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晨光里 >

第75章

穿越晨光里-第75章

小说: 穿越晨光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娘听了这话,笑道:“对,我们出一半,既然有我们一半的生意,买驴理应我们也出一半。”

    邹正业看着这小山般的铜钱用力咬了一下牙,感觉到了一丝咸味,扭头问邹晨道:“小晨儿,这钱,咱咋花?”

    邹晨考虑了一下,“第一,咱先留下一笔钱做活便钱,家里有了啥事可以及时把钱给留出来;第二,若是村子里有往外卖地的咱就买地,若是柳林集有往外卖的咱也得买;第三,把咱家院门口那块地给买回来盖上宅子,做一个杂货铺。暂时只想到这三条,你们可以补充一下。”

    邹老爷子不解的问道:“这杂货铺要来做甚?这稻田活物我看可是能挣不老少钱呢,何必再费那个心?”

    邹晨笑道:“祖父,此言差矣!稻田活物,明年起便不值几个钱了。官家说要大面积的在全国推广,这一推广,肯定养的人多,养的多自然便不值钱。咱家明年的钱怕是还得从林蛙身上下工夫呢!”

    “这林蛙若是养好,日进斗金不成问题。这可是仅次于燕窝的大补之物呢!燕窝是天然生成的,需要采燕人爬到深山峭壁之上用命去采。而雪蛤油则是可以人工炼出来。咱们只需要将这门手艺的秘密保护好不让其外传,年年都可以为家里带来收入。更何况,咱家免了十年的瑶役和赋税,若是不用来做生意实在是太可惜了。”

    邹老爷子听了这番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而且以后来咱庄子里会有人来进货,也会有人来游玩,甚至会远路而来学习的,若是咱家弄一个杂货铺再加一个小茶棚,每天招待一些南北客商,不说赚的多,也能赚一个养家糊口的钱。纵是咱家不开这个铺子。也会有别人来开,别人来开不如咱们来开。”

    “只是这铺子若是盖好,咱家里无人看着啊?”邹正达紧锁眉头。

    “人选我都想好了。就是马太婆家的重孙女,邹萍。你们看怎么样?”邹晨说道。

    家里人听到邹萍的名字,都认可的点下头,这个小妮子性子沉稳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来跟着邹晨来学盘帐,倒也学会了不少。

    邹老爷子终究是不放心。他开口道:“我看这样吧,平时老二家和老三家的无事之时,在铺子里看着,若是有事再离开,银钱方面不让她管,只让她收钱既可。”

    邹晨从身后拿出一个帐薄。念道:“今年陈知州来之时吃的那道羊肉瓠茄我后来打听了一下,居然在宛丘能卖到二三十贯一对呢。我和姐便托了人带着我们跑到宛丘把菜地里的瓠和茄子全部给卖了,前后一共卖了十对。卖了一百来贯。大青菜、菠菜、莴笋、胡瓜(黄瓜)、荆芥、丝瓜等青菜,我们这一个春夏一共是卖了十二贯。”

    家里人听到这个帐都惊呆了,种菜也能赚这么多?门口不就是几分地吗?怎么就赚了一百多贯?

    邹晨得意地看着家里人笑笑,“我和姐商量了一下,准备向家里购买两亩菜地。咱家里的菜地是一亩600文是吧,我准备明年种半亩的瓠茄。剩下一亩半种上秣和各类青菜。对了,我还顺便打听了一下,秣秸亩产能够达到三石左右,可是不知为何,咱们这里居然没有几家愿意种。”

    “小晨儿?”邹正达搓着手嘿嘿直笑,“你看你二伯也种了几亩菜地,你给瞅瞅能卖几个钱?”

    邹晨把头一扬,“二伯,这都得怪你。当初我和你说过,让你随着我们一起种地,你偏不听,种些萝卜白菘,小葱生姜啥的,这家家户户都有的青菜谁会来买?”

    二郎这时也凑上来谄媚地说道:“小妹,那块地,你二哥我也下了几锄头力气呢,你看,嘿嘿……”

    旁边四郎五郎和六郎头点的如同小鸡啄米,纷纷示意自己也是下过力气的。

    “你们是愿意把钱放在我这里吃利息呢,还是把钱给你们?”邹晨问道。

    六郎立刻说道:“要钱!”旁边兄弟几个纷纷伸手掐他,二郎瞪了他一眼,“往常都说你比五郎聪明,怎么临到事儿这么笨?要啥钱?自然要把钱存着放利息啊!”

