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103章

血沃轩辕-第103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被沾染上了红色……

这一仗,朱斌之名天下尽知,贼军视其为不共戴天的仇人,称其为“义军屠夫”;朝廷视其为不世出的军事奇才,崇祯在封他为“百胜名将”之后,再赐亲赐“反贼克星”四字!

这一战让高迎祥大伤元气,被追得无路可走的高迎祥,率残部不得不再次退回河南,可在朱仙镇又被紧追的朱斌大败,只能向裕州、南阳一带奔窜。

正月底,同样被官兵追得甚急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部,拼力在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赶到裕州与高迎祥汇合。此时高迎祥正是用人之机,哪里还会追究他们临阵逃脱的责任?见两路生力军到达,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二月,闯贼部流窜至七顶山,被尾追的江南铁骑追上。贼兵被官兵追击几百里之遥,早就已成疲兵,高迎祥见此,只得整顿兵马,企图决一死战,杀出一条生路。

而这个时候,他唯一可以仪仗的,就是自己外甥李自成所统帅的四千精锐骑兵。

这四千骑兵乃是李自成不知花费了多少功夫才训练出来的,平素视若珍宝,非紧要关头从不使其临阵。只是到了这个时刻,李自成也知道,若还藏着掖着,别说这些骑兵了,只怕连自己的性命也会葬送在此。

看到对面来势汹汹的江南铁骑,李自成环顾诸将,咬牙厉声说道:

“诸位,我等自起事以来,从未如此狼狈。那朱斌杀我义军兄弟,乃是我等不共戴天死敌,此刻他的主力骑兵就在面前,只有冲出去才有活路,我等俱身陷死地,此时若不拼命,更待何时!”

说完,他匹马当先,竟然第一个冲了出去。

刘宗敏是他亲信,一见李自成亲出,大吼道:“闯将身先士卒,若他有失,我等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拼啦!”

“拼啦!”

四千闯贼骑兵发出震天呐喊,潮水一般蜂拥而上。

眼见贼骑冲来,刘风居然脱光身上盔甲,露出一声肌肉,厉吼道:“将军且勿动,我自去冲杀,来五百勇士,随我前去应战!”

言语刚落,一百骑已紧随他冲出。

这五百骑才入贼人大部,顷刻间就被团团围住,可江南铁骑在光着上身的刘风指挥下,列成一个个圆阵,奋力抵挡,无论贼兵如何冲击,这五百人看起来像是汪洋中的小船随时都会沉没,但却依然顽强的存活在风口浪尖之上……

那光着膀子的将军冲锋到哪,五百骑兵就跟着冲杀到哪。四千贼骑竟然无可奈何,在后亦步亦趋,却始终无法将其歼灭,不多时阵型竟然被撕扯得大乱。

如此搏杀了有小半个时辰,一直在后观战的郑天瑞嘶吼一声:“刘风英勇,此其时也,江南铁骑,随我出击!”

早就被刘风的英勇调动得急不可奈的江南铁骑,听闻将军一声大吼,顿时万马齐嘶,刀枪闪亮,四千五百铁骑,从几个方向转瞬间就冲进了战场……

“郑天瑞在此,贼兵纳首!”

惊天动地的吼声清晰地传到了战场之上!

“郑天瑞来了!郑天瑞来了!”

“杀神来了!杀神来了!”

白马银枪郑天瑞之名,顿时让贼骑大动,正在这个时候,边上又是一声厉吼:

“偏就郑天瑞勇猛,黄飙也来!”

这边郑天瑞,那边黄飙,这两人像上古战神一般,专捡人多之处冲杀,所到之处,声名贯耳,贼兵无不胆寒……

……

崇祯九年二月初六,江南铁骑与李自成精锐骑兵会战于七顶山,闯贼大败,损失骑兵三千余人,自此,李自成费日良久,精心训练出来的骑兵,就此烟消云散!

第185章 生擒高迎祥(一)

七顶山的惨败,李自成精心训练出来的精锐骑兵,几乎全军覆灭。而最为严重的是,高迎祥手上最后一枝机动力量也彻底被摧毁,贼军连番败阵,消耗已经到了一个无法支撑的地步,这时候的剿匪形势,正在向着越来越乐观的方向发展!

