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晨光里-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庑┬⊙靡鬯闶裁矗坑屑父鲅靡叟呐钠ü伤盗艘簧胰ジ荼ㄐ牛砹锪恕JO碌挠醒а兴蹈ㄅ斜ㄐ诺模兴蹈亓畋ㄐ诺模兴蹈逃鞅ㄐ诺模兴蹈鞑颈ㄐ诺摹W詈蠹父隼弦拿范加猛炅耍O碌募父鲅靡巯肓讼牒蟠笊溃何胰タ纯窗嗤吩趺椿共换乩矗∨芰烁鲆桓啥弧�
二郎四郎六郎这时站在高处大声道:“各位同窗,咱们乃是学生,并不是兵痞,学生们讲的是什么?乃是仁义道德,平时读圣人之书,圣人可教过咱们随时堵别人的家门?若是那蔡家真做了恶事,自然有官府处置,不需要咱们书生去出头露面。咱们只需要把书读好,将来考上好功名。这才是正理啊……”
经过一番苦劝,学生们又信服邹家的人。于是,一场大的风波转眼间就在宛丘消失的无影无踪。喜的愁眉苦的知州在大堂里连连说了四五声好。
远在东京城的文相,这时已经回到了朝堂,听到管家回报时,微微一笑,“如此邹家。方受得起耕读传家四个字啊。”读书人的事情就让读书人去解决,这个办法倒是用的极妙。而且邹家的三个郎君在整件事情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仅论点新颖,而且及时阻止学生们闹学潮,足见得是有大局观的。
“也许!把他们全接过来在身边教导会更好些。”文相心中突然起了这个心思。
他拿起手边的几张纸,这些是那些听辩论会的下人们笔录的。
“利用经济兵不血刃的瓦解契丹和辽人。然后再分而治之。继而挑起各族之间的血仇,让草原人陷入永无休止的争斗中,……”文相喃喃的念道。
这个理论。怎么和自己心中所想的不谋而合呢?
文相公这会彻底忘记了,邹五郎总是在他面前有意无意的多次谈论利用经济怎么去打击契丹人,其实就是潜移默化的在影响他。这会他觉得是自己的思想,其实不过是邹五郎多次说起,然后让他觉得是他自己所的理论罢了。
“季恩!”文相高声喊了文季恩进来。然后说道,“去把圣人前几日赏我的那坛酒给持修、哲思、叔和送过去。”
文季恩愣了一下。这可是前几日圣人让几位相公统统闭门回家思过时赏的,一人只赏了一坛。
“嗯?”文相看到管家半天没有回话,不悦的皱起眉头。
“小人即刻去办!”文季恩回过了神,立刻答道。
公孙璐在路上走了三天才回到了邹家庄,这一路之前不停的有相公们和各位官员的奴仆们在路上飞奔,他需要不停的让道或者避道。等到他回来之时,家里的一切已经陷入了正常秩序中。白糖作坊和羊毛作坊已经正常开工,宛丘那里在源源不断的收购着羊毛,编织厂房已经开始织出各类毛衣手套和斜挎包,邹家庄看起来一切平静仿佛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他先去找了刘成,当得知原来是小女郎想了一个辩论的计策,轻轻巧巧的便把这次麻烦给平息了下去,不仅如此还让邹家的声誉更胜以往,而且二郎四郎六郎还利用这次事件大出了一次风头,不由得长出一口气,终于把心给放了下来。
“小女郎之谋,我等男儿身自愧不如啊!”公孙璐感慨道。在这一路之上,他曾想了数个办法,然而总觉得这些办法不能彻底化解此事的影响。没想到小女郎只是小小的一个辩论,便能令邹家起死回生。
“正是!”刘成也深有感触,当初他还为一下子出去七百两而心疼不已,毕竟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可是最终这钱却起了绝大的作用。
PS:
推荐一本好友的新作,就是写《红楼如玉君子》的蓝莲君子新书,写的很好看哦!大家去看看吧!很有爱,也很有趣。
书名:《炮灰公主要逆袭》
简介:太后是姐的亲生母亲,皇上是姐的亲生弟弟,姐是嫡长公主,姐怕谁!
