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300章

血沃轩辕-第300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咱们留守京师,最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让大明所有的官员、士兵、百姓都弄清楚一件事,这次伐虏乃是武英王的伐虏,而不是朝廷的伐虏。这次战斗胜负基本没有什么悬念,但一定要借着这次机会,让武英王的声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岳谨元知道这位兵部尚书心里在想着什么,自己早已被他拉进了这件事情之中。他沉默了下:“这件事情的后果将非常严重,也许最后会让你掉脑袋的。况且,哪怕是成功了,只怕将来你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你要知道,皇帝陛下对你这样的人是又要同又要防……”

“我知道,但这也同样是当今皇帝的意思,如果没有他的配合的话,光靠我黎风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事情。景平帝是个好孩子,但却不是一个好皇帝。”这一些话已经是大逆不道的话了,但从黎风的嘴里说出来,却好像完全和自己无关一般。

岳谨元叹了口气:“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你从江南开始就跟着武英王,但身边的同伴一个个被封侯封伯,而你却始终没有被封爵了,你太聪明了,聪明得让人不得不小心提防你。黎尚书,我现在最担心的倒是你的将来……”

“我的将来如何,我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过。”黎风淡淡地笑了下:“我最关心的,就是看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明帝皇,在这个时代诞生,这样的话,哪怕我明天就死了,这一生中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岳谨元静静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人,他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想,几乎倾尽了自己一生的心血。他做事无所顾忌,甚至做了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但在他看来都是值得的。也许自己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协助他一起,来完成这个梦想吧!

……

来到武英王王府的平儿,显得有些羞涩。其实他和王妃夫人,还有绝大多数将领的家人,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天性害羞的她,却似乎总是不像别人那样放得开。有的时候那些将军的夫人们和她开几句玩笑,平儿也都会整张脸都羞得红通通的!

可是今天王妃的这顿饭有些奇怪,当吃到一半的时候,平儿看见武英王走了进来。家眷内室在一起吃饭,男人出现在这里,好像有些不太合礼仪。

更加奇怪的事发生了,当朱斌进来后,陶慕晴竟然找了个借口,离开了这里,而只留下了朱斌和平儿,这两个孤男寡女单独相处在一室。

平儿有些害怕,但朱斌却在她的对面坐了下来,说道:“平儿,我知道你这十几年过得很苦。你一直都留在陶海身边,过着没有名分,但却心甘情愿的生活。但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当年那些军粮运送的消息,究竟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平儿脸上那些害怕的表情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甚至变得非常平静:

“我知道这事迟早都会暴露的,是的,那些消息都是我泄露的。我是后金派到京师的探子。当初我被派到大明京师的时候,就是因为我年龄小,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可是也许是我的命不好吧,我在去京师的路上,竟然落到了人贩子的手里……”

“幸亏当初陶海救了你了。”朱斌注视着她道:“所以你对有没有名分并不在乎,因为你知道一旦这件事败露了,只会给陶海带来伤害。在你的心里,早把陶海当成了自己的丈夫,而你不愿意给陶海带来这样的伤害……”

“是的,我早把陶海当成了自己的丈夫。”平儿静静地说道:“我是一个从小就生长在女真人那的汉人,我很小的时候,就被我的俺达告诉我了自己的命运。我没有任何地选择,只能按照别人帮我设计好的这条路走下去,一直到死的那一天……”

平儿很从容地告诉了武英王自己的一切事情,然后她默默地看着武英王,说道:“现在,你可以杀了我了,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找到秘密杀我的方式而不被别人怀疑。”

“从你进入江南后开始,一共传递出去了七次情报。但其后的八年间,你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探子的身份,而专心做陶海身边的女人,甚至你想都不愿意想起曾经有过的身份。”

朱斌微笑着看着平儿,说道:“过去的命运你无法选择,但是现在可以。回去吧,好好的扮演好现在的角色。这件事情,永远不会有人提起,永远!”

第415章 前奏

巍巍山海关的城墙上,那面血色的大旗已经高高飘扬了两年,这是当年用崇祯帝和无数大明英烈鲜血所染红的大旗。这是当年指引着白衣江南军,用他们的忠诚,用他们的热血,用他们年轻的生命,维护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尊严,继续维持她的顽强不屈的生命!