    听了这话,兄弟几个纷纷点头。

    邹晨又拿出一个新的帐薄,在上面添上几笔,然后念道:“今有二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愿意一人放五贯在我这里做为本金,待到一年之后连本带利一起归还。你们觉得怎么样?”

    “极好!极好!”兄弟几个又是一阵点头。

    “那个小晨儿啊,我和你娘手里也有几个活便钱,不如我们也放进去吧?”柳氏趁势说道。

    “成啊!二婶娘,您和我娘放多少呢?”

    “一人十贯吧!”黄丽娘就说道。

    “成!”邹晨便又添了几笔,“只是菜地你们须得下力气去种,若是不仔细种菜,我会扣钱哦!”

    几个人听了之后齐齐点头,连说应该的。

    邹正达和邹正业见状也连忙往前凑,被柳氏给制止,她挑眉道:“我们娘几个挣点脂粉钱和书本钱,你们大老爷们跟着瞎掺合做甚?你们养你们的活物,我们种我们的菜,咱们两不耽误。”

    黄丽娘抿嘴笑道:“正是!两不耽误。”一席话说得他们哑口无言,只得息了跟着邹晨种菜的心思。

    邹老爷子坐一旁看着儿孙们说说笑笑,热闹的盘帐对帐,含笑颌首,这才是兴家之兆啊。

    PS:

    从明天的章节开始便是每天码的了,有时可能会隔几天我上来修一下,如果有觉得前后对不上的,可以从明天的章节重新看一下。因为没有存稿,全部是当天码当天放出,来不及修稿了,我的习惯性又是放几天才修文,因为几天后会有新的想法出来。

正文 第九十二章 至和元年夏记事

    这两年,邹家所有的亲戚都跟着一起发了家,象柳氏的娘家,原来只是四等户,当初穷的嫁女儿只能拿出十亩地来,嫁妆全是溜金的,这还是厚嫁呢。可是现在豆腐坊开了两个,稻田里也养起了活物,每年只需要将活物交给姑爷就只等着数钱吧。

    邹家的小姑娘邹青华,现如今手中也有一个豆腐坊,每日和丁启起早贪黑的打些豆腐和凉粉去卖,一年下来也挣了百来贯,又养了两亩的活物,现如今家中正准备盖火烧砖宅子呢。

    黄家是受益最大的,黄里正如愿以偿的辞职了,在家做起了田舍翁,黄家坪的户长接替了他的职位成为了新的黄里正。黄里正现在有了一个新的称号,叫做‘文林郎

    ’官位从九品下,没有俸禄,也没有品阶,只是拥有了可以直入县衙府衙不须通报的权利。

    他的称号是黄天青在帝前为他求来的,黄天青在皇佑五年秋闱之时中了举人,至和元年正月参加殿试,圣人早就对他耳熟能详,见到真人如何不仔细观看。又见他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殿试之时侃侃而谈竟是面无难色,引得圣人赞叹不已,又得知他乃先贤张咏之孙婿,更是高看了他一眼,当场点了他三甲榜眼。

    琼苑赐宴之时,官家突然想起自家还欠他一个赏赐,便问他想要何物。黄天青沉吟了一会禀道,想要为家父求一个散官名号。言道家父望子登科已盼了数十年,如今自己如愿以偿,只求官家能将赏赐让给父亲。官家一听高兴啊,这天子门生没白收啊!孝顺,而且还知道感恩,当即赐给了黄里正文林郎之职。

    至和元年春季,邹家庄和黄家坪还有柳林集的人纷纷随着邹家一起在稻田养活物。一家一户交了一贯钱的学习费之后。邹正达、邹正业和金小乙三个人分别赶赴三个地方,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统一教授养活物技术。

    金小乙由于得了这个教授之职,对邹家感激涕零,恨不得把心都掏给邹家去。自己一个区区贱籍渔民,连五等户都算不上,往常别人看到自己只是称呼一声‘兀那汉子’或是‘那打渔的’,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金教习。村中的人见到自己纷纷侧身避让,给足了面子,如何不让他感激呢?邹家又在去年八月给他涨了工钱。由750文一个月涨到了五贯,并言明若是做到五十五岁,以后邹家为他养老一直到死都可以领工钱。现如今。他已经在邹家庄买了一处空宅,将浑家和孩子们都接了过来,在邹家庄安家落户了。

