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七爷 完结+番外 >

第29章

七爷 完结+番外-第29章

小说: 七爷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感情这东西,奇怪得很。比方说如果没有那个稀奇古怪又荒谬绝伦的梦,乌溪说不定现在还是会和景七平平淡淡地相处,偶尔呛他两句气气他,偶尔和他的满不在乎较较真。

  如果乌溪没有那么在意地去思考那梦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日日暗中描摹那人的样子,不会不由自主地把他的模样和梦中之人重合在一起、不由自主地去想他、又不敢见他。

  如果不是和奴阿哈一番阴差阳错的交谈,如果不是那歌女的唱词太牵动人心。

  如果不是他刚刚想试探着,顺着自己的心意去亲近这个人,景七便一走那么久,可能懵懵懂懂之间生出的小情愫,还未成形,便泯灭在若干年后“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叹息里。

  可一切都像是前生注定似的,来得恰到好处。

  纵然每天都看在眼里的东西,也不一定在心里有多大触动,只有见不到的时候,才会辗转反侧,每每在心里念着他的模样,分分寸寸一丝一毫,慢慢地好像都刻进了灵魂里一样,这才是要了命的,想念变了味道,相思从来入骨——

  就像是一棵草,偶然种下草籽,无意间生根发芽,而离别,就是那叫它疯长雨露肥料。

  宫前水流尽了年光,生活里少了那人,空了一大块,少年情愫在这样空空荡荡的怀想中,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少年情愫什么的,对景七来说,好比天边浮云,他一路赶得很急,除了赫连沛赐给他的大内侍卫何季和几个王府的侍卫之外,贴身的只带了吉祥一个。

  说到底,所谓“两广暴动”不过是一帮过不下去面黄肌瘦的灾民,举起破铜烂铁折腾起来的事儿,看着人数挺多挺吓人,其实就是乌合之众。纵然朝廷已经拿不出冯大将军在世时候那么强大的军队,可毕竟也是正规军,对付别的不行,对付这帮子老百姓,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景七紧赶慢赶,抵达之时,暴动已经被镇压下去了,几个带头的都给抓了起来严加审问,剩下的,不过是扫尾清匪。

  廖振东早早得了消息,带人迎出了三十里,虽说同是皇差,可景七大概是最受礼遇的皇差了——廖振东正焦头烂额着,下了死命令要将参与暴动之人一举缴清,有一个杀一个,有两个杀一双。他心里也有数,自己干的那点事儿,若真叫人捅出来,那是杀一万次头也不够的。

  谁知道老天保佑他,来的这位爷听说是跟京里的大殿下是连着气儿的,这回若是讨得南宁王爷欢心,这事情就没到绝路上。

  两广水患刚过,数十万灾民还无处安置,而这一年的秋冬,老天爷好像故意为之,可着劲的冷,眼看便要过不去了,才不过十一月,往年连雪渣都不见的两广之地便天降大雪,一场雪后,地里不定又添上多少无名尸首。

  景七到的时候,便是这一场百年罕见的大雪方歇。廖振东为了怕冻着他,紧急征调了万余人,几天之内便搭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棚子,上面都搭着上好的绸布防风,迎风招展,煞是好看,中间的空隙刚好够马车随从等人经过。

  绕是景七在京城见惯了各种穷奢极欲之事,也忍不住抽了口凉气。脚步情不自禁地顿了一下,吉祥和何季就在他两侧,听见他嘴里几乎低不可闻地念道:“……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藉以龙须席(注)……”

  何季和吉祥都没念过几天书,听得半懂不懂,却听出他话音里的几分压抑的愤怒来。

  吉祥轻声道:“主子……”

  景七轻轻闭上眼睛,再睁开时,脸上咬紧的线条已经柔和了下来,方才森冷的眼睛又带上了叫人熟悉的笑意。

  廖振东带人远远地迎了过来。

  诸人行大礼,景七一声“圣躬安”,规矩场面之事罢了,景七这才搓搓手,将披风紧了紧,笑道:“倒不曾想到你们这里也有这样冷的时候,刚下车,这西北风差点要掀我一个跟头,难为廖大人想得周全。”

  廖振东忙赔笑道:“王爷不远万里从京城赶来,下官不过尽些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边陲之地,如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还往王爷不要见怪才是。”

