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6章

血沃轩辕-第6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话,后头却哽咽着什么也说不出来……

吴三桂鼻梁上的伤口又重新迸裂,已经干涸的鲜血,在他的脸上结上了一个个血块。而身上大大小小也不知受了多少刀伤、箭伤,不断的有鲜血流出。可吴三桂整个人看起来除了显得异常疲惫外,竟似根本感觉不到疼痛一样。

“出征五十骑,归来七勇士,装哉,装哉。”祖大寿大声赞道:“若我大明上下都能如长伯一般,何愁后金不灭,国家不能太平!”

吴三桂在父亲的搀扶下勉强站了起来:“总镇,这都是兄弟们拼命换来的,与吴三桂何关?这些兄弟都不易,请总镇……好好的葬了他们吧……”

祖大寿惨然点了点头:“这些都是我大明的好男儿,我不会亏待他们的……”

这一战,吴三桂和麾下五十关宁铁骑,杀敌一百一十七人,自己仅剩七骑幸存,战况之惨烈,关宁铁骑战斗力之强,可想而知。祖大寿又是欣喜,又是感叹。可惜的是袁督师留下的九千关宁铁骑,被朝廷调的调,死的死,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报,朱斌也回来了。”正当祖大寿感叹的时候,一名小校上来说道。

还未等祖大寿说出请字,朱斌已经策马来到。从马上下来的朱斌,与吴三桂完全是两个样子。吴三桂身上到处都是鲜血,可朱斌身上,除了一点灰尘以外,竟是干干净净,看他的样子,好像不是才打完一场仗,而是刚参加完了一一次宴会回来。

为将者不能身先士卒,又岂是一名好的将领?祖大寿看到朱斌的样子,心中略略有些不满,说话的时候也有些冷淡:“朱斌,这次你杀了多少敌人?”

“回总镇话。”朱斌微一低头,说道:“刚刚初步统计了下,总共杀死后金兵一百二十六人,生俘十九人,不过这可能还不是最准确的数字,因为刚才战场太乱了,所以具体的情况还要等刘旗总来了才知道。”

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自小在武将世家长大,勇猛如吴三桂者,才杀了一百十七人,而这刚刚投军不过第二天的年轻人,这次取得的战功居然已经超过了吴三桂?

“那你,你那损失多少?”意想不到的祖大寿,睁大了眼睛问道。

“哎,还是伤了两个……”叹着气的朱斌明显掩饰不住自己的得意:“那两人冲得急了,从马上掉了下来,一个拐伤了左腿,一个弄折了胳膊,我看没有两三月,怕是不能从军了……”

在场的明军将士简直像在听神怪故事一样看着朱斌,他们很怀疑朱斌是不是在吹牛,不损一兵一卒而杀死上百后金士兵,这也太不可思议些了。

吴三桂不顾身上伤口,推开为他包扎的士兵,一步就冲到朱斌面前,抓住了他的胳膊说道:“兄弟,快和我说说,这,这仗你究竟是怎么打的?”

看到明末有名的猛将吴三桂也如此震惊,朱斌不免大是得意,一番战斗在他嘴里说出,添油加醋那是绝对少不了的了。战斗才开始的时候状况是如何如何的紧张,他朱大人又是如何如何的临危不惧,用兵如神,智谋迭出,这才终于取得一场大捷……

在他朱大人的述说了,诸葛孔明重生也要甘拜下风,孙武子再世也要望尘莫及。大明得到他,那真是祖宗积了大德,天不亡它大明,他朱大人一人便足可以抵十万雄兵……

众人听得半信半疑,随后到来的刘风很快证实了朱斌的话。从刘风嘴里说出来的战斗情况,虽然不如朱斌自己吹嘘得那么神奇,但去掉朱斌自吹自擂其中的水分,这也当真是明军一次难得一见的以少胜多的酣畅之战了。

“好,好。”祖大寿激动的话音都有些颤抖了:“少年英雄,少年英雄……吴三桂勇冠三军,朱斌谋略无双,军中得你二人,真乃我明军之福,大明之福也!袁督师,你在天有灵,也该欣慰了吧!”

此时袁崇焕已被处死,祖大寿兴奋之余,竟是毫不避嫌的大声说出这样的话来。好在现在是和后金对峙的关键时刻,否则一旦传到京中,祖大寿又是死罪一条。

“兄弟,好样的,我不如你!”吴三桂也真心的替他的兄弟高兴,用力锤了下朱斌的胸膛:“日后你我二人联手,定杀得那些女真狗片甲不留!”

