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官之骄子 >

第45章

官之骄子-第45章

小说: 官之骄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嫣儿现在幸福的坐在永久牌自行车的后座上,双手搂着苏唐的腰。苏唐一路哼着歌,然后载着慕容嫣儿前往德聚轩。
    一进入德聚轩,就发现菜已经全部点好了,而且综合办的所有人也全部到了,就等着苏唐这个正主过来了。
    慕容嫣儿对于苏唐的这些工作同仁自然也是不陌生,大大方方的坐在苏唐的右手边,女主人的位置。然后与大家觥筹交错着,大家闺秀之资显露无疑。
    “苏主任恭喜你晋升了。”李南海作为综合办的副主任,自然要起个带头作用,于是起身带领大家敬了苏唐一杯。
    “哟,苏唐,原来今天你升职了呀。我还以为今天又是例行公事,你请大家德聚轩吃一顿呢。”慕容嫣儿有点惊讶地道。
    “呵呵,没错,你老公我现在正经是个正科长了,你以后就是苏科长夫人了。”苏唐打趣的同时,不忘吃慕容嫣儿的豆腐。
    今天大伙高兴,慕容嫣儿也没有去纠正苏唐的话,就任由他去了。
    在苏唐一行人欢乐的同时,在极北的莫斯科,有人可乐不起来。
    这个人就是哥尔巴乔夫,现在哥尔巴乔夫可谓是一个头两个大。
    现在苏联的外币储备,几乎为零。让苏联的外交处于瘫痪,也无力从外国进口生活物资,百姓反抗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之后,美元是直接与黄金挂钩的。所谓的外币储备,几乎就是以美元作为外币储备。虽说欧盟的崛起,对美元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美元霸主的地位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取代的。
    而苏联现在国库的美元储备几乎为零。
    哥尔巴乔夫就遇到了这个一个难题,美元储备为零,在国外完全没办法立足。有一次哥尔巴乔夫到联合国去开会,但是整个苏联的美元储备只够让哥尔巴乔夫支付一个晚上的酒店。于是哥尔巴乔夫第二天就被酒店给赶了出来,灰溜溜的回到了苏联。
    从这个事例就可以看出,现在苏联的处境十分的艰难。
    更让哥尔巴乔夫难受的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这段时间内一个个宣布dú lì,脱离苏联的控制。
    这个屹立在北方半个世纪之久的巨人,现在是举步维艰着。不断地忍受着一个个加盟共和国脱离他们,就如同这个巨人身上的肉,不断地被人割掉一样,十分地难受。
    而叶利清这个时候,竟然如同隐形人一样,并没有再次跳出来与哥尔巴乔夫继续颤抖,这让哥尔巴乔夫稍微静心一点。
    叶利清趁着这段时间,在苏联举步维艰的阶段,利用苏唐资助的金钱,大肆贿赂苏联的官员,让他们可以支持接下来他所准备要做的事情。
    苏唐这一阵子也没有闲着,不断地观察苏联最近发生的事情,观察着每天都有哪些国家宣布脱离苏联。
    期间,叶晓东也偷偷摸摸地来了华夏一趟,苏唐和叶晓东两人交流着彼此的想法。苏唐告诉叶晓东,让叶利清这阵子多出来活动活动,特别是动用一部分的资金来援助苏联的百姓们。
    因为苏联的百姓们已经认识到苏联与老美之间的差距,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差,与老美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让苏联的百姓们感觉到当权者的无能,改革失败的yīn云笼罩着整个苏联。
    如果这个时候,叶利清可以动用一笔资金购入一大笔物资来援助苏联的百姓,特别是俄罗斯的百姓,这对于叶利清当选俄罗斯共和国的总统是十分重要的。
    而苏唐也帮助叶晓东从华夏国内,低价购入了一大批生活物资,然后动用一辆火车将这一批物资悄悄地运往苏联,然后让叶利清去分配。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宣布dú lì的国家越来越多,苏联将要解体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整个国际都在关注着苏联事态的发展。
    而华夏国的领导们,不管是九鼎还是各开国元勋们,全部都齐聚在最高首长的庭院当中。
    “我们的苏联老大哥,现在rì子十分地不好过啊。估计已经快撑不久了。”最高首长终于将这个最糟糕的状况说了出来。
    大家都陷入沉默当中。
    “我们能够做什么事情来阻止或者减缓这件事情的发生吗?”一号首长询问道。
    只不过大家都摇了摇头。
