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132章

血沃轩辕-第132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斌想了好久,最后还是自己的夫人蓝渺渺帮他出了个主意,干脆造个园子,让这些吹拉弹唱,填词作赋无不精通的女子们聚在一起,为江南当地和江南军编些曲子出来,将来也好到各地传唱……

朱斌心里大喜,这才拨出银子盖了这座“雅月园”,这些女人果然喜欢,加上又是为自己的丈夫和丈夫的部下作曲,哪有不乐意的?一时间这里可就成了她们机会的场所。

不过这也有副作用,那就是自从有了雅月园后,左近每天总是有些年轻浪子探头探脑的,搞得王府卫士精神大为紧张……

信步进了雅月园,却看到江南军一众将领的妻妾大半在此,正在那弹着琵琶唱着的正是陈圆圆:

“武英王,武英王,一骑绝尘天下惊……”

这唱的正是这些女子为江南军写的歌,等一曲听完,朱斌忍不住大声叫好,那些女子见是武英王来了,也不害怕,顾媚上前笑道:“王爷今天有空来,那可真是难得,咱们圆圆妹子唱的这歌如何?”

“好,好,真正是天籁之音。”朱斌赞不绝口地说道。

那圆圆却像是不敢正视朱斌,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寇湄对自己丈夫说道:“王爷,我们想着,把这首曲子献给江南军以为军歌,你看如何?”

这倒让朱斌有些犹豫起来:“好听那的确是好听了,可,可我总觉得做为军歌不太适合。你们想啊,这曲子在你们嘴里唱出来那是没得说的,可要放到我们这些大老爷们嘴里,这个……这个可就有损诸位千辛万苦谱出来的曲子了……”

众女一齐笑了出来,可王爷说的却也在理。顾媚笑着问道:“那么王爷你写一首出来给我们听听……”

她这话里本有些取笑的意思,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武英王什么都行,可就是五音不全,而且对了诗词歌赋,更是没有兴趣。

谁想到这话反倒让朱斌灵机一动,想起自己会唱的一唱歌,只需改动几个字,岂不是就是一首现成的军歌,他当时清了清嗓子,念道: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天下不顾身。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白山黑水扬汉旗,桃花树下醉胡妾。

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同沐大汉风!”

一众女人都听得呆了,这歌她们可从来没有听过,想着必然是武英王所作,这武英王平时也不舞文不弄墨,不想却写得这么一首好词,气势何其雄壮……

那朱斌又轻轻哼着调子,虽然不太那么像,总也靠谱。这些女人都是些兰质惠心的,一听之下,没多少时候,一首完整的歌已从她们嘴里唱出,这可让朱斌大是汗颜,自己在唱歌这方面的天赋和她们一比,果然“战斗力”低得可怜……

“就叫江南军军歌吧。”陈圆圆拍手笑道:“武英王文武双全,平时深藏不露,今日出语惊人,圆圆心里是真的服了……”

朱斌大叫惭愧,自己哪里是深藏不露?实在是没有货色可露……

看着陈圆圆高兴的样子,顾媚忽然神秘地一笑:“武英王,这圆圆自打来了咱们杭州,可帮你做了不少的事,武英王你总得给人家一个名分,不然这名不正言不顺的,我可瞧着不对……”

这些女人个个都是好事的,一听之下连连拍手叫好。朱斌大是尴尬,看着圆圆低下了头,干咳了几声说道:“自然,自然,这日子……”

还未说完,就听人传报黄溪在外有急事求见,朱斌大喜,赶紧告了个罪,匆匆立刻了雅月园,出去看到黄溪站在门口,问道:“出了什么事了?”

这黄溪自从身份被揭露之后,他和朱斌两人谁也没有再说起此事,只是黄溪从此后更加沉默寡言,有时一天也听不到他说一句话,可一旦开口必然是要紧的事情:

“王爷,咱们送往吴三桂处的粮饷被劫了!”