得到七顶山大捷消息的朱斌大喜,急命卢象升分兵阻截高迎祥残部。卢象升遣使告湖广巡抚王梦尹、郧阳抚治宋祖舜曰:“贼疲矣,东西邀击,前阻汉江,可一战歼也。”

可没有想到的是,湖广巡抚王梦尹、郧阳抚治宋祖舜二人,竟然畏惧贼兵,不敢领兵阻挡,居然放任高迎祥突了出去。

朱斌勃然大怒,当即上书朝廷弹劾二人。此刻的朱斌声名大盛,如日中天,但凡他的上书,无有不准。朝廷批文在最短的时间即发了下来,免去王梦尹、宋祖舜二人职位。不过意想不到的,是卢象升也因此而受了牵连,被罚去了半年俸禄……

卢象升对此并不在意,的确是自己看错了人,才让闯贼逃遁,受到朝廷责罚也无可厚非,他唯一担心的,却是武英侯朱斌。

此事的朱斌,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或者是个人名声,都在走向顶峰。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手握几十万重兵,各线战场上所向披靡,若是再在民间好事之徒嘴里传开,几乎就是一个被神话的人物。

但是久浸官场的卢象升却深知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真正到达顶峰的时候,他会不会就此走下坡路了呢?

崇祯皇帝的性格他是了解的,就和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部下军功愈盛,名声愈大,权利愈重,其所遭受的猜疑也会越大。一个如同神一般存在于军队和民间的人物,皇帝又会允许他的存在吗……

……

崇祯九年三月,一败再败的闯王高迎祥,率领闯塌天、蝎子块等九家反贼残部南渡汉水,经郧阳至兴安返回陕西,而在这个时候,朱斌却很清楚,高迎祥的末日即将来临!

朱斌留卢象升继续在河南等地剿除贼军余匪,自己亲率三万江南军主力到达陕西。

时陕西巡抚为孙传庭,也是明朝不世出的名将。闻得贼军败兵流窜入陕西,剿匪总督、武英侯朱斌亲率大军追赶,哪里敢怠慢半分?急忙整顿陕西兵马,分兵数路迎击叛军。

崇祯九年四月,整齐王张胖子部到达商洛。孙传庭以副将罗尚文率明军进击商洛地区,连番血战之下,整齐王兵败,几次死里逃生的张胖子被诛杀于商洛……

四月二十二日,大明剿匪总督朱斌进入陕西,孙传庭率陕西各路官员相迎。

“陕西巡抚孙传庭领陕西文武官员,拜见武英侯,剿匪总督朱侯爷!”一见朱斌的大队人马,远远地,孙传庭就大声说道。

朱斌知这孙传庭,如卢象升一般,也是大明的忠臣良将,心中对他敬慕,老远就从马上跳了下来,一路迎上去道:“不敢当,不敢当。孙巡抚大破张匪胖子,斩杀逆首,功勋不可谓不大,该是朱由斌给巡抚大人问好才是!”

“惭愧,惭愧,一时侥幸而已,侯爷休要折杀孙某了。”孙传庭赶紧道:“侯爷大败贼首高迎祥,杀得他损兵折将,无路可逃,这才让孙某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朱斌向四处看看,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孙巡抚,莫非咱们俩要在这地方互相吹捧到天黑吗?”

孙传庭一怔之下,随即放声大笑起来,他只觉得这位侯爷甚是平易近人,为人又风趣,哪里有半点传说中杀人魔王的味道?心里顿时对朱斌好感大起。

来到孙传庭的军营之中,二人也不客套,孙传庭当时就命人拿出陕西地形图,说道:“贼匪张胖子已经授首,据探子回报,贼首高迎祥已经流窜到了这一带。高迎祥受到侯爷连番重创,身边已只剩下数万人左右,众叛亲离,士气不整,又严重缺乏粮草,此正是我等彻底解决的最好时候。只是前几日高迎祥忽然失去了踪迹,我正命人四处打探……”

“不用。”朱斌摇摇手说道:“高迎祥此时必在黑水峪一带!”

孙传庭心里大奇:“侯爷,您是如何知道的?”

朱斌心里暗道难道我能告诉你我是从历史书上看到的吗?当下含糊其词地说道:“也没身希奇,为将者,未进战场当先对敌情了如指掌。在进陕西之前,我已在高迎祥部里安插了探子,所以这情报也就来得快些了。”

这一番大吹法螺,孙传庭倒也深信不疑,怪不得这位青年侯爷能够百战百胜,情报工作居然做得如此细致,反观之下,自己这个地头蛇可就有些惭愧了……

“孙巡抚,我的安排是这样的。”朱斌指着地形图说道:“你可引本部兵,在这一带各处布防,严加监视,千万要提防闯贼跑了出去。我则带江南军,对黑水峪方向步步紧逼,并设法把其引到黑水峪中,而后当可一举歼之!”

