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情是同情不过来。
孟明远突然觉得自己心越来越冷硬了,这院里才生活了多久他就这样麻木了?
可是——不麻木还能如何?他能改变什么?这个家里他那个渣爹才是掌控一切人,就是他这个嫡子不受宠如果再没有个亲妈,只怕过还不如个得意丫环婆子和小厮呢。不要以为他真不知道自己用度还不如那个庶出大哥,他只是不计较而已。有些东西他抢了也就抢了,次一点东西用了也没什么,左不过是些消耗品罢了。
谁又比谁可怜?
且各自受着吧。
“回太太,姨奶奶,春秀去了。”行刑婆子上前低声回禀。
孟明远身子微震,强忍着没有回头去看。
张姨娘冷冰冰带着厌恶声音从后面传来,“拖了出去丢到乱坟岗去。”
“是。”
“远儿,咱们也走吧,别扰了你姨娘清静。”
听到母亲话,孟明远转身走过去扶了她手,关切地道:“娘,您小心脚下。”
张姨娘目光落到孟明远身上,他感应抬目看过来时急忙移开了视线,自从上次事后,她突然有些害怕跟这个嫡子面对面,他目光总让她有种无处可躲惶惶然。
这个嫡子越来越沉稳,而自己儿子却反而越来越荒涎,这让她心里滋生出一种前所未有巨大恐慌,她恼儿子不知长进,想他出人头地,可这小畜生被那些丫头勾了魂,如今拽都拽不回来。
孟明远几不可见笑了下,继续扶着高氏走了。
他从来到走没说一个字,可是张姨娘却觉得他明明已经把满满不屑与鄙视狠狠砸到了她脸上。似乎她所有事情他早就看透了看明了,只是静静等着她结局到来。
高氏一路回到主院,路上一个字都没有说。
孟明远也没有说话。
母子两个坐堂屋罗汉榻边有一阵无声沉默。
后来,还是高氏出声打破了这种静寂让人沉闷沉默,“远儿,你以后一定要给娘争气,你父亲我们是指望不上了,他心里到底只有那个儿子。”
不用您说,我也瞧明白了,您给了他脸让他能私下处理,可是他为了那私心宠*竟然把那脸就糊到了自己脸上,成了名副其实二皮脸。
便只是打死个丫头就算了了吗?半句斥责都没加诸到孟明达身上,哦,对了,庶出大哥受凉卧床不起了,所以父不忍斥也是有。
哈哈哈!
白痴都不信这么凑巧事,可渣爹就是信了,奈何?
“娘放心,儿子必定好好,总不会给娘丢脸。”再怎么样也要比过孟明达那个整天发情家伙,否则这个家真没他们娘俩位置了。
母子俩又说了几句体己话,孟明远便告退了。
回到自己院子,他先到书房把这几日功课收拾准备好,打算明天交上去。
母亲想来是想躲出府让张姨娘好好发挥一下,目前结果似乎没如了老妈意。也是,只是打死了个大丫头,张姨娘根基却没有根本动摇,瞧府里这一派风平浪静情形,渣爹似乎又没立场站到了张姨娘一边了。
那位张姨娘除了一身风尘妖娆味,他是真没看出来有什么可值得称道,这渣爹口味还真挺重。
孟明远一个坐到棋桌旁,执双子,自己跟自己下棋,表情越来越专注,府里那些杂七杂八腌臜事终于暂时被他丢到了九霄云外去。
“你听说了吗?春秀娘老子撞柱死了,说死都不到那种脏地方去污了名节。”
院外窗下突然传来一个小丫环满是唏嘘叹息声,孟明远手中白子一时落偏,棋局乱了。
“说起来小桃死得真冤,竟然被大少爷喂了那种药生生折腾死,她娘都病得下不了地儿了。”
“谁说不是呢,咱们这些丫头命主子眼里根本连根草还不如。”
“幸亏咱们是二少爷院里伺候。”
“二少爷现还小,你瞧老爷跟大少爷,谁知道将来二少爷又是个什么样呢?”
“……”
靠!
