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帝-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这一声传来的很是突兀,当亲兵们向声源望去之时,只见到刘国轩已翻身上了战马,全身披挂,手里已接过了掌旗官手上的皇旗,神色肃然的夹了夹马肚。
………………………………………………………………………………………………………………………………………………………………………………
血腥的战场之上,一支人数并不太多的队伍组成洪流一般冲杀而来,为的是一面明黄的旗帜,在阳光下,旗帜显得如此鲜明耀眼,可是明兵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喊杀撕斗中,无数人开始不自觉的向这面皇旗汇集,难解难分的战局显然出现了不易察觉的变化。
“万岁。”喊声震天,仿佛要冲破那层层的云彩,响彻天际。
“保卫皇旗。”这原本只是一句口号,可是再这刀光剑影的战场之上,已经化为了一个个行动,无数人不自觉的紧靠在皇旗的四周,犹如雪地里滚起的雪球,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而雪球所过之处,几乎无坚不摧,比之那八旗的铁骑横扫之后清洗的更加干净。
疲惫的清兵们现,他们的对手又生出了无以匹敌的勇气,他们的叫喊声越来越嘹亮,越来越充沛……
…………………………………………………………………………………………………………………………………………………………
哎,描写战场真的很累啊,整整写了半下午。
第四百三十一章:转战千里
战团中的喀布尔冒出不甘心的怒火,两万多满蒙一万的明军方阵,到现在为止,居然还处于颓势,长时间的作战,已经让所有八旗兵都筋疲力尽,而明军竟还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源源不断的体力。
若是从前的明军,要想维持一场大战的体力显然是不够,但是眼前的这些明兵,全是经过了极为残酷的体力训练,早起时负重长跑五公里,整整一上午的列队,整整一下子的操练,这些训练在无形中不单训练了他们的纪律,更强化了他们的体魄,否则只凭着如虹的士气和悍不畏死的决心,如何能对骑兵起反冲锋?
骑兵最重要的是爆力,铁蹄所至,望风披靡,一旦陷入苦战,骑兵不过是骑在马上的步兵而已,优势转化了劣势,喀布尔是实在顶不住了,眼看着明军士气越来越旺,己方则越战越疲,若是再不采取措施,恐怕真的要崩溃了。
那面皇旗之下,无数的明兵聚拢起来,而人数相较明军还要多的八旗兵则散落在战场的各地,被皇旗凝聚的洪流逐个击破。
喀布尔终于下定了决心,大吼一声:“传令下去,撤退。”
身边保护着喀布尔的戈什哈们如释重负,一齐大吼:“撤退……”
“撤退…”
“撤退…”
“撤退…”
战场上此起彼伏的响起了撤退的声音,由于是骑兵突击,因此并没有步兵那一套鸣金收兵,只能通过嗓子来彼此呼唤,这或许也是八旗铁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尴尬的局面,由于速度快,骑兵通常都是担任侦察任务,或是在敌方部队刚成军与集结时,进行突破,他们能快速的打击对手,也能在战况不利时迅速撤退,脱离战场。
而此时。喀布尔地命令一下。战场内所有还骑在地马上地满人和蒙古人二话不说。立即拨马掉头。狂抽马鞭。落荒而逃。
一直绷着神经地明兵终于可以松懈下来。面对逃窜地骑兵。单靠一双脚去追击是徒劳地。许多人精神一泻。一**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结束了。总算结束了。虽然拥有强劲地体魄。可是这一场厮杀下来。所有人才现自己身上地棉甲早已被汗水浸透。血水与汗水混在了一起。散出一股怪味。
望着逃窜而去地八旗兵。明兵们终于收起了轻视之心。从前所遇到地绿营兵不堪一击。让明军原本弥漫着一股骄傲地气氛。可是这一场血战下来。明兵们才知道。并不是他们太强。而是他们从前遇到地对手实在太弱。不堪一击。而这支骑兵虽然败走。其爆出来地战力却让每一个人在战后回想起来不寒而栗。
