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远征军史 >

第24章

中国远征军史-第24章

小说: 中国远征军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战役总结
中国驻印军自1943年10月底发动反攻缅甸战役后,到1944年3月底占领整个胡康河谷止,从新平洋向南前进90多英里,占领土地面积达3100多平方公里。先后击败日军精锐第18师团55、56两个步兵联队和炮兵、特种部队,先后击毙日军军官60多人,士兵4100多人,日军伤亡总数达12000多人。中国驻印军新编第1军阵亡军官80人,士兵1850人,受伤官兵总数为4560人'注:18'。中国驻印军还俘虏日军60多人(含印缅伪军),缴获大炮15门,步机枪780余支。至此,以善于打硬仗、进行丛林战斗的18师团主力,屡遭沉重打击已不复存在。中国军队一扫在中国战场上畏敌退缩之风气,屡挫日军,士气空前高涨。
总结胡康战役胜利的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在胡康作战的日军实力很强,而且占有地形之利,许多地方都预设工事。但因防御地区过宽,兵力分散,形成了不少的薄弱。我驻印军采取攻势战略,能够集中兵力主动出击,予敌以致命打击,各个击破,日军常据坚而守,我军以少数兵力为正面牵制,以主力迂回包围,使日军难以应付。在围歼日军时。预留一缺口,两侧设伏,趁日军慌忙逃窜时予以歼灭。
二、装备精良。现代战争,不在于兵力之多少,而在于火力之强弱。驻印军以《租借法案》提供的物资装备,除有战车营、山炮营外,每个步兵连配备6门小迫击炮,士兵多为冲锋枪,小迫击炮在山地使用优于日军的掷弹筒。这两种武器在森林中使用至为便利,效果很好。日军素以白刃战自豪,冲锋枪刺速快弹着密,是在进行白刃战中,瞬间歼灭敌人的有效武器。
三、平时训练重于作战。缅北地形复杂,森林河川湖沼纵横交错,对于特种训练要求高,如游泳、操舟、架桥、开路、地形判断、指南针的使用、各种联络方法,均须熟练掌握。中国驻印军战前曾于列多附近森林进行丛林战训练,所以战斗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取得胜利。
四、有充足完善的后勤补给保障。本战役中,中国驻印军以少胜多者不乏其例,都是因为保证了补给,使武器能够充分发挥火力。在战斗中,驻印军敢于大胆迂回包围,出其不意,也是得力于空中补给的便利。此外,为了救治伤员,每一团都配有手术急救组,该组与师卫生队保持密切联系。负伤官兵,需施行手术输血者,立即进行,而后以飞机或汽车送往后方医院。因此,官兵凡不是直接命中致命部位的,绝少死亡。这一点,是国民党其他军队无法相比的。这也是中国驻印军士气旺盛、作战勇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中国驻印军首次于丛林战中使用战车,深感战车用于丛林,机动性大减,而且容易遭受敌军平射炮火或短距离炮火袭击。因此,应加厚转塔及油箱的装甲。特别应防范磁性地雷。初次投入战斗,受磁性地雷毁坏损失较大,以后装置铁丝网盖于四周,磁性地雷才失去效力。
六、战车用于丛林战,虽然效力大减,但对敌军精神心理上的威胁很大。因此,应于平时训练中,将步兵与战车协同作战的技战术反复练习,以应用于实战。
第四章中国驻印军与缅北反攻
第三节孟拱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为沿孟拱河西岸谷地的总称,地形狭长。孟拱河(又名南高江)自大利以南,折而向东,横贯孟拱平原,流入伊洛瓦底江。船可航至八莫,铁路从孟拱东至密支那,西经卡萨南下仰光,公路可达卡盟。孟拱城位于水陆交通中心,握缅北交通之枢纽。孟拱与密支那及卡盟成犄角,为缅北军事重镇。每逢雨季,鲜有晴日,山地泥深过膝,平地一片汪洋。卡盟以南,森林较稀,人烟稠密。
一战前敌我态势
新1军自1944年3日中旬突破孟拱河谷以北头道天堑间布本山隘以后,以破竹之势长驱南下,于3月底攻占拉班、沙杜渣等地,占据了瞰制孟拱河谷的有利地位,进可攻取孟拱河谷,退可守胡康河谷。
