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316章

血沃轩辕-第316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到一点胜利的希望,他看到的只是战场上血淋淋的杀戮。自己的士兵,在明军持续而猛烈的打击下,不断的在战场上死去。吴三桂的眼神渐渐迷糊了起来……

这一场大“决战”,没有任何悬念的结束了。其实从一开始,清军便已经注定了这样的结局。而对于明军来说,这更像是一场练兵。为未来战争的到来,而提前进行的练兵。

在这一次的战斗中,清军付出了近两万人的代价。而做为吴三桂王牌的汉军正红旗,也几乎在这一次的战斗中被彻底打残。盛京的城楼,已经覆盖在了明军的炮火之下。

铁甲战车的实战试验相对来说还是成功的。三百辆参战的铁甲战车,二十七辆因为机械故障而被迫退出战斗。三十三名明军士兵,因为在铁甲战车内的转动不便被火枪误伤。而绝大多数的铁甲战车,则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成功的回到了本方阵地。

但朱斌对这一结局却显得并不是太满意。一是铁甲战车由于承载了两名壮汉,而显得行动过于缓慢了些,和朱斌设想中战车本该拥有的高机动性相差设远。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铁甲战车主要是依靠火枪来杀伤敌人,而这一点,才是朱斌最迫切希望得到改进的。

铁甲战车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更多的是依靠带给敌人心理上的震撼力。实际上在实战中,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并没有带给对方多少的大的杀伤。起码从目前来看,明军的铁甲战车,还无法成为战场上,一支能够决定胜负的力量。

不过亲眼目睹了铁甲战车的明军将士,倒是欢呼雀跃不止。新式武器的出现,总是能够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更何况,是这种刀枪不入的武器?现在的明军,有强大的火炮,有威力无穷的火枪,再加上铁甲战车的助战。盛京,鞑子的国都,又凭什么来抵挡攻击?

大明景平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盛京城外的野战,明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满清最后可以依靠的一支军事力量,吴三桂指挥的部队已被彻底击溃。随时随地,明军都可以对盛京发起毁灭性的炮击。随时随地,大明都可以成为盛京的主人!

……

当吴三桂从昏迷中悠悠醒来的时候,发现正在帮他在伤口换药的,竟然是自己当初从草原上带来的那个蒙古族少女萨日郎花。他身子稍微动了动,伤口却带来了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吴三桂叹了口气,终于放弃了想要起身的打算!

“我现在是在哪里?”吴三桂茫然地看着头顶的帐篷,失神地问道。

“在军营里。”萨日郎花的语气显得冷冰冰的,自从被吴三桂带到了自己住处后,这两个和吴三桂有着灭族之仇的姐弟,虽然在以后不再像过去那样仇恨吴三桂,但始终都是一副对吴三桂不理不睬的样子。帮吴三桂包扎好了伤口,萨日郎花冷漠地说道:

“你昏迷了整整一天,是你的部下把你拼死救了出来,现在是在距离盛京三十里的地方。”

“明军马上要开始攻击盛京,我要回去保卫盛京。”吴三桂虚弱地说道。

萨日郎花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难道你还想回去吗?是祖大寿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把我送了出来。祖大寿让我告诉你,当你的部下把战报报告给朝廷后,朝廷认为你是败军之将,把那么多的军队都给弄丢了,现在正在到处抓你,要重重治你的罪!”

原来,满清朝廷早就预感到盛京城外的野战已经不可能取得胜利。但为了盛京军民的士气,他们需要找一个替罪羊。而身为汉人的吴三桂,却正是这样的替罪羊。

吴三桂是祖大寿最喜欢,最欣赏的外甥,他不想让吴三桂陪着满清一起殉葬。所以他冒死将萨日郎花两姐弟送了出来,为吴三桂通风报信,让他再也不要回来了。

虽然有雷大同的叛变,可是汉军正红旗剩下的兵卒,对吴三桂还是忠心耿耿的。当抓捕吴三桂的钦差来到军营后,这些士兵毫不犹豫地杀死了钦差,死死保着吴三桂冲了出来。

吴三桂的脑海中一片迷茫。自己现在算是什么,究竟算是什么?汉人吗?自己早就成了汉人眼里的汉奸。满人吗?现在自己却成为满人的通缉要犯。

他叫进了方彪,询问之下,才知道自己身边仅仅剩下了五百名士兵。吴三桂苦笑了下,这就是所谓的造物弄人吧。当年关宁军在自己手里弄没了,千辛万苦组建起的汉军八旗,竟然又这么化为了过眼云烟。难道自己人生的命运,便永远是这样子的吗……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让方彪和萨日郎花把自己扶了起来,勉强走到了军营外。他看到自己那些剩下来的士兵们,一个个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垂头丧气地坐在那。看到大帅出来,都勉强站了起来。可是他们的双眼中,却是那么的迷茫空洞。