当朱斌再次见到这面血色大旗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些感叹。这面大旗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大明战无不胜的象征。它见证了一段历史的诞生,它见证了一个奇迹。而从这一天开始,一个新的奇迹,即将在它面前重新开始,一直引领着大明走向一个从所未有的强大。

蒙古方面洛莫果尔和固蒙赤尔热指挥的军地,已经率先在蒙古各地展开了攻击。这支由明军一手武装起来的军队,其火器的装备度,战斗力的强大,已经远远超过了蒙古各部,在蒙古草原上的攻势,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没有人能阻挡他们的前进步伐。

而解决多尔衮所谓的“统元”政权的任务,也交到了蒙古军队的手中。屡次遭到失败的多尔衮,在朱斌看来已经很难抵挡得住蒙古军队的攻势。他对洛莫果尔和固蒙赤尔热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把一个活的多尔衮,送到自己的面前。

聚集在山海关一线的明军,已经达到了三万之众。而硕托随后也带着一万名“大昌”政权的士兵助战。这一万名满兵,朱斌倒并不在意,利用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瓦解满人战斗的决心。一旦想到在战场上出现满人对杀的场面,朱斌总有些想笑的感觉。

而在大明准备对满清发起最后一击的同时,郑天瑞部也指挥着三万明军将士,开始秘密向印度边境方向集结。郑天瑞的任务非常简单,即在对满清作战打响的同时,对印度莫卧儿王国的战争也将在同一时间发起。

两线作战对明军的后勤补给是个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郑天瑞一部。郑天瑞接到的命令是,不光要彻底收复被莫卧儿帝国抢去的大明领土,还要深入印度境内,彻底地打疼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国家,有可能的情况下,还要颠覆莫卧儿帝国的政权。

孤军深入历来为兵家之大忌,尤其是在两线作战的考验下更加显得突出。一旦占领地的民众发起大规模的反抗,补给线被切断的话,将会使明军陷入险境。但朱斌相信他所信任的将领,有办法面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恶劣情况,有办法解决一切困难。

而为了支持这一作战计划,仅在印度一线,朱斌就动员了十万大明民夫,二十万附属国民夫,其中暹罗五万,朝鲜、安南等国十五万,他要以十个民夫来保障一个前线士兵的补给。后勤保障与否郑天瑞能否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景平三年二月十六日,大明义烈忠勇武英王,武勇神威上将军,节制天下一应兵马大元帅抵达山海关,随他一起到达的,还有刘风、郭飞等人的八千精锐。而随着武英王的到达,也意味着对满清政权的最后一击很快就要开始。

显然,盛京政权已经探闻到了明军的动静。在与明军对峙的战场,盛京方面调集了几乎一切能动调用的力量。仅在一线战场,满清就排出了三万满八旗精锐,三万五千名后备军的力量。企图将明军的攻势,阻挡在盛京之外。

满清军队的统帅由多铎亲自担任,吴三桂率领两万汉八旗军队以为援兵,济尔哈朗留守盛京。为了确保这次战斗的胜利,苏克萨哈、阿巴泰、佟养性等满清将领全部参战。每一个满人将领的心里都很清楚,即将来临的这一战,将决定到女真人的生死。

战云密布的战场上,空气凝滞得几乎使人窒息。每个士兵都在焦虑的等待着,谁也不知道第一声命令是由谁下达的。几万人的大会战随时都会爆发,当大战结束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能够活着回到家乡?还能再闻到家乡土壤的气味,家乡开着的黄花吗?

明军的总指挥部设在了山海关内,这座雄关曾经是大明坚实的城墙,阻挡了无数次女真人对大明的侵略。而现在,山海关却成为了大明反击的最前线。一道道的命令将从这里发出,一个个的信息将从这里传到每一个明军士兵的耳中。

参与这次作战的将领,几乎全部到达。黄飙、李天齐、郭飞、刘风、魏重义、孟志轩……他们略略有些紧张地看着面前的武英王,谁也不想第一个开口。一个时代的开始,即将从他们这些有些的大明将领手中诞生,创立不世功业的机会就在眼前!

