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义气水浒 >

第115章

义气水浒-第115章

小说: 义气水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京护城河深达数丈。从城外挖地道几乎不可能。

    从城中挖地道,大梁就是用的这个方法,自然防备甚严,日夜都有人监听地下的动静,不可能让人再从城中挖一次地道。

    不挖地道,宋朝的火药也弄不塌五丈九尺多厚的城墙。

    西军只能攀上十余丈高的城墙,争夺城头。

    童贯也想过先易后难,攻打大梁窃取的河东、河北、山东,剿灭大梁分散在各地的兵马,再打东京这座孤城。

    但是赵佶吃一堑长一智,打完方腊,西军便无力再战,那打完河东、河北、山东,想让西军攻打东京,只怕也不可能。

    赵佶无法容忍东京长期失陷,在他想来,西军必然可以打下东京,只是伤亡多少的问题。

    为了夺回东京,多少伤亡他都是能承受的,所以赵佶要童贯带领西军直接攻击东京。

    还好大梁也不希望被宋朝长期围困,并没阻止宋军填埋护城河。

    东京城中有足够的粮草,但是上百万人被围困在城中,蔬菜、肉类都会断绝。

    还好东京一直以烧炭为主,童贯召集西军后,大梁便把城外囤积的石炭全部运进了城中,城中并不会无法生火。

    大梁建立时斩首的宋朝权贵还历历在目,城中粮商也没人敢趁机哄抬物价,但是真正短缺的东西还是不可避免的会上涨。所以史进也不希望和西军长期对峙,而是想尽快杀伤西军,击退西军。

    为了抵御西军的攻打,史进又从山东召来一批新兵,城中新老兵共有十五万,不过大梁兵马无法和身经百战的西军野战,只能靠守城来杀伤。

    虽然知道大梁火器可以炸毁攻城器械,但是填平护城河后,童贯还是忍不住让西军试探性的攻城。

    一辆辆高耸的云梯车向城墙下飞速靠近,推动车子的士卒全部藏在护甲遮挡的云梯车里。

    出乎童贯意料,大梁并没用火器击毁这些云梯车,而是任由云梯车靠到城墙下,让副梯搭到城头。

    当西军争相往城头攀爬的时候,大梁才开始攻击。

    一箭雨洒下,让许多向前冲锋的西军都倒在中途。

    爬到云梯上的,等待他们的也是箭矢、滚木、礌石,很少有西军能爬上十余丈高的城墙。

    偶尔有几人上去,不等他们站稳脚跟,纷涌而上的大梁兵马便会剿杀他们。

    厮杀了一日,西军伤亡数千人,并没取得任何战果。

    童贯看似乎有机可乘,令工匠连夜制造大量云梯,次日便让更多的西军加入夺城。

    越来越多的西军爬上城头,几个骁勇善战的士卒更是挡住城头大梁将士,让后面西军陆续冲上城头,不过很快就被城头遍布的大梁猛将剿杀。

    鏖战一日,西军伤亡比第一日又大了许多,伤亡近万人。

    激烈的厮杀让西军将领也都忘了大梁的火器,第三日,更多的云梯和西军投入了厮杀。

    攀上城头的西军将士越来越多,一些骁勇善战的西军将领也忍不住亲自上阵夺城。

    在身经百战的西军将士冲击下,城头连连失守。

    童贯兴奋的让更多西军压上去的时候,一直没有现身的大梁火器再次出现,炸毁云梯。

    城头孤立无援的西军也陆续被剿杀。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落之城

    看着城头精锐西军被陆续剿杀,一直在后面观阵的种家名将种师闵忍不住叫道:“这就是大梁的诡计,他们想要消耗我们的兵力。”

    童贯看到大梁瞬间就把所有云梯都炸毁,也知道小瞧了大梁的火器了,一脸不快的道:“收兵,明日开始筑鱼梁大道。”

    大梁一直没有大量摧毁云梯,一些西军将领也觉得有些蹊跷,种师闵便和童贯说过此事,十余丈高的云梯太脆弱了,大梁很轻易就能摧毁云梯,很难保证后面的兵马可以跟进,但是童贯直接当做耳旁风。

    童贯在西边用兵十数年,为宋朝开拓了许多疆土,童贯也成为武官之首,在童贯看来,他应该是开疆扩土的功臣,即使不能和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相比,也要比当朝的杨业、狄青强。

