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五代十国 >

第93章

五代十国-第93章

小说: 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言道:“朕有今日江山,全赖诸位卿家鼎立辅佐。怎知坐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令朕日不愿进食,夜不能熟寐呀。”

赵匡胤长叹一声,在座众人听了心中惊讶,石守信问道:“恕臣愚昧,敢问陛下因何事烦恼,吃睡不安?”

赵匡胤道:“人心眼不识,忠奸两难知。皇位似羹肉,谁人不想吃?”众人闻听此言,不知所示何人?石守信问道:“陛下所言令臣等诚惶诚恐,如临深渊,今天下安定,谁还敢对大宋不忠?”

赵匡胤道:“诸位爱卿皆是忠良,倘若爱卿麾下将士之中,有人贪图富贵,为尔等黄袍加身,诸位哪个敢抗天命人心? ”石守信等人突感到大祸临头,众人慌忙跪倒,叩首言道:“臣等不识时务,请万岁明示。”

赵匡胤满面笑容,搀扶众人,劝道:“朕也是替爱卿着想,不如交出兵权,诸位封地为侯,家业传袭子孙,仍不失富贵。”石守信等人见好就收,连声磕头谢。

次日早朝,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人各自递上一本奏章,自称年老多病,恳请还乡故里。赵匡胤对诸位有功之臣连声称赞,又赏赐告老的臣子金银布帛,封候封号恭送还乡。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挑选精壮兵士,重编朝廷禁军,地方驻兵以文官管辖,使危机四伏的北宋王朝巩固稳定。

赵匡胤皇权巩固之年,南唐中主李璟病故,太子李煜登基于金陵,加封太子妃周娥皇威皇后,延用年号建隆。宰相冯延巳已是故病,其弟冯延鲁被加封相位,成了李煜的宠臣。冯延巳、冯延鲁兄弟二人本无治国之才,皆因诗词歌赋出众受南唐皇帝赏识。李煜与皇后娥皇夫妻不宠贤能将相,偏爱冯延鲁这文学之士。又有大臣张洎(jì;),字师黯,滁州人氏,只因此人博学洒脱,文采不俗,与冯延鲁成了李煜的宠臣。

这日,李煜、周皇后与冯延鲁、张洎四人在御花园围坐吟诗。皇后周娥皇自幼通晓音律,喜欢收集前朝乐谱。周娥皇言道:“臣妾前些日子重修唐玄宗年间《霓裳舞曲》,如今已修整十之八九,待臣妾为陛下及诸位公卿奏来。”

“臣等洗耳恭听”冯延鲁等言道。周后弹得这首《霓裳舞曲》是婉转悠扬,冯延鲁、张洎是连声称好。忽然有太监来报:“启禀万岁,大将军林仁肇求见。”

小太监这一禀告,正把皇后周娥皇琴兴给冲了,李煜问道:“林仁肇求见何事?”

“林将军说有紧急军情要奏。”小太监道。

李煜不耐烦地叹了口气,言道:“既然来了,就让他进见吧。”

小太监去传林仁肇,时间不长,林仁肇疾步来至后花园,撩袍跪倒,高呼万岁。

李煜道:“林爱卿平身,不知有何事要奏?”

林仁肇道:“末将刚得荆州八百里急报,赵匡胤以讨伐张文表为名,假道伐荆,荆南王高继冲献上荆南十四州,归降北宋。”

李煜问道:“荆南王降宋,与朕有何关系?”

林仁肇道:“荆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西可联合蜀王,东可联合江东。眼下应当即可出兵荆州,联合蜀王阻止宋军南下。”

后主李煜正在踌躇不决,皇后周娥皇一拨琴弦,起身边走,丞相冯延鲁赶忙劝道:“皇后娘娘为何离去,诗词还未吟出。”

周娥皇道:“自古后宫不可干政,公卿们既有国家大事,本宫还是回避为好。”

李煜一看皇后要走赶忙相劝:“皇后切莫离去,无关我大唐之事,朕又何须商议。”李煜留住周娥皇继续吟诗作词,却令林仁肇退下。

李煜整日沉迷诗词歌赋,赏玩奇石异景,与周娥皇彼此自在。日子不长,皇后周娥皇便有了身孕,李煜更是欣喜不已,日夜陪伴左右。偏巧这天丞相冯延鲁求见,冯延鲁入宫拜见了皇帝皇后,上奏道:“陛下已有多日不曾上朝,北宋兵马已在荆湖、汉中屯集兵,大有讨伐西蜀之兆。”

李煜问道:“臣中百官如何议论?”

冯延鲁道:“朝议无非有二,或是声援蜀王,共讨北宋;或是顺承北宋,坐视不理。”

李煜点了点头,问道:“丞相之见,宋、蜀两国谁重谁轻?”