“兄弟们,这仗输了,咱们输了。”吴三桂忍着剧烈的疼痛,惨笑了下,说道:

“现在咱们都成了满人眼里的叛徒,是我吴三桂对不起大家。咱吴三桂总以为自己了不起,可到头来最大的输家却总是咱。汉军八旗从现在开始没了,咱们也没有可以容身的地方了。汉人要杀咱们,满人也一心想要杀咱们……”

他话说得急了,重重地咳嗽了几声,慢慢地看了一眼他的兄弟:

“都这么多年了,有的兄弟是从宁远的时候就跟着我吴三桂的,有的是以后跟的,可在咱吴三桂的眼里,你们,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当大哥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们的,散吧,都散了吧。以后再也不要出现在战场上了,好好地过日子吧。”

“大帅,我等不走,我们死也要死在你的身边!”

听着五百个兄弟异口同声地回答,吴三桂笑得是那样的凄凉,无助:“不要死,不要轻易说死。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雷大同叛了,因为他和兄弟们想家,咱不怪他。你们当中的很多人家都在中原,回吧,全部都回去吧……”

他不担心这些士兵回去后会面对什么样的境遇,因为他了解朱斌。朱斌杀满人,但不杀汉人。尤其是这些当兵吃粮的小兵,他更加不会为难他们的。

那五百名士兵谁都不想走,可是在吴三桂变得严厉的语气中,他们终究还是渐渐地散了。而从现在开始,再也没有什么汉军正红旗,再也没有什么汉八旗了。这将永远是这些劫后余生的士兵们的一个梦,一个他们想回忆,却又害怕回忆的恶梦!

方彪和萨日郎花姐弟留了下来,他们并没有离开吴三桂。

“我就这么一个人,大帅不把我留在身边,我还能去哪?”方彪闷声闷气地说道,又不断的在那把玩着的战刀,好像对这一问题根本就懒得回答一般。

当吴三桂把目光投向了萨日郎花姐弟的身上,萨日郎花淡淡地说道:“我们留在你的身边,是为了帮我们的族人报仇。仇还没有报,我们又怎么会离开?现在你身边就剩下了一个方彪,正是我们报仇的最好时候!”

吴三桂笑了一下,无论谁杀了自己,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大帅,我们去哪?”方彪站起身闷声问道。

吴三桂看了他一眼,想起了雷大同死前对自己说过的话。这人像是满人安插在自己身边的探子?他忠贞,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依旧没有抛弃自己,像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探子?

盛京那传来了沉闷的炮声,是明军开始攻城了吗?吴三桂向他们三人招了招手:“走,走到哪儿算哪,这天底下难道真的没有我们安生的地方了吗?”

……

大明景平三年三月三十日,在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明军兵临盛京城下!

是役,明军动用精锐三万余人,民夫十五万。源源不断的物资,在守卫盛京满清士兵的眼皮底下不断运送上来。覆灭的阴云已在盛京上空盘旋。

三月三十一日,在无数明军将领的簇拥下,大明义烈忠勇武英王视察明军阵地。几乎所有盛京城楼上的满清士兵,都清楚地看到了在明军大旗下,那个英武的大明王爷。

甚至,大胆的朱斌还带着自己的部下,最近时离开盛京仅百步之遥,观测盛京城的防卫,旁若无人的这些明军将军们,不时地对着城楼上指指点点着什么。

一个鞑子将领找来弓箭,向朱斌的方向射了过去,箭尚未到,已被一旁的李天齐一砍两断,朱斌让人取来断箭,只略略看了看眼,又将其抛到一边,对着城楼上方放声大笑而道:

“鞑子,鞑子,今日你射我一箭,盛京城破,我还你十箭,你杀我一人,我屠你百人。等我大明战旗飘扬在盛京之中,我必还你个锦州三日!”

