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62章

二战全景纪实-第62章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时前伦敦不列颠政府得不到满意的答复,那么从上述时间开始,两国将处于战争状态。”不久,德国又收到了法国的最后通牒。
9月3日,韩德森和库隆德于11时15分到里宾特洛甫那里要求答复,得到的却是里宾特洛甫傲慢无理的倒打一耙:“德国拒绝英国和法国的最后通牒,并要英、法政府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
库隆德问里宾特洛甫:“从您的话中是否可得出结论:德国已对9月1日法国的正式照会作了否定的答复?”
“是的。”里宾特洛甫漫不经心地回答,竟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法国大使无可奈何,呆若木鸡,只好奉命发表了如下声明:“在这种条件下,我必须根据我国政府的委托,最后一次提醒您注意,德国政府由于不宣而战,对波兰采取军事行动,对英、法政府坚决要求德军撤出波兰领土不作让步,而应承担严重的责任。我必须执行我的令人不快的使命,我通知您,从今天(9月3日)17时起,法国政府根据自己对波兰承担的义务,认为自己已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同日,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召见德国驻伦敦代办,交给他一份内容与法国库隆德声明类似的照会:“……今晨9时,陛下驻柏林大使根据我的指示,曾通知德国政府,如果今天,9月3日,英格兰夏季时间11时前,陛下的伦敦政府得不到德国政府的满意答复,那么从此时起,两国即处于战争状态。由于英国没有得到这种保证,所以我荣幸地通知您,两国从9月3日11时起处于战争状态。”
在英、法对德宣战后,不列颠各个自治领相继对德宣战: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印度(当时为殖民地),9月6日——南非联邦;9月10日——加拿大。德国同不列颠帝国各联盟国、法国及波兰处于战争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实际上,仅在波兰领土上有战事。
9月3日,德军北集团军群的第4集团军业已切断波兰走廊,到达维斯瓦河下游地区;第3集团军继续向南逼进,直抵纳雷夫河,进攻矛头直指华沙;南集团军群的第10集团军所属装甲部队业已强渡瓦尔塔河;第14集团军则从两个方向对克拉科夫实施钳形攻势。
9月4日,第10集团军先头部队强渡皮利察河。
9月5日,德军已强渡纳雷夫河,占领波兰走廊,进抵罗兹。工业发达的西里西亚被占,克拉科夫被围。
9月6日,波政府被迫迁往卢布林,波军总参谋部迁至布勒斯特。当天,德军第10集团军继续高速推进,其左翼已远远超过托马舒夫,而其右翼则进到凯尔采。
南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上将和参谋长曼斯坦将军根据所掌握的第一手情况,判断波军主力仍在维斯瓦河以西,因此,决定在河西设置陷阱,寻求有利时机,与波军主力交战。于是,其第10集团军奉命以其左翼兵力向北折转,用一个坦克军为先导,向罗兹地区挺进,插到波军主力集团的背后,尔后,抢占了罗兹与华沙之间的有利地形。德军突然向北移动,完全出于波军的意料之外。因此,德军没有遇到波军多少抵抗,而大批波军部队则被德军穿插分割,无法通过维斯瓦河增援华沙方向。
至9月7日,德军北集团军群已重创波军波莫瑞集团军和莫德林集团军,几乎占领了全部波兰走廊,并强渡维斯瓦河,夺占了从北面掩护通往华沙道路的波军阵地。
德军南集团军群重创了波军罗兹集团军和克拉科夫集团军,并突破了波军西部防御的整个纵深,前进到华沙,并从南面对波兹南集团军实施包围,准备予以全歼。波军统帅部已完全丧失了对全军的指挥能力,而且各个集团军之间也失去了联系,不得不各自为战,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自9月8日起,波军开始一边抵抗,一边向内地撤退。但由于德军牢牢掌握了制空权,波军后撤行动经常遭到空袭,致使损失惨重。而波军的一些反突击准备工作,也往往由于难以逃脱德军的空中侦察而失败。这样,波军已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后方建立巩固的防线。
9月10日,波军总司令雷茨·斯米格里元帅给其残余部队下达命令,要求他们向波兰的东南部实施总退却,以便在一个比较狭小的地段组织防御,为今后的长期抵抗打下基础。但是,这时德国的包围圈已愈收愈紧。与此同时,部分德军又在数个地段渡过维斯瓦河,向河东地区插入。一个更大的合围圈,将波军在桑河与布格河之间可能建立的防御阵地也包了进去。

………………………………………