冯延鲁道:“蜀国相距遥远,援助不易;北宋虽可近攻,但强弱难敌。臣之见,不如送赵匡胤一个顺水人情。”

“此话怎讲?”李煜问。

冯延鲁道:“陛下向宋称臣,臣往荆湖大营犒劳宋军。赵匡胤见陛下对北宋忠顺,必然不疑,江南也无忧患。”正是:

孙刘联兵可抗曹,南唐坐视蜀国糟。

唇亡齿寒若曾记,梁断堂塌已动摇。

冯延鲁劝李后主向宋称臣,犒劳宋军,但不知李煜是亲宋,还是亲蜀,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十九回:姐妹争宠李代桃僵   王侯夺爱花蕊杀宫

冯延鲁规劝后主李煜,与北宋修好。李煜问冯延鲁:“朕若向北宋称臣,赵匡胤果真不会与我南唐为敌?”

冯延鲁道:“蜀主孟昶胆大妄为在蜀中自称皇帝,自古国无二君,赵匡胤自然要讨伐。陛下向北宋称臣进贡,赵匡胤得了好处便不会与南唐为敌。”

李煜听了冯延鲁一番讲解,连连点头:“如此说来,这便使得。”传诏命丞相冯延鲁带厚礼往荆湖大营犒劳宋军。

李煜临行,心中放不下怀有身孕的周娥皇。周娥皇见李煜儿女情长,便安慰道:“陛下尽可往荆湖犒劳宋军,臣妾可让小妹女英来伺候起居。”李煜这才放心,遂告别周皇后,与冯延鲁往荆湖大营慰问宋军。

后主李煜与丞相冯延鲁分作两头,冯延鲁带黄金五千两,白银八万两,牛羊各一千头,犒劳荆湖大营宋军;后主李煜则亲往开封面见宋太祖赵匡胤称臣。

单将后主李煜只带太监、护卫五百余人,前往京师。陪李煜一同赴京的还有一位大臣,名叫严续,子兴宗,此人是南唐开国谋士严可求之子,足智多谋,为人中正,官居中书侍郎。严续一路上见李煜闷闷不乐,便问道:“主公一路之上,莫非有何顾虑?”

李煜道:“只恐见了宋天子,是有去无回。”

严续道:“此事无须多虑,赵匡胤定不敢扣留主公。”

“何以见得?”李煜问。

严续道:“宋军正逢讨蜀之时,倘若冒犯我唐国,林仁肇将军即可领水军北上,反使得宋天子东西奔命,臣料此行可高枕无忧。”李煜才舒了一口长气。

数日后,南唐后主李煜车驾来至开封,赵匡胤得知李煜要称臣,是喜出望外。赵匡胤对晋王赵匡义道:“朕正愁江东难以收复,南唐李煜入朝称臣,不如来个擒贼先擒王。”

赵匡义摇了摇头,劝道:“李煜若是英雄,就当出兵荆襄九郡,西联蜀王,与我大宋朝南北割治。可惜李煜却无这般见识,但南唐大将林仁肇已在长江布下水军,此乃大宋之患!”

“哦!”赵匡胤这才明白,李煜不过庸碌之辈,林仁肇才是当前大敌。

宋太祖赵匡胤召见李煜,李煜自称唐主向宋称臣。赵匡胤与赵匡义将计就计对后主李煜是盛情款待。李煜哪里能料到赵氏兄弟的心思,对此番入京却是心满意足。正是:

笑面猛虎暗箭多,看破才子贪快活。

圣君先礼而后兵,欲擒庸主待后捉。

赵匡胤对李煜亲近拉拢,李煜从开封带着太平喜讯返回金陵。来到皇宫,李煜最挂心上的便是皇后周娥皇,来到内宫,周娥皇正背靠床榻,旁边一个伺候女子赶忙站起身来,叩拜后主李煜。

“宫娥平身。”李煜不经意的打眼一看,这行礼的宫娥从未曾见,长得娇小玲珑,婀娜迷人,且与皇后周娥皇有些相像,令李煜的看得目瞪口呆。

“唉呦!”周娥皇挺着大肚子有些笨重,想坐正却一下子没起来。李煜这才缓过神来,赶忙过来搀扶皇后,问道:“皇后身怀六甲,行动多有不便,不必行礼。”

周娥皇道:“陛下前往京师这些日子,幸好有小妹在此伺候,才觉不寂寞。”

“哦,原来如此”李煜又瞅那侍奉的宫娥,暗想原来这就是小姨子周女英,跟她姐姐周娥皇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唐后主李煜对皇后言道:“几日没能与皇后相见,甚是挂念,特为皇后做了一首词,待我写来。”

李煜转身去往书房的桌案去写,皇后周娥皇对妹妹言道:“女英代我为你姐夫研墨。”

周女英遵照姐姐叮嘱便跟着李煜去书房研墨。

李煜去为皇后作词,周娥皇就在卧房等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周娥皇心中纳闷一首词因何写了这么长时间?周娥皇叫来一个小太监,命其去看看后主李煜。

过了少时,小太监回来,周娥皇问道:“唐主可曾在书房作词?”

