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307章

血沃轩辕-第307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女子咬了很久很久,这才松开了口。她看到武英王的手背鲜血正在渗出,她抹了抹眼泪:“对不起,武英王,我不该把怨气发泄到你的身上……”

她凄然地笑了一下:“其实我应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全家的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报。可是,现在满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就算面前活着,我又能做什么呢?”

说着,她看了一眼满地金狗的尸体,说道:“王爷,我走了,你要是还记得我这么一个卑贱无名的妇人,请你千万不要忘记这一天,天下满狗该杀,天下满人该杀,请你记得我全家五口,不,全家六口的是怎么死的……”

她走了,其实所有的人都知道她要去做什么。她的心在全家被金狗杀害的那天,早就已经死了,唯一支撑着她活下去的就是仇恨。现在,她的仇恨已经报了,在这一刻生的意义便从她的身上彻底流失。去陪伴她的家人,是她唯一的选择……

朱斌曾经想让人去拦住她,想告诉她从现在开始她能好好地活下去。但不知为什么,话到了口头却又什么说出来。在这样的时代里,这或者是她唯一的选择。让她就这么活着,整日的活在痛苦的煎熬里,也许比杀了她还要让她痛苦。

“武英王,我叫欧西山。”那老人却突然说道:“以前,我也是镇守九边的一个游击,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我受了伤,勉强活了下来,但兄弟们,却一个个死在了我的眼前。武英王,那时候我只想着怎样活下去,我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报仇这两个字!

我曾经读过几年书,从小就学着礼仪廉耻,忠孝待人,以德报怨,战场上谁杀了谁,那都是朝廷之间的事,咱们当兵吃粮的,犯不着彼此间落下什么深仇大恨。因为,我在后来做了件自己这一生都无法忘记的愚蠢的事情。

那日,一个满狗的士兵在战场上负了伤,正好我伤好了,想回到咱大明去,在半道上遇到了这个将死的满狗,我心里就想着以德报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念之差,我竟然把这满狗带到了附近的村子里救治,还把自己的身份告诉了他。

一个多月以后,那满狗的伤好了,他什么也没有说就离开了村子。我当时心里一点也不担心,总想着满人再凶,可咱们究竟是他的救命恩人,况且他在村子里的这些日子里,咱们都是好茶好水地招待他,他总不可能恩将仇报吧?

可我真的错了,两天后,那个满人又回来了。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带来了几百人金狗啊。那些金狗一进村子,就问我这个大明的游击在哪。村子里的人在金狗进村前已经让人把我藏到了附近的山上,谁也没有出卖我,一个也没有,没有……

金狗开始杀人了,那血,那尸体……等我重新回到村子的时候,整条村子两百七十一口人,死得干干净净。两百七十一个无辜的人啊,两百七十一个那满狗的救命恩人啊,就被他们曾经救过的人给杀光了,整条村子杀得一个不剩!”

所有的人都在默默地听着,没有人打断他的话,欧西山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显得那么冷静,看不出愤怒,看不出伤心,当他说完了这个故事后,又依然那么平静地说道:

“什么以德报怨,什么宽恕待人,我再也不会相信了。乡亲们,大明的将士们,杀,只有杀光了这些满人,才能为咱们汉人报仇,谁只要稍有仁慈之心,我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斌也一样平静地说道:“杀,只有杀才能报仇,你们所有的将军,士兵,都给我记住这句话,我不要任何仁慈,不要任何怜悯,杀,一直杀到盛京,给我杀出咱们汉人的威风!”

第423章 议和

盛京城里显出了一片凄清,不断有恶劣的消息从不同渠道传来。各式各样的流言充斥在盛京城,不断敲击着满人本就脆弱无比的心脏。就连盛京城的空气中,都充满了惶惶不可终日的紧张气氛。谁也不知道,汉人什么时候会出现在盛京城下!

最先把真实情报带给盛京满人的,是平西亲王所指挥的汉八旗士兵们。那些汉八旗的将领们,一个个守口如瓶,不肯把前线发生了什么告诉给满人。可是士兵们就没有将领们的耐心了,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从这些人的嘴里说出来。

最让这些满人心惊的,是他们最引以为骄傲的骑兵的全军覆灭。在这些满人的心中,得骑兵者得天下,纵然汉人的火器再厉害,也断然无法挡得住女真骑兵的冲击,可现在,竟然得到了他们的骑兵灭亡的消息,还有什么能够抵挡住汉人军队的攻势?