1。波兰覆亡(4)
………………………………………

9月11日,德军北集团军群从北和西北方向向华沙实施强大的突击,逼至华沙—布勒斯特铁路,距华沙仅有30公里。
9月14—15日,德军南集团军群在维斯瓦河以西合围了从波兹南、但泽走廊和罗兹撤退的波军,并占领了波中部地区,完成了对华沙的半合围。
16日,德军航空兵开始对包围之中的华沙城实施狂轰滥炸。在优势的空中火力的支援下,德军第8集团军向华沙实施猛攻,但遭到了华沙军民的顽强抵抗。奋起保卫华沙的不只是广大军官和上兵,成千上万的华沙居民也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与掠夺者进行殊死斗争的行列中来。他们构筑了许多街垒和反坦克障碍。为了更有效地保卫华沙,根据劳动者的要求,还建立起工人旅,计6000多人。在工人旅的队伍中英勇战斗的有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无数爱国市民纷纷拿起各种武器,同残余的波军正规部队一起战斗,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这一天,以莫希奇茨基总统和斯拉沃·斯克拉德科夫斯基总理为首的波兰政府却躲到了卢布林。波军最高总司令雷茨·斯米格里元帅逃离了部队。
格丁尼亚和莫德林古要塞的部队,海尔半岛及其他城市和要塞的守备部队,都进行了长时间的顽强防御。但是波军的损失是不能补偿的。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有123万人战死。大灾难不可避免地逼近了。
9月17日,波兰政府竟置人民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于不顾,离开华沙,逃之夭夭,经罗马尼亚、巴黎,流亡伦敦。
至此,波军已经兵败如山倒,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9月28日,德军第8集团军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终于攻占了华沙。波军12万人投降。到9月底,库特诺、科茨克、利沃夫等地的波军也被迫先后投降。
经过一个月的战争,一个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389万余平方公里面积的国家——波兰,就这样灭亡了。据统计,此次作战,波军亡123万人,伤13万人,被俘42万人;德军亡1万人,伤3万人,失踪3000人。
当谈及波兰的失败原因时,美国总统约翰逊1963年曾承认:“当初美英法如能共同下决心阻止侵略,也许可能避免波兰的溃败。”
正是波兰上空呼啸的炸弹,把笼罩在波兰问题上的层层迷雾彻底撕破了。正如斯大林所说:“战争撕破了一切外幕,暴露出一切关系。”英、法虽然于9月3日对德宣战,却都不想认真履行对波义务,尽管波兰频频呼救,英、法两国却或置之不理,或消极应付,按兵不动。是英、法兵力不够吗?否!实际上,当时德国在西线只投入了23个师,而仅法国就有100多个师,只要英、法从西线发动进攻,德国就会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但英、法却“宣而不战”,以致被西方史学界和军界称之为“奇怪的战争”。

………………………………………
2。不甘寂寞的苏联(1)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摆在苏联领导人面前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加强苏联的军事战略地位,尽力维护本国安全,避免或推迟卷入战争。为实现这一目标,苏联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斯大林趁德军西进之机,在苏联西部边界扩充领土,力图在德国势力范围以东构筑一道北起波罗的海、南达黑海的防线,即“东方防线”,以便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改善苏联对纳粹德国的防御态势。
1939年9月3日,里宾特洛甫指令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立刻拜见苏联的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并探明:“在德军即将对波军发起强大的攻势时,苏联是否愿意出动军队,打击在俄国利益范围内的波兰军队,并且从他们那一边进占该地区。”苏联政府正在密切注视着波兰战争的进展和英、法政府的动静。莫洛托夫模棱两可地表示,苏联政府将出兵波兰,但“对于德国在军事上的意想不到的迅速成就,感到十分惊讶”,因此,“具体行动的时机尚不成熟”,如“操之过急”,反而可能会促使对手团结,因此,出兵波兰尚需时日。