孟明远用力攥紧了手里棋子,冰冷石质棋子硌得他生硬,摊上这样渣爹跟淫兄,连他名声都被败坏了。
他一时也没了下棋兴致,回到书桌后,拿了笔发泄似纸上狂写。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他反来复去写就只有这十个字,其实他想写很多,可是写出来也只有这一句。有些话永远都只能放心中,留脑海中,想想罢了。
猛用力甩开了手中笔,孟明远负着手书房地上走来走去,有些事他不是不懂怎么去做,可是他从前到现接受教育让他突破不了自己心里那个道德门栅,终究,也只能看着这个时代老妈黯然神伤,却什么也不能帮她去做啊。
算了,那些事到底是些有损阴德之事,当个吃亏善人也就是了,只要他和母亲能安好活着其他倒不用太计较。
第二天,去上课时候,孟明远把这些天功课恭恭敬敬交了上去。
先生很认真翻看检查之后,满意点头,“没有荒废学业,甚好,看今天天气清爽宜人,院外有凉风,不如咱们师生便怡情养性一下,画些山水陶冶情操如何?”
啊!
画画?
孟明远有些发怵,他画点死板工程作业图之类还行,要画中国水墨画那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虽然早知道自己是要学习四书五经,其中六艺也是必不可少,但是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就要开国画学了,他觉得自己这上面估计没什么天分才是。
师生让人搬了两张书案到廊下,对着院中参天古槐开始作画。
等到先生画出来,孟明远顿时就想把自己画抢过来扔到火里湮灭证据,实是太丢人现眼了。
不料,先生看了却只是微微一笑,一脸温和地道:“用墨不均,太过墨汁淋漓,有形而少神。”后轻轻摇摇头,“到底是初画,已是不易,以后倒是要这上面好好□你一番。”
孟明远傻眼,老师您确定自己没搞错?我将来是要走科举之路,你想把我培养成个画家不成?
先生看了他一眼,似乎知道他心中所想,笑道:“为师这些时日观察你,琴棋书画之中,你书擅,棋次之,琴再次之,唯画次之,此四艺你擅书已是佳,但其余三艺也不可或缺,既忝为尔师,自是要补尔之缺。”
“多谢先生。”
“该当之事。”先生对自己这个学生可谓是满意之极,谦逊懂礼,知进退,明是非,性沉思稳,将来不愁没有大做为。
其实琴棋书画中,孟明远不*其实是琴,他总觉得琴能传心音,再会掩藏心事人也总会不经意间便琴音中泄露了痕迹,所以他不喜欢,反倒喜欢练字和自我对弈,清静,也适合他原本宅个性。
至于画么,这里工程作业图之类想来是不适合了,他也不强求。
不过,琴棋书画做为这个时代文人骚客必备技艺怎样都是要学,不求全精,但也要全通,有一项擅长也足可行走于世了。
这就好比三百六十行,精一行就可养家一个道理。
从书斋下课回去,孟安便书房对他禀报了一件事。
外院今天打死了一个府里管事。
孟明远细问之下,心里不由冷笑,渣爹到底是容不得人挑衅他对这个家女人享用权,舍不得动庶出儿子,对管事倒是毫不容情呢。
作者有话要说:
9第8章
@!6*&^*5*^%#6*@5^%#!@#
时间匆匆,似乎转瞬便到了元德二十年。
孟海林对大儿子容忍到了一个底线,他要求十三岁孟明达下场增加历练。
与此同时,高氏也表示了想让儿子一同去试试想法,大意就是看看远哥学功课到底如何,而孟明远本人意愿就被现任老妈给直接忽视了。
孟海林对这个倒是没反对,不管过不过至少也算对小儿子一个历练。
得到消息孟明远只能暗自苦笑一声,算了,左右老妈高兴就行,反正谁也指望他真能考上,他自己也觉得不太可能,他虽然有前世十几年教育基础,但毕竟到这个时空时间也还不满三年,对这里知识接受度心里还真是没底。
他们这样出身不用进行童生试这让孟明远很高兴,要知道明清之后考过了童生考你才有个秀才身份呢,不像现只要出身世家大族书香门第官宦仕家读了书就是秀才。而贫寒子弟想要走仕途经济改变命运,则要经过严苛童生试,才能成为秀才,进而与那些书香子弟官宦子弟一起进行举人名额争夺。
即使贫寒子弟从此一飞冲天也需后代争气,五代宦途积累才能使后代不必再经历童生试,而这其实真是件很不容易事,也表明了世家大族对于个人前途影响是多么重要。
八月秋闱乡试之后,若中举,才能参加来年三月春闱会试,进而殿试,从此飞黄腾达。
