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农门骄 >

第27章

重生农门骄-第27章

小说: 重生农门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幕乩茨阏Ω淮闶呛⒆忧滓!闭庖淮危砩险慈玖嗽舷恃姆妒峡薜姆滞庑乃崞嗬鳎胪H魏我换氐目奁疾煌�

范氏在家打骂生是非让李火旺厌恶。可他当年一个鳏夫娶了长得不错在大户人家里学过点规矩还是黄花闺女的范氏,又比范氏大十来岁,李火旺不是不心疼这个继室的。再说范氏这么多年伺候他十分精心,就是对前头留下的孩子不公正,这天底下又有哪个后娘是真的将亲骨肉和别人生的一般看待呢?

李火旺看范氏在地上滚了一身泥,想到她腰上的伤,心里酸的厉害,转头又看到李大柱。手心手背都是肉,叫他为难的不知如何是好。他下意识的看了看旁边的李廷恩。

“爷,大伯的是头生子。”李廷恩话音刚落,就见范氏嗜血憎恨的目光钉在了自己身上。他面不改色的对上范氏。

李草儿她们的事情,他的确是对曾氏的心机做派有些厌烦。可他并不想就此要曾氏的命,更不会要曾氏肚子里孩子的命。在古代,赤手空拳打天下是行不通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亲缘永远比任何一种同盟都可靠。他连李忠儿都有心好好教导一番,怎会容不下一个胎儿。

只是两害相较取其轻。小曹氏肚子里的孩子月份已到,曾氏却只有三四个月的身孕。曾氏已有一子,小曹氏无子。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谁其实不用犹豫。只是李火旺更感情用事,他更理智。至于这份理智会有什么后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李大柱的长房长孙无法打动李火旺。只因李火旺最心疼的儿子依旧是李耀祖,可李廷恩的‘头生子’三个字让李火旺定了心。

是啊,长孙李家有了。可长房还没有儿子,头生子,这是长房的第一个儿子。而老四,已经有一对龙凤胎了。老四两口子还更年轻,将来还能生。老大他们呢?

这么一想,决定似乎一点都不难做出。李火旺低头怜悯的看着范氏,忍着心痛道:“先叫赵大夫保住老四家的,至于孩子,等老大媳妇生了,要这孩子与咱们有缘分,他挨得住的。”

随着李火旺话音一落,李大柱捏在手里的柴火棍掉在了地上,他喊了一声爹,咚咚咚给李火旺磕了好几个响头。范氏却跟脊梁骨被抽了一样,软在了地上。

李火旺心里不忍,急忙叫李芍药与顾氏上来把范氏搀回去歇着,又吩咐李光宗,赶紧再去村里请个生了孩子的妇人来帮忙照顾曾氏。毕竟李草儿她们忙着烧水,再说小姑娘家,去照顾流产的曾氏,是有顾忌的。

一直在角落里站着的李水春这时候一拍脑门,“瞧我这事做得。三伯,你甭叫人了,我去把我家那个叫来,她原先就要来的,就是要安置家里头的孩子。”

不管李水春说的是不是实话,李火旺都只能顺水推舟的应下来。最近家里事情一出一出的,生个孙子弄得继室和长子要拼命,李火旺也不想再叫人来看热闹了。虽说颇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李火旺还是谢过李水春。

李水春家并不远,很快李水春就将妻子孟氏叫了过来。孟氏是个性情柔弱干活却麻利的女人,兴许是先被李水春嘱咐过,她过来后只是打了声招呼,没有一句多话,就去灶下打了一盆水,去屋子里照顾曾氏。

也许是有人帮手,赵大夫医术起了点作用,曾氏的叫声低了下来,正在大伙儿松一口气的时候,郑大夫掀了李大柱那头厚厚的门帘出来了。

大伙儿都挤上去问话。

“我给施了针。黄稳婆在推盆,孩子下不来,得推到位子上头。只是气血不足,好在我这里带了根老参须,赶紧煎了罢,待会儿给灌下去就是。我一个老头子也不好一直在产房里呆着。”

李火旺他们一个劲点头,又说要去给郑大夫冲茶。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李光宗看郑大夫坐在那里,有心想要说话,想到郑大夫不好打交道的地方,就戳了戳李二柱。

李二柱悄悄的过去拉了拉李廷恩,小声道:“廷恩,你四婶那头。”

这会儿,想必曾氏肚子里的孩子早就保不住了罢。不过能尽一份力还是要尽力。李廷恩就对郑大夫道:“郑大夫,我四婶动了胎气,村中大夫自比不上您的家学渊源,还请您……”