日军为阻止中国驻印军南进,确保缅北,以善于丛林战、从胡康谷地撤出的第18师团步兵第55、56两联队残部、114联队部分、师团直属特种兵大队、野战重炮第21大队、独立第13速射炮大队等部队为基干,并于4月调第56师团今冈宗次郎大佐指挥的146联队(欠l大队)、于5月上旬调第2师团一刈勇策大佐指挥的第4联队及该师团直属炮兵第2联队第2大队,于6月初调第53师团冈田博二大佐指挥的第126联队主力及桥本驹次郎大佐指挥的第151联队第1大队,增援孟拱河谷。第18师团因前期作战损失大,由久留米、姬路师管区调拨1千多名新兵,均无战斗经验,原有士兵因久战体力也已下减。但第18师团与其它部队相比,素质仍较优良,应战沉着,能坚守阵地,射击准确,在日军中,仍以“超人战士”自誉。
中国驻印军新编第1军新22师、新38师、第50师一部、战车第1营官兵共约25000多人参加了夺取孟拱河谷的战斗。
日军企图依靠山川、湖沼、森林交错的复杂地带,凭借既没坚固阵地,逐次抵抗,阻滞驻印军前进,以图在卡盟地区争取充裕时间,从容备战,相机反击。56联队及114联队第3大队在孟拱河西岸,沿公路纵深配置,阻止正面攻击。55联队及146联队部分在孟拱河以东地区,沿拉克老河、马诺塘一线,阻击侧翼攻击。
新1军新32师占领沙杜渣之后,以主力继续南进。新38师部分奉命渡过孟拱河,进入河东地区,主力警戒孟关、尤卡。各部队在激战之后,未及整顿,即攻击前进,开始了孟拱河谷战役。
二攻占瓦康、丁克林一线
日军自沙杜渣惨败后,一方面向南溃退,一方面沿公路节节抵抗。新1军以部分兵力,沿孟拱河两岸,向南追击。
4月4日,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发出第12号作战令:命令新1军迅速南下,夺取并确保卡盟。新1军当即令新22师、新38师分别沿孟拱河西岸和东岸南下,会同进占卡盟。
受命以后,军右翼新22师立即以主力南下,做好攻击瓦康之敌的准备。64团第3营由右翼开路迂回瓦康,被日军发觉,未获成功。4月8日,65团第3营及66团第1营,从正面逼近日军阵地,65团第2营及66团第2营由西向东压迫日军左翼。9日正午,中国驻印军发起猛攻,激战4小时,日军被迫撤退,遗尸40多具,生俘自杀未遂士兵田代巧、笠逸等4人。
4月10日至12日,65团主力与配属的64团第3营、66团第1营继续前进,并在前进途中以猛烈炮火摧毁小股日军的阻击,完成了对瓦康日军的三面包围,并于凌晨发动攻击。日军受三面包围,恐遭围歼,经短时间战斗后,被迫后撤退守瓦康以南河沟既设阵地。14日,65团以猛烈的攻击击溃当面之敌,便以一部沿公路向南追击残敌,主力集结瓦康西南整顿。
瓦康战役激战达10余日,先后击毙日军大尉以下军官10余人,士兵394人。新22师阵亡副营长以下军官14人,士兵171人,405人受伤。
4月14日,军右翼掩护支队65团第1营进军伦京,攻占般新。
左翼新38师第113团于4月3日攻克巴杜阳后,立即向丁克林一线推进。该团第1营于4日抵巴杜河,被日军1中队阻击,遂对其3面包围,9日逐渐缩小包围圈。12日发动全面进攻,以火炮迫击炮猛轰,到下午1时,日军溃散,毙敌40余人,伤50多人。该营在追击过程中,于14日占领西丁克林。
4月9日,113团第3营开始向中丁克林挺进。11日,对中丁克林守敌发起攻击。12日,第3营派部队从河上游距该敌1英里处偷渡成功,对防守河岸之敌猛烈侧攻,营主力在炮火掩护下乘机渡过南那江,于14日占领中丁克林,日军遗尸30余具。
4月12日,113团第2营沿马拉河东岸开路前进,击溃少数阻击之敌,于13日占领东丁克林。15日,第2营第6连伏击了由中丁克林狼狈逃窜而来的日军官兵40多人,全部歼灭。至此,西、中、东丁克林一线及其以南,了无敌踪。新1军经过两翼作战,将瓦康至丁克林一线完全占领。
三攻占英开塘、高利、拉吉
新1军占领瓦康、丁克林一线后,日军56联队一部退守瓦拉渣,主力集结于英开塘、沙逊山附近。在孟拱河以东的55联队,以一部退守丁克林东南山地,主力集结于高利、瓦兰、拉吉,企图凭借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工事阻止新1军前进,并相机反击。新1军为迅速夺取卡盟,继续向南进攻。