因为确定了两个儿子都要下场,所以孟海林难得雷厉风行,让孟府上下绷紧了皮,谁敢扰了两位少爷清静读书,小心一家大小下场。
孟明达压力明显很大,倒也因孟府从上到小都谨守孟老爷命令,他也只能收敛了些旁门左道心思,开始用功读书,只是成效并不很大就是。
而孟明远则毫无压力,他给自己定位就是陪考历练而已,该怎么学习还怎么学习,作息时间一如既往,这让先生甚是嘉许。
抱着那种良好心态,八月,孟明远和庶出大哥孟明达一起走进了考场。
直到进了那间属于自己考房,孟明远才终于真切体会到了属于这个时代考生个中辛酸。
一桌一椅,还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榻板床,甚至还有一个马桶,门口到膝部矮门一关,考生便要这窄小空间过上九天考完三场,门外有兵士守卫,允许你带一个书僮伺候,以便帮忙烧个茶水热个饭什么。
看到考题时候,孟明远忍不住先揉了下太阳穴,难怪从开蒙到会试,称之为十年寒窗,即使是家学渊源世家大族人为求稳妥起见十三岁之前下场试水也不多见,这是明智之举。因为考试涵盖面广啊,他还得动用前面十几年受过教育。
让孟明远庆幸是这个时代没有八股文,感谢上天诸佛,他对那玩意儿简直没一丝好感,说它荼毒了明清时代读书人也不为过。
考试中,有人病,有人狂躁,但大部分人都绞脑汁调动自己所学一切知识来应付试题。
当终于放下手中笔时,除了手腕酸疼,身子酸困,脖颈僵硬外,难受是高速运转了九天大脑,孟明远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有些晕,有点腾云驾雾感觉,只能倚仗孟安搀扶着才算走出了考院,出来那一刹那他简直有种再世为人错觉。
等到他回到孟府,高氏一瞧见儿子脚步虚浮,脸色苍白样子,当场就哭了,一边哭一边扶着儿子坐下,“我儿,可是累坏了吧。”早知道儿子会这般辛苦,说什么也不让儿子小小年纪便下场历练。
孟明远靠老妈怀里,半闭着眼,有气无力地道:“娘,我没事,就是累,回去好好睡一觉就没事。”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高氏一边说一边擦眼泪,然后转过头吩咐,“赶紧给少爷准备热水和换洗衣服。”
孟明远匆匆洗了下身子,便扑到床上眼一闭就睡了过去。
高氏默默床边坐了一会儿,这才抹着眼睛离开了,只嘱咐底下好好服侍着。
另一边,张姨娘那边情况也差不多,却比高氏反应还要激烈些,加心疼宝贝儿子辛苦,一应东西都吩咐拿好来用。
睡了一天一夜后,孟明远终于被饿醒了,坐床上长长伸了个懒腰。
“少爷,您可是醒了。”守外面春芽一听到响动,便急急走了进来,为他挂着床帷,拿来外裳。
双桃也端了铜盆进来,帮他净面。
两个丫环服侍着他穿戴好,王妈妈已经外面摆好了饭食。
孟明远坐下就是一阵狼吞虎咽,饱饱吃了一顿,觉得自己总算是又活过来了。
春芽一边递了湿巾过去,一边低声道:“老爷吩咐了,这几天两位少爷都不必去书斋了,等放榜之后再说。”
“那我这两天就算是放假了啊。”孟明远不由笑了。
春芽也跟着笑,“是呀,少爷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双桃也一边跟着笑,“少爷想怎么休息?”
孟明远擦过嘴,将纸巾扔回给春芽,站起身,道:“这一下场啊,才知道自己学东西还是太少了,你家少爷我还是乖乖去书房学习去了,去叫孟安进来给我磨墨。”
“婢子这就去。”春芽笑着应声。
双桃捧了一壶热茶进了书房。
孟明远院中缓步走了一会儿,看到孟安从外面进来,笑了笑,这才转身进了书房。
孟安熟练研墨铺纸,然后恭敬站到一边。
双桃坐离得较远地方做绣活,偶尔会抬头朝书桌方向看一眼,然后又会急忙低下头,脸就会慢慢浮上些红晕。
十岁孟明远发育极好,近五尺高,长身玉立,面容俊雅,举手投足间已经是一副成人男子派头。兼得一身儒雅气质,正是翩翩少年俏郎君。
深宅大院女子见男人本就不多,何况又是这样俊秀标致惹眼,双桃已经十三,正是情窦初开时候,一颗心都系了毫不知情孟明远身上。
书房里只有笔落纸上沙沙声,间或响起孟安研墨声响,然后又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