  他心里先松了口气,看这南宁王的样子,多半是比较满意的了,言语间也是客客气气,没有横加刁难之处,看这岁数模样,好像也明白了些,大殿下私下致信给自己,叫自己不用担心,说两广暴动之事,皇上并不以为意,只随意指点人处理,看来是真的了。

  廖振东心里的石头一放下,言语间立刻活分起来。

  那提督学政李延年,最是个能凑趣插科打诨的,见机行事,三两句话便将景七逗乐了,加上景七也是左右逢源之人,有意逢迎,一时间其乐融融。

  随即廖振东大摆筵席给景七接风洗尘,无论景七心里怎么想,别人是看不出的,至少表面上总是欣然受之。两广之地数百官员悉数作陪,摆的乃是九九八十一道奇珍八八六十四种海鲜,景七曾经自以为是个吃喝玩乐的行家,竟有一多半的东西尝不出名堂。

  忍不住玩笑似的对何季道:“何侍卫,你伺候御膳,见过这么多名目么?”

  何季登时愣了,半晌,才低声道:“今日才知道,属下竟如山野村夫。”

  景七笑道:“是呢,本王也是今儿才知道,什么叫富可敌国。”

  这几句话一说出来,廖振东寒冬里当时吓出一身白毛汗——这话里话外的,不是说自己盖过皇上去么……这这这可是大不敬。

  他心肝乱颤地抬头望去,却见景七笑得没心没肺地对他说道:“怨不得他们都抢着来呢,敢情出使贵地是这么好的差事,还亏得皇上疼,可怜本王长年在京城,连个出去见世面的时候儿都没有。廖大人今日忒客气了,以后你若是到了京里,可得到我府上来,本王要请回来才是。”

  这位是真缺心眼还是故意的……廖振东瞅着景七那张无辜的笑脸,唯唯诺诺地称是,心里七上八下。

  借尿遁转到后院,挥手招过家人,如此这般交待一番。

  于是,正当众人正是酒足饭饱之时,就隐约听见有人吵闹,还没等旁人反应,廖振东先怒道:“钦差大人在此,谁吃了雄心豹子胆在外喧哗?”

  这一说,景七也放下筷子,望过来。

……………………………………………………………………………………………………………………………………………………………………………………………………………………
作者有话要说:注:是来自《资治通鉴》,说的是隋炀帝为了显示国力,在胡商到达之前,就把市场整饬一新,供各国商人参观。每一个店铺都重新进行了整理,卖菜的小商贩都要在店铺里铺上地毯。还用丝绸将路旁的树木缠起来,结果胡商奇怪为啥这么富得流油,路边还有乞丐的缺德事儿。

ps 今天太热了,屋里现在还三十五六度,抹汗……帝都最热的时候我在帝都,好容易立秋了帝都要熬出来了,我又跑回到39度高温的魔都= =常年奋战在祖国最热的地方

 






第三十四章 扑朔迷离 。。。
  只见一个长衫的青年人直闯进来,身后几个侍卫围追堵截,可怜那一介书生,一头长发散落下来,夜色里迎风招展,好似活鬼一般。

  这一番吵闹,将在场所有人的眼球都吸引了过去,偏景七抬头扫了一眼,便去看廖振东,笑道: “廖大人,这是唱的哪出戏?”

  廖振东忙唯唯诺诺地认错,回头又对几个后来赶来的侍卫骂道:“什么东西也放进来,养你们干什么的?!”

  片刻,这书生便被抓住,双手扣在身后。抓着他的侍卫又死命一按,叫他弓下腰去,又上来两个人,便要把他往外拖,只见那书生一边努力挣扎,一边叫骂道:“好无耻的贪官污吏!什么总督什么钦差,都是蛇鼠一窝,沆瀣一气!瞧瞧今……今日这江山,竟是谁家天下?那金銮殿里坐着的,是瞎了眼的不成么……”

  景七眼睛微微一眯,微微扬起脸,说道:“别忙着,先放开他。”

  几个侍卫看了廖振东一眼,这才撒手将长衫书生放倒在地上,那书生倒是不惧怕,纵然狼狈,站起来的时候还不忘挺直了腰板,目光烁烁地望着景七。

  景七笑道:“怎么,说我和总督廖大人蛇鼠一窝,你瞧我们俩谁是蛇谁是鼠啊?”