“列队。”在另一边。刘国轩却不敢贪婪地感受这一份胜利地喜悦。这里是京畿重地。四周没有任何地友军。而满人地各路大军正在赶来。一场大仗下来。明军地体力已经消耗地差不多了。若是再去投入战场。只有全军覆没一途。他必须抓紧时间。尽快地带队脱离战场。先找个可歇养地地方再说。
士兵们开始从战场地各处向皇旗聚拢。一些伤重地士兵被同伴抬着。时时传来呻吟声。而一队亲兵则在徐大有地带领下开始搜检战场。但凡还有口气地满人一并给他们个痛快。
等到报数之后,刘国轩的心不由得沉了下去,此次作战的士兵足有一万三千人,鏖战之后,活下来的只有八千一百人,这还不包括伤,若是再来一仗,恐怕就要完蛋了。
“大人,我们还去不去北京城?”几个高级将领聚在了一起,开始商议,一个卑将一脸担忧地望向刘国轩。
很明显,若是按原定的计划显然行不通,原先的计划过于低估清军的实力,这一次得胜都有着极大的侥幸成分,若是再玩下去,恐怕能不能回去才是问题了。
刘国轩沉眉权衡着,一脸地举棋不定,继续进逼北京他实在没有多大的把握,一战之后将弱兵疲面对二十万清军的围追堵截实在是极为冒险事,可是就这样回去,让刘国轩又有一种没脸见江南父老的味道。
刘国轩知道自己不能考虑多久,清军早已知道了水师陆战队地消息和具体位置,若是再拖延下去,再有清军前来,恐怕就难办了,他考虑了片刻,大声道:“北京是不能去了,可也不能回去,满蒙八旗咱们这点人应付不了,那就去山东转一转吧。”
几个将佐听的目瞪口呆,迟了片刻,终于喜笑颜开起来,满蒙八旗
付不了,那就找软柿子捏去,毕竟整个长江以北满地地方不过直隶和奉天两大行省,还不信咱们这些人动不了区区山东绿营,更重要的是,山东榆园军的残部也一直在那里活动,再往下一些便是苏北,到了苏北便可返回江南,实在是有趣的很。
刘国轩见没有人提出异议,当机立断的摆摆手:“就这样决定,迅速整军向南进,尽快攻占一个县城下来,找几个大夫给伤兵们治伤,再找些粮食充饥,咱们一路南下,到处都是州县,不怕没有吃的。”
“遵命。”将佐们轰然应命,各自回到自己的队伍开始宣布军令。
半个时辰之后,数千明军挖下一个大坑,将死去的战友一并葬了下去,又做好了暗记,一些能带走的东西也统统带走,不能带走的,只能烧毁,此外,这一仗还缴获了近五千匹战马,两人合乘倒也够用,余下的全部托运物资。
等一切都准备得当了,空中的飞艇抛下了许多纸片,一眼望去,犹如下雪一般。这条飞艇乃是皇上亲自督造的,能上天,但是速度不快,也极容易受大风的影响,原本是没有多大用途的,可是刘国轩灵机一动,让飞艇在空中观战或是侦查却是极好的,上面有人抛纸片下来,刘国轩忙命人捡了,纸片上都是一个十字,这表示有一支清军正往这个方向赶来,在十里左右,因此再也不敢多待了,连忙命令大军南下。
…………………………………………………………………………………………………………………………………………………………………………………………
最先赶到战场的是清人的新军营,新军营驻地在宛平,离这里极近,也是最先收到消息的,都统巴彦立即带兵前来,正好撞见了逃窜的前营八旗,两军合为一处,继续往战场边赶,而此刻,所留下的只是满地的狼藉,血泊与尸体交杂在一起,散出阵阵的怪味。
“喀都统,明军人呢?”巴彦气呼呼的用极不客气的语气责问喀布尔。
若是前营能够多坚持一刻,或不要贸然出击,怎么会生这样的事?巴彦的生气是有道理的,皇上已下了严令,必要围剿这一支明军,否则各大营的都统统统治罪,他巴彦算是冤枉死了,巴巴的跑过来,前营居然溃逃了,现在明军不见了踪影,他也有连带责任。
“巴都统,我们现在追吧,他们逃不远?”喀布尔不敢回嘴,这种事明摆着是他理亏,皇上恐怕还要治罪,他的前途可算是完了,不过想到自己三万精骑被明军击溃便恨得牙痒痒,只怪自己不能多顶的一刻,若是再坚持一个时辰,纵是全军覆没,新军营一到,也可以将这一伙明军剿灭的干干净净。
“追?”巴彦的眼睛睁得老大:“去哪里追?前营的骑兵死伤近万,一个明兵打死了两个最精锐的骑士,前营还有胆子去追吗?本督带的是新军,又不能骑马,难道靠两条腿去追?”