“谨遵侯爷将命!”孙传庭大声应道,接着略有些迟疑道:“高迎祥虽已大败,可手中依然有数万贼兵,侯爷可要孙某为您调兵助战?”

朱斌微笑着摇了摇头:“多谢孙巡抚好意,我军虽少,却是得胜之师;贼兵虽众,却是屡败之军,以得胜之师击屡败之军,焉能不胜?”

……

回到自己军营之中,当即把部下全部召集起来,说道:“目前闯贼已成瓮中之鳖,我准备把其一步步诱到黑水峪中,哪位将军敢带一军埋伏其中,以生擒高迎祥?”

众将跃跃欲试,却被钟建抢先一步道:“抚帅,钟建不才,愿意前去,只要高迎祥到了黑水峪,若不能取他首级,请斩钟建之头!”

朱斌素知钟建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军,当即喜道:“好,钟建,我便于你两千人,在黑水峪设伏,切记,万不可使高迎祥漏网了……”

正说着,外面郭飞进来道:“抚帅,陶海押解粮草火器到达!”

好快!朱斌心里微微怔了下。自数破贼军,准备进军陕西之后,朱斌让人回江南催督粮草,并指明调运一批火器到达。不曾想,自己前脚才进陕西,后脚陶海已经到了……

出得营帐一看,那陶海正在指挥着众人调度物资,朱斌大喜,走到自己的大舅子面前笑道:“好你个陶海啊,动作居然如此迅速!”

一见是抚帅前来,陶海笑道:“自抚帅领军出征以来,江南屡闻捷报,军民无不欣喜。末将想着,抚帅必然要一路追击,故此便提前准备了……此次共运送来供三万大军七日食用粮草,火铳、鸟枪、三眼铳等三千余枝,这些俱按黎先生吩咐,都是取的库存的旧货……”

朱斌微微皱了皱眉头:“才七日的粮草这么少?”

陶海却不慌不忙地道:“本来剿匪大军到处,当由该地官员负责粮草事宜,咱们千里迢迢从江南运了过来,已是大违常理了……再说,以抚帅之用兵如神,平定丧家之犬又何须七日……”

最后句话让一众将领大笑起来,朱斌笑道:“好好,好你个陶海,这么多时候没见,马屁功夫倒是见长了……对了,黎风有什么口信带来没有?”

陶海神色一正,凑到朱斌耳朵边低声说道:“黎先生只让我给抚帅带来一句话,抚帅连战连捷固然是好的,可是抚帅的功劳太大了,该分点给其他人了……”

朱斌一愣,随即明白了黎风话里的意思。是啊,该分点功劳给别人了,可现在正是铲除乱匪的关键时刻,除了自己的这些部下,他不太相信别人,又怎么能让其他人去办如此重要的事呢……

……

崇祯九年二月底,在朱斌的安排下,官兵江南军和陕西军,开始实行铁壁合围之术,步步为营,不急不躁,一步步,开始压缩高迎祥的生存空间。

从三月初到六月底,官兵先后与贼军交战上百次,在朱斌和孙传庭的指挥下,官兵无战不胜,而高迎祥的十几次突围计划,也都因为官兵的严密防范,没有一次能够成功,最终不得不宣告失败!

进入到了七月,气温开始有些闷热起来,这个时候的高迎祥,已经濒临绝境。到处都是围捕他的官兵,无论往哪方突围,都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

而最让高迎祥忧心的,是士气的严重低落,以及粮草的极度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自成、张献忠部先后在夜间悄悄脱离了队伍,不知去向……而李张两部的离开,也让叛军原本就不剩下多少的信心更加迅速地在消失……

面对这样恶劣的情况,高迎祥几乎就是一筹莫展……

“前面是什么地方?”高迎祥以马鞭指着前方说道。

“回闯王,前面叫兴祥峡!”

“兴祥峡?”高迎祥心中一动:“这地名与我名字暗合,莫非我高迎祥命不该绝,将来还有兴旺发达的时候?火速传令各部,不得停留,并力通过此处!”

“闯王!”这时,始终跟随在高迎祥左右的小秦王王光恩的部将常定武说道:“前方我军不明情况,我观此处又地势险要,是否先派人查明了之后再通过……”

一语未落,身后快马飞来:“闯王,狗官兵又追上来了!”

高迎祥一听忙道:“快,冲过兴祥峡!”

贼军顿时乱哄哄的向前拥去,常定武见此情况,叹了口气:“小秦王,听属下一言,你且领着本部人马慢行,我看官兵连日来并不急着追赶,忽紧忽慢,其中必然有诈……”

王光恩对这部下最是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