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裂日 >

第159章

裂日-第159章

小说: 裂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莫斯科,斯大林满脸笑容地握住了美国特使霍华德的手,关切地问了他的飞行情况,同时又对他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只身赴苏表示钦佩。

而在霍华德把罗斯福的信交给斯大林时,这位领袖匆匆阅毕后,脸上的笑容更加舒展了。

“请代我转达对罗斯福先生的问候和谢意,真心感谢你们对苏联人民的厚爱和支持。”

霍华德便静静地听着斯大林对苏联战场的介绍:“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国在苏联西线的军队共有180个师,自那时起到现在已经增加到了233个师,德国肯定能够动员300个师。而我们能够动员350个师。德国人显然是低估了我们的实力。德国人当前在整个战线上没有足够的军队来进行成功的进攻战,同时又能够守卫他们漫长的交通线。”

“我丝毫没有贬低德军的企图,我不想重蹈英国的覆辙。就兵源、物资、粮食和燃料来说,德军有能力在苏联进行冬季战役。但是,9月1日以后,由于大雨的来临,德国人要想发动进攻性的战役将是很困难的,同样的,10月1日以后,由于地面很坏,德军将转入守势。”

“目前,”斯大林提高了嗓音,“德国人十分疲劳,无心发动攻势,这对我们非常有利。我始终坚信,我们的军队能够抵挡德国人的任何进攻。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长期战斗,但是,正义战争的结果必胜!”

霍华德对于苏联抵抗力量的信心也被斯大林的坚强意志感染得更加坚固了,更为夸张的是,霍华德的立场大大地影响了罗斯福。于是,美国决定对苏联实施战时援助。但是,援助计划的重要一环就是大汉帝国的态度,如果大汉帝国能够予以合作,那么大汉帝国和苏联漫长的几千公里陆地边界,将是援助物资源源不断进入苏联的良好通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特使霍华德飞到了帝都北京。

北京的十月,秋风萧萧。

美国特使霍华德与方云已经是会谈了近3个小时。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区域性国家之一,这两个国家正在为各自的利益和世界未来的格局进行讨论。

“方先生,您认为何时召开太平洋会议较为合适呢?”霍华德对于这个十分关心的问题已经问了几次。

“霍华德先生,我个人认为,在没有对苏德战场的情况和前景真正了解之前,太平洋会议的讨论在这方面将要陷入真空状态。”方云说,“我们的主要估计,大都是以不充分的情报和推测作为依据的。既然对于战争各个阶段的种种考虑,包括贵国的生产和租借法案在内,都取决于苏联能支持多久的问题,我们应当设法从斯大林同志那里得到这个问题的一切答案。”

“如果盟国决定对苏联进行军事援助,大汉帝国能否开通汉苏边界让援助物资顺利通过?”霍华德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技巧。

“对苏联这样一个国家,我是没有任何好感的。霍华德先生,您的这个提议,我不会接受。”方云断然回答。

霍华德有点懵了,这个大汉帝国总统翻脸比翻书还快啊。不是刚刚给了罗斯福先生一个承诺说不会站在德国人一边了,怎么这么快就变卦了?

“可是,我们之间的协议不是这样的。”霍华德有点急了,如果大汉帝国倒向德国,那么后果是可怕的。

“是的。但是我从来没有声明过我会对苏联放弃武力,而且进攻苏联和站在盟国这边是两件事情。我想就是美国也不会忍受一个国家陈兵几百万在自己的边界旁边耀武扬威吧。”方云口气冷淡地说道。

霍华德的大脑一下子就失去了思考能力。

第八卷 第五章

日本东京的皇宫显得特别的冷清,深秋的风把枯黄的树叶吹得满天飞舞,一副凄凉衰败的景象。在皇宫御苑内的尚书房,裕仁天皇站在窗口前,呆呆的看着窗外的秋景,感觉自己的处境就像御苑内的景物一样,渐渐衰败,渐渐苍老起来。

