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熬糨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说那一阶段,关羽不知道少睡了多少觉,本来红扑扑的脸已经有些蜡黄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做了榜样的人的苦处有谁知道呢。在成为义气的代名词之前,关羽也是个率真自我的人,该杀人时杀人,该……但之后,他已经没有了率真的自由。更凄惨的是,他开始自觉地以榜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了。一般说来,榜样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或者说,要让每个人都说好,才是最低的标准。
能做到这样的,他就不再是人,而是圣人。
关羽就被称为圣人,直到现在。
关羽的新装
东汉末年,吕布在少女心中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刘德华,岁数虽然大了点,但扮酷还是不用化妆。当时,能够上得台面的活物中,最能吸引眼球的当属吕布和赤兔马。俗语也这么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是个性情中人,这样的人虽然在和平时期显得十分另类和古怪,却并无什么危险,别人也不会和他一般见识,但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基本就是傻帽的代名词,吕布就因为他无谓的性情死得糊里糊涂。
赤兔马配吕布,是红白搭配,颜色错落;配关羽,则是红红搭配,怎么看都有点别扭。所以关羽喜欢着绿色战袍,在红马红脸中做点缀(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没有“红配绿,臭狗屁”的说法)。关羽的武功比吕布差上一大截,有了赤兔马,至少能使武功的实用性提高两成,别人说点什么他也不太在乎。
建安五年,关羽终于在古城县与张飞、刘备、赵云等汇合,开始了人生第二春。
在古城,关羽经常手执大刀,端坐在赤兔马上,带着周仓和几十个兵游街。也总会有一些百姓在沿路为他喝彩,关羽喜欢被人称赞的感觉。
美中不足的是,关羽的战袍已经十分破旧了,让他很不开心。恰好这天,两个外地的裁缝在古城开业,听说了关羽的美名,特地送了他一领新衣,得到的回报是关羽答应给他们市场上最好的摊位。
穿了新衣服的关羽十分得意,免不了又叫了周仓带人陪他逛街。这天正是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不停地有人大声对话:
“看,来的是谁啊?就是马上那个。”“你是外地的吧?那是关羽啊。”“关羽是谁啊?”“关羽都不知道?你不是外地的,是外星的吧?是天下最讲义气的关羽啊。你看他的赤兔马,本来是吕布的……看他的衣服,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听了这些话关羽的心里就像是张曼玉得感冒——美出鼻涕泡来了。众人纷纷议论:“他怎么讲义气了?说来听听。”“可了不得,曹操赏了他那么多金银美女,还封了侯,他为了大哥刘备,挂印封金,统统还给曹操了,就一人一马走了上千里……”“全还给曹操了?”“可不是吗?”“那赤兔马呢?也是曹操给他的?”“哦,好像是吧。”“你说这马他怎么不还啊?”“这个这个……”
关羽心里“咯噔”一下,他似乎看到了众人奇怪的眼光,但他对自己说:无论如何,我也要把这次游街进行到底……
从那以后,古城人再也没见关羽上街了。
醉生梦死
张飞一生犯过很多错误,去劫曹操的营寨肯定不是最严重的一次,但却是他一生中最惊险的一次。
建安五年,初六日,惊蛰,有风,有月,土黄用时,曲星,宜沐浴,忌远行,冲龙煞北。
每年这个时候,张飞都要喝酒。记得去年,张飞遇上一个人,送给他一坛酒,那人说那酒叫“醉生梦死”,喝了之后,可以叫人忘掉以前做过的任何事。张飞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那人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的每一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该有多开心。
