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267章

太平血-第267章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白泽堂好手南下帮助,这些白泽堂的人干惯了这些勾当,因此保密工作一直做得很好,但凡想出首告密之人都被白泽堂一一灭掉,因此李廷钰一直不知道温州附近有这么一支伏兵埋伏着。
    李开芳兵马南下之时,以雷霆手段扫荡附近的团练势力,李廷钰便号令周边的团练入温州城,以免这些团练势力被太平军一一剿灭,同时也算是给温州城多增加一些兵力。只因李廷钰增援台州的兵马被歼灭,温州城内兵力不足,所以这些团练进城的时候,李廷钰也没有多加鉴别。
    太平军到达温州的第二天,瞿振汉等人便即起事,他们头裹红巾以为区别,猛攻温州北门,和李开芳里应外合占据了北门,随后太平军和清军巷战两日,最终拿下了温州。
    温州本是李廷钰经营的重镇,李廷钰原本想着再不济也能坚守旬月,王懿德组织的援兵旬月后便能到达温州,同时李廷钰还向江西的江忠源求援,江忠源和李廷钰当年虽然因为救援杭州之时有些嫌隙,但江忠源此人对满清极为忠心,是以也同意出兵救援。而且处州还在太平军身后,李廷钰便是打算坚守温州城一段时间后,待各路救援兵马到齐,仿照南昌之战,在城下拖垮太平军,处州的兵马也可在背后侧击,如此一来便能重创太平军。
    可没想到温州三日之内便失陷,李廷钰差点都身死,最后仅以身免,只得退守福建。而各路救援清军见状也只得按兵不动,孤悬太平军身后的处州随后也没能坚持多久,在温州失陷后的第十天上开城投降。
    荣禄看完公文上的细节战况之后,沉吟道:“长毛贼攻势凌厉,想必福建的李廷钰和王懿德支撑不了不多,观长毛进兵方略,还是善于利用民间反贼势力,广东境内肃清天地会反贼势力便要加快了。至于平长毛之策嘛,晚辈没有更好的方略。”
    叶名琛轻叹一声道:“想不到长毛贼子短短时日内便如此兴盛起来,朝廷内有反贼,外有洋人逼迫,仲华啊,说句诛心的话,难道真是要变天了?”
    看到叶名琛有些灰心,荣禄笑了笑说道:“制台大人宽心,虽然咱们没有更好的方略,但晚辈想,这长毛占的地方越多,金陵城那边就会越加安稳。一旦安稳下来,长毛贼内部也必将不稳起来。”
    叶名琛哦了一声道:“你的意思是长毛几个伪王之间会有一场争斗?”
    荣禄微微颔首道:“不错。洪贼虽然自号伪天王,乃是几王共主,但长毛中枢实权却是在伪东王手中,而如今伪西王兵锋正盛,也势必为洪杨二贼所忌。伪西王如今攻入福建,伪东王正攻略江西,伪北王攻略淮上。晚辈料想一旦长毛占据淮上、福建、江西之后,金陵暂无强敌威胁,长毛几王必将大起内讧,到那时我们坐山观虎斗便可。”
    叶名琛皱眉道:“长毛的几个伪王真的会自相残杀么?”