“天皇陛下,内阁总理大臣西村秀行求见。”一个穿着漂亮和服的内侍走进来向裕仁行礼禀报。

“宣。”裕仁转过身来,缓步走到书桌后面的塌塌米上,坐了下来。他的气色有点不好,可能是这两天晚上没有睡好的缘故。这时,内侍已经把西村秀行引了进来。

“拜见天皇陛下。”西村秀行规规矩矩底行了一个礼。

“免礼。请坐吧。看茶。”裕仁天皇看着眼前这位容光焕发的中年人,心里没来由地泛起了一点嫉妒。可是,随着对大汉帝国的赔款逐渐清还,对这位首相他心里又多有倚重。在短短的几年间,西村硬是把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上拉了起来。虽然还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日本经济已经开始缓慢地恢复,社会已经慢慢趋于稳定,所有这些成果,西村是功不可没的。

“谢陛下厚爱。”西村坐了下来。君臣两人隔着檀木书桌对坐着,一言不发,静静等着上茶。不一会儿,随着内侍端了两碗碧绿的茶水上来,一股茶叶的清香飘满了书房。

君臣两人端起精致的茶碗喝了起来。

“好茶。”西村从心底里赞扬了一句。

“西村君,这次来还是为了演习的事情吗?”裕仁叹了口气,放下了茶碗,问道。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两天两夜了,他还是没有想好答案,只是觉得一阵阵地屈辱。原来,大汉帝国要求日本在大汉帝国即将在日本海进行的军事演习中,派出军队参加演习。

这让裕仁天皇等一批老臣们一时半刻接受不了,但又不敢反抗大汉帝国的要求,只好拖住,答应三天后给出明确地答复。

今天已经是第三天,所以西村秀行的来意,裕仁是清楚的。

“是的。天皇陛下,您考虑清楚了吗?”西村秀行心里对眼前的这个日本人涌起一阵阵地厌恶,但是日本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日本必须要有一个天皇,不然的话,他早就派人暗中把日本皇族全部杀掉了。眼下,为了大汉帝国的利益,他还是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对付裕仁。随着他当首相的日子越来越久,他就越能够深深体会到日本皇族的势力是多么地强大,这股势力,目前还不是他能够对付的。

“西村君,你的看法如何?”裕仁有点头痛地问。

“陛下,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按照我们在昆明签订的条约,只有同意出兵参加了。”西村坦然地说,“我们日本已经没有能力和大汉帝国对抗了。如果拒绝大汉帝国的要求,恐怕大汉帝国在东京的驻军就会对陛下不利。不是下臣妄自菲薄,陛下的新军可不是大汉帝国驻军的对手。所以,当前唯一的选择就是出兵。”

“就是没有选择了。”裕仁的脸色因为屈辱而涨红起来,大汉帝国提要求的态度,简直就是主人命令奴仆一样。

“是的,没有选择,陛下。为了大和民族的未来,恳请陛下忍一时之屈辱,下臣这里拜托了。”西村离开座位,拜伏在地上,语音哽咽起来。

裕仁天皇双目慢慢地变红了,他双手扶起西村,伤感地道:“好吧,朕这就写诏书。”

就在日本天皇写诏书的时候,大汉帝国的另一个重要藩属国朝鲜也收到了大汉帝国要求出兵参加演习的要求。朝鲜王国的回复很快,马上就同意出兵相助。

对于方云的这些举动,总参谋长孙仲伦元帅有点不理解,他认为进行军事演习,光靠大汉帝国自己的军队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别的国家的部队,特别是日本人的军队。

方云没有给他答复,只是要求部队秘密地、尽快地做好演习的准备。

孙仲伦虽然心里有疙瘩,但是还是非常有条不紊地执行了方云的作战命令。倒是后来新上任的副参谋总长许士济陆军中将给他解释了原因:要求这些国家参加军事演习,就是为了将来爆发战争的时候,把这些国家拖上大汉帝国的战车,一来可以增加这些国家的青壮年人口消耗,减少大汉帝国军队的损失;二来不让这些国家躲在一边休养生息,避免其坐大生乱;三来这是《昆明条约》签署后,该军事联盟的第一次联合军事调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孙仲伦恍然大悟,心里的疙瘩没有了。



与军事准备相对应的,就是大汉帝国在美国的资金和产业,也开始秘密地转移了起来,不少资金开始转移到瑞士银行,也有不少产业辗转地变卖出去,资金流回了大汉帝国。大汉帝国的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为了防备美国在经济的打击,大汉帝国做出了一定的防范措施。用来防备状况出现的时候,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就在这期间,爆发了一个重大新闻:欧洲多家生产盘尼西林的医药公司被瑞华集团欧洲总部告上了法庭,被要求赔偿它们生产的假冒的盘尼西林给瑞华集团带来的经济损失。