    大家都看到了苏联举步维艰的局面,但是还没有人会去联想到苏联最终会走向解体这个死胡同。只不过,最高首长是谁?凭借着最高首长的政治眼光,已经看到了很远、很远。
    最高首长当然不希望苏联就这样子的解体,但是真有那么一天到来的话,最高首长也不会觉得十分意外的。

第六十四章 苏联解体
  第六十四章 苏联解体    
    举步维艰的巨人,拖着残破的身躯,在冰天雪地中继续前行着。只是已经坡脚的巨人,身上破碎的衣裳,在寒风中显得瑟瑟发抖着。
    每走一步,巨人都要耗费极大的力气,而且每走一步,鲜血就滴下一滴,肉也被割下一块。直到最后,巨人身上的破衣裳已经遮挡不住身躯,身上的肉也被割的差不多了,在冰天雪地中摇摇晃晃的。
    巨人已经停止了向前的脚步,只是不停地发抖着,双眼无神,不知什么时候就轰然倒地。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着,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1991年的8月份。
    苏唐还在华夏国外交部综合办任职着,办公室上面全部都堆积着国际报刊。在整个外交部中,几乎人手都会拿一份国际报刊,而且每个人注意的焦点都在苏联,这个坡脚的巨人最终结局到底会怎样,无数人纷纷议论着。
    苏唐也接到了上级领导的任务,那就是全力以赴观察苏联的动态,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就立马上报。
    于是,苏唐这阵子不仅在办公室当中钻研报刊,还时不时的打电话与驻苏联的外交大使沟通,不断的了解着苏联的动态。
    有的时候,苏唐还亲自跑到苏联去实地的考察。当然,肯定是以自己的名义前往苏联的。只不过,这些出访都是经过外交部领导的批准,算是公差。
    每次苏唐到了莫斯科,都会与叶晓东碰头。叶晓东都会将苏联最新的动态告知苏唐,并将他父亲叶利清的一些动作告诉苏唐。
    苏唐也会对叶利清的一些行为作出点评,并将自己的一些想法通过叶晓东转告给叶利清。毕竟叶利清现在作为俄罗斯政党的领袖,特别是在苏联举步维艰的时刻,尤其重要。叶利清每天都得忙到深夜,根本就没有办法来见苏唐,只能通过叶晓东来作为双方沟通的桥梁的。
    期间苏唐还陆陆续续地将一些金钱交给叶晓东,让叶晓东将这笔金钱转交给叶利清去运转。如今,叶晓东的名声,在俄罗斯人民当中也是极其响亮的。
    叶晓东主要出名的原因并不是他是俄罗斯政党领袖叶利清的儿子,而是叶晓东作为个体,不断地向俄罗斯人民派发生活物资。
    几乎俄罗斯的每一个角落,叶晓东都不辞辛苦的跑过了一遍。每到一个地方,就将一批生活物资带到那个地方。正是因为叶晓东的举动,为处在寒冬中的俄罗斯人民带来一丝的温暖。这才是叶晓东名声大涨的主要原因。
    华夏国内有一句老话,那就是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老百姓都是淳朴的,特别是俄罗斯的人民们,经过了长时间的物资缺乏。rì子过得越来越困苦,当有人派发物资的时候,自然是十分地感激。
    当然,叶晓东能够做到这一点,走遍俄罗斯每一个角落,而且都带去了大批的生活物资。背后如果没有苏唐这个散财童子出力的话,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可以说,苏唐才是解救这些黎明百姓的大功臣、大恩人。只不过,俄罗斯的人民可不知道这一些,他们只知道叶晓东为他们带来了物资,他们感谢叶晓东就对了。
    每一次苏唐从苏联归国之后,都会写出一些文章出来。这些文章都是苏联的一些现状,还有政坛上面的格局变化。只不过,这些文章并没有对外公布,而是形成保密文件,每次苏唐写完之后,直接递送到大内。
    就连外交部的副部长都没有资格看到这些保密文件,最多只有外交部的部长才能看上一两眼,就赶紧送往大内,让首长们查看。
    之所以苏唐可以拥有这么大的权利和机遇,那都是苏家老爷子和最高首长的功劳。
    最高首长赏识苏唐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同时也知道苏唐才智过人,肯定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观点。而且,苏唐既然可以从苏联搞回一批重武器回来,自然是苏联政坛内有人。最高首长利用苏唐这一点,让苏唐分析苏联的动态,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十分有针对xìng。
    因为苏联老大哥已经步履蹒跚了,对于华夏国的影响十分重大。那些原先隐居在家的开国元勋们,全部重新出马,关注着苏联老大哥的动态。
