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邦大传 >

第30章

刘邦大传-第30章

小说: 刘邦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哙的谏言,多少便是他们的希望,因此刘邦只得宣布撤军。

但这仍不足以阻止其他西征军团再私自进入咸阳城,于是在萧何等人的规划下,刘邦极力设法维持咸阳城的秩序。

过去秦王朝维持治安的法令又多又严,所以一般人不敢随便违法。如今秦王朝已亡国,新的政权尚未建立,而且领先破坏秩序的又是这些胜利军团,这些旧朝法制根本不可能获得他们的遵守。

如果再拟定一大堆法制,也不可能马上引起众人的注意。

出身楚境、颇受老庄思想影响的萧何,认为法律愈简单愈能够使众人认同,也愈能产生急效。

约法三章,刘邦树形象

十一月,各军团在灞上附近驻营完成,刘邦便在秦皇宫召见各军团领袖和关中诸县长老、豪杰,正式宣告:

“关中父老对秦王朝的严刑苛法,相信身受其苦已很久了。我和全体起义的诸侯有共同约定,先进入关中者为王,因此我是公认最有资格成为关中王的人。

“如今我便以王的身分和父老们约定,只订立三个最基本维持治安的法律:从现在起,没有任何理由,杀人者判处死刑,伤人和抢夺盗窃的也依情况轻重处以应得之罪。至于其余秦法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及民众的地位、工作和生活习俗,一切如常。

“我今天到这里来是为父老除去生活疾苦,不是来欺负和抢夺你们的,所以大家不用恐惧惊慌。”

“也因此我下令所有军队撤军到灞上,并等待其他诸侯军队到来,重订规定统治管理的办法!”

刘邦并派遣使者配合秦国原任官吏,到各郡县乡邑张贴公告,表示彻底执行之决心。

其他的西征军团将领看出刘邦维持军纪的决心,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关中地方很快又恢复了秩序。

咸阳城的官吏、百姓和关中各乡邑的大老、村民,想不到亡国后仍能获得如此保障,无不大喜,争先恐后地持牛、羊、酒到军中劳饷。

萧何便告诫刘邦不要接受,以充分表示爱民和不扰民的决心。

于是刘邦抚慰前来劳军的秦国大老说:

“我们军队的精粮很多,若不缺乏,绝不劳民,你们自己好好保存起来吧!”

秦民因而更感其恩德,唯恐刘邦不为秦王。

老子所谓“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道理,的确被刘邦集团发挥殆尽了。

中国战史上的又一悲剧

项羽在接受章邯投降后,封章邯为雍王,并将之留在自己身边以就近监视。

又将秦军二十万投降的官兵,委由和叔父项梁颇有交情的上将军司马欣率领。

解除了这支秦国最可怕武装部队的牵制,项羽自然火速向关中推进。

这时候发生了件严重的悲剧。

章邯不在军中,司马欣虽能干,但他是策动降楚的主谋,早已失却部属的信心。加上项羽不相信秦军能心悦诚服,又派遣不少楚军的中低层将尉和小领队参杂于秦降兵中。

在这以前,秦军一向看不起诸侯军,所以彼此相遇时,诸侯军经常是受辱者。如今诸侯军反奴为主,自然也不会善待秦降军了。不但这些干部经常欺凌其他部队的士兵,也常借故攻击秦国的降卒,甚至公然取笑、侮辱他们。

司马欣个性温和,面对这种事件,只有抚慰秦卒,不敢公然向项羽抗议。

因此在总司令部的章邯并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

秦降卒怨恨愈积愈深,忍无可忍之下又投诉无门,乃相互私下讨论:

“章将军劝我们投降诸侯,可以获得很久好处,结果他们三人为王,我们却受此非人道待遇。如今我们若能攻入函谷关、击破秦皇室,总算能回到故里,如果不能破关,诸侯军势必强押我们到东方。这样我们不但远离家乡,并且将受到一辈子的奴役;秦皇室也会因为我们叛降而尽诛我们的父母妻子。陷此困境,怎么办才好呢?”

议论纷起,秦降军部队呈现极端不稳状态。

不少楚军干部也传闻秦降卒可能再叛变的消息,乃紧急向总司令部密告。

项羽对秦军素无好感,决心以最极端的手段彻底解决此问题。

其实最让项羽心中不平衡的是粮食问题。二十万降卒每天耗费的粮食相当可怕,虽说秦军有他们自己的粮食,但这个时候两军的粮秣补给早都陷入了困难。因此能少些人吃粮,对指挥官立即可减低不少压力。

于是项羽决定:杀!杀!杀!