盛京城里那些和王爷、贝勒们有些交情的满人,开始纷纷想方设法地察探消息,听听究竟汉人会不会打到盛京,可让他们失望的是,这些王爷和贝勒们,居然和他们一样,对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得还没有自己的多。

很多满人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么残暴地对待汉人,现在可倒好了,轮到汉人威风了,轮到汉人就快把刀架到自己的脖子上了,轮到自己一点退路都没有了。

那些觉得自己稍稍有些门道的人,开始想着办法秘密和汉人接触,愿意提供一切情报,盛京朝廷的也好,清军编制的也好,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够在将来留下自己的一条性命。

汉人中有汉奸,满人中也一样有满奸。这世上可没有那么一个民族,全民族的人在危亡的关头,都能表现得那么大义凛然,忠贞不屈。

汉族与满族,或者其它国家不同的地方在于,和平的时候你永远也看不出汉人有多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一旦到了即将国破家亡的时候,这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团结,将使所有胆敢入侵汉族的敌人心惊。

大汉永远不会亡,皇汉永远不会灭。所以这个民族每每在即将亡国的时候,总会有无数的英雄,无数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总会有千千万万那些平时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让人看不起的汉人挺身而出,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流尽自己的一滴血。

说实话,朱斌确是来自另一个时代的人,他熟知这段历史,但真正能改变这段历史的,却绝对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做到的。在他的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大汉民族,站着的是千千万万,永远不会屈服的汉人!

所以,朱斌成功了,更加准确的说是汉人成功了!

因此,当吴三桂回援盛京的时候,那些满人们看着汉八旗士兵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敬畏。天知道以后这些汉人,会不会和那么所向披靡的明军一样,在盛京城里拉和血和火的战场。

更何况,现在能保障盛京城安危的,也许只能靠这些汉八旗的士兵了。

当吴三桂匆匆赶进皇宫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正是他政治上的盟友阿克顿。二十岁才刚刚出头的盛京将军阿克顿,短短一段时候没见,看起来竟然苍老了不少,一个小伙子,乍看上去惊叹已经像个四十岁的中年人了。

阿克顿见到吴三桂也没有来得及寒暄,张口便问:“前方战事正紧,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回来了?太后和陛下,昨天还说起你来着。平西王,究竟前面发生什么事了?”

吴三桂才一回到盛京,眼见盛京一点事也没有,心中已知又中了朱斌的计谋。不过现在也不是懊悔的时候,以多铎的智慧,要和朱斌比起来,那真是实在相差太远了,在自己回到盛京城的时候,热窝尔八成已经落到了朱斌手里。

他把在前线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一遍,匆匆说道:“朱斌既得了热窝尔,从那到盛京已成为了一片通途。我看纵然算上休整的时间,十日之内明军必到。盛京已是我们最后的防线,就算想要再退,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阿克顿的表情倒不象吴三桂的那么的紧张,扳着手指头说道。“如果算上平西王带回来的汉八旗,加上新征召的士兵,还有禁军、王公大臣们的家奴,总还能凑出个七、八万人,我看纵然明军想要大举攻城,嘿嘿,只怕他们一样会死伤惨重!”

吴三桂苦笑了一下,这位年轻人哪里知道,现在的打仗早和前两年不一样了。满人的能征惯战,在明军面前箭枝就如同小孩子在那过家家一样。只要明军把那些可怕的火器架设起来,再多的满人在他们面前,也只有徒自送死的份。

正在他想解释的时候,里面忽然传来了皇太后和陛下召见的命令。吴三桂和阿克顿告了个罪,急忙走了进去。一见到皇太后布木布泰和顺治帝,赶紧跪了下来三呼万岁。

布木布泰让他站了起来,赐了座,问起前方军情,吴三桂照实说了,布木布泰身子很明显地抖了起来,抱着顺治的手也紧了一紧,说道:

“这么说,我大清难道就没有救了吗?”