“水师已经提前启程。”朱斌指着地图上说道:“还是按照过去的办法,在决战爆发的时候,最大程度上袭扰满清境内,使其无法专心于正面战场,同时我已经命令龙淄阁和李德,在适当的时机下,直接对盛京发起攻击。”

“火炮已经全部到位。”魏重义在地图上指着火炮的排列方位:“安插到第一线的,总计有六百门火炮,女真人的前沿军营,已经处在了我火炮攻击范围之内,只要督帅一声令下,我就可以在一个时辰之内彻底摧毁他们的前沿军营。”

朱斌摆了摆手:“不急,过早地暴露我们的全部实力,只会让满清有所防备。我的目的,是这次要么不打,要打就要彻底摧毁满清主要的军事力量。为了让满清军队全军而出,必要的时候我甚至可以牺牲到局部的利益……”

被朱斌安置在最前沿的,是李天齐指挥的一万精兵。打硬仗恶仗要靠李天齐,这似乎成为了明军的一条定律。李天齐的勇猛,李天齐部的凶悍,这都是明军边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唯一让朱斌担心的,就是在战斗最紧张的关头自己的爱将会不会头脑发热。

在此前与清军几次小规模地接触中,这位督军副将军,有几次都严重违反了明军军法,自己亲自带人冲了上去,而为了这,他不知挨了自己二哥黄飙多少次训斥。只是这次决战,他能改掉多少,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了。

二月十八日,在朱斌的命令下。李天齐部向对面着清军发起试探性进攻。在这次攻击中,李天齐下了一个古怪的命令,命令所部官兵不准使用火器,而以冷兵器与清军发起了一次规模并不是很大的交锋。

双方总计有一千多士兵投入到了这次战斗之中。其实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驻扎在最前线的两军士兵,总会因为枯燥无味的驻守,而想着方法来宣泄下情绪,而互相的谩骂这一明清之间由来已久的奇怪现象,也正是宣泄烦闷情绪的最好方法。

也许是双方骂着久了都觉得不过瘾,两军士兵竟然开始互相对射弓箭。本来双方相隔甚远,加上箭枝也是零零落落的,造成不了什么伤亡。但偏偏是一个明军的司尉倒霉,不知怎么的就被射中了大腿,还没开战就负伤成了这名司尉的奇耻大辱。

这名司尉是李天齐的心腹爱将,当时就让人扶着自己找到了李天齐,要求带队突击一下,杀杀女真人的嚣张气焰,而本来就抱着同样想法的李天齐,在征得了武英王的同意之后,批准了这名司尉的作战请求。

这场战斗没有任何值得明军借鉴的地方。冷兵器时代的一切该有的特性,都在这场较量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双方以弓箭对射,以刀枪互相厮杀。比拼的,无非就是谁的意志更加顽强,谁更加在战场上表现得勇敢。这便是取胜的全部条件。

半个多时辰后战斗结束,双方的伤亡大致持平。一边都死了几十个人,伤了一百来人。相比之下似乎清军还要略略占了一点上风。因此在双方鸣金收兵的时候,那些扎着辫子的士兵,在那拼命地欢呼着,好像自己取得了一场了不起的胜利。

“李天齐也学会用脑子了。”在后观战的朱斌放下了千里镜,回首对身边的黄飙笑道:“以小败示弱于敌,为日后的大胜打下基础,这点李天齐做得很好。看样子,等这场战争结束后,继续追剿金虏残兵的任务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了……”

黄飙久随朱斌,听出了他话里有话:“督帅,难道还有什么别的战斗?”

“不错。”朱斌微笑了下:“咱们用了两年的时间来筹备军事,可不是就为了对付满清,否则也用不了花那么大的力气。我已经命令台湾之钟建部,巴达维亚之黄得功部,朝鲜之李建标部,琉球之何征途部,全部做好了准备,再加上你的部队,随时,都可以发起一场战争!”

黄飙的眼睛亮了一下:“督帅难道准备同时对倭岛动手了吗?”

朱斌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该打的总是要打的,晚打不如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