书号:2998462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第三更起商号名
面对刘成和公孙璐的夸奖,邹晨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推崇的地方。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罢了,后世某段时间辩论会铺天盖地,尤其是各个学校之间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对抗赛,受此影响国家电视台也举办了将近一年的学生辩论,收视率颇高。只是后来随着世风日下,这样的好节日逐渐被一些低俗的娱乐节目所取代,真是令人扼腕。
所以,她一想到学生,就立刻想到了辩论会。中国人是有名的爱争辩,凡是任何事情都喜欢辩论一下。这种风气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尤为昌盛,各个学派经常派出精英弟子去别派交流,为自己的门派打响名号。
后来随着儒家的一统天下,渐渐这些学说也开始没落。直到后世,王阳明开创了阳明学的知行合一,才将儒家正式的分成两派。一派以程朱学说为准的一切以道德至上;一派以阳明学说为准的行动至上道德为辅。
“没有甚值得夸耀之处!”邹晨谦虚的说道。
谣言事件被完美的解决。于是,邹晨便把目光转向了宛丘和下口的两个店铺中。宛丘那家店面已经开始最后的装修,就等着把羊毛织物给摆放在里面。下口那一家店主要的作用是批发或者是用做货物的中转站,所以装修的更是豪华,让外来的客铺只要一进货行街就可以看到邹家的金字招牌。
店面都整修好了,可是邹晨却发起了愁。
由于现在只招了八十几个人,所以仅仅只能供应宛丘和东京城两地的店铺,若是想去草原,那就是需要再招大量的新工人,这样才可以供应得上所有的店铺同时铺货。
若是南边的绣工们和织工们来一批那就好了!邹晨喃喃自语道。江南那边丝织业发达,自家的那四架超大型的织布机便是在苏州购买过来的。而且那里绣工织工有数万人。由于都被官府垄断,所以绣工织工们的工资比较低,若是以高工资吸引想必是可以招来不少的人。
邹晨突然想起去了杭州的女夫子,她在江南认识的人较多,不如请她帮着留意一些绣工织工,到时自家再过去人招工。想到立刻就去做,她提起笔给女夫子写了一封信,把现在成立了一个织布作坊的事情和女夫子说了一下,希望她能帮着留意一些织工或者绣工,如果有合适的可以随时写信。家里到时派人过去接。
这时,她又想起李达的水力大纺车来,若是那个纺车能够开动起来。一天可以织出一百斤布出来,以后绝对可以成为织布的主力军。布匹多了,布料的价格便会降下来,虽然商人也许会损失一笔钱,可是受惠的最终是全国的老百姓们。
信写完之后。她交给了刘成,让他在一家能够在江苏和杭州提现银的银号里存上二百两银子,将银票夹到信里一起给女夫子寄过去。
这时,不得不夸奖一下宋朝的驿递制度。宋朝的驿递是相当完善,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不仅是传递军情而且接纳私人信件的投递。每二十里置流星马铺。以保证传递文书的人员可以正常休息。每七八十里左右便有一间驿舍,士大夫和诸位官员可以在此歇脚,然而最多只能在此休息三十天。超过一天便要判罪一年。
而且宋人对诚信的忠实程度要远远超过后世的人,若是在一封信中夹带有银票,只需要在信封背面注明既可,收信人收到信后银票会完整无缺的夹在信中,绝不会消失。只是如果夹带银票是需要付高额的费用。不过算下来还是比自己专门派人前去送信要便宜一些。而且驿递的速度更快些,从淮南府到苏州杭州只需要十日左右便可以到。若是私自派人过去则是需要一个月或者二十多天左右。
邹晨算了一下时间,恒信玻璃坊九月往草原送货,需要走两个月,回来又是两个月,要到明年的正月才可以回来,最快也是要腊月了。这几个月中,就只能在中原收购一些羊毛先纺着。
而且,将来大家都知道羊毛可以织成地毯和衣服,到时就会大批的跟风,羊毛的价格肯定会上涨的,只能趁着现在便宜多收购一些。最重要的是,只要是会硝制皮子的人,稍微学习一下便能看懂羊毛去膻味的技巧。除了织法和花纹他们不能一时学会,其他任何的东西在那些老织户面前都没有秘密可言。所以自家就要抓紧时间在这几年时间内先占领了市场,然后打出自己的品牌。到时让别人一听到邹记羊毛毯便知道这是第一家生产羊毛地毯和羊毛织物的商家,而且做的是精品。