小太监道:“书房里的丫鬟,送出一首陛下所作《后庭花》。”周娥皇接过诗词读道: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周娥皇读了这首《后庭花》,心中又是疑惑,似乎有所寓意。皇后问道:“为何不见陛下归来?”

小太监道:“听书房的丫鬟说道,陛下在书房临幸了娘娘的御妹周女英。”

“啊!”周娥皇醋意大发,刚想起身,又觉腹中疼痛,只得做了下来。周娥皇气量狭窄,一怒之下,令太监、宫女紧闭寝宫,不准李煜进来。

再说李煜趁小姨子周女英为他研墨之时,对周女英是动手动脚,调戏哄弄。周女英见了后主到也动了恻隐之心,李煜在江南是赫赫有名的风流才子,又长得儒雅别致,周女英正是求之不得。

天色将晚,李煜带着周女英想回寝宫,怎知皇后周娥皇吃了妹妹的醋,闭门不让进。可金陵宫中,宫殿甚多,李煜便另寻一间宫室与周女英居住。

周女英同李煜住了几日,闻听身边宫女太监传说皇后快要生产。女英便问李煜:“近来得知家姐要生,国主何不去看看。”

李煜道:“娥皇见我又要为咱俩之事动怒,朕恐动了胎气,李煜自是与周女英同宿后宫。

十日之后,周娥皇生下一子,虽然婴儿康健,但周娥皇却产后就不能愈。后主李煜对周女英倾心痴迷,哪里顾得病如膏肓的周娥皇,使得昨日夫妻,情缘化尽。

两日后,周娥皇病故,后主李煜与周女英才急忙赶到,皇后宫中。周娥皇生前未有遗言,只是临终之日,反复诵读一本乐府诗集。周女英拿起这本诗集,见有一页已被姐姐揉皱,细细看来是《乐府诗集。鸡鸣篇》,诗曰: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只到此时,李煜看着病故的周娥皇,才有些难过,降旨以皇后大礼,为周娥皇超度七七四十九天下葬。真是个:

昨夜霓裳曲,唱得两分离。梦回贵妃醉,愁断娥皇女。

有情无义郎,寒心恨无语。李树代桃僵,流传宫廷宇。

南唐皇后周娥皇病逝,此事传到北宋宫中。宋太祖赵匡胤正在宫中和妃嫔下棋,晋王赵匡义进宫求见。

兄弟二人,施礼对坐。赵匡义道:“唐主李煜正宫皇后病故,皇兄何不派人前去吊唁?”

赵匡胤道:“一个皇后病死,朕何需派人吊唁?”

赵匡义道:“吊唁周皇后是假,刺探大将林仁肇是真。只要搞到林仁肇画像,日后定能用计杀之。”

赵匡胤听得林仁肇大名,如同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赵匡胤问道:“那朝中文武何人可为吊唁使臣?”

赵匡义道:“论画作坊有个品画大家,名叫魏丕,此人观物过目不忘之奇才,派魏丕出使南唐,定能画出林仁肇画像。”

宋太祖遂命赵匡义拟旨差遣魏丕出使南唐。赵匡义刚离开宫殿,有个小太监来报:“启禀万岁,蜀主孟昶被押赴京师。”赵匡胤闻听大喜,即传旨召见蜀主孟昶。

一支笔不能同写两件事,后蜀皇帝孟昶,史上也称后主。十六岁登基,在西蜀关起门来当皇帝,一当就是三十年。孟昶年尽半百,却是老汉痴情,他有一位爱妾费氏,生得风姿秀逸,美若天仙,且擅长诗词,又通器乐,令蜀主痴迷万分,封为花蕊夫人。

孟昶沉于女色,不理军政,使得北宋军队一月之内,连破川中关隘。一月之间北宋大军兵临城下,蜀主孟昶不得不向宋军投降。

赵匡胤听说蜀主孟昶因迷恋花蕊夫人,而抛弃国家大事,荒废了江山社稷,遂命孟昶夫妻进见。

太监传下旨意,殿下走来两人,是一男一女。这男人乃是孟昶,年纪不到五十岁,因贪恋女色,头发已是多半花白,身着橘黄色的王袍,走路已有些力不从心。孟昶身侧正是花蕊夫人,年纪不过三十岁,发髻高盘,眉目惹魂,摇步生芳。

赵匡胤见了花蕊夫人,是瞠目结舌,暗自称绝。后宫佳丽三千,竟无一人美貌能能压花蕊夫人。

孟昶夫妻二人向赵匡胤跪倒叩拜,赵匡胤对花蕊夫人起了淫心,对孟昶刁难道:“汝有今日,乃是贪色亡国。花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