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七爷 >

第57章

七爷-第57章

小说: 七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子裙裾随风而起,长发流落,用指尖轻轻挑开,嘴角含笑的样子,简直分毫毕现。赫连翊先是赞叹一声,随后忽然觉得不对劲起来,那画面上的女子,竟有几分熟悉。
    
    忽然,脑子里猛地闪过一个人,赫连翊手里的画轴几乎拿不稳,当场怔立在原地——这个女子,他小时候是见过的,就是当年那一笑倾城,却红颜薄命的南宁王妃!
    
    去世的时候赫连翊自己也还小,之所以还记得这样明白,是因为生儿效母,她的面容细看起来,竟和景七有六七分像。
    
    为什么……父皇的床下,竟会有南宁王妃的画像?那瞬间,赫连翊脑子里本能地划过个念头,北渊他,到底是不是老王爷的儿子,他到底……是不是应该姓景?
    
    
    第六十六章 旧事旧识
    赫连翊忽然心慌起来,如果……那个人真的是他的亲兄弟,怎么办?
    
    如果……
    
    阵脚步声传来,赫连翊猛地回过神来,将画卷和盒子快速地塞回到暗格里面,装作若无其事地站起来,低下眉眼整整袖子,进来的正是小公公王伍,王伍低声道:“太子殿下,户部陆大人到。”
    
    赫连翊这才想起来,是自己把陆深叫来议事的,便定定神,道一声:“孤知道了。”便转身出去,脚步微急,像是迫不及待地想离开赫连沛的寝宫似的。
    
    王伍低眉顺目地应,木头人似的站在边。赫连沛身边总共有么两个得用的人,一个是喜公公,一个便是王伍,喜公公是个会办事的,跟在赫连沛身边已久,赫连沛几乎将他当成左右手似的。王伍不一样,他往旁边一站,不言不动,也不会凑趣,不留神都能叫人将他大活人忽略过去。
    
    不拍马屁,不该说的话绝不说,叫干什么干什么。当年喜公公也是看上他这份难得的本分才有心提拔他的。在宫里当差,伶俐人多,有本事的人也多,可本分人却不多。
    
    来往每日见着的都是下最尊贵的人,最价值连城的东西,和最让人心驰荡漾的权力,在样的地方,便是那些饱读圣贤书的大人们,还有几个能清醒地记得如何进退呢?
    
    所以喜公公觉得,王伍是个人才。
    
    此刻僻静的大殿里只有个睡得死猪样的稀里糊涂的老皇帝,侍卫们都在门口,方才被赫连翊遣出去的。过约莫炷香的时间,站在那里浑不似活物的王伍的眼皮忽然掀动下,眼珠往旁边转了一圈,最后目光落到赫连翊刚刚站过的地方。
    
    赫连翊心慌意乱之下,那暗格竟没有管好,露条缝隙在外面,正好落到王伍的眼里。
    
    王伍盯着那条小缝,足足有半晌,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终于,他小心翼翼地看眼龙床上的真命天子,随后缓缓地弯下腰去,手指摸索到那裂缝的地方,往里探下,随后又摸索片刻,找到机关,轻轻一扭,暗格便打开,那卷没放好的画轴便掉落出来。
    
    王伍眼疾手快地抄在手里,总算没叫它落到地上,忍不住轻轻地吁出口气来,保持着弯腰的姿势,又看赫连沛一眼,随后迅速将画轴打开,看了一眼,眉头轻轻一皱,顿了一顿,又将画轴重新卷好,放好,将暗格严丝合缝地合好。
    
    随后又不摇不动地像个假人似的站在那里,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没发生过。
    
    自从乌溪和周子舒之间有买卖往来,他便很有些事物忙活,只是这些日子住在王府,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终于奴阿哈忍不住,上门来找人。
    
    外面的事到底怎么样,景七回来也自然不会跟他说,只要景七不出门,便仍旧是读书画画,偶尔兴致来去院子里比划两招,脸上从不带负面情绪,看起来仍是那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当然,鉴于景七少出去鬼混重要日程,日子看起来便像是比以前还松快些似的。
    
    这位爷一向觉得,在外面就算是塌下来要自个儿扛着,滚落层皮,也不能将那死皮带回家里来。
    
    在家里,便是以前听平安家长里短地唠唠叨叨、现在又加上养着乌溪和紫貂大小两只毒物的地方。这个王府只有个王爷,其他人的职责是吃喝玩乐、管钱管家,没有义务听外面那些烦心的事。
    