朱斌摸了下被吴三桂锤疼的胸膛,心中只是想到今后这种事情还是少叫自己做的好,好运总有用完的一天,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万一哪次一失手,自己这条小命可就难保了。

边上的明军将领都是聪明人,见朱斌和吴三桂这次立下如此功劳,又得到总爷器重,飞黄腾达那是少不了的了,一个个急忙上来道喜不已,“少年英雄”这四个字,成了他们嘴里使用频率最多的字眼了。

这时刘风上来说道:“朱大人,小人方才错怪了你,还请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朱大人用兵如神,小人心里钦佩不已,将来要向大人请教的地方多了,请大人不吝赐教。”

见素来傲慢的关宁铁骑的将领都对自己低头,朱斌更是得意,稍稍谦虚了几句,忽然想到,将来要打仗的时候多了,遇到危险也决然不是一次两次,如果能把刘风弄到自己身边,那岂不是多了一个不要钱的保镖?

看朱斌忽然沉默下来,刘风以为这位朱大人心中又有什么奇谋,他哪里会猜到朱斌的龌龊心思?钦佩不已的他,要是知道朱大人心中的真实想法,不知又会做何感想……

第013章 “天字第一营”

吴三桂这一伤,足足伤了近三个月这才好利索了。这段时间里,明军和后金军小规模的战斗不断,不过大型的冲突,倒是一次也没有过。

在这三个月里,朱斌倒是静下心来,认真的向祖大寿学习些兵法谋略,没事又经常往吴三桂的营帐跑去,名义上是探伤,实际上往往话题都会转到用兵之道上,他朱斌可倒不是一门心思想要成为一名军人,而是这些东西未来都是飞黄腾达,乃至于保命求生本的,不可不认真钻研一二。

吴三桂对自己的这位兄弟“计谋”钦佩无比,反倒觉得自己的勇猛无足轻重,对朱斌的问题是有问必答,丝毫也不隐瞒什么。他从小生在将官世家,通晓兵法,因此朱斌在他身上获益良多,慢慢的也对打仗有了些了解。

就在吴三桂伤好的时候,朝廷的任命也终于到达。吴三桂身后有边关大将祖大寿做后台,朝廷里的大太监高起潜又是他的义父,能为他多方打点,因此以一个十八岁的青年身份,一下成为了游击,正式跨入了将军的行列。这是个从三品的官职,由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来担任,也当真是破了大明朝的先例。

不仅如此,朝廷里还正式赞誉吴三桂“勇冠三军,孝闻九边”,这八个字的评语让吴三桂身价倍增,顿时成了上上下下,朝廷边塞的大红人,吴三桂一下由原本默默无名的小卒,成为了老百姓心目中大大英雄。

相比之下,朱斌的任命就没有那么显赫了。虽然祖大寿竭力保举,又派快马把朱斌二次的功绩送抵朝廷,但朝廷里的那些官员们斟酌良久,才放了一个正五品的守备给他。任命中还说到,本来以朱斌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获得这份官职的,但念着边关将士辛苦,皇上又一心体恤栽培青年将官,这才格外开恩。朱斌挡感恩戴德,尽心为朝廷办事云云……

虽然吴三桂为自己的兄弟大是不平,可朱斌倒不太在乎。反正自己本来就是一介老百姓,靠着好运气和自己的狡诈,居然也混到了个正五品的官员,那就已经很不错了,这就是自己未来飞黄腾达的开始。他就不信以自己超出这个时代太多的知识和智慧,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能混到个将军做做。

祖大寿为两个年轻人摆了一桌庆祝宴席,请了军中几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将领相陪。刘风以一小小旗总身份,只因跟随朱斌立下赫赫战功,竟然也位列其中。只是他身份低微,在酒席宴上只是低头喝酒吃菜,并不敢多说一句。

到了这个时候,朱斌才亲眼看到了什么叫奢侈。他早听说过明朝人最注重吃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回乡省亲的时候,沿途官员一路招待,极尽美食,可到了自己家乡,当地官员为他接风,光是冷菜就上了九十九道,热菜三百九十九道,张居正这才感叹道:“一路走来,到了今天我才终于吃了一顿饱饭……”

祖大寿准备的是一桌海参宴,特意安排了清汤原汁鲍鱼。用的是最上等的皱纹盘大鲍,一只只有剖开的半个鹅蛋大小,摆成六六如意图案,鲍肉上剜了花纹,撒上红椒、青葱,黄姜切成极细的丝,鲍贝内壁闪着华美的珍珠色泽。