吴三桂硬了硬头皮,说道:“太后,要按照目前的局势来说,明军的攻势已经很难阻挡。他们不光将士骁勇善战,已不在我大清士兵之下,最主要的是他们拥有火器之利。那些火枪火炮的可怕程度,不是身临其境的人绝对无法体会,所以臣对能否守住盛京担忧得很……”

“胡说!”,边上已经升为禁军副统领的挞木格乐性子最急,也不顾吴三桂的身份不知要高出自己多少,大声叫道:“那些南人算是什么,我大铁骑纵横天下,有谁可以抵挡?若是那南人胆敢进犯盛京,我挞木格乐誓死捍卫主子,管叫他们有来无回!”

吴三桂也不和他争辩,只是苦笑了一下。这些小伙子年轻气盛,又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哪里知道明军的厉害,又哪里知道现在这支明军的可怕?

“你怎敢这么对平西亲王说话,退下!”布木布泰呵斥了他一句,随即皱着眉头说道:“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洪承畴,祖大寿,你二人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在明朝的时候,崇祯也素来倚靠两位为臂膀,眼下大清危亡之后你二人可有什么好的谋略没有?”

洪承畴和祖大寿互相看了一眼,明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这些情况他们早在和吴三桂旦夕通信的信使口中得知,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就算是奴而哈赤再生,皇太极复活,难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会有什么奇谋妙计,能够保住这个大清吗?

可皇太后的话又不能不回答,洪承畴硬着头皮说道:

“臣以为,明军虽然一路而来,但以我汉人的性格,想来不会赶尽杀绝,我大清本为明朝下属,不如派出一员得力大臣,前往明军阵营中议和。了不起割让些土地,再赔上一点款。明军既然取得了胜利,想来,也不会再赶尽杀绝了……”

他话音才刚刚落下,边上都统辉兰已经忍耐不住,大声叫了出来:

“洪承畴,你这是安的什么心?太祖爷和先帝在的时候,我大清对明朝战无不胜,难道到了本朝竟然要和南人求和?你究竟当的是我大清的官,还是汉人的官?太后,陛下,辉兰不才,也不要我大清士兵,愿领家奴,前往疆场,和明军决一死战!”

洪承畴冷笑了下,那么多清军都没有抵挡住明军,难道你的家奴便可以做到了?可是辉兰的话也刺痛了他的心,是啊,自己究竟是汉人还是满人?

在汉人的眼里,自己是可耻的汉奸。可在满人眼里,自己汉人的身份永远也摆脱不了。等到明军有一天打进了盛京,自己会遭到什么样的下场?

济尔哈朗眼看洪承畴面色不善,说道;“胡闹,军国大事岂是你一个孩子能够插嘴的?洪大人这一番话虽然不中听,可他的话,却是为了我大清着想,太后,陛下,事情发展到了这地步,我看咱们大清,也只有暂时拉下面子和明朝议和了。”

“臣也赞成洪大人的话。”众人看去说话的人正是吴三桂:“保住大清,以图东山再起才是我大清目前最要做的事情。当年明朝京师被破,崇祯身死,险些亡国,尚且能有今日之局面,而以我满人的坚忍卓绝,难道便做不到吗?”

看着众人的眼光都投向自己,吴三桂侃侃而谈道:

“究竟是面子重要,还是保住这个江山重要?究竟是和敌人全部拼死好,还是保住我大清的一缕血脉好?地丢了,银子赔了,终究有一天咱们还能再拿回来。可是人死了,那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要说恨,其实我对朱斌的恨比你们任何人都要深。正是因为这个人,才让我失去了一切。我做梦都想着要找他报仇。可是这不行啊,报仇总有时间报,但盲目的去和敌人拼命其实是最最愚蠢的事情。

皇上,太后,列位大臣。我大清和明朝相比,无论在土地上还是人口上都远远不及明朝。明朝死上一千个,一万个士兵也能承受这样的损失。可咱们大清死行了一万个士兵,那就已经伤了元气了啊……”

“平西亲王说的在理啊。”布木布泰叹息了一声,“人死了到哪去找?大清的颜面,大清的颜面,这怎么比得上祖宗给我留下来的江山啊。那么多的好孩子都死在了战场上,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