军右翼新22师以65团沿公路攻击正面之敌,64团由右侧沿沙逊山攻击日军左翼,策立正面战斗。4月17日,各部按部署行动。当天晚上,65团主力进抵老木河。64团也于4月17日沿沙逊山西麓进抵瓦拉河北岸。4月20日,65团第2营越过瓦拉河,向东南开路前进,于22日到达瓦拉渣南端附近。第3营于23日到英开塘以北约1英里处,与据守阵地约1中队日军发生激战,至25日将敌击溃。当天65团及66团第3营,进抵潘玉河,中午12时,以猛烈迫击炮火轰击敌阵。下午,日军援兵1中队反击65团第2营阵地,不断冲锋,经过两小时手榴弹及白刃搏斗,日军在丢下50多具尸体后,退入原阵地,双方形成对峙状态。
右侧64团主力于5月1日到达马拉高西北两侧,原预计当天出动空军轰炸后,即进出公路,切断65团当面之敌退路。但因气候恶劣,空军无法出击,该团遂以炮兵截断英开塘日军退路。这样,新1军就以迂回与正面进攻相配合,包围了英开塘日军。此后,中美军队陆空联合,一举突破英开塘。
5月2日,65团主力于英开塘以北,66团第3营在东北,64团在西南,完成了对英开塘日军的包围。因退守英开塘的日军死守不退,驻印军总指挥部决定陆空联合攻击,以便迅速占领英开塘。
5月3日13时,美军出动飞机36架,对死守的日军进行反复俯冲轰炸,随后,战车第1营出动轻型和中型坦克57辆,突入敌阵,各种火炮也随战车前进,延伸射击,压倒了日军的战防炮和战车肉搏队,日军阵地被顷刻摧毁。此后,64团各部在空中掩护下搜索前进,以主力夹击65团当面之敌。64团第2营在空中和战车掩护下,向敌突击,敌主力移向西翼,激战两小时,才前进300码,日军又进入预备阵地,经空中轰击,不但不退,反而发起反击,激战4小时,仍成对峙状态。当晚日军因死伤过重,企图乘暗夜之际撤退,被发觉后以集火射击,抛下大量死尸逃窜。4日中午,65团第2营进占英开塘。
新1军自发动缅北攻势以来,这是首次以强大的空军和战车部队配合作战。英开塘之战日军坚强纵深设置阵地,一举被突破,正是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功劳。新22师自4月17日起至5月4日,激战17日,前后击毙日军410多人,该师阵亡军官11人,伤12人,士兵阵亡145人,伤507人'注:西奥多·H·怀特:《史迪威文件》第266页。'。
军左翼38师接受总指挥部命令以后,决定从孟拱河东丛山地区分两路南下,114团为右路,112团为左路,夹击卡盟之敌。113团为师预备队。
4月16日,114团鉴于地形为斜长河谷,旁边为库芝山脉,地势险峻,日军占居高临下之利,遂以第一营在左,策应该团正面攻击,第2营为预备队,第3营沿拉克老河攻击前进。拉克老河为日军孟拱东岸第一线抵抗地带,兵力雄厚。日军第18师团第55联队长山崎四郎大佐指挥第55联队第3大队、114联队第3大队、56联队第3大队一部,设立纵深坚固阵地,并配置轻重炮火支援,妄图固守。114团各部攻击前进,发挥高昂的士气、纯熟的战斗技能,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向南冲击。日军凭借坚强的工事,顽强抵抗,寸土不让,战况异常激烈。114团以渗透迂回的战术,先后攻陷日军坚固据点10多处,到4月20日,该团进抵的克老缅北端。26日,该团第2营对的克老缅之敌展开攻势,双方正接近至最近距离,日军仍顽抗死守。此时第4连由敌后攻占的克老缅东侧高地,并与营主力前后夹击,一举突破敌阵,席卷西侧,日军伤亡惨重,残敌退向东西瓦拉既设阵地。
5月1日,114团第2营进抵东瓦拉附近,该处为日军55联队主阵地,工事坚固,山陡林密,地形险要,扼的克老缅至大弄河间唯一交通要道。第2营在炮兵协助下,战斗到5月8日,才能进到东瓦拉日军主阵地前。第2营左翼发动猛攻,一举突破日军右侧阵地,进到东瓦拉东南侧高地,从侧面以密集火力攻击日军。5月11日,该营借助猛烈的炮火。三面猛攻,先后毙敌100多人,占领东瓦拉,残敌向西瓦拉方向逃窜。
5月7日,第1营进至拉吉西北1公里处。拉吉是由的克老缅东侧至大弄阳的交通要冲,多为悬崖绝壁,由日军55联队1个中队兵力防守。该营以主力正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