    但是让童贯愤怒的是民间居然把他当做祸国殃民的奸臣,百姓敬重的是老种经略相公,而不是他童贯。

    种师道又刚烈有节,不畏权贵,以文官出仕时,违逆蔡京旨意,被蔡京打入党籍罢官。后来以武将身份任职,仍然不肯阿谀奉承,因此被童贯不喜,加上赵佶多次召见种师道,童贯就更忌讳种师道了。

    随着童贯不断在西边用武,种师道也不断建功,官至经略使,被军中、民间称为老种经略相公,隐隐成为军中第一人。

    童贯自然不想种师道真的成为军中第一人,在调兵遣将时开始压制种家军。想让整个种家都消失在世人的视线里。

    打方腊时,童贯调的西军中便没有种家军。

    这一次打东京,西军没有了多少可用之兵。童贯迫不得已才调了一支种家军来,领兵的也是当代种家将中名气较小的种师闵。

    童贯也还是要些脸面的,并没开战就派种师闵上去送死,而是在第二天大规模攻城的时候,让种师闵部出战,看起来似乎给种师闵立功的机会。

    其实在童贯想来,梁山贼寇纵横多年。手下也有很多悍不畏死的兵将,西军就是再勇猛,一天也不可能攻下城头。

    结果正如童贯预料。当天并没取得什么战果,参战的种师闵几部却都伤亡过半。

    不过第三日就是童贯亲信的西军了,只是童贯没想到大梁动用了火器,他亲信的西军伤亡更大。

    要堆垒一条通到十余丈高的城墙上、又足够宽的道路并不容易。这也是童贯开始选择用攻城器械攻城的原因。

    大梁完全把这一次攻城战当做练兵的机会。十多万新兵每日都要轮番上城拉弓射箭。

    在大梁这种不间断的箭雨下,堆垒鱼梁大道就更难了。

    还好做这些杂役的是童贯从其他州府调来的禁军,否则西军堆好鱼梁大道就该伤亡过半了。

    如果不是童贯令西军监视那些禁军,恐怕那些禁军早溃逃了。

    两天的时间,做杂役的三万宋朝禁军便伤亡的剩下不到万人,用土袋和尸体铺设出一条十丈宽的道路来。

    真正的血战这才开始。

    西军不要命的往上冲,大梁则杀器尽出,投石车、床子弩、神臂弓、火器。鲁达、武松、石秀、李逵等步军猛将全部挡在鱼梁大道前面。

    虽然西军都身穿重甲,但在投石车、床子弩、神臂弓、火器面前还是难以抵挡。一排排的西军像割麦子一样倒下,但是西军还是前仆后继的往上冲。

    鱼梁大道上的尸首也越堆越高,隔半个时辰,童贯就不得不派做杂役的禁军搬回西军尸首,清理鱼梁大道。

    好在大梁并不攻击这些已经沦为杂役的禁军。

    西军也给大梁兵马上了一课,让大梁新兵知道什么是惨烈。

    但是西军也是有极限的,当攻了半日,西军伤亡过万,发现根本攻不上城头时,西军各部也不愿攻城了。

    童贯还记得西军火烧杭州的事情,生怕西军闹起兵变来,连忙下令收兵回营。

    赏赐三军,休整一日之后,童贯才再次令西军攻打东京。

    大梁并没趁机破坏宋军堆出的鱼梁大道,但是西军仍然无法登上城头。

    投石车、床子弩、神臂弓、火器,哪一个都不是重甲和血肉之躯可以抵挡的,尤其神臂弓更是不间断的射击,根本不给西军任何机会。

    一排排拿着上好弦的士兵在城头转过去,到的鱼梁大道头上便击发,上百步外尚能射穿重甲的神臂弓组成的箭雨,血肉之躯如何能穿越。

    十多万士卒还没转完一圈,西军就又畏战不前了。

    童贯只能再次收兵回营,但是这一次无论童贯如何许诺,西军各部都不愿再攻城,除非童贯让他身边的亲军上阵。

    童贯这厮经常在西边用武,虽然不去前线,但还是从西军中选了近万长大的少年做亲军。

    童贯虽然舍不得让亲军上阵,但在众军鼓噪下,也不得不派亲军上去。

    结果童贯亲军久不经战阵,更加不堪,伤亡两三千人后,便没人敢接近鱼梁大道一步了。

    童贯看重金养着的亲军也抗命,几乎气的拽断那几十根不多的胡须。

    正僵持时,边关传来消息,西夏出兵犯境。

    原来西夏探到下江南的十五万西军伤亡过半,童贯又率领十万西军攻打大梁后,便兴兵而来,想要夺回这些年被西军攻占的地方。