朱斌大吃一惊,好心情顿时跑得无影无踪。原来,朝廷虽然给吴三桂拨了一批粮饷,可终究杯水车薪,朝廷却再也无法解决。吴三桂无奈之下,想到了自己的结义兄弟朱斌,便亲自写信派人给他送来求助。

边关国家重地,岂容有丝毫的闪失?朱斌虽然与朝廷处于决裂的边缘,可一直心牵边关,那是大明抵御满清最重要的防线,一旦有事,清军当可长驱直入。

这吴三桂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是忠心耿耿的效忠于大明,又对朱斌有恩,一听之下,朱斌更没有半分的犹豫,当时就让陶海组织了三个月的粮饷,以商队的形式分三批给吴三桂运去。又再三嘱咐了要小心从事,不可招摇,哪里想到终于还是出事了……

“那一批出了问题?”朱斌皱着眉头问道。

谁想到黄溪的回答更是让他吃惊:“三批全部被劫,时间地点拿捏得非常准确!而且,咱们护送粮饷的将士,大部阵亡,对方下手非常毒辣!”

朱斌烦躁地走了几步,停了下来问道:“是不是流寇山贼干的?”

黄溪摇了摇头:“不可能,据跑回来的军士说,那些人把粮草全部焚毁,甚至,连装载着银子的大车,都全部被他们沉到了水里,摆明了就是不让物资送到边关,要是山贼流寇的话,岂有见到这些东西不动心的?”

“看来是咱们内部出了问题。”朱斌渐渐平复了焦虑的心情,说道:“这么重要的事,知道的人不会有多少,走,咱们现在就去陶海那,看看是不是他那走漏了风声!”

第219章 天文

一进入陶海的营中,只见军士、民夫往来穿梭,虽繁忙却井井有条,毫不显混乱,来往的人群中,朱斌却看到一条娇小的身影不断在一边帮忙,定神看去,却原来是陶海从北京城里救出来的那个姑娘平儿!

当日在金陵之时,陶海央求朱斌,由他出面,向自己的祖父父亲求情,将平儿一起娶过了门。朱斌去了海盐,果然如他想的那样,因为平儿的出身,陶乐闵和陶一元父子断然拒绝,无论怎样也不肯答应……

结果陶海与郑妥娘真的长跪于陶家门前,恳请允许,谁想陶乐闵却如铁了心一般。到得后来,居然还是平儿从杭州赶来,好言相劝两人。陶海怎么也忘不了当日的情形,那天天上下着蒙蒙的细雨,一条纤瘦的人影从雨中走来,将伞撑在陶海和郑妥娘的头上,低声道:

“你们又何苦为我如此?我本来就是个下贱的女人,将军和夫人千万不要这样。只要你们能不赶我走,让我呆在将军身边,我,我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在场的人无不听了落泪,就连陶一元也不禁劝说起自己的父亲来,可也许是那陶乐闵在海盐把自己封闭得太久了,居然毫不动情,甚至拂袖而去,一句话也没有愿意多说。

陶海也是铁了心了,干脆带着平儿到了杭州,虽然没能给她个名分,但两人也总算是在一起,那平儿每日里都去军营,服侍着陶海,虽不是夫妻却比夫妻还要亲热。

“平儿,过来。”朱斌招了招手,待平儿走到面前,板着一张脸道:“陶海怎么搞的,居然让你一个小女子来做这粗重之活,我非狠狠打他板子不可!”

“不关将军的事,不关将军的事。”平儿赶紧摆着手说道:“是我自己看着大家都在忙,我反正也是闲着,就来帮帮手而已。王爷,你可千万不要责罚将军啊。”

朱斌本来就是吓唬吓唬她,见她如此紧张,哈哈笑了两声,和黄溪一起走进陶海军帐。

那陶海忙碌不堪,见到朱斌在时到来,赶紧起身将朱斌迎进。朱斌进来,也不多说,就让黄溪把粮饷被劫之事,前前后后详细说了一遍。

陶海惊讶不已:“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忽然想起了什么,试探着问了句:“莫非,莫非王爷和黄大人,怀疑我这出现了问题?”

见朱斌和黄溪同时点了点头,陶海皱着眉头说道:“你们这么一说,我倒想了起来,这几年中,我们也陆续有过十几起被劫事情发生,只是一来经过的是流寇出没之第,二来被劫的数目也并不大,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可是,这件事出了之后,难道我这真的出了内奸?”

