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宫升职记 >

第166章

清宫升职记-第166章

小说: 清宫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看清她外祖母真面目的同时,也打草惊蛇,让史太君察觉起来。据说贾家的眼线比如黛玉的奶娘王嬷嬷,这几天紧着活动呢。

  史太君已暂停了遣媒提亲的计划,倘若贾家不拿着那“契约”逼婚,林岳趁此与贾家一刀两断的计划只怕就得泡汤。林兵事先也许到了。毕竟让黛玉认清现实是最重要的,没了黛子对史太君的深厚情意,林家做事便少了掣肘,贾家的算计亦不足为惧。

  用嬷嬷的话说,大侄女还是太嫩了,呵呵……走出第一步就好!

  唉!史太君一个后宅老太太就这么难搞定,夫君大人面对那么多老奸巨猾的人物,每天得死多少脑细胞啊?

  今天晚饭多做几个健脑的菜,给夫君补补。占便宜啥的就出他的福利吧!

  唐果招呼了老虎、豹子,晃着回宫去了。

  吃晚饭的时猴,皇帝被老婆出奇的温柔体贴吓一跳。

  小没良心的又打啥主意?还是为了下药那事?

  “人家才没打你主意!”唐果将鱼肉剔去鱼刺,放进碟子端给他,“只是觉得你很辛苦,要多补脑。”

  皇帝十分开心,一顿饭吃得甚是香甜。

  等他饭后聊天儿时,得知自己拐弯抹角的沾了史太君的光,失笑不已。心中却是暖暖甜甜,非常受用。    史太君不知自己得了这么多重要人物的关注,她正盘算着,怎样才能从那张契约上得到最大的利益。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六章:几家欢喜

     

  唐果伤了半天脑筋了。

  除了证明那契约是假,她实在想不出林岳咋样才能达到和贾家一刀两断的目的。

  史太君将契约收藏得特隐秘,到现在也没谁见着那契约的真面目。只能从贾环传出的信息分析,契约上至少明确两点一是将黛玉许给贾宝玉,二是属于林如海的财产作为给黛玉的嫁妆。

  关于财产问随,没啥好说的。依清律,在室女只在“户绝”的情况下才有继承权。如今林岳尚在,林家后继有人林黛玉在法律上没有继承权。也就是说,林家所有财产,都属于林岳。林岳愿意,林黛玉才能得着她爹给的财产,否则,一分没有。出嫁时给备份嫁妆就算尽了义务。在这一点上,林黛玉和史湘云是一样的处境。不同之处在于,林如海给她留的财产很多,林岳完全尊重兄长的意愿。

  难办的是那个婚约。

  贾家只要咬住这个婚约,林黛玉就是人家的未过门媳妇。

  贾家那样笃定,那份契约一定是能以假乱真的。怎么才能证明它是假的呢?

  闹心!

  都没看到是啥样子!

  烦恼了一阵子,无果。

  唐果决定做些正经事转移注意力。她的药王山野鸡岭这两年收人不少。

  鹅绒制品和蛋雕非常畅销,已有许多跟风的人家了。

  唐果不在意这些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商业越繁荣越好。还能有更多人受益。

  苏金、袁团一干人都有了些小积蓄。

  她自己也得了一大笔收入。她没啥花费,钱都存着没处用,想起黛玉那天骗史太君的理由,唐果琢磨着,自己倒可以做做这样的好事。

  皇帝下旨在各地开办官学,但僧多粥少,还是有极多没人子弟上不了学的。比较起来,办义学的人终究少了点儿,自己的钱也用来发展教育事业好了。

  她是一行动派,想到就做。

  拿起笔来给苏全写信,让他在药王山附近找个适合地点,办所义学。除了自家员工之外,也允许别人来教书。

  唐果忙着开展自己的慈善大业,各放紧锣密鼓的地下活动也有声有色。

  继京中一批官员落马,朝廷又连着挑了几处反贼的窝点,反朝廷势力的首领被杀、被抓若干,且都是上层人物。

  有脑子的都知道,这是皇上在报复之前的刺杀行动。于是行事愈加小心。

  三月初二,保和殿殿试。

  传殿大典上,姚枢成为新科状元,那位黎江仍旧是第二名,榜眼。按照惯例,状元授了翰林院修葺,榜眼,探花授了翰林院的编修。

  姚颖心自是分外喜悦,姐弟俩终于算是光宗耀祖了。盘算着回乡祭祖之后,便张罗给弟弟相看媳妇儿。    新科榜眼黎江大登科后小登科,撒下请帖,定于四月初七日完婚。

  姚枢也接了帖子,打开看时,那黎江的未婚妻却是金陵孽氏,紫微舍人之后,皇商薛家的姑娘。

  黛玉闻听此事,笑道:“莫不是薛家的宝姐姐么?”    姚颖心见她感兴趣,便问姚枢,那黎江的人品才貌。

  姚枢笑回道:“黎兄学问是极好的。品貌俱佳今年二十四岁。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家,一直未能娶妻。他家似乎与江苏总督王大人是远房亲威。”

