,当沈家的文墨店里,摆出几本蝴蝶装、折页装的萧铣字体、欧阳询字体书籍时,一大群京师文人墨客在短短一两日内,便被一种交口传颂的坊间传言吸引了过来——萧铣的字体,如今已经有欧阳询七八成火候。而欧阳询更是华夏书法两千年来,正楷第一人,被后世史书称为“楷书翰墨之冠”;这样书法的抄书,平素整个大兴城文墨市中,一个月也就出几卷,现在居然一下子涌现了这么多珍品,又岂能不让人疯狂?
第三十四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
大兴东市,沈家书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两个看上去学问不咋地、但是衣饰很华贵的豪门子弟围着沈光的兄长沈耀说道:“掌柜的,那套太常寺欧阳博士字体的《大学》呢?可还有卖?刚才小二居然和咱说卖光了?”
“哎呦,几位先生,您看小店本钱小,也没料到一下子卖的这么好,那套《大学》确是没货了,不过很快就有!咱家回了本钱之后,已经又去进货了,最多三天就到。要不您先看看这套《论语》如何?这虽然不是欧阳博士的字体,却好歹也是将作监萧署令的。
您还不知道吧?那萧署令当年学书法时,与欧阳博士都是同出于天台活佛智顗大师门下的,而且萧署令才14岁,便已经有欧阳博士七成火候,假以时日,还不是青出于蓝?您现在收藏一套萧署令少年时尚未大成的字体,将来也好吹嘘不是……而且不贵,这套《论语》只要千字六十文便卖了,零头折了就算你一万六千字,刚好九百六十文……”
“兀你这厮好不晓事!咱就是听说了有欧阳博士字体的书才来买的。今科清平干济考完之后,大兴城里谁人不知欧阳博士的正楷乃是陛下金口玉言钦定的‘翰墨之冠’?要临摹难道不该买最好的。那萧铣小儿毛都没长齐,谁耐烦看他的字?”
“好吧萧署令的只要千字五十文,一本算你八百文……诶几位别走啊,非要欧阳博士字体的,就只有这套折页的千字文了。不过您也知道,字少的书每千字单价要高一些……而且您既然是拿去临帖练字的,《千字文》也就够用了。”
“少废话,拿十折来!咱家中弟兄子侄都要看的。”
“欧阳博士的千字文,要卖三百文一折的。”
“啪”一声响,几个来人拍了三贯钱在柜台上,拿起十折《千字文》便离开了。
要是有一千多年后的扑街网文狗能够穿越到这个时间点,看到这一幕,想必会泪目到崩溃吧——尼玛啊!这是什么世道啊!印刷书居然还有论“每千字多少钱”卖的啊!千字三百?这不是手写真迹啊!只是印刷的复制品啊!都可以卖到千字三百?这是何等的大神、巨神、创世神……
可是没办法,谁让人家喝到了印刷术的头口水呢?在最初疯狂地那几天里,大兴城里的豪门,着实便是用购买书法名家的手抄书的价钱来衡量印刷书的价值的。虽然每一本都比太常寺的书法名家们手写的要便宜那么一大半,但是依然非常可观。
……
书籍热销的行情持续了三五天,看清了现状之后的萧铣,真是自杀的心都有了——他算准了印刷书的头口水必然可以大赚,但是万万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因为名家字帖的稀少,所以印刷书的第一梯队价值居然是字体的好坏——因为此前没有印刷,当代书法家的字迹往往炒到高价,以至于字体的好坏有时候比书本的内容还值钱。大兴城里消费力最强的那一拨读书人,其实是家里早就有这些书的世家豪门,但是他们有了重复的书依然要来买,看重的就是萧铣这儿的书字体比他们原有的藏书漂亮。
当然了,如果没有将作监那些顶级的雕刻木匠的手艺,换做寻常匠人的话,纵然得了欧阳询的真迹,也难以真正雕刻出神似的字模。所以不经意间,萧铣创造的这一条发明大计的路子,居然短时间内阻挠了别人模仿的可能性。
早知道如此,萧铣手贱自己写样本干嘛呢!多给师兄欧阳询两三百贯钱润笔,央师兄把四书统统抄一遍再丢给工匠雕刻不就好了?结果现在欧阳询字体的大部头能够卖一百五十文一千字,小部头有些冲高到了二三百文。而他萧铣写的四书中的《论语》等书,在第一波行情中只卖出了千字六十文而已……当然了,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