苏联此时拖延出兵,除莫洛托夫所说的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一、出兵波兰尚需寻找一个堂而皇之的“正当理由”;二、远东哈拉哈河冲突的走向;三、英、法会不会真正出兵进攻德国。
9月5日舒伦堡与莫洛托夫会晤后,柏林与莫斯科之间来往如梭,舒伦堡一再拜访莫洛托夫,来往电报十分频繁。其中心内容就是协商苏联出兵一事。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发布命令:对6个军区预备役兵员进行集训;基辅和白俄罗斯特别军区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建立乌克兰、白俄罗斯方面军,即把基辅军区改组成乌克兰方面军,由3个集团军组成,铁木辛哥出任司令;把白俄罗斯军区改组成白俄罗斯方面军,由4个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快速集群和1个独立步兵军组成,由科瓦廖夫任司令。计约100万大军,向西部边境云集。
9月9日,日本驻莫斯科大使拜会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声明日本政府愿意签订停战协定。英、法政府继续维持对德宣而不战的状态。
于是,9月10日,莫洛托夫转告舒伦堡,苏联政府“打算趁德国继续进军的机会,宣布波兰正在土崩瓦解,因此苏联必须救援受到德国‘威胁’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这种说法还可以使苏联的干涉在群众面前师出有名”。
9月14日,莫洛托夫召见舒伦堡,明确指出:苏联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只是考虑到政治上的原因,苏联政府想在华沙陷落后再谈入波事宜。
9月14和15日,苏联主要宣传媒介《真理报》和《消息报》先后发表文章,指责波兰人压迫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开始为占据波兰东部领土制造理由。
9月15日,当里宾特洛甫获悉苏军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并即将出动时,他再次指令舒伦堡拜会并通告莫洛托夫:德军数日内将攻占华沙,苏联现在对波兰采取行动,“这是我们欢迎的。这样一来,苏联政府使我们无需为了消灭波军的残部而追击到俄国的边界了”。他希望事先知道苏军“开始推进的日期和时间”,以便德方“也好作出相应的安排”。
此时此刻,苏联领导人对德军的迅猛进军既担忧又惊讶。如果德军越过8月23日划定的分界线,德军领导人很可能不愿意从新占的领土撤退,从而对苏联边界构成直接威胁。因此,苏联政府决定,在德军尚未到达波兰东部诸省时,出兵占领波兰东部领土。
9月16日,舒伦堡再次要求苏联政府“现在就定一个开始出兵的日期和时刻”。莫洛托夫表示:即将进行干涉。同日,苏联同日本签订停战协定,协定规定,双方军队于9月16日停止军事行动。
9月17日凌晨2时,斯大林接见并正式通知舒伦堡,红军4小时后将沿波洛茨克—卡美涅茨—波多尔斯基一线开出国境。关于这次会见,舒伦堡在发给柏林的电报中作了详细的记述:“斯大林于晚上两点接见了我,在座的有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斯大林宣布,红军将于今晨6时沿波洛茨克—卡美涅茨—波多斯基一线全线越过苏联边境。为了避免意外事故,斯大林迫切要求我们同意德国飞机今天不要飞越比亚威斯托克—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伦堡(利沃夫)的东侧。苏联飞机今天将开始轰炸伦堡以东地区……斯大林给我念了一份今晚即将交给波兰大使的照会,并将把抄件在一天之内送给所有使团,然后予以公布。这份照会包括了苏联行动的理由。念给我听的草稿有三处是我们无法接受的。在答复我的异议时,斯大林胸有成竹地修改了我的文本,现在照会看来是我们满意的了。”
9月17日凌晨3时,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波将金召见波兰驻苏联大使格日博夫斯基,向他递交了苏联政府的照会,照会声称:“鉴于波军的失败,苏联政府认为,有必要对同血统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今后的命运进行关注。”接着,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发表广播讲话称:“谁也不知道波兰领导人现在何处……苏联政府认为向自己居住在波兰的乌克兰弟兄和白俄罗斯弟兄伸出援助之手是自己的神圣职责……苏联政府已吩咐苏军总指挥部命令军队越过边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