张飞知道那个人是哲学家,就是磨磨叨叨唧唧歪歪与一般人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的一些人。张飞在徐州和小沛期间,喝了很多酒,惟独没有喝那坛“醉生梦死”。他现在过得很快活,还不想忘掉过去的事。
虽然没喝,但张飞一直留着那坛酒。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会想忘了前尘往事。比如今天——初六日,惊蛰。没时间喝酒了,大哥刘备要他跟着去劫寨,劫曹操的寨。他们必须去劫寨,因为他们兵少,正面交锋不是曹操的对手。
如果劫寨成功,他也许会喝了“醉生梦死”,他已经厌倦了打打杀杀的日子,当一个普通人有多开心。
劫寨本来是个好主意,但他们忘了,初六日的小沛,有风。有风吹断了曹操的军中的一面牙旗,这是信号,曹操已经做好了应付劫寨的准备。
附近的居民在回忆这场战争时,用的最多的词就是“惨烈”,曹操布下八个方队的包围圈就像绞肉机一样……最后张飞和刘备只各带十几骑向不同的方向逃窜。做着三分天下梦想的刘备先做到了三分兄弟——吃了败仗后,刘备不得已投靠了袁绍,关羽不得已投靠了曹操,张飞不得已在芒砀山落草。
张飞怀念起那坛“醉生梦死”来。他知道,那酒再不属于自己了,也许曹操手下的一个兵会发现它,喝光了后变成一个白痴;也许它会落到随便哪个徐州的市民手里……无论是谁,喝了后都会发现生活变得和以往大不相同。
在芒砀山上,张飞很想忘了从前,做一个快乐的山贼,可惜他再也找不到一坛“醉生梦死”了。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不如意,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到需要时,你会发现自己也不被对方珍惜。无论对方是一个女人,还是一坛酒。
寂寞的心
古语云:斧斤以时入山林。意思是砍树伐木得挑时候,不能乱砍滥伐,免得后手不继。但对于没什么社会责任感的山贼来说,再贤的古人说的话也相当于放屁。
建安五年,张飞带着几十个兵,落草芒砀山,做了山贼。山贼也是人,需要房子来住,于是张飞命令兵们大砍树木,盖起了一座大房子。房子是圆形的,二层,分了几十个小房间,由一个走廊连接起来,中间是一片空地,兵们用来吃饭乘凉,张飞用来发怒打人。这种房屋的建筑方式,后来由张飞手下的兵传到了江西客家人那里。到现在,许多客家人的房子都保存得很好,成了研究张飞芒砀山生活的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闲话少说。后人总结张飞和关羽的缺点,说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区别是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刘备也对张飞说过:你经常鞭打士兵,这是取祸之道啊。张飞最终果然是死在了自己的部下手里。其实,这一点,在芒砀山落草时,他自己也有所感觉。
由于失败落草,从大汉兵勇变成了山贼,张飞带到山上的几十个人非常郁闷,每天无所事事,张飞交给他们的活计进展很慢。张飞生气,生气后便打人,打到最后,没人干活了——那些兵都跑掉了。
如果你从地位尊崇的兵大爷一下子变成了山贼,又经常挨打,估计也待不了多久,任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跑掉的。张飞却想不明白,自己为了汉家的江山打拼了半辈子,怎么稍微对手下严格一点,他们就受不了了呢?他不知道,兵们没有为汉朝皇帝尽忠的义务,并且,打出的功名要归张飞,并不归他们所有,他们需要的日子无非是打仗拿饷,可不是挨自己官长的鞭子。
那些兵曾经教给张飞唱一首歌:天亮就干活,天黑就上床;完税又纳粮,皇帝管他娘。饶是如此,张飞也没有反应过来,这是兵要逃跑的先兆。
现在,山上终于只剩下了张飞一个人,和那间圆形的大房子。这个时候,该轮到张飞郁闷了。他每天到山上采些果子充饥,剩下的时间就是发愣。有的时候,他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巡查,心里不停地叹息:要是有人住就好了,空着房子实在是浪费啊。
我现在很能理解张飞那颗寂寞的心,尤其是要请客吃饭而没有人来的时候,唉。
平静的书桌
张飞死后,被追谥为桓侯,但无论做什么侯,都改变不了他曾经是一个山贼的事实——建安五年,张飞在芒砀山落草。三国期间,蜀国势力中的很多人都做过山贼,比如周仓,比如赵云,但做得最辛苦的还是张飞。
