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血-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蟆S⒐丫颊秸急福衷谝丫蔷旁碌祝畛偈路菡秸欢ɑ岜ⅲ⒐榛崾遣换嵬庠谡飧鍪焙虺霰抖性墩鞯模运滴暮裁挥刑嗟牡灼拖粼乒蟛┺摹�
一旁马沙利很不满的看了看文翰,其实一早马沙利就想单独见太平天国的这位传奇人物,可惜后来萧云贵回了苏州,今天马沙利和英法两国使者一起到来也是迫于无奈,美国在远东的影响力太小,不跟着两国来或许会失去很多利益,但现在文翰反倒被萧云贵威胁起来,马沙利心里既痛快又担心傲慢的英国人把事情搞砸了。
马沙利马上转移话题说道:“不知道西王阁下所说的恢复商贸和进行地方建设的规模多大?我们美国对于投资建设很感兴趣。”
文翰不满的看了马沙利一眼,心中暗骂这些掉在钱眼里的美国人,但他也听说了西王投资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的事,他既惊异于西王的资本雄厚,又觉得可惜,投资海底电缆?这还不如说直接把钱丢到大西洋更为妥当,听马沙利问起西王后面建设投资的事,文翰还是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萧云贵微微一笑说道:“上海是重要的商贸港口,我们当然要首先恢复这里的贸易,苏州、杭州、无锡等地的茶叶、生丝以及各种商品会源源不断的运来,我们将尽快恢复上海的商贸。至于地方建设,我们已经有好几个提案,我们打算在上海先开办一些工厂,甚至是修建铁路和电报线等等,稍后我们会成立专门的商贸馆和工业馆来和各国接洽这些投资。”
几国公使闻言,纷纷低头和自己的副手商议了起来,光是修铁路一项听着就让人心动,现在美国、法国等国都在大力修建自己本国的铁路,当中带来的投资、解决就业和将来可以获得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更别说还有别的建设项目。
萧云贵淡淡的说道:“文翰勋爵提出的那些条款大家都不用讨论了吧,上海战事的确给各国的贸易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但是随后本王恢复贸易,相信带来给各国商人的贸易和投资利润会很快弥补这些损失,孰轻孰重相信各位自己可以算算这笔账。”
就在萧云贵洋洋得意,自以为把几国公使都搞定的时候,一直没出声的法国公使布隆布尔却忽然说道:“西王阁下,其他条款都可以商量,但我们法兰西皇帝陛下觉得,既然贵军很多人都信奉和我们相近的基督教教义,你们就应该接受教廷的宣义,让传教士自由在贵军控制的范围内传教!”(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太平基督
该死的法国佬,该死的拿破仑三世,为了皇位甘心去抱教廷大腿的乡巴佬,萧云贵心中暗骂几句,但面上还是微微笑着说道:“布隆布尔公使,说起基督教和咱们中华的渊源来,那可就长了,其实早在宋朝,基督教就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土,明清两朝年间更是有不计其数的传教士来到中土传教,可是你知道为什么基督教、天主教这些教派在中土的流传始终不广么?”