“行了行了,你小子少拍马屁。”郑大夫晚上出诊心情本来就不好。要不是看在李廷恩的份上,他是绝不会来给难产妇人施针的。只是人都来了,也不介意多看一个,他放下手里的茶,被毕恭毕敬的带去了曾氏的屋子。

不大一会儿,郑大夫黑着脸出来了,张口就骂,“这不是瞎胡闹是啥,胎早就保不住了还拼命灌固精的汤药。正该让胎儿流个干净再补才是上策。眼下孩子没保住元气倒去了大半,身子亏损。唉……”

随着郑大夫出来的赵大夫战战兢兢的,听郑大夫这么说,他一脸涨红,小声辩解,“这,这可是李老太太说务必要保住孙子。”他也知道这孩子是保不住的,可人做婆婆的跟疯了似的一个劲儿说要孩子,掐着他脖子说要开方子喂药,他有啥法子。

“那,那咋办。”听郑大夫说的严重,李火旺急了,“郑大夫,您想想法子,一定要保住我小儿媳妇的命。”要不孩子没保住就算了,大人都保不住,不是叫老四做鳏夫?

郑大夫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保啥命,你儿媳妇死不了。我已想法子叫胎里带来的脏东西都落出来。”他话锋一转,在李火旺要松口气的时候又给了一句,“就是晚了些,往后子嗣上怕是……”

犹如当头一棒,李火旺先前琢磨着小儿子年轻还能再有孩子,眼下听到曾氏不能生,他懵了一下,忙道:“郑大夫,您想法子啊,我,老四家的可不能这样。”不能生了,那也不能休啊。这是因自家请的大夫要先去看老大家的才出事的。再说亲家可是秀才,是读书人。

李廷恩很了解郑大夫,他看出郑大夫似有未尽之语,想了想道:“郑大夫,您有药方尽管开就是。”若是要用银子,虽说不能道出竹炭的事情,不过总能找到法子的。

郑大夫睃了一眼李廷恩,叹息道:“我不是怕你们家舍不得银子。只是她这得要立时服参汤,稳住体内的元气,我就带了一根老参须。”

李火旺不说话了,李大柱已经又从放松的状态回到警戒中,他一扭身站到了灶下门口那儿,只等参汤一熬好就要亲自端去交给李翠翠。看到李大柱这幅样子,李火旺满面愁苦,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一次,连李廷恩都觉得有些不便开口,当然他并没有动自己空间里的人参的心思。不说药效太好无法解释,就是从何处来他都没法说。李家并非大富之家,他怎会有存参的嗜好?何况空间里最低的都是百年老参,一看就会露馅。

郑大夫当然就更不会开口了。

李水春闷了一会儿道:“我家里倒有支参,只是五年分的,本来是想过年时候孝敬我爹泡点药酒。郑大夫您看有用没有?”

没有想到一贯吝啬的李水春居然舍得拿出一枝参,就算是要还的,李廷恩也对李水春有些刮目相看了。

郑大夫沉默了一下,“至少也得三十年分的。你这差的太多了。不过要是一整枝,试试罢,我亲自去煎药,将药性多逼些出来。廷恩,就看你四婶的运道了。”

“郑大夫与二伯的恩情,廷恩铭记于心。”李廷恩并没有说什么给药费赔人参的话,却叫两人心里更舒服。

他们肯这样帮忙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药费和还回来的人参?有些事情,还是要聪明人办起来才叫人舒坦。

李水春很快又回去拿了参来,郑大夫去了灶下煎药。小曹氏的参汤却被李大柱守着李草儿熬好就端走给了李翠翠。

接下来,众人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

曾氏喝下汤药又被郑大夫施针之后止了血,慢慢昏睡过去。郑大夫把过脉,也只说保住性命,其它的,给不出承诺。李家人都有些黯然,却没有二话,开始将全部的心思放在小曹氏身上。

天上透出第一缕晨光的时候,李大柱的屋子里传出婴孩的哭声。李大柱喜形于色,踉跄着站起来冲到门口。

作者有话要说:李水春与李火旺辈分弄错了,修改一下,o(╯□╰)o

☆、37是谁

黄稳婆手中稳稳的抱着一个小襁褓;喜形于色的李翠翠掀开厚厚的布帘子欢快的叫道;“爹,是弟弟,是弟弟。”