  姚颖心道:“也算是般配。他是打算在京城成亲?那薛姑娘只怕会给玉儿发请帖的。”

  薛家自然要发请帖,黛玉很快得了帖子。

  贾家当然也接到了请帖。

  薛家送请帖的婆子笑得脸上开花,先感慨没想到这么快返京,接着把自家的准姑爷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虽未明说,暗地里的意思已是明明白白:比贾宝玉强百倍。

  又告罪说薛王氏刚到京城,忙着筹备女儿婚事脱不开身不能亲自来送请帖。等小姐嫁了,太太定要上门看望老太太,姨太太的。

  王氏又恨又妒又惋惜,挤出笑容来应答了几句,把人打发走了。

  史太君心里也闷得慌。

  眼看着被贾家弃而不用的薛宝钗要风风光光的嫁了她的宝玉没还没个着落。怎地一个懊恼了得!

  她还没想好怎么办。

  林岳在,黛玉没继承权她很明白。但她看准了一点林岳断不会违背兄长意愿。

  黛玉那份财产,他只会护着,存着,绝不会收回。纵然是两家对薄公堂,到最后黛玉出嫁之时,林岳就算是为了面子,也会让黛玉带着那些钱的。

  史太君自认很了解黛玉。黛玉对金银财物看得极轻。况且深闺娇女,根本不知物价几何。只要黛玉心向着她这个外孙母,黛玉的钱还不就是她的?黛玉身后的势力,多少也能为她所用。

  可现在黛玉的心变了。

  黛玉以前根本不会对着她这个外祖母耍心眼的,更没说过瞎话,不然自己也不会那么容易着了道儿。

  哪成想素来贴心听话的外孙女,能来诈自己呢?偏偏自己还被人家诈出了真话。

  唉!

  几次派人接黛玉,都被拒绝了。王熙凤上门劝说,丝毫不起作用。史太君心知黛玉对自己加了戒备,这太不妙了。

  若是黛玉坚持不带,她那些财产真就到不了贾家。退一万步,即使到了贾家,黛玉还能任由自己支配她的嫁妆?通过黛玉控制贾家内宅、得她身后势力相助的想法更是难以实现。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论。眼下要如何是好?

  史太君想了好些天,也没想出个妥当法子。黛玉变心。让她原来的打算泡汤。真要对簿公堂,黛玉的银子贾家就别想得了。到了那一步,林贾两家结亲与否,意义不大。

  唉!少不得老婆子亲自走一趟吧。

  三月初九。

  春草绿,桃花艳。

  坐在车里,唐果靠在皇帝身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颇似出笼小鸟皇帝含笑听着,不时插上几句。

  今儿是皇帝移驾畅春园的日子。不过搬家这事用不着主子们费心,皇帝和唐果领着十二、十三、十四三个皇子和九、十、十三三位皇女顺路出去春游。

  他俩和三位皇女分坐两辆车,皇子们骑马,后面车里还带着四只猫科动物,连着侍卫、随从,一行人微服奔西郊百花山。

  他们的车队算是比较低调了,可别人一见那派势,也知是贵人出游。不想惹事的,也就避路而行了。

  但不怕事、没事找事的人,永远都存在。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七章:一直一曲

     

  呆霸王薛蟠最近心情特好。

  一则,自己那妹妹宝钗终于嫁了个好人家。

  薛蟠这人,对自己的妹妹和母亲,还是很有孝悌之心的。

  自打见过黎江之后,薛蟠对这回这个准妹夫那是打心坎里满意。有学问,有本事,长得好,虽说家里穷点儿可架不住人家前程无量况且黎江是汉军旗人,妹妹嫁他没那些禁忌。

  哪像贾家那个贾宝玉?没个男人气儿!薛家上赶子人家妹妹还得想法子出旗为民才能嫁,哼!拖来拖去,拖得妹妹老大不小,白白耽误了许多年!