但二十万秦军,用刀砍得要许多人力和时间,万一激怒了他们而全部奋起抵抗,楚军可能要受不少伤害。

项羽思考良久,使私下召见英布和蒲将军密商道:

“秦国官兵甚多,然而他们心中不服,如果在函谷关前倒戈,必危及我大军安全。不如现在便击杀他们,只要留下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和我们入关即可。”

当晚军队已到达新安城,新安城南有个陡峭的黄土高地。

项羽先邀请司马欣、董翳到指挥中心,表示有要事商量,并由英布暂时代理司马欣统率秦降卒军团。

两人不疑有他,又以为可赴总司令部会见章邯,或可反应秦军被欺负之事,便欣然前往。

三人在当夜均被灌酒,醉卧楚军中。

英布则将二十万秦军驻营设在新安城南的台地上。

蒲将军率预先埋伏的楚军,趁秦军就寝后发动攻击。仓皇中,二十万秦国降卒陷入极度恐惧中,又因缺乏领导而相互乱成一团,自相践踏至死者不计其数。

由于服饰不同且楚军手中持有火把,秦军有如俎上鱼肉般地任宰任割,惊慌中有很多人向悬崖削壁退却而一一掉落坑谷中。最后集结的残余秦军眼见大势已去,也在恐惧愤怒中纷纷跳落坑谷自杀。天未亮前,二十万降卒竟全被歼灭。

项羽、章邯同时恶名昭彰

在历史上,项羽虽是位失败者,但他的英雄气魄和悲剧精神却也得到不少人的同情。

战场上杀人或许是不得已的罪恶,但对降卒的坑杀行为则属集体性的谋杀。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继长平战役时白起坑杀赵国降军四十余万后的另一桩大悲剧。项羽在这事件上所表现的残酷,比“杀人机器”白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时的白起面对已成为饿莩的赵国降军,根本不知如何来接纳他们,因此为了粮食之分配不得不大开杀戒。事后白起还因心里承受不了此一冲击,而病了一段相当长的日子,最后他因和范雎政争被赐死,自杀前夕,仍对坑杀赵军事件耿耿于怀。

项羽则显得自信多了。或许因为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仗要打,使他无法顾及这屠杀事件的心理负担;又或许他真的一点也不在乎,生命对他来讲根本无足轻重。

但不论如何,这事件已显示项羽没有资格成为政治上的经营者。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坑杀降卒是令谁也不敢轻易忘却的恶行。因此项羽里拥有绝对优势,却无法顺利成为新中国的政治领导者,的确是有其“自作孽”的因素。

然而范增为何没有给予有效的制止?其实只要彻底解除武装,或杀掉几个领导分子,这件事情便可作有效的处理。谁知身为军师的范增虽以“多智”见称,但在处理此事上却又那么地颟顸无能。

如果和刘邦及其班底在关中的表现相比,项羽和范增的确没有资格成为庞大又复杂的天下之经营者。

另一名受害者是章邯,他大概在醉醒后才知道和自己驰骋疆场的伙伴已遭残忍“谋杀”。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这位在军中颇具声望的名将对这件事的反应,或许他也被吓坏了,心中不知如何是好。

不过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都苟且偷生了下来,没有为他们的责任作任何的表现,后来还接受项羽的分封,各自统领关中的一部分。但这三位秦王朝后期最重要的将领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身为名将应有的风范了。

日后,韩信在和刘邦谈及这事件时表示:

“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本为秦将,他们带领秦兵在外作战已有不少年,士卒为他们出生入死也不可胜数。后来由于他们的决定,秦军投降了楚军。兵至新安时,项王却用诈谋坑杀秦降军二十万,唯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苟存了下来。秦国父兄对这三人的愚蠢和缺乏骨气都恨入骨髓……而大王(指刘邦)入武关时,和百姓约法三章而不多加干扰,作风正好与他们截然相反,关中百姓莫不愿大王能成为关中之王。”