第434章 炮击盛京

对盛京的攻击已经完成,大量的明军将士,民夫,当地汉人百姓云集于盛京城下,无数的火炮炮口对准了盛京城的城楼,大明的战旗到处可见,那猎猎飞舞的战旗,展示着大明即将成为盛京的新的主人,即将让满人历史划上句号,那份无论谁也无法撼动的决心!

明军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了,因为在离开盛京,指挥策划与明军决战的吴三桂,终究还是为汉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以自己的借口驱散了盛京城里几乎所有的汉人,让明军强大的,无坚不摧的火炮力量,终于可以放开手来对盛京进行最大的洗礼。

城里大约还有一千余名大明的探子依旧在活动,但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办法再撤离了。其实当他们进入盛京的第一天,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舍身取义,以身赴死,是牢牢扎根在他们脑海中的信念。他们,正在静静等待着炮弹的落下……

而负责盛京防卫任务的,名义上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但实际真正在一线指挥的,是盛京将军阿克顿,这个年轻的鞑子将领,第一次指挥如此多的军队,但他却似乎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害怕的,反而还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恨不得战争立刻爆发。

盛京城里他所有能够动用的军事力量,为士卒七万二千人,虽然这些士兵老的老,小的小,可必将是七万多人啊,加上盛京战备物资早有储备,粮食足可以坚持两个月,弓箭无数。明军就算火器再犀利,难道真便如同长了眼睛,能够指哪打哪吗?

挞木格乐走了过来,这位昔日最要好的兄弟,最近和他好像越来越陌生了。两人就算在宫中偶尔见面,也只是礼节性的打个招呼,当日那种亲密已经荡然无存。阿克顿想到这有些心酸,难道他们之间的裂缝,真的到了无法弥补的地步了吗?

“皇太后命令我率领两千禁军助战,以归于你的指挥。”挞木格乐冷冷地说道:“我的任务,主要是保卫你的安全,以避免遭到南人的伤害。”

阿克顿心中咯噔了一下,他虽然年轻,为官的时间也不长,但在这些日子里,宫中的一些事情,也大致弄了个清楚。皇太后派挞木格乐来,而且仅仅是两千人,还是贴身侍卫。这哪里是在保护自己,分明就是在监视自己,让自己无法生出二心。

“多谢太后好意。”阿克顿淡淡地说道:“阿克顿必然竭尽所能以报太后之恩……”

“轰”的一声巨响,就在阿克顿话音还没有落下的时候,明军的炮击开始了。

大明景平三年四月初二,对盛京的攻击正式开始。是役,明军在第一天投入火炮一百五十门,各类炮弹一千二百余枚。而炮手们并没有得到具体的轰炸目标。第一天的攻击,更多意义上是给盛京城内的满人,带来心理上的沉重打击。

一枚枚的炮弹在盛京城内炸响。尽管满人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这样的打击下还是让他们在第一天就蒙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巨大的气浪几乎能使盛京晃动,满人们躲在自己的住处,仿佛这里能带给他们安全一般。

皇宫里的惊慌不亚于平民。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聚集到了皇宫。外面是不断响起的,让人听了心一阵一阵牵动的炮声,里面是一张张畏惧的面孔。这些大臣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在这样的时候竟然一起聚到了皇宫,难道在这便能带给他们保障?

布木布泰面如寒霜的高高坐在上面。她恨,恨多尔衮的无耻,恨吴三桂的无能。大清那无敌于天下的八旗大军,这才多少年竟然落到了这等地步。当年是清军在汉人的京师耀武扬威,现在一转眼间明军竟然打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汉人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可这离三十年相差得也实在太远了啊。顺治元年的时候,清军还雄心勃勃,准备进入中原,夺取汉人的江山,到了顺治三年的时候,眼看着这皇宫便要换上主人了……

顺治帝显得非常害怕,一双眼睛投向了自己皇太后。布木布泰叹息了一声,将自己的儿子抱到了怀中。可怜的皇帝,可怜的儿子,这么小的年纪却要你在这张位置上接受煎熬。看着底下那群呆若木鸡的大臣,不禁发怒起来:

“你们,你们说现在应该怎么办?外面的声音不是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