    不过他说不,不代表乌溪不知道,毕竟这是个从小就经历过大庆和南疆之战的人,乌溪偷偷叫个南疆带来的高手,每日暗中送景七上下朝,也不露面,从他早晨出去便跟在后边,直到他回府到乌溪眼皮子底下。
    
    他就心满意足,觉得这个人现在全身上下都在自己的视线里,哪怕外面洪水滔天呢,只要和大庆打的不是南疆,他就没啥危机意识。
    
    下午的时候,乌溪正在指导景七的功夫,他本来底子就好,加上十年不辍的苦练,基本上已经是叫景七望尘莫及的,下手更是极有分寸,两人没有兵刃,只是赤手空拳地一来一往。
    
    一上手,乌溪就发现,这人天分还是不错的,悟性很高,一点就透,也确实下过些功夫,只是恐怕下的不多,路数里就带着那么股投机取巧的劲儿,平安在这边放好手巾,还有酸梅汤放在冰上镇着,乌溪就打心眼里觉得,景七自小从大内长起来,该是高手名师教出来的,功夫却没怎么成气候,多半就是这帮子以平安为首的一帮子大惊小怪的给惯出来的。
    
    帝都的夏天很闷,稍微一动,便容易叫人汗流浃背,景七却偏偏在时候练起拳脚。
    
    自家主子心血来潮抽风的行为,平安已经习以为常,也没当回事,乌溪却看得出他的认真来,这个时候认真,大约只因为一件事,就是西北的战事。
    
    想到这个,他就觉得有些心疼,眼见景七体力有些不支,便忽然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往身后轻轻一别,景七便差头栽进他怀里,脚步踉跄一下才顿住,微微弯下腰,疾喘几口气。
    
    乌溪淡淡地说道:“今天就不要练了,功夫不比别的,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临时抱佛脚顶多让你身上酸疼一阵子,没什么大用。”
    
    景七沉默了一会儿,端起旁边的冰镇的酸梅汤便要喝,乌溪忙截下来,用内力捂温才交给他:“不要喝凉的东西,骤冷骤热的伤身,下回别叫他们准备冰。”
    
    景七终于确定自己是个烂泥糊不上墙的,便笑笑,没说什么。
    
    赫连钊大军和瓦格剌族在甘肃个山城里意外地短兵相接,攻守,已经胶着不少日子,赫连钊靠户部供给补给,而国库已经空虚数十年,勉励支撑尚且不逮,瓦格剌族却是路烧杀抢掠,没本钱的生意。
    
    这场仗逼不得已,不得不打,可若是旷日持久,恐怕税费便能叫不少百姓上吊。
    
    暗疾早生,趁这个时候,一股脑地全爆发起来,而南方连年水患,已经有闹出暴民闹事的篓子,赫连翊裁撤串时候还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员,急不可耐地将抄家来的钱财充入国库,可到底也是杯水车薪,倒是暴民波不平波又起,两广的军队竟然丝毫不得调动。
    
    赫连翊也焦头烂额,只觉得自己是拆东墙补西墙,补了一半,大庆江山仍然四处漏风。
    
    乌溪亲自拿起旁边的手巾,替他擦汗,手上动作轻柔,嘴里出来的话却直白依旧:“看你,这么一会的功夫原本应该是不错的,不过太飘,小时候该下苦功夫的时候没打好基础,现在便是再怎么想弥补,也不过是弄出空中楼阁样的虚架子,成不了大器。”
    
    景七口酸梅汤卡在喉咙里,险些当场呛死。
    
    乌溪拍拍他的后背,笑道:“和说这些虚的飘的好话,听也没什么用,不如告诉你这些是实在的。”
    
    景七噎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受教。”
    
    乌溪放下手巾,叹口气,从身后搂住他:“你们的事,我是插不上嘴,不过我心里不痛快的时候,也喜欢找事做,练练功夫,糟蹋下院子里的花草什么的,反正也没事,不如陪……”
    
    他句话还没说完,平安便忽然进来道:“巫童,奴阿哈来了。”
    
    平安是个懂事的,飞快地出说出这句话,连眼皮都没抬,非礼勿视,说完以后立刻没影,乌溪只得有些尴尬地放开景七,心里觉得奴阿哈真烦人。
    
    奴阿哈进来,便是一脸的苦大仇深,噼里啪啦大串,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巫童您可有日子没回自己家吧?该您拿主意的事,您都撂挑子啦?
    