    他的浑家,无事之时便会去邹家帮忙看家,做些粗重的活计。邹家也不亏待她,每月总会付她几百文的辛苦费,逢年过节的还有红包可拿。小闺女天天跟在邹家小娘子身后,学着端茶倒水照顾七郎,每月也能得辛苦钱,而且邹家又留他家小闺女一日三餐。外加一年几身衣裳。如今夫妻两个都有了收入,几个孩子也吃得好,再回头去想以前在沙河渔船上生活的日子竟是觉得恍如隔世。

    而且自己手下又领了三个渔民。也算得上一个把头了,若是回去过以前的日子,那真跟要他命一般。每逢在家中吃多了酒,他总会跟浑家讲,若不是当年自己慧眼识珠。和邹家扯上了关系,哪里会有家中这般光景?让他浑家无论如何也得教育孩子们。世世代代忠于邹家,不可背主。

    柳林集的沈家,原本只是想借着美娘的关系和张贡生攀扯上,却没想到意外的聘了一个会下金蛋的好儿妇来。儿妇还没有进门,便在柳林集买了一百多亩地,而且言明这是嫁妆要随着美娘一起嫁入沈家。邹正达又应他家所邀,亲自来到柳林集指导着他家养上了活物,到今年六月卖了一批刚长成的山蛤到邹家,竟然得了几十贯收入。把冯氏喜的泪水涟涟,沈家自从沈老爷去世之后,再也没有了任何收入。每年只是仪仗着二百亩良田勉强糊口,虽然学馆中也有学生交些束修,可是沈嘉生是一个只知道出不知道进的酸秀才,家中情况渐渐恶化,直到去年和邹家结了亲之后,日子才算过的好些。

    宛丘的风五娘则是最意外的发达了,她只是一时好心帮了邹晨和美娘一把,没有想到邹家便把她记在了心上。现在邹家几亩菜田的青菜全部是统一经过她家的茶棚往外批发,如今她已经不做茶棚了,将小茶棚略一改动,改行做起了菜贩这一行。每日前来她家菜棚买菜的人络绎不绝,有些来的晚了竟然还买不到。现如今她家招了三个小娘子在菜棚中主管卖菜一事,自己和丈夫只管收钱和进货。到了冬季,她的菜棚成了宛丘最为热门的地方,因为邹家不仅夏季能产青菜,冬季竟然也能送来反季节青菜。去年一年,她的菜棚便赚了百贯以上,引的宛丘那些小泼皮各个眼馋,结果被风五娘结结实实地揍了几个,再也不敢前去惹事了。

    村中每户都发了一笔小财,族中也发了一大笔财。按照族中和邹家的协议,他家愿意将村中的稻田活物收获走,其中三成的利润愿意奉送给里正和各位族老,这些族老们又忍痛从中扣出一成将其变成了族中公产。

    一开始,没有几家村民愿意卖给邹家,都想着自已卖到酒楼饭馆中好赚上一大笔。可惜的是,到了宛丘找到牙人,牙人一听是邹家庄来的人,很是高兴,可是再一问不是村东邹家的,便不乐意了。有的村民在牙人那里呆了好久也找不到酒楼愿意进货,就是找到了能进货的酒楼,给的价还不如邹家给的价高呢。

    村民们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宛丘和各地的客商要买的是‘仁善厚德’的活物,而不是邹家庄的。如果是从邹家人手中流出的活物,不论多少钱都有人购买,若是邹家庄出来的,还勉强能打一个同村的旗号,其他村的连同村旗号都打不成。如果是直接卖给邹家,这些村民们还省了一路奔波之苦,卖的也比卖到宛丘价格高些,虽然那邹家也赚了不少,但是人家乃是御赐的匾牌,要赚也是天经地义的。

    也有那心思活络的人前来邹家庄和黄家坪收活物,想要自己赚些银两。可是去了邹家庄一提要来收活物的,反而被村民们打跑,只得去了别庄收购。没想到收购回来之后却卖不出去多少,钱没到手反倒赔进去不少。

    邹家虽然答应收购各家各户的活物,然而关于品相上却有严格要求,有病的不要,个头太小的不要,如果有大面积生病的那他家任何的活物都不要。如此一来,从邹家手中流出的山蛤螃蟹和泥鳅品样均是不错,很得市场好评,由于品样好,又引来了众多的回头客,一时间,邹家庄车马云集客流如炽。

    由于人流众多,邹家大院旁边的杂货铺和小茶棚也招揽了不少生意。来邹家进货的客商都愿意在茶棚中喝上一杯茶,或是吃上一些豆腐和凉粉,或是在杂货铺中补充一些随身用品。每日邹萍都是忙的不可开交,有时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最后没奈何只得又请了一个同村的小娘子帮着她一起卖东西。而茶棚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