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一脉香 >

第78章

一脉香-第78章

小说: 一脉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的结局也是不错的。

从小户之女一步一步走到巫女的身份,曾得过谢家五郎的垂怜,又潇洒地抛开,又在战场之上亲眼见识了生死离别,枯骨成堆,血流成河,想她崔锦这前半生作为女子而言,她自己是极其满意的。

只是眼下谢五郎一事是解决了,她还有另外一事颇为头疼。



下朝后,崔锦离开了议事殿。

如今将近初夏,天气是极好的,不热不冷的,春风和煦。崔锦不打算坐轿子离开,拢袖大步往宫门走去。路上已经没有几个大臣了,她离开得晚,下朝后皇帝还找她说了会话,遂走出议事殿的时候,大臣们都走得七七八八了。

将近宫门的时候,有道墨蓝身影从一棵参天大树后绕出。

此人正是闵恭。

崔锦微微一怔,心中有一丝窘迫。这段时日她烦恼的便是闵恭的事情。醉仙居那一日,她已将话挑明。闵家郎君喜欢她,她不是不知道的。这两年来,在战场上也好,回来了燕阳城也罢,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她,他倾心于她。

其实闵恭长得不差,他的皮相与谢五郎差不了多少。

可是没由来的,她日对夜对,偏偏就起不了男女之情。明明在对谢五郎动心之前,她还曾有过那么一点的心动,可是对谢五郎心动后,她对闵恭就再也找不回那种感觉。

在洛丰他偷亲她的时候,她觉得他是个流氓。

在军营里他偷亲她的时候,她感觉到了厌恶与惊慌,那种感觉就像是大兄偷亲自己一样。有一回,她被自己这样的想法吓得不轻,对闵恭冷了好些时日的脸,自此闵恭方有收敛,也不再提倾心之事,也不再有那些轻薄的举动了。

她觉得自己实在不太会处理男女之间的感情事,谢五郎就罢了,就连闵恭,即便她三番四次挑明来说,他也不曾当真。

有时候,崔锦会认为谢五郎与闵恭有一点极为相似,就是他们都有些自我,只认定自己是对的,不受点挫折,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想错了。

思及此,崔锦收起心底的窘迫,弯眉一笑,喊了一声:“义兄。”

闵恭的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下,只是今日他却与前几日不一样,他走了过来,说:“今日我无差事在身,正好在这儿等你一起回去。”

崔锦说:“让义兄久等了。”

“还好,不是等了很长时间。北街有一家书画铺子,我不懂画,你眼光好,正好帮我挑几幅送人。”说着,不等崔锦开口,他便道:“走罢,马车已经在宫外候着了。”

崔锦却是没动,她看着他,说道:“义兄,我……”

闵恭责怪地道:“莫非义妹连这个忙也不帮义兄?”顿了下,见崔锦还是不动,他又说道:“以后你若要我帮你挑妹婿,我可不帮你了。”

话音落时,他还无声地哼了下。

崔锦一听,哪会不明闵恭的意思,当即笑靥如花地道:“帮,怎么不帮,义兄开口了,我一定帮你挑最好的几幅,定不会让义兄丢脸。”



两人坐上了同一辆马车。

马车里,崔锦一换上义妹身份,一张嘴便是滔滔不绝。闵恭偶尔附和一句,心情看起来似乎不太好。崔锦佯作不知,仍旧笑吟吟地与他谈笑风生。

到了北街后,马车停了下来。

无需下人的搀扶,崔锦就干脆利落地跳下马车,矫健的身姿博得周遭人好一阵喝彩。

崔锦笑道:“义兄,等会你给我说说要送什么人,我好着手挑画。”

闵恭下了马车,说道:“若是挑不着,你给我画也成。”

崔锦含笑道:“好呀。”说着,她扫了周遭一圈。

闵恭问:“怎么了?”

崔锦敛了敛眉,说道:“并无,义兄,我们进去吧。”两人一同进了书画铺子。铺子里除了掌柜小厮之外,一个客人也没有。

掌柜是卖书画的,在燕阳城里消息是极其灵通的,哪会认不出忠义王与巫女,当即笑面迎上。

“不知两位大人想买什么?若想买书,我们这儿的书都是用最轻最薄的凡州纸装订的,极其方便携带。若要买画,我们这里还有不少大师真迹。”

闵恭道:“买画。”

掌柜道:“里边请里边请,我们在雅间里备了茶水果品。”

崔锦却是犹豫了下,闵恭转头看她,问:“怎么了?”

她想了想,说:“没什么,走吧。”

小厮小心翼翼地搬了画作前来,一一在长案上铺开。闵恭是不懂画之人,见着了倒是没什么感觉,而崔锦从小就便嗜画,如今瞥得大师真迹,登时震撼不已。

她沉醉在画中的意境,一幅一幅地仔细欣赏。

闵恭在一旁看着她,眼神很是专注。

小厮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一边。

半晌,崔锦才回神说道:“方才不小心看得入神了,”她摸摸鼻子,说道:“这几幅画若要送人的话,定然不会失礼的。”

闵恭含笑道:“你话里还有一句不过吧。”

崔锦大笑道:“知阿锦者莫若义兄也。义兄你瞧瞧这一幅山水田园图,意境之妙委实难以言述,唯有空谷居士方能画出如此脱俗的意境,尤其是画中秋菊,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表述得淋漓尽致。”