布隆布尔不是传教士对这个问题并没有考虑过,迟疑片刻后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萧云贵缓缓说道:“这是因为教廷传来的教义之中有不少和我们中华数千年来的传统和文化不相符的东西,所以大多数人接受不了。”
关于如何解决教义问题,洪韵儿和萧云贵做过深入的探讨,总觉得若是把拜上帝教教义一古脑的抽去,长久以来支持太平军作战的信仰会轰然崩塌,西殿太平军已经开始一场悄无声息重塑信仰的布局,从收集明代之前的儒学典籍到刊印《扬州十日纪》这些书籍,从萧云贵在大小场合不断的提及复汉大业到保护儒释道三家精髓,萧云贵和洪韵儿打算将拜上帝教的信仰转移到民族复兴的大义上来,慢慢的把拜上帝教逐渐弱化成儒释道以及伊斯兰教之外的第五家教义。
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萧云贵已经刻意的减少出席礼拜、战前祷告等活动,就连战后祭告也很少参加,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攻下上海后他不进城的原因之一。他要在西殿太平军中慢慢的把政教进行分离,在西殿太平军军中逐渐形成信仰自由的氛围,虽然此时西殿太平军大部分人还是信仰着拜上帝教,但西殿从保护儒释道三家的默许中。让人感受到西殿并不排斥其他教义,将士们也在保护儒释道等其他教义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开始尊重个人信仰。
西殿太平军中像左宗棠、李寿蓉、王辏г恕⒅觳铡⑽汉琢值热司兔挥行叛霭萆系劢蹋录尤氲恼运称健⒅芰⒋旱热艘裁挥行叛霭萆系劢蹋庑┤撕托叛霭萆系劢痰睦闲值苊且谎谖旃苷剑坏啦⒓缟鼻逖K韵粼乒蠛秃樵隙醯貌荒芄灰孕叛龊徒桃謇纯刂迫男叛霰匦胧歉春捍笠怠�
就像后世历史中,太平天国一直把和自己信仰相近的列强们看作是洋兄弟,但列强根本不把太平天国看成是自己人。反过来帮着信仰迥异、野蛮的满清围剿太平天国。历史上认为太平天国是因为教义过于荒谬、无稽和迷信,所以才被列强们所不认同,才会被列强围剿。其实在萧云贵和洪韵儿看来不然,基督教、天主教、新教本来就分支众多,就连犹太教其实也算是一个分支。拜上帝教的教义虽然有许多中国化的东西在里面。而且洪秀全所提的反三位一体的教义提法也不是洪教主首创,洋人自己很早就有过这种说法。几个教派固然有很深的积怨。历史上也爆发过战争。但到了文艺复兴之后,进入十九世纪以来,列强很少会再为教义发动战争,而战争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国家利益。
萧云贵不希望日后军中出现这样的糊涂认知,认为同是信仰一个教义的就不会是敌人,这是非常危险而且会让人困惑的事。所以西殿太平军一早就开始默默的在用复汉大业取代教义在军政事务中的作用。
同时萧云贵和洪韵儿也考虑到利用拜上帝教和洋人打好关系。只要教廷承认拜上帝教是一支新教,两人觉得在教义问题上列强是不会做过多纠缠的。
洪韵儿已经在着手准备进行一些教义的调整,把拜上帝教中洪教主加上的一些对他自己个人崇拜的东西去掉,形成西殿太平军自己的教义。洪韵儿把这个教义称作太平基督教。这个教义中很多东西继承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和习惯,比如允许教众祭祖、尊儒、祭拜天地等等,但两人对其中一些问题也有争执,比如基督教提倡一夫一妻制,萧云贵就激烈的反对过,最后洪韵儿拗不过他,这一条还是按照中华老习惯没有提及等等。
关于反对一夫一妻制,萧云贵这个厚颜无耻的人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由居然是现在中华大地还在内战,不知道会死多少男丁,要是提倡一夫一妻制,会有很多女子找不到丈夫。就像后世一战后的法国,战死了很多男丁之后,国内很多年青女子都只能孤身一世做修女,原因就是他们的教义和法律都规定一夫一妻制。既然萧云贵这样说了,洪韵儿也不好反对。
还有消除教义中洪教主的巨大影响力,对萧云贵自己掌控全军是非常有好处的,虽然这要冒一定的风险,但萧云贵觉得值得,打下苏南后,萧云贵已经打算重新整编军队,而整编军队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军中拜上帝教教义的改造,不过这要等他和洪韵儿从天京回来之后,他不想过度刺激天京的两位大佬。所以在这种时候,萧云贵不希望再有更多的西洋传教士来到内地影响自己的改造。
大帐内布隆布尔和几位公使、领事听了萧云贵的话后开始议论起来,萧云贵继续说道:“其实各位应该注意到基督教新教教派在上海附近传播的优势,在满清康乾年间,教廷就曾今因为新教教义过于宽容而诏命中土教徒必须按照正统的教义皈依,当中禁止教徒祭祖、尊儒等等实际上是触动了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当时的满清皇帝下令禁教便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太平军兴起之时,很多人相信这个教义是因为我们的天王对教义做了一些修改,让教义能够和中华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为广大民众所接受。比如上帝,在我们中土的说法是天帝,早在上古时候我们国人就开始敬拜了,天帝是一切的造物主。这一点和上帝是一样的,我们让中华的民众明白了一点,上帝并不是西方的神,而是这个世界共同的造物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信仰这个教义,所以我们信仰的是一种适合中华的基督教。”
布隆布尔似乎明白过来:“西王阁下的意思是贵军信仰的是和基督教相近的一种新教派?”