还有一点巴彦没有说,那就是到底往哪里追?四处都是杂乱的脚印,等知道了明军的方向,恐怕这些明军已经逃出几十里外了。
喀布尔更是惭愧,明军以五千人的伤亡干掉了一万的八旗兵,这种损耗,放在哪个时候都是没有过的,他也算是背到家了,有时候甚至想,早知道这样,倒不如堵截明军的不是自己的前营,谁爱堵谁去。
巴彦冷静下来,其实若说到私交,他与喀布尔的关系还是极好的,否则这个当口也不会说出这么暴躁的话来,败了也就败了,还能怎么样?被这个家伙连累又有什么办法?巴彦心念一转,放低了声音:“不必说了,你还是回去报捷吧。”
“报捷?”喀布尔一脸的诧异。
巴彦沉声道:“自然是报捷,五万明军兵抵北京城外,喀布尔将军率众堵截,以三万人死战不退,此时本督率新军营赶来驰援,明军无奈败走,为我大清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喀布尔仍然没有反应过来:“明明就是败了,这么多人瞧见……”
巴彦狠声道:“谁瞧见了?全是咱们两营的弟兄,大家都指望着在功劳簿上记上一笔呢,谁会这么碎嘴,何况现在明军已经不见了踪迹,显然不是往北逃了,只要他们不到京城,咱们也算是堵截有功不是
第四百三十二章:打落了门牙往肚子里咽
布尔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原本冒功虚报的事实极平常布尔是从关外入京的蒙古人,对这些道道并不详解,因此极是心虚,可是又想到若是照本宣科的将战果报上去,龙颜大怒是肯定的,他的前程也尽毁了,更何况传到了蒙古,族人会怎样看自己?三万精骑对阵一万余步卒,伤亡竟还高出对方的一倍,将来还如何做人?蒙古人素来崇尚勇力,一个吃了败仗的将军非但没脸做人,恐怕子孙后代都会给人瞧不起。
“巴彦,你怎么说,我怎么做。”喀布尔咬了咬牙,心里又产生极大的愧意,满脸憋的通红。
巴彦安慰道:“没什么可怕的,冒功的事多了,咱们没有抓汉人杀头当做战利品已是很好的。”他压低了声音:“当年鳌拜的军功也是有水份的,往往击溃几万明军,他便斩几万汉人的头下来,谎称破贼十万,鳌拜都敢做这种事,你为什么不敢?”
喀布尔听的心里舒服了一些,反正是人人都做的事,也不差他一个:“既是如此,这份折子便劳烦你来写,我去召集将佐,让他们放聪明些,不要乱嚼舌根。”
巴彦摆了摆手:“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不必去说破,到时候你把你营里的将官一应报到我这里来,一个也不能落下,大家有了好处,自然就不会碎嘴。”
喀布尔点了点头。
……………………………………………………………………………………………………………………………………………………………………
紫禁城,御书房。
康熙仔细翻看着手上地捷报折子,脸上先是一喜,随后目光一滞,最后沉着眉将折子丢到案上,仰躺在软椅上,半阖着眼,慢条斯理的道:“哼,朕原本还道喀布尔是个实心眼的蒙古汉子,想不到也会玩虚报战功这一套,实在令朕心寒的很。”
侍立在下的是索额图,索额图原本也是一阵欢喜,大清国有好几年没有传来捷报折子了,皇上定然会龙心大悦,竟不成想是个伪报的,忙小心翼翼的拾起御案上地折子,认真翻看了一遍,才道:“皇上,不管如何明军终究是退了,只是喀布尔伪报军功,按律应该予以惩戒,否则将来人人效仿……”
索额图话说到一半。康熙已摆手道:“喀布尔不能败。若是处置喀布尔。这不是向天下人宣布一支明军自塘沽登陆进逼京师。一举击溃大清三万满蒙骑。从容退走吗?”
康熙站起了身子。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抬眸道:“若果是如此。不单我满人失去了克敌地信心。那些人在曹营地汉人见我满蒙精骑无能。还不要四处烽烟四起。”
康熙说到这里时显得极为无奈。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