李大柱还有些懵,一时没有明白过来。

黄稳婆笑吟吟的抱着襁褓往他面前送了送;“恭喜恭喜,是个大胖小子。”她既被请到李家来,当然也是晓得这家里事情的人。身为长子;这个年纪才得子;她很能明白这种心情。

“儿子;是儿子;是儿子;”李大柱说不清楚这一瞬间是什么样的感觉;他喃喃的重复了几遍,痴痴的凝望着婴孩胖乎乎红彤彤的嫩脸。

孩子的皮肤发皱,眼睛闭着,看不清五官模样,可李大柱就是觉得这孩子跟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贪婪的看了好几眼后,他突然冲到院子里,咚咚咚磕了好几个响头,“列祖列宗,大柱给你们添后了。”说完这一句,他开始放声大哭,像是要把十几年无子的辛酸和痛楚都给哭出来。

李火旺一脸的泪,被李廷恩扶过去看了一眼,眼泪流的更厉害了。抬起手想要摸摸孩子的脸,又收了回去,对黄稳婆道:“多谢您,多谢您。”

李廷恩趁势看了几眼这孩子,他以前在孤儿院见过被遗弃的婴孩,觉着这孩子看起来算是比较结实的。只是这年头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他还是决定叫郑大夫来给这孩子瞧瞧。

“郑大夫,有劳您与我堂弟把把脉。”

郑大夫嗯了一声,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中把了脉,“放心罢,这孩子好得很,要不是他长这么结实,他娘生的不能难。”

孙子长得好就行,至于会不会威胁到儿媳妇的身体,李火旺可不会考虑。就连李大柱在这个关口都将小曹氏丢在了九霄云外,听说孩子长得好,就露出傻乎乎的笑。毕竟先前在小曹氏肚子里憋了那么久。

李二柱与李光宗在边上凑热闹,李二柱抻着脖子看了几眼,搓搓手道:“大哥,咱侄子长得真好,比小宝生出来那时候可圆乎多了。”

想到李耀祖没了的孩子,李光宗兴致不高。不过这毕竟是李大柱盼了好久的儿子,李光宗还是夸了几句,“那是,瞧瞧这脸蛋子,生的也白净。”

听见兄弟夸自个儿儿子,李大柱比吃了灵芝甘露都还要来精神,一个劲嘿嘿笑。他这会儿才觉得自个儿没有白活半辈子,往后的日子也有奔头。否则挣那么多家业做啥,没有儿子,那还不是都便宜给外人去了。

李翠翠一直在边上眉飞色舞的站着,时不时还朝李廷恩那里得意的看一眼。虽然李翠翠没说话,李廷恩却很能理解那眼神里饱含的深意。

是想告诉我现在这个孩子才是名符其实的长房孙?

要是大伙儿都像李翠翠这样想就好了。李廷恩有点想笑,不过他见众人都看的差不多了,还是提醒道:“眼下天凉,早些将弟弟抱进去的好。”

这么一说,李火旺急忙道:“对对对,看几眼解解馋就行,赶紧抱回去,别冻着孩子。”说完转头夸李廷恩,“还是廷恩想的周到。”

他一说这话,李翠翠又瞪了李廷恩一眼。

黄稳婆其实早就想将孩子抱走,只是看人家家里头长辈一个个的凑热闹,她也不好意思说,闻言忙将孩子抱到里屋去。

眼巴巴看着孩子被抱走,李火旺开始跟李大柱商量给孩子洗三的事情。这些事情李廷恩插不上嘴,他就去陪着郑大夫。折腾一晚上,郑大夫早就困倦的厉害,眼见没他事情,他也不想在这儿呆下去,跟李廷恩告辞。

李火旺他们觉着让郑大夫晚上来出诊,怎么着也要张罗一桌酒席,连连挽留。郑大夫又不是没吃过酒席的人,哪里在乎这个。

看郑大夫脸色着实不好,李廷恩就道:“爷,改日我在镇上酒楼里订一桌请郑大夫罢。”

李火旺想了想,也晓得郑大夫其实并不是看得上李家。就像是当初自个儿二儿子的腿伤,要不是这个大孙子三番五次的去请,在家研究了好久的医书,跑去跟郑大夫用啥药材名对了两回对子,那二儿子的腿伤给再多钱人家都不肯来治的。

“好,廷恩,这是大事,你得记住了。”李火旺又交待两句,就说要张罗村子里的马车。总不能大冷天让人晚上骑着马来,这会儿没事了还让人顶着寒风骑马回去。

结果边上的李水春这时候凑完热闹,在李大柱那里夸完他儿子后过来听这么一嘴,立时道:“我家新添了马车,原是拿来拉货,我爹他老人家也用过,郑大夫要不嫌弃,我给郑大夫赶一回车。”

前一回李水春说送参,郑大夫正心焦着配药的事儿,没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