光是这点政治号召,刘邦在形象上已拥有绝对优势了,这也正是长期对抗下,刘邦能愈来愈有利的主要因素。

日后刘邦由汉中入侵关中,章邯根本不堪一击,很快即为韩信所擒杀,和早年黑衫军的常胜将领完全不像同一个人,可见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的确相当大。

刘邦封关,项羽猛攻

这时候的刘邦却也犯了一件重大的错误。

还军灞上,原本是表示对关中没有野心,等待诸侯来共同处理。这种“天下为公”的政治形象,正是张良和萧何等对刘邦的包装,相信刘邦也应该是知道的。

但刘邦的心理却相当不平衡,所以他接受参谋辕生的建议,派了一支小部队去守住函谷关,没有他的允许,任何军队不得进入关中。

由这件事也可看出刘邦集团组织之松散,指挥体系也漫无章法。

显然增兵函谷关之事,不但客居的主参谋张良不知道,连负责行政管理的萧何也被瞒住了,甚至于主要将领樊哙、周勃、曹参等都不知情。

刘邦的确显得当局者迷了。

这时候,项羽的主力军正火速开往关中。

当他到达函谷关口时,已是严冬的十二月天了,距离受怀王指令。伴随宋义北征,正好一年三个月。

函谷关又称古关,是进入关中地区最重要的管道。

这里是黄土高原,所以没什么树木,周围都是岩石和黄土断层,只有一条窄路可以通行。古关的城门依地势建造,十分坚固而险要,自古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刘邦于是判断,凭此险要足以抵挡项羽的攻关。

项羽在接近函谷关前,已得到刘邦比他早攻入关中的情报。

虽然项羽一向没有在关中为王的想法,但他比刘邦晚到,面子上是绝对挂不住的。

尤其当他得知刘邦派军扼守住函谷关口,更是暴怒不已,立刻派遣先锋军团的英布部队猛烈攻打函谷关。

虽然函谷关地势险要,但项羽军势雄壮,守关将士又没有接到刘邦坚守到底的指令,因此没多久便和英布军团妥协,让项羽军很快地进入了函谷关。

函谷关两边皆是峭壁峻岭,中间的道路相当狭窄,很多地方只容一辆马车行进。刘邦军如果真要据险而守,项羽可能要花上数倍的时间也不一定。

相信这次的妥协项羽和刘邦必都曾参与才是,否则日后在鸿门的军事会议上,项羽是不可能这么轻易便放过刘邦的。

即使如此,由函谷关到潼关,也就是正式地进入关中盆地,仍足足花了项羽军两天半的时间。

眼前可以看到刘邦部署在灞上的大军。

到底想怎么样,项羽也不是很清楚,因此他暂时将部队驻营在新丰鸿门附近。

这时候刘邦在灞上的部队大约有十万,号称二十万;项羽率领的诸侯联军大约有四十万,号称百万。不过其中项羽的直属部队实际只有十万左右,否则他也不用急着去处理不稳定的秦国降军了。

面对项羽军团到来,刘邦似乎一时之间还没有想到如何应对的方法,双方暂时对峙着。

刘邦阵营中也有不少的楚军。刘邦禁止他们抢劫,早已让他们心里很不平,此时再眼见项羽军势庞大,刘邦又摆出一副对抗的样子,心中大为不安。这些人在衡量双方实力后,自然“西瓜靠大边”,急着想向项羽示好了。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于是派人向项羽密告:

“刘邦有意在关中为王,并令子婴为相,私拥秦皇室所有的珠宝。”

这当然并非事实,否则刘邦也不用从咸阳撤离,驻军灞上了。

对情况仍不甚了解、也还无法掌握现况的项羽,听完密告后不禁勃然大怒,乃下令全军戒备,准备和刘邦一决雌雄。

是不是真的非打不可,其实项羽也不那么确定。只是他看到刘邦一副“赢家”的气势,心理实在觉得不平,因此必要时再打一仗,自然也没什么不可以。

这时候最希望项羽开战的是军师范增,他比较项羽坑杀降卒和刘邦约法三章的两个极端行为,便知道大势已去了一半。

凭形象,在关中地区刘邦已取得绝对的优势。

因此他主张干脆杀了刘邦,而目前正好又有一个最好的借口。他向项羽表示:

“沛公在东方时是著名的贪财、好色之辈,如今入关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这显然不是他的本性啊!这表示他志向不小,真的有意在关中自封为王。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突击之,以绝后患!”

但项羽实在搞不懂刘邦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