  黎江得了榜眼、做了官,薛蟠更是美得不知天高地远了,官儿不大,名声好啊。有舅舅在后面帮衬,妹夫的前程差不了。

  因黎江打算在京中成婚,薛蟠早早的便带了母亲,妹妹上京,南边儿虽好,但有王子腾约束,他玩乐起来总是束手束脚的。还是上京好!

  薛蟠这第二喜,却是他的性福又回来了。

  去年那老大夫给他看病,说去根儿得五、六年,让他在这期间老老实实戒色。那可真是要了薛蟠的命。    躺在床上动不了,啥想法没有。外伤痊愈,活蹦乱跳下了床,到处闲晃,他就受不住了。

  江南美人恁多娇,弓得薛蟠屡折腰。

  折了也白折,老大夫说了,戒不了这一条几,他的命难保。

  知子莫若女。薛王氏在他身必放了小厮N个,都是而且丑陋,膀大腰圆,比他高、比他壮的,即绝了他吃窝边草的念头,还能防止他“出墙”。只要发现他有那个苗头,小厮们依照主母指示,立刻可以将他打昏抬回家。

  薛蟠一瞪眼,他娘便哭着喊着儿啊肉啊。唠叨着这都是为你好!

  下了死力忍耐不到半年,薛蟠觉得这日子不是人过的。

  五、六年?五、六个月他就受不得了。

  打发人到处淘蹬秘方,寻找名医。仗着他家那点儿糟钱儿,终于找着一方子。薛王氏请了若干大夫给看了,说是能用。只服药那几天,得受些罪,再就是造价太高。

  钱不是问题,遭几天罪怕什么?

  薛蟠很爷们的喝了药。

  接下来的七天,他肠子都悔青了。

  每日里肚在拧劲儿疼,仿佛五脏六腹被一刀一刀的划开又揉吧到一起一样。第一天疼得他哭爹喊娘,后来的日子连哼哼都没力气发声。

  薛王氏和薛宝钗围着他这个哭!四处的求神拜佛,一家三口折腾得去了半条命,到底折腾满七天,薛蟠好了。

  大夫给诊脉,说百无禁忌,彻底去根儿了。

  薛王氏仍旧拘了儿子几日,才给他放了丫头在房里又千叮咛万嘱咐保重身子。

  家里的丫头实在没劲,但想起在妓院里那顿打,薛蟠心有余悸。只好让人多留心那美貌姑娘。

  到了京城,薛蟠在家里呆不住,想起锦香院的云儿开,寻思着那里他熟,应该不会有啥问题,便跑去胡混了一夜。今儿从那儿出来,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路上,正觉着神清气爽,斜刺里一个姑娘让他看着了眼。    那姑娘十六、七岁,挎着个小篮子,里头似乎是些针线,走得不快不慢,瞧着这个婀娜多姿。

  往脸上看,柳叶眉,杏仁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咋看咋是他薛大爷的那盘菜!

  薛蟠也没傻实心儿。他知道这片儿住的都是平民。    看着那姑娘的打扮,是一般的贫家女子。

  没了顾忌,他一催马,想要横穿街道,去拦下那女子。

  只顾着看美人,他都没注意对面那一对人马。

  薛蟠想要学人家来个跑马图美人,马速还挺快。

  大街上人来人往,他这么一横冲直撞,顿时大乱、有那腿脚不利索的老弱,一下子跌倒好几个。哭声、骂声响底一片。

  给皇帝一行人开路的暗卫恨得牙痒痒。

  前两年端午那回,皇上的车驾就被一群纵马的给惊动了。害大爷们受了处罚不说,多丢面子?!

  这个死小子!

  几个侍卫过来,不由分说,将薛蟠一把套下马,堵上嘴连踢带打弄到一边捆上了。马牵走,随从赶到一处,又有人迅速将街上秩序恢复。

  皇家车队安然通过,丝毫没受影响。

  大街上人们窃窃私语,纷纷猜测是啥大人物从这儿过。薛蟠本来还想搬出自己那舅舅、妹夫吓唬人,见了这阵势,也息了心思。不过他就是想说,也说不出来,嘴堵着呢。

  他妈的!堵大爷嘴的这是啥玩意?

  呕。

  薛呆子的苦闷惊恨暂且不提,再说亲自登门拜访林家的史太君。

  姚颖心听说史太君来访,忙命人去通知黛玉,俩人按照礼数将史太君迎进来。

  那史太君的车子进了二门,刚从车上下来见黛玉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