萧云贵微微一笑说道:“全中,我们认为既然天赋人权,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也有保留自己传统文化的自由,这一点上相信各国的宪法中都是承认这一点的吧。”
布隆布尔说不出话来。法国虽然大多数人都是信仰上帝的,但当中也分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等支派,也有信仰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国民,法国的确承认信仰自由。英国和美国也是这样,一个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国家。其治下的教义更是五花八门,美国本身就是个移民国家。包容性更大。
愣了片刻后。布隆布尔说道:“既然这样,西王阁下也该允许其他教派的传教士进入内地传教啊。”
萧云贵微微笑着说道:“其他教派传教时机还不成熟,我们太平基督教已经在整理完整的教义理论,同时会把教众心声一同整理出来,等到适当的时机到西方教廷去觐见大主教阁下,进行一次中西方的教义交流和探讨。希望教廷能够认可我们这个新教,最后再把其他教派传教的事确定下来,由教廷派出传教士似乎更为妥当。”
几国公使都明白了萧云贵的用意,他所说的什么交流和探讨纯粹是扯蛋。萧云贵的目的是把持这一地区的传教权利,向教廷讨价还价,只要教廷承认新教合法,那萧云贵就同意其他教派到他的控制区域传教,他一旦取得教廷的许可后,列强就不能再以教义为藉口搞什么小动作了。
萧云贵和洪韵儿的确是这样打算的,完成太平基督教的改造后,他们会派出由典官组成的教士团到西方教廷见大主教和教皇,通过募捐一些钱并以传教权为交换,换取西方教廷的认可,今后太平基督教就变成名正言顺的基督教分支,而不会被人攻讦为什么邪教了。为太平基督教正名也是为太平天国正名,同时还可以化解西方教义入侵的一些问题,到时候萧云贵相信大多数国人就算要信仰基督教也只会选择国人自己创造的太平基督教,而不会选择别的教派。
布隆布尔有些扭转不过来,迟疑的说道:“这、这似乎不大合适。”
萧云贵呵呵笑道:“各国之前和满清签订的条约,本王已经说过,我们太平天国会默认这些条约,也同意维持各国原有的既得利益不变,传教权在条约里面写得也很清楚,各国传教士的传教范围只在通商港口,法国公使想要扩大传教权,本王也只是说了时机不到,并没有一口拒绝。布隆布尔先生,在这个战乱的时候,本王也不希望各国的传教士深入内地遇上战事而导致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所以咱们都还是维持现状不好么?”
布隆布尔也无话可说,但还是不甘心的说道:“那我们希望能够在上海建造一座新的教堂。”
萧云贵想也不想的说道:“可以啊,这没问题,本王还想多建几所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呢。”
文翰不甘心,还把恢复秩序和随后海关关税的问题拿出来说,“西王阁下,我们英国希望贵军尽快接触吴淞口的封锁,并且清理黄浦江等河道的沉船,尽快派人接管海关,结束上海的无政府状态,这样才是恢复秩序和贸易的关键。”
萧云贵气呼呼的顶了回去:“文翰勋爵,本王早上刚刚才攻陷上海,还有很多残敌没有剿灭,你当本王是神仙么?不过你放心,未来五天之内就会有新的政府机构在上海运作起来,吴淞口的开放需要时间,本王的水师已经开往崇明岛,只要崇明岛的清军剿灭干净,吴淞口的封锁状态就可以解除。”
双方把各自面临的问题以争吵的方式逐一提了出来,又在反复的争吵当中解决,虽然吵吵闹闹不停,但双方都把底限控制在恢复原有状态的情形下来进行商讨解决,倒也没有多大的阻滞,但最后马沙利问了句话,却让英美两国公使差点和萧云贵翻脸。
谈到最后,马沙利忽然问道:“请问西王阁下,上海城被攻破之后,上海道吴健章在哪里?”(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国中之国
听马沙利问起吴健章的下落来,萧云贵心中满不在乎,淡淡的说道:“吴健章?这个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