话得从头说起,芒砀山是一座“破火山”,由流纹岩构筑的地质景观在世界地质发现史上独一无二。据后人考证,芒砀山中许多岩浆流动形成的流纹构造、涌流凝灰岩和熔结凝灰岩等地质现象甚为独特,被称为研究考察流纹质火山的天然博物馆。但这种地形在当时给张飞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最重要的是,流纹构造的地质环境使他很难找到一块好用的大石,到处凸凸凹凹的,像极了侠士们胸中的块垒和疯狗口中的大牙,不平。
没做过山贼的朋友可能很难理解这一点,你一旦尝试去了解山贼的生活就会明白一块平整的石头意味着什么了。白天,可以当桌子;晚上,可以当床。别忘了,张飞是汉末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就算他吃饭可以不用桌子,睡觉可以不用床,但写字呢?总不能和《英雄》里那个傻冒刺客残剑一样在沙盘里划来划去吧,那样显得太不成体统,对书法艺术也无所裨益。更何况,芒砀山连沙子也找不到。
很多年以后,张飞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感叹地说,芒砀山之大,就是找不到一张平静的书桌啊。
但张飞最后制造出了一张书桌,四尺见方,平得像一面镜子。他不但造出书桌,还造出了许多笔。芒砀山多狼,他用狼毛制造出的笔就直接称为“狼毫”,狼毛比较硬,写起字来颇有气势,比他从前用的软不啦唧的羊毫更有劲道。张飞在书桌边上挖掘了一个十丈宽的水池,用来涮笔。同时在水池里养了很多只鹅,张飞便称之为鹅池。当然,做这些事时,张飞自己没怎么动手,因为他手下有许多兵。有兵,没有做不到的事。
在张飞手下做山贼的兵们是当时最轻松的兵了,每天除了烧炭制墨,无事可做。张飞的日子极郁闷,只好以练习书法排遣。手下几十个兵制的墨都很难供得上他的使用速度。张飞是如此勤奋,不到半年,鹅池的水已经全部被他涮黑。
离开芒砀山后,张飞跟着刘备继续征战,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但他一生最为怀念的,还是在鹅池边写字的日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神仙才有资格过那么平静的日子啊。
手纸人生
建安五年,张飞随刘备夜劫曹操营寨不成,逃到芒砀山落草,做了一名快乐的山贼。
多少年来,张飞很难偷得浮生半日闲,去看看山水,想想心事。终于,在芒砀山上,他有了足足半年的闲暇。古时的将军和现在的白领相类,对普通百姓经常傲视,但对自己的主子或者经理,是没资格说三道四的,尤其像张飞这样不喜欢频繁跳槽的人。所以,必须拿出一切力量让上司高兴,张飞本来也是个敬业的人,自然无须多说。总之,这半年的时光让张飞终于有了思考人生的机会。
人生就像一张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也可以用来擦屁股。最重要的,对一张纸来说,你自己是没有选择余地的,一旦被制造成手纸,想不被用来擦屁股也难。
好在建安五年的张飞,终于有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在芒砀山上,摆在张飞面前的路至少有两条:一、下山重整旗鼓,寻找刘备,帮他东山再起;二、下山找一个地方,务农经商,可能会平稳地度过余生。
这两条路,有同样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先下山。
于是,经过半年的思考后,张飞终于下山了。下山前,他并没有考虑好到底走什么路做什么人,但是——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多少个“但是”啊,有的令人惊奇,有的令人快乐,更多的令人伤心——芒砀山下,刚好有一个叫古城的小镇(具体地说,这个地方应该叫“古城城”,和现在四川的“达县市”、湖北的“沙市市”、北京地铁的“北京站站”相类),又刚好古城令出巡视察民情在街道上与张飞相遇,再刚好张飞心情不大好,还刚好两个人起了口角,最后一个刚好,张飞的武艺比古城令高。于是,张飞杀掉了古城令,自任其职务。张飞下山的两个可能走向现在只剩一个了,杀官就是造反,想做平民已不可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性格决定命运,身为张飞,想做平民很难;二、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古城令视察民情的时候多带卫队,性命当可无忧。
古城令被张飞杀死了,很多年后,张飞也死了。就此我们知道,人是早晚要死的,多活些年未必就如何——张飞后来生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