这样的美食,在朱斌自己的时代,他朱大人可只在酒店里看过,要想吃的话,那口袋里的几个钱,可还不够舔上一下鲍壳的,不曾想在这居然有了这样的口福。

可祖大寿却似乎还非常不满意,一迭声的抱歉说现在战争时期,要弄上一桌上等的酒席实在困难,因此上也只能请宾客们多多包涵了……

最妙的是,酒席边上还有几个清俊的十三四岁的小亲兵,在席间调丝弄竹,为宾主们唱曲。朱斌看着这几个清秀的男孩子,想到明末的风气,心中不禁大是怀疑难道威风八面的祖大寿也爱好孪童这个调调?

来去喝了几杯酒,祖大寿忽然说道:“长伯自然是留在这里,可朱……”想到这,祖大寿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朱斌,来了这许久,倒忘记问你,你可有表字没有?”

表字?老子那时代哪有这东西?可朱斌若说自己没有,只怕当时就会被诸人看不起,他眼睛眨了眨,说道:“回总镇话,小人表字文邦。”

“文邦,文邦,文可安邦定国,好,好,好得很。”祖大寿随后赞了两句,接着就皱起眉头说道:“只是现在各营俱有将官,将文邦安排到何处倒是大费周折。”

一边吴襄想了好久,这才犹豫不决地说道:“倒是有一营可以安排,只是……”

他的话让祖大寿也想到了什么,这位打起仗来雷厉风行的大将,忽然也变得迟疑起来:“你,你说的是‘天字第一营’?只怕,文邦去了不好带兵啊……”

一听“天字第一营”这几个字,朱斌顿时大喜,想必这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自己若是能掌控在手中,只怕又多了一个飞升的资本,当时考虑也没考虑就说道:“总镇无需担心,就请将其交给小将,小将必然尽心竭力,不辜负总镇期望……”

“你真的要去那?”祖大寿神色古怪看着朱斌,想了一会,才叹了口气说道:“也罢,以你层出不穷的智谋,或者可以带好他们,哎,不过这想来也难……”

到了这个时候,朱斌才觉得事情不那么简单了,可话都说出了口,又不能反悔,不管怎么说好歹也是自己带的第一支队伍,当时就硬着头皮说道:“总镇大可放心,小将自有办法!”

第014章 四大公子

“你身边没个帮手也不好做事。”仿佛像是要补偿朱斌似的,祖大寿又说道:“这样,刘风跟曾过过你,就让他和他一旗关宁铁骑,都充当你的卫士吧,刘风你可乐意?”

朱斌顿时大喜,他垂涎关宁铁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刘风和他部下的勇猛善战,他早就看在眼里,此时得到祖大寿这么应允,真正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朱斌正襟危坐,强装镇静,心里只担心那刘风不肯答应。

“总镇既然有命,小将不敢推辞。”刘风站起身来,向朱斌行了个礼,非常真诚地说道:“那次跟随在朱大人身边,刘风对大人的计谋心中钦佩万分,今总镇命我服侍大人,正可在大人左右聆听教诲,刘风必然受益匪浅。”

几句“大人”一叫,直把朱斌叫得骨头都酥上了几两,一迭声的谦虚了几句,可眉宇间的那份得意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的。

祖大寿看在眼里,只觉得这个年轻人计谋是有的,也很对自己胃口,只是略显轻浮了些,将来自己有空,还是要好好教导一番,他日必可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和吴三桂一起成为自己手下的两员猛将。

这顿酒喝到天色大黑才结束,祖大寿不胜酒力,让部下代为送客,自己先行进入屋内休息。朱斌和吴三桂策马走在前面,想到后面五十名关宁铁骑居然成为了自己的保镖,心中得意那是不必说的了。

“兄弟。”吴三桂叹息了声,说道:“建昌城下,兄弟功劳远为我高,可朝廷只授你一个守备之职,实在欠缺公平。我的义父高起潜在朝廷里甚有权势,听说今日又被任命为关宁援军监军,他日找到机会,我必要为兄弟讨还个公道……”

这大太监高起潜的“大名”,朱斌可是在陈博士为他准备的明朝资料上早有所闻,崇祯命他为总监抵御满清鞑子,可这人胆小无比,不敢打仗,只敢割死人脑袋冒充军功,后来还让督师卢象升孤军奋战,生生把个卢象升害死,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要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