    荣禄淡淡的说道:“长毛以神权立国。政教合一,而洪贼并未称帝,只为共主,如此最忌的便是政教大权旁落。杨贼怪力乱神,假托天父下凡。掌控教权,又以教权独揽大政。久而久之势必引来洪贼猜忌。两个伪王之间必定会有一番龙争虎斗。到时候伪西王、伪北王、伪翼王等王势必不可能独善其身,长毛必将会分为两派恶斗一场。要么是洪贼杀掉杨贼,要么是杨贼独大,反正到时候长毛必定是元气大伤。”
    听到这里,叶名琛才略略打起些精神来,苦笑道:“希望如仲华所言吧。”
    随后两人又说了些政事之后。看着已经快到傍晚时分,叶名琛便命人设宴给荣禄接风洗尘。席间广州一干文武官员都前来作陪,荣禄此刻实职虽然只是个总兵,但挂了提督衔。在席上倒也不显得官小,加上他还是曾国藩的女婿和朝廷之内的忠良之后,也是咸丰帝召见过的红人,是以广州官员也都有意结交,是以荣禄收到了不少礼物。
    酒足饭饱之后,众人散去,荣禄便起身告辞,叶名琛拉着荣禄想让他到自己府上歇宿,但荣禄想借着机会查看一下这边生意上的一些事,便婉言谢绝了。
    出了总督府后,荣禄命手下将礼物送回洋行,自己和李重带了几名亲卫往十三洋行而去。
    十三洋行早已有之,此处比邻广州城的码头,江宁条约签订之后,广州算是正式开埠,各国洋商清楚地看到,拥有四亿人口的东方大国蕴藏着无限商机,广州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南端的桥头堡,也是对华交易圈的一个老地方,他们像蜜蜂闻到花蜜似地一涌而至,在珠江畔扩建商馆、办洋行、筑道路、修仓库,此时的十三洋行比之从前更加兴旺起来。
    此时虽然已经是入夜时分,但珠江畔依旧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不少船只还在卸货和装货。荣禄看了看,只觉得此处比上次自己前来时更加的繁茂了,正是商业贸易让珠江畔的变化日新月异。
    只见此处一些宏规巨制的大码头大船坞大货栈还未完工,却已逞现出鳞次栉比的势态,码头一家挨一家,每个码头都能停靠载重千吨以上的跨海船只,码头后面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栈房,每天吞吐着成千上万吨货物。华商经营的几个码头等只能停靠载货数百石的平底船和渡船,与洋码头相比,这些码头就像大山旁连的土丘,又小又寒碜。
    洋码头上堆满了行将外销的生丝、白丝、黄丝、木棉、茶叶、瓷器、古董,和即将销往内陆的大宗洋布、洋铁、洋钉、洋蜡、玻璃、五金器具和煤炭。人们在码头和货栈附近随处都能看见高鼻蓝目奇装异服的洋人和受雇于他们的印度人、马尼拉人和黑人,若不是一伙伙一群群拖着辫子的苦力在洋轮旁边扛大件,人们难免要问这儿是不是中国的土地。
    步入晚间的十三行街区,这里左右两边林立的商铺、店家仍旧灯火通明,不时有洋人出入其间,广州天气到了晚间依旧很是温暖,因此晚间的广州仍旧很热闹。
    十三行街,从康熙年间开始,便是对外夷贸易的集中地,从前全国只有广州十三行能和外夷贸易,所以这里洋人很多,因此这里的建筑样式也多是西洋的风格。走在其间,荣禄有种回到现代的感觉。
    从前十三行是乾隆年间洋商潘振成等九家向官府请求成立的公行,该行有亦官亦商的职能。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另一方面,十三行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江宁条约》规定开放五口通商,现在已经废止十三行独揽对外贸易的特权。虽然真正的十三行已经趋没落,但十三行街区却更加的繁荣起来,倒还是兴盛不衰的。
    来到一家西洋餐厅门口,荣禄抬眼看去,这是一间明显的西式巴洛克式建筑,它圆形屋顶,柱子很多,在不同的光线下产生各种明暗变幻。色彩运用也十分大胆,以红色和白色为主调。更值得注意的是窗子,不仅式样多,而且呈现波浪式曲线,使整个建筑物充满了活力。招牌上写着大大的法兰西文字“法兰西餐馆”。
    荣禄淡淡一笑对李重说道:“咱们进去开开洋荤。”(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 华夷大防
    这家餐厅是个法兰西老水手开的,老板叫吉尔。勒布雷,看到荣禄和李重带着几个亲随进来,倒是微微有些惊讶。因为在广州虽然洋人很多,但国人一般还是很少会和洋人有其他接触,这包括了到洋人的地盘用餐,荣禄等几个拖着辫子、长袍马褂的清国人走了进来,很让勒布雷感到惊讶。
    像在上海等地的租界,华洋双方都生怕国人和洋人接触太深之后闹出事端来,所以租界里都不允许国人轻易进入。原来的清廷是担心百姓和洋人接触滋事,而洋人则是担心野蛮的清国人根本不**理,加上双方东西文化的分歧很深,因此才会有这种条规。