    乌溪就皱皱眉,景七却在边笑出声来:“行啦,回去看看吧,会约人,也有事,不练。”
    
    乌溪才站起来,又不放心,回头对景七道:“想多练练功夫,强身健体总是好的,可得陪着,省的受伤,还要喝什么凉的冰的作践自己身体。”
    
    话虽不好听,景七还是领他的好意,笑眯眯地点头。
    
    乌溪走两步,忽然觉得要离开他一会,心里就很舍不得,便又转回去,当着奴阿哈的面,揽过景七的脖子,飞快地在他嘴唇上亲了一下,才觉得够本。
    
    奴阿哈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巫童淡定地过来,甩下句“走吧”,便先走出去的样子,忙给景七补行个大礼,追着屁颠屁颠地跑出去。
    
    心想大庆人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巫童果然是英明神武,好几年,可终于得手。
    
    景七敛去笑容,低头看自己掌心的纹路一会,将温热不大爽口的酸梅汤饮尽,才吩咐道:“平安,更衣,叫人备车,要出门一趟。”
    
    平安应声,吩咐下去,景七整理好自己,换身不打眼的长袍,从书房里抱出卷画轴,钻进马车。
    
    路到个门槛破旧、四处漏风、门庭冷落的小酒楼,景七才从马车里出来,进二楼的雅间,轻敲三下门。
    
    门应声打开,里面个青衣人飞快地看了他一眼,立刻将他让进去,将门关上。
    
    所谓“雅间”,其实也不过是多闪嘎吱嘎吱响的破门,旁边有半扇关不上的窗户,且不隔音。
    
    那青衣人正是宫里的小太监王伍,他多年来仗义本分,自有自己的人脉,会悄无声息地混出宫来。
    
    两人谁都没话,景七直奔主题,默不作声地将画轴展开,画还是老王爷亲手画的,落款处盖他的私章,写着“甲申年三月初七,赠爱妻”的字样。景七抬头看着王伍,神色很是凝重。王伍仔细盯着那画看片刻,缓缓地点头。
    
    景七神色阴晴不定,看不出喜怒,目光闪闪,低头,缓缓地将那画轴收起来,从袖中掏出个荷包,塞到王伍手里,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竟对他长揖以谢。
    
    王伍是个奴才,自然不敢受他这么大的礼,忙往旁边退一步。景七才摆摆手,叫他自行回宫,自己坐下来,叫人上壶酒,小菜。
    
    王伍来去匆匆地离开,像他来的时候这样,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入手的荷包分量很重,摸起来似乎和往日金银不同,王伍出门以后偷偷往里看了一眼,里面竟是满满袋子的猫眼石。他轻轻地舒口气,诚惶诚恐地仔细收好,知道礼其实都不重——王爷给的谢礼,谢的不是这个消息,而是谢他救自己这条命。
    
    景七怀里抱着画轴,叫平安等在那辆不起眼的马车里,自己靠着破败的窗口坐了一会,就着那小碟子有些糊的花生米,喝半壶劣酒,才撂下酒资,悄然离去。
    
    几百年,他头回知道那早记不清面容母亲和今上的关系。景七自嘲似的苦笑声,心道:“糊涂成这样,景北渊可死得不冤。”
    
    登上马车,悄无声息地回去。
    
    
    
    第六十七章 血色之夜
    赫连沛的神智越发不清醒,先前病的那场已经将他仅存的底子掏空,一惊吓,竟似要他的命一样,白日里清醒的时候也少,每日听赫连翊说话,都要强打精神,大多数时候,赫连翊话还没完,他就又昏昏睡去。
    
    众人看得分明,太子眼下还住在东宫,可大概用不多久,就要换地方了。
    
    于是在赫连翊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家国天下事就起以这种异乎寻常的凌厉姿态压在他的肩膀上,连个缓冲的余地都没有。一下十分风光,先帝的时候给败去一半,传给赫连沛,也算能勉力支撑,赫连沛在位三十六年,不负众望地将另一半也败去,到赫连翊手上,简直就不知该何以为继。
    
    不知是他时运不济,还是他本人便是因为世道而生。
    
    然而如果这些都不算什么,在赫连沛床下发现的那幅画,便成压在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