今年43岁的美国华人李唐纳是瑞华集团欧洲总部的首席律师,他毕业于波士顿大学律师系,并以优秀的成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父亲是大汉帝国人,母亲是美国人,自小就受到父亲渊博的大汉文化影响,对太平洋彼岸的东方古国充满向往。

李唐纳受聘进入瑞华集团美国分公司后,以灵敏的思维和出色的法律辩论技巧,为瑞华集团美国分公司打赢了几场关键的知识产权官司,受到了瑞华集团高层的赏识,特地调他到瑞华集团欧洲总部任职,着手与欧洲一些医药公司打关于盘尼西林(青霉素)等系列抗生素的知识产权官司。

盘尼西林(青霉素)是大汉帝国首先发现并在欧洲知识产权管理局注册了的,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随着欧洲战火的蔓延,对盘尼西林的需求是空前紧张,就有不少欧洲的医药公司开始生产盘尼西林,对瑞华集团和购买了盘尼西林专利权的一些欧洲医药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李唐纳的任务就是负责打赢这场官司,这将涉及到上百亿美元的赔偿。如果能够胜出,这也将是欧洲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知识产权官司。为此,大汉帝国国家安全局负责海外事务的部门,还特意调派了有经验的特务人员,协助瑞华集团欧洲总部调查取证。

这是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诉讼案。因为欧洲大陆正在陷于战火,人民关心的是国家民族的存亡,谁还有心思来关注这场官司?面对瑞华集团高层的疑问,李唐纳坚持说道:“这场官司不但要打,而且要坚持地打,不管是十年还是二十年,一定要坚持打下去。我们成功的那一天,将是建立一个新的法制秩序时代的开始。”

瑞华集团虽然已经是划归国有,由国家部门派人专门经营,但是还是一直受到大汉帝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的。

李唐纳的意见对方云的触动非常大,他亲自批文同意李唐纳的要求,并要求瑞华集团高层尽力协助李唐纳,把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打下去。



天气是越来越冷,北部军区的部队全部换上了冬装。大汉帝国对寒带地区的冬装设计很有特点,除开正常的大衣、棉衣军装和皮靴外,每个战士手里还发有用羊毛线织成的薄薄的半截手套,露出五个手指头,戴在手上,外面再加一双厚实的皮手套,即保暖又灵活,适合在寒带区作战。帽子做有两个棉制的护耳,连后面的脖子都一并护住。护耳很长,放下来直接可以包到下颌骨上,用细带系住。不用的时候,可以反系到头顶。这样,在外面再套上钢盔,就非常保暖和保险了。

而位于基辅前线的德军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由于补给线漫长,冬装并没有及时补给上来。同样地,苏军匆忙调集来的军队不但缺少冬装,还缺少武器弹药,重装备武器根本不能和对面的德军相比。在德军的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德军对基辅大包围圈的苏军发起了总攻,到9月下旬,基辅失陷,约50万苏军被俘虏,多名高级将领战死。

德军在基辅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远在德国柏林总理府的希特勒接到捷报后,大为兴奋,同时接受了参谋总长约德尔的建议,给前线部队运送大量的冬装,以保证步兵的战斗力。集中古德里安坦克装甲集群,在基辅以东约150公里休整待命。〃奇+………書……………网…QISuu。cOm〃

从6月份以来,三线出击的德军都是经过了高强度的连续作战,部队减员和疲劳程度非常高,适当的休息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德军向苏联境内推进了约有1000公里,部队伤亡约为47万人,有12万人战死。后方约有37万的军队开赴前线,补给损耗的德军部队,但是这些补充部队不是马上就可以赶到前线的,他们要通过漫长的补给线才能到达前线。因此,在前线推进的德军不少主力部队都是在缺少兵源的情况下作战的。

鉴于这种情况,德军参谋总长约德尔建议前线的进攻放缓脚步,等待兵源的补充和物资补给,尤其是部队的冬装。希特勒在得到方云的出兵承诺后,也为了能够和大汉帝国的军队配合,破天荒地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