    上海和宁波的租界在太平军取得城市控制权后,由于西殿的政策开明,租界不允许国人进入这一条逐渐的废止。当然这种接触过多之后,东西文化的差距必定会带来纠纷和事端。由于美英法等国都有领事裁判权,在华洋纠纷案中,往往吃亏的都是华人,很多洋人得到领事裁判权的庇护有恃无恐。随后西王出面和几个国家的公使、领事进行了谈判,谈判的结果就是,太平军还是承认领事裁判权,也同意用各国自己的法律对犯罪的洋人进行审判,但是若有案件涉及华人的,就必须由华洋双方组成联合法庭对案件进行更加公正的审判,并且参与审判的人员包括律师、陪审团都必须有半数的华人担任,以示公允。
    目前收回领事裁判权是很不现实的事情,萧云贵也不大觉得国人习惯的那种升堂审案更符合法制精神,太平天国自己的律法和司法系统都还需要完善和学习,因此,组成联合法庭进行这类案件的审判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而英法等国公使一开始很不同意这种做法。他们想要的是完全领事裁判权,英国人甚至说野蛮的国人根本不知道何为法治精神。但最后英法还是同意了西殿太平军的这个提议,将这个条款作为附粘条款加了上去。原因很简单,萧云贵联合上海、宁波等地的华商和百姓们进行了一场抵制洋货的运动。虽然之前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廷也曾今号召百姓们抵制洋人,但毫无国家观念的国人们依旧驾着小船和洋人们交易,所以洋人还没见识过这种真正的抵制运动。
    这场抵制运动和广州抵制洋人入城不同,广州的社学抵制洋人入城虽然轰轰烈烈,但商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和洋人的交易。西殿在上海和宁波的抵制运动却给洋人非常大的震撼,加上太平军并不像清廷那样软弱。列强们也认识到太平军的强硬,在双方都没有突破对方底限的情况下,最后还是达成了一致。列强的底限就是太平天国必须遵守之前清廷签订的条约,而对于领事裁判权的修改尚没有突破列强的底限,有些开明的西方人甚至认为让华人更多的接触西方的法律和法制精神。能给这个落后愚昧的国度带来文明的气息,能更有利于西方文化的入侵。
    所以在上海和宁波。华洋的接触在吵闹打斗和不断的案件纠纷中。开始变得习以为常了。而在广州,在清廷控制下的广州,华洋的接触却还属于一种禁忌,特别是在夜幕降临之后。
    勒布雷虽然觉得几个清国人进入自己的餐厅感到很突兀,但法国人的热情和一个餐馆老板出于生意的需要,他还是很友好的上前询问来意。
    勒布雷的中文不是很好。但荣禄还是听懂了,勒布雷是询问他们的来意。荣禄的法语还算可以,他虽然比不上洪韵儿那种天才,但他从前很勤奋。还是多学了法语这一门外语,他笑了笑用法语说道:“我们是来用餐的。”
    勒布雷见他会说法语,虽然不是很流利,但还是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当下还是客气的说道:“先生们,你们确定要在我这里用餐么?”
    荣禄晒然一笑说道:“法兰西的美食还是非常可口的,再说了,难道你们打开门做生意,要把顾客拒之门外么?”
    勒布雷还是有些狐疑,一个清国人能说法语不奇怪,但据他所知,很多国人都不习惯西餐的,他们自诩天朝上国,只会认为自己国家的食物才是美食,从没听一个清国人称赞过法兰西美食的,当下勒布雷说道:“当然不会,几位先生先坐吧,我把菜单给你们拿过来。”说罢让一名印度服务生招呼他们入座。
    荣禄和李重入座,其他几名亲随不敢和他两人同席,另坐了一桌。片刻后勒布雷亲自拿了菜单过来,荣禄看了菜单之后,和勒布雷简单的说了几句,点了几个菜,并指着另一桌说那一桌上同样的菜。老板勒布雷很是奇怪中国人的习惯,一起来的人却要分开坐,但也不好询问,就转身去安排食点了。
    看到李重还有些拘束的样子,荣禄淡淡的说道:“今后你到广州,就带上通译,多多和这些洋人打打交道,难道你在广州这么久,还没来这种西洋餐厅吃过饭么?”
    李重有些为难的说道:“爷,广州此地虽为通商口岸,但华夷大防甚重,有时候个别百姓和洋人多说几句话都会被人打骂一顿,所以……”
    荣禄冷笑道:“华夷大防?你是朝廷命官,又有两广总督府的关防文案,谁敢打你?我看你只是心头的华夷大防过不去罢了。你记住了,任何时候,洋人未必比人低一等,华人也未必比人高一等,大家平等结交便罢了。”
    说话间,勒布雷已经把餐点端了上来,因为才在总督府用饭不久,荣禄也没点什么大菜,只是点了个栗子蛋糕、法兰西松子酒,还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