    童贯得知西夏入侵,正好就坡下驴,率领西军赶赴关西。

    史进也昭告天下,不会在外敌入侵的时候,攻打宋朝。

    此举也被百姓盛赞。

    不过大梁并没停下开疆扩土的脚步。

    东京解围五日后,史进便派林冲、关胜、董平、孙立、栾廷玉、鲁达、武松、石秀等人率兵五万攻打王庆。

    王庆本是个无赖军汉,造反后哪能改的了本性,麾下兵马十分害民。加上史进名震天下,很多豪杰都投到了大梁。

    加上大梁火器厉害,不到一月,林冲等人便剿灭了王庆,夺了几处州府。

    虽然史进昭告天下,不会攻打宋朝,但是东京南边还是有几处州府投顺了大梁,其中有害怕林冲率军攻打的,也有看到西军无法打下东京,觉得宋朝大势已去的。

 第一百七十五章 宋朝的崩塌

    在开疆扩土的时候,大梁钱庄也在各州府陆续设立,百姓可以免费存钱,也可以抵押贷钱,月息一厘。

    大梁均分土地,过去的破落户都有了土地,但是很多都没钱购买农具,甚至有一些连种子都买不起。

    大梁钱庄的设立让百姓有了借贷的地方,而且钱庄的利息要比民间低很多,百姓自然是欢欣鼓舞。

    大梁钱庄的设立也受到士人的称赞,此法比当年王安石的青苗贷利息更低,而且大梁钱庄明确定位是商号,和地方官员政绩无关,反而地方官员要监督钱庄的运行,这样地方官员就不会像当年王安石变法时一样为了政绩逼迫百姓贷钱。

    虽然存钱没有利息,但是凭借史进如日中天的声望,还是有不少百姓去钱庄存钱的,尤其是从军的人,在梁山出身的军官影响下,士卒们都习惯把饷银存进钱庄。

    大梁斩杀宋朝贪官劣绅得到的钱财也不用再压在国库生霉,更重要的是让大梁财政有了新的来源。

    免税一年固然可以让百姓休养生息,但对朝廷也是一个考验。

    大梁和宋朝一样对盐铁酒实行官营,河东的解盐、河北的生铁产量都远超大梁国内所需,朝廷酿制的烧刀子酒更是远销辽、金。

    山东、河北土地也很肥沃,虽然无法供应天下,但也足以让大梁自给自足了。

    均分土地后,大梁并不抑制土地兼并。只是朝廷会各地官员要尽量保证百姓不会因为天灾被迫出售土地。

    对于不愿务农,改做其他营生出售土地的,朝廷同样支持。

    事实上。大梁刚刚分完土地,就有不少百姓出售了土地,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做其他营生,不愿看天吃饭,在土里刨食。

    虽然立国时间不长,大梁境内却是欣欣向荣。

    西军也在苦战三个多月后击退西夏,但是为了安抚关西的番部。宋朝不得不赐下大笔银钱,加上内外开战的军费,宋朝又丢了东京。没了过去的积累,只能向境内百姓征税。

    宿元景等人也提出由朝廷向各地富户借钱,待赋税征缴上来后再偿还,但是大量官员都反对。最后宋朝只能向境内百姓提前征税。而且因为军费超支,税负也加重了许多。

    一时间,宋朝境内民怨沸腾。

    在西军和西夏的战事结束后,大梁当即发兵十万,攻打淮南路。

    打完方腊、东京,又和西夏苦战三月,西军已经打残,只能保守关西。根本无力出战。

    宋朝只能依赖各地禁军,但是大梁兵马所到之处。早已不甘忍受的百姓纷纷响应。

    没了百姓支持的宋朝禁军更是不堪一击。

    大梁便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不到一月,林冲便率兵打到了长江边。

    赵佶等君臣则闻风逃到了京兆府。

    为此,宋朝群臣有过很大的分歧。

    宿元景、宗泽等人希望赵佶在江南坐镇,依靠长江天堑阻挡大梁兵马,否则江南一失,宋朝赋税便会大减。此消彼长,大梁国力也会彻底压倒宋朝。

    但是赵佶却被大梁兵马如虹气势吓到了,觉得江南禁军也靠不住,生怕被大梁兵马捉了去,只想去有西军护卫的地方。

    王黼、蔡攸等“九贼”中人也怕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