“内鬼,一定有内鬼在你这。”朱斌坐了下来,说道:“运送路线,除了你以外,还有谁知道?”

“没有!”没有一丝地犹豫,陶海坦然说道:“这次运送责任重大,因此所有路线,包括何时出发等等,全是我一人制定,也全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些士兵都是到了出发当天才能知晓,若说内鬼的话,只有我一人最是可疑……”

“你要是内鬼的话,只怕济南之战我们都不用打,一个个都得饿死了……”朱斌笑了一下:“有的时候混在咱们中间的内鬼,往往使用的方法你根本想像不到……黄溪,这事你去做,粮饷乃我之根本,送往边关的倒也算了,可将来万一与金虏流寇决战,再来这么一次,嘿嘿,咱们想不失败都难啊!”

黄溪应了下来,可这现在怀疑来怀疑去,还真只有陶海最是可疑,不过他却断然不可能做这事,究竟要从什么地方去查,当真让黄溪大费脑筋……

朱斌叹了口气:“好了,忙你的事吧,这事交给黄溪去办,大可放心。还有见事,那平儿实在是个可怜的女孩子,好好待她,不要辜负了人家……”

想着吴三桂那急等着粮饷,朱斌叮嘱了几句,又再三关照此次切勿走漏消息。当天下午,黄溪就以新征民夫的名义,在陶海处安插了大量的探子。

此刻的朱斌心里想的,只是如何尽快使江南一地,以更加快速的形式发展。离开大明王朝那段苦难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一旦如历史所记录的那样,那么将要重新恢复河山的,必然是自己的江南之军,这是历史赋予自己和江南军的责任!

这时候的江南,与大明其它地方比起来,可以称得上民富地强四字,而这也让它遇到了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大量各地的灾民,纷纷涌入江南,使得原本并不突出的一些问题,一下变得尖锐起来。

灾民到了江南,要吃饭,要有地种,要有活干。而江南的粮食,不光要顾着驻扎着江南各地的军队和百姓,而且还要向济南和边关等地输送,去年由于天灾,收成又不如何好,今年连续三个月未曾降雨,虽然靠着陶一元等人的努力,勉强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大量的灾民缺使得原本还算充裕的粮食一下紧张了起来……

还有就是与之而来的土地问题。原本江南各处土地荒芜,不是百姓不愿种地,而是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地,结果不但收获不到一颗粮食,反倒还欠下了官府的债,这样的地,有哪个百姓愿意去种?

自朱斌到得江南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方针,使得种田不光能养活一家老小,每年还能有节余,逢年过节的时候,又能给大闺女扯上一块布料。有田没人种的局面,很快变成了百姓重新拿起了锄头……

进入江南的那些外省灾民,人人都是吃苦肯干的汉子,见江南如此情况,一个个携家带口,开垦荒地,不图别的,就为了吃上口饱饭。

可这一来正如当初山东灾民涌入一样,引发了当地人和外地人抢地抢水源的不快事件,斗殴时常发生,让当地的官府帮着哪头都不成,大是头疼,干脆把这皮球踢给了武英王。

朱斌也竭力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在灾民中挑选精壮汉子,充实到军队之中,家属发给口粮。又把一些身强力壮的安放到各个工厂,但有过多久,那些工厂都人满为患,再加上新手的大量增加,反而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府出台告示,鼓励百姓经商,愿意从商者,官府不但不要一分利息地借出银子去,而且一年之内不征收任何税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江南人口过剩的问题,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却还得武英王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这些问题都不是当务之急,最急的是三个多月没有下雨了,这可是大灾的警告了。”陶一元大是担忧地说道:“现在百姓们中已经流传开来,是不是江南军的连续征战,杀戮太重,而得罪了上天,这种流言目前很不少啊……”

朱斌心中郁闷到了极点,不下雨就是老天的惩罚?可要给百姓们讲通这道理,却又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老天也真是会来捣乱,偏偏选在了这个时候不下雨。

边上黎风却笑着一句话也不说,只任陶一元在那发着牢骚,武英王愁眉苦脸,待朱斌和陶一元商议了一些紧急处置的办法,陶一元离开后,朱斌想也未想,立刻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