  书生梗着脖子道:“两广总督廖振东,以民脂做活,上食君家膏禄,下饮百姓髓血,不修其政,蚕食其民,贪而畏人,岂非硕鼠?你堂堂南宁王,自京城而来,背三尺尚方宝剑,不思为国请命,却于此处沉迷升平歌舞玉盘珍馐,贪鼠之美味而甘心与之同眠共枕,说你一句蛇鼠一窝,还冤枉你了不成?!”


  “大胆!”吉祥先不干了。

   景七摆摆手,问道:“书生姓甚名谁?”

  书生朗声道:“我穆怀明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景七点点头,端起桌上的酒杯慢条斯理地浅尝了一口,半晌,才又问道:“家里还有什么人么?同窗好友有几人不曾?”

  穆怀明高声道:“家里父母高堂具已不在,不过和小仆二人相依为命聊以度日,同窗好友……”他声音颤抖了一下,脸上现出激动神色,又勉强压抑了下去,指着廖振东道,“同窗好友大半已经被这狗官抓了,其余人等举着状子,就在门口!”

  “状子?”景七轻轻一笑,看向廖振东,“我说廖大人,你这里虽是富贵,可也忒不太平了。”

  廖振东低头只是不语,有心等着看景七如何解决。

  却不想,景七突然放下酒杯,在酒桌上不轻不重地磕了一下,脆响一声,年轻的南宁王爷冷冷地一笑,吩咐左右道:“还等什么,如此刁民暴徒,公然毁谤朝廷,大放厥词,还不给本王把人都抓起来,还有门口那群狂徒,若敢漏了 一个,本王唯你们是问!”

   这一番断喝却叫周围的人都愣了一下,景七微微低头拨弄着袖子,学着赫连琪的腔调阴阳怪气地道:“怎么?本王说得快了,诸位都没听仔细不成——”

  侍卫们忙架起穆怀明,五花大绑了往外拖,一边又有人领命,叫了廖振东府上一群护院的出去,没过片刻,便把外面的意气书生们都给绑了回来。

   穆怀明一边被人死狗一样地拖着,一边还怒骂道:“贪官!酷吏!廖振东给了你什么好处?!景北渊,你如此作威作福鱼肉百姓,必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这穆书生虽是个读书人,却也颇有一把好嗓子,将“不得好死”几个字喊得是抑扬顿挫,颇有绕梁三日的感觉。

  景七低低一笑,心说不得好死这事,可不是你说了算,几百年自己都问心无愧,可也没得过一回好死。

  廖振东第一个离席而起,诚惶诚恐地道:“下官办事不利,王爷赎罪。”

  虽这么着,心里却放下来了,不管怎么说,景七那一声断喝也是清晰地表明了立场。这回这南宁王爷,和他可算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

  提督学政李延年更是见机得快,一拍巴掌,只见小廊尽头,一群素衣美人鱼贯而入,不见大红大绿珠宝首饰,只以琴箫配之。为首一人更是艳绝,眉目间竟和那京城月娘苏青鸾在伯仲之间,颇有几分神似,比苏青鸾之妩媚又多了几分清幽。

  景七心里暗笑,好么,打蛇打七寸,这两广之地虽远,大人们的消息却一点都不闭塞,竟连自己的喜好都打探得清清楚楚。

  李延年先对一边的巡抚章逊拱拱手,又对景七道:“不过一些个寻常人家的女孩子,算不得国色天香,可也是章大人费心找来的,王爷乃是风雅之人,恐也看不上什么庸脂俗粉的,章大人着人特别细心调教了,这些人在我们这里,也都算是绝顶的颜色了,但愿能入得王爷的法眼。”

  一番话拍了上司又拍了上司的上司,景七偏头打眼扫了他一眼,来时路上便见了这人,印象颇深,至今虽是个提督学政,却也有几分屈才了。

  章逊笑道: “是呢,要说,确实比不上那京城里和王爷相熟的青鸾姑娘,可也算不错了,各有风味么。”


  景七嘴角一弯,好悬没笑出声来,老半天才压下去,抬头瞄了一眼章逊没吱声,怪不得这位先帝二十三年的进士到现在胡子都白了,还在这旮旯里当巡抚呢,估计巡抚也是花钱打点来的。

  连廖振东都瞪了章逊一眼,心说这不是拆台么,一张嘴明确告诉人家,你们京城的动向我们这都有数,谁谁还不是那么点事儿啊。

  那京里的贵人们最忌讳别人打探自己个儿的行踪,章逊半晌不说话,一张嘴就犯忌,可也是个角儿。

  席间美人歌舞自不必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