邹晨正坐在帐房中东想西想,突然听到杜昭回报说是公孙璐来了。
公孙璐一脸喜气的拿着一张批文递给了她,兴奋的说道:“小女郎,州府里已经批准了我们的商标。而且我已经注册专利了,从此以后邹记聚永蚨便归我们所有了。”
邹晨接过州府的批文,只见批文上用非常工整的文字写着批准邹正业之女邹晨成立聚永蚨商号,并且在商号的下面还有一个商标图案,这个图案是邹晨仿造后世恒源祥的图案描绘的。
“加了行会吗?”邹晨随口问道。
“回女郎,已经加了,是张陈郑三家的行会,咱们的恒玻璃坊加得也是这个行会。”公孙璐喜气洋洋的回答。他去加行会的时候,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别人一听他是邹家的人,立刻好茶好果子的待着,态度非常的恭谨。
“好!”邹晨的注意力完全被官府的批文所吸引了,这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图文广告啊,比那个‘刘家功夫针铺’还要早上五十来年呢。自己这个聚永蚨会不会在史书中留下一笔呢?这个批文和将来印刷的铜版一定要好好的保留起来,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将来当做文物换钱花。
“铜版去刻了吗?”邹晨又问道。
“刻了!”公孙璐答道,“我去取批文的时候便把铜版底图给他们带去了,然后又让他们看了批文,那些刻版的才敢出手刻呢。”
正说着话,刘成出去吩咐完事情进来了。公孙璐给刘成行了礼,按照惯例内宅管家的权力是大于外府管家。因为内宅管家管的是整个家里的大帐,而外府管家只能管理自己手下的帐目。所以,公孙璐要先向刘成行礼才可以。
刘成向公孙璐拱下手,才说道:“小女郎,方才小人接到了一份请柬,是张家的当家大娘子所发,请两位主母过几日到宛丘参加她的生日宴席。两位主母让我问问小女郎可要去?”
邹晨接过了请柬,只见上面的字体娟秀柔美,比自己的要好过百倍。
“这几日咱们羊毛作坊在要紧的时候。我一时半会的也走不开,我看我就不去了,到时让二婶和母亲去了既可。张家是老亲。断不会怪罪的。刘叔叔,你去库房里挑一些好玩稀奇的东西给张家大伯母送过去。”邹晨想了想羊毛作坊这些千头万绪的事情之后说道。
刘成弯腰应下了,然后又欲言又止,好象有话要说,公孙璐见状便借故有事情退下了。
“小女郎。某想说的是那个府学搞辩论的事情!……明年,咱们还接着搞吗?”刘成看到公孙璐出去了才开口问道。
邹晨哑然失笑:“瞧刘叔叔说的,咱家一无人脉二无读书人,哪里有资格搞那个?若不是把我逼的没办法了,我也不会想这个点子,此事可一不可再二。等下……你的意思是?张家有这个心思?”
“正是。小人在宛丘也做了几十年的内宅管家。这张家大娘子,上有翁姑在堂,按理她就不能过生日。所以她进张府十几年从来没有举办过一次生日宴席。这次突然以生日为名宴请咱们家,我觉得可能和这个辩论会有关。”刘成恭谨的答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自己只是稍微点了一点,小女郎立刻便明白了。
“先忠定公,乃国之栋梁。又有贤名留传于世上。若是明年张家牵头在宛丘搞一个辩论赛,学生们知道了只会是欣喜。咱们家不过是借着文相的一点威名在宛丘有半席之地罢了。家中无有举人,岂能搞得起辩论赛?张家如果肯牵头,到时咱们家随附着出些银子,讨个好名声就行。这人啊,贵在有自知之明,就怕没有那几分力气偏要去做不附和自家身份的事情,到时惹了众怒还不知道呢。……”邹晨笑着说道。
刘成低下头暗自佩服,小女郎年纪虽小,然而看的长远,自己跟着邹家倒是真没跟错。
“我会和阿娘讲清楚这件事情,刘叔叔,谢谢你了!”邹晨站起身,侧身福了一福。
刘成急忙避过,然后恭谨的施了一礼。
“刘叔叔,等下!”邹晨看到刘成准备出去,连忙喊住他,“我想给我二婶和我阿娘请几个妈妈,要年纪大稳重些的,知道一些官面上的礼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