    苏家老爷子自然不能免俗,凭借着苏家老爷子所知道的内幕,自然知道苏唐可以得到最新的消息。于是就向最高首长建议,让苏唐有什么新见解,就送往大内,供各位首长参考。
    这两方面的原因,才导致了苏唐能够享有如此巨大的殊荣。
    只是,就算苏唐这只重生的蝴蝶再怎样改变轨迹,也是无法推动历史的年轮。
    在1991年8月19rì的时候,该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苏联的总统哥尔巴乔夫被软禁了。
    当这个消息被苏唐得知的时候,苏唐心中叹了一口气:历史终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这一次政变,并不是由叶利清发起的。同时,苏唐早就让叶晓东转告叶利清要小心苏共的强硬派。只是,就算再怎样小心,这一场政变始终还是爆发了。
    苏唐知道,这一场政变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是,苏共内部,自此之后就由原本还算和睦的场景变得剑拔弩张的。
    这也是加速了苏联最终走向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唐算是华夏国内第一个知道哥尔巴乔夫被软禁消息的人,于是马不停蹄的,直接杀入大内,将这个消息告知苏老爷子。
    苏老爷子现在已经常住大内,并没有回到四合院养老,所以苏老爷子得到消息之后,立马撇下苏唐,往最高首长的院落奔去。
    毕竟这个消息实在还过于骇人了,最高领袖被软禁了,苏联还不动荡?
    动荡是一定的,但是并没有苏老爷子他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在叶利清的小心防范下,当政变一发生的时候,叶利清就及时作出了反应。
    原先苏共强硬派已经联合了军队,准备推翻哥尔巴乔夫的政权。但是,在叶利清的策反之下,军队纷纷反水。这才是这场政变最终以失败告终。
    只是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混乱,措施不够坚定,苏联的局面还是一度呈现了失控的状态。叶利清忙的焦头烂额的,竟然将苏唐之前告诫的话语给遗忘了。
    苏唐之前告诫叶利清,一旦有人发动政变,那么控制住之后,就要发动苏联公投的力量,试图挽回苏联的命脉。
    只不过,历史终究是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的。虽说有苏唐的告诫,但是叶利清此时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只懂得谋取自己的利益,没不顾苏联的大局了。
    在叶利清的干预下,最终哥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之后恢复了职务。但是苏联zhōng yāngzhèng fǔ已经没有办法扼制加盟共和国分离的势力。
    就在这时,叶利清利用俄罗斯公投,奠定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也就在这一次俄罗斯大选当中,叶利清凭借着自己的人气和人脉,再加上好人叶晓东为自己的父亲站台。那些受过叶晓东恩惠的俄罗斯选民们,纷纷投叶利清的选票。
    最终叶利清以高票当选为俄罗斯的总统。
    就在叶利清成功当选为总统之后,叶利清就想要推翻哥尔巴乔夫的政权,于是就宣布苏共为非法的政党。宣布自己成立的俄罗斯党才是唯一合法的政党。
    公然与哥尔巴乔夫打擂台,只是这个时候,苏共的势力经过几次改革和政变,已经不断地萎缩着。
    同时苏共已经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哥尔巴乔夫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
    同样是总统,叶利清不过是俄罗斯的总统,俄罗斯还归属于苏联。而哥尔巴乔夫却是苏联的总统,但是谁让苏联现在的加盟国纷纷宣布dú lì,真正还在苏联阵营当中的仅仅剩下俄罗斯了。
    但是俄罗斯现在又产生了一位总统,控制了俄罗斯实际的大权。哥尔巴乔夫这个苏联的总统,实际上以前没有什么权利了。
    军权?已经被叶利清控制在手上了。经济?这个词对于哥尔巴乔夫来说已经是十分陌生的词汇了。
    最终,在形势的逼迫下。在1991年12月8rì,俄罗斯总统叶利清同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总统签订条约,宣布成立dú l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