她痴痴地看着。

闵恭说:“送人的确合适,不过阿锦你心中却是不舍得了……”

崔锦轻咳一声。

“义兄莫要笑话阿锦。”

闵恭说道:“也罢,既然你喜欢便送你,讨义妹欢心更重要。千金难得的真迹又哪里比得上义妹的快活?说起来,我府里还有一幅空谷居士的画,也忘了是谁送来的。前阵子太多人送东西过来,我也是个粗人,不懂得赏花,只懂得打打杀杀的,放我那也浪费了。等会你顺便去我府里看看,若是喜欢便一并送你。”

崔锦有些犹豫。

闵恭又道:“我这几幅画也不是白送你,作为补偿,我送你多少,你便给我画多少。巫女所作的画,送人也是极其得体的。”

崔锦听后,也不拒绝了。

“义兄放心,阿锦定竭尽所能。”

同时的,她心底又有些不知所措,她都与闵恭明说了,今日他还带她来看画。小小书画铺子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真迹,即便当真有,燕阳风雅之士何其多,闻风声而来的肯定早已买下,又怎会留给闵恭?

真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可惜她对闵恭只有兄妹之情,本来在洛丰时也只是互相交易,到了战场后同生共死时她便将他视若家人。崔锦心里头念着这事,离开时倒是忘了另外一事。

她进书画铺子前,便在外头发现了谢五郎的暗卫,无需细想,她就知道谢五郎在书画铺子里。

她本是有些忐忑的,但一见到空谷居士的真迹,又念起闵恭的事情,登时就将谢五郎在书画铺子一事抛之脑外,也不去想他一个目不能视物的巫子来书画铺子赏什么了。



待崔锦与闵恭离开后,隔壁雅间里的阿墨瞥了眼谢五郎。

郎主在经历了各种反复无常后,今日变得稍微正常些了,且还去上朝了,遇到崔氏时也不曾有何奇怪的表现。他正以为郎主这次真的想通了的时候,郎主让人跟着崔氏,从而听到了崔氏与忠义王的谈话,接着,他们便来了书画铺子。

郎主将隔壁两人的谈话一字不落地收入耳中。

虽然说隔壁两人以义兄义妹相称,但是他怎么听便怎么觉得他们俩有默契。不过也难怪,一起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的,能不默契么?

当然这些话,阿墨是打死也不会说出口的。

他只好眼巴巴地看着郎主。

谢五郎慢慢地品茶。

足足有两盏茶的功夫,他才搁下茶杯。

“我想通了一事。”

阿墨大喜。

郎主终于要放弃崔氏了么?那样的女人怎么值得郎主反复无常呢!他就知道郎主会想开的!

“之前在洛丰时我稍微有了改变,她便死心塌地倾心于我。”

所以呢?所以呢?

“既然我无法放手,也放手不了,那便再次让她回到我的身边。”他一字一句地道:“阿墨,我头一回那么想要一个女人,梦里也在想呀。”

☆、第一百章

近来,整个燕阳城风头最盛的莫过于是巫女崔锦。

不过短短一月,如今燕阳城无人不知崔锦的名字,而最为百姓津津乐道的却不是她有窥测天意之能,毕竟能窥测天意的在这燕阳城中已有了一个巫子,再添一个巫女也不出奇了。而出奇的是这一位巫女除了上朝旁听政事之外,其余时间便像是一个男子一般行走在燕阳城内。

并非说她穿着像是男子,而是她的作为。

明明是个女子,可是私下里却与多位朝中大臣交好,骑马射箭,饮酒作乐,甚至偶尔寻来歌姬玩乐,她也能面不改色地周旋。

与巫子穿白不一样的是,这个外来的巫女成日穿着红色的衣袍,身上饰物极少,甚至有时候连一件饰物也寻不到,她的发髻也是一成不变的,一直都是将乌发束以玉冠,露出饱满的额头,整个人显得英姿飒爽。

渐渐的,渐渐的,燕阳城内的百姓们已经习惯了那一道红色身影。

今日乃休沐日。

崔锦正好得闲,也不打算出门交际,索性留在了屋宅里。夏日已到,阳光正好,崔锦唤了几个下人将书房里的书籍古卷都搬了出来,正好晒一晒,免得生虫。

月兰在灶房里想着法子做好吃的。

她只觉大姑娘每一日都在奔波,如今难得有一日空闲,怎么着也该好好地犒劳下自己,遂准备拿出看家本事,烹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崔锦坐在藤椅上,悠哉游哉地晒着太阳,闻着枣花的清香,心里头是说不出的惬意。

阿宇过来的时候,正好就见到了这样的场景。

美人红衣,绿树成荫,坐卧在躺椅上,就像是一幅仕女图。

阿宇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回过神,走了前去。

“大姑娘万福。”

崔锦懒懒地瞥他一眼,问道:“那边有动静了?”

“回大姑娘的话,汾阳崔氏的四房这几日都没有过来。据小人所查,大房那边开始有动静了。”

崔锦低笑道:“他们倒也耐得住。”

阿宇问:“大姑娘当真要回本家?”

崔锦说道:“先谈一谈再说吧。”

那一日被谢五郎掳走后,她想通了一件事情。与其另起势力,不如借势养势,她始终是姓崔的,何况她晓得阿爹一直想着回归本家。她曾听阿娘说过,阿爹有一回酒醉吐真言,说百年归寿后定要将牌位放在离汾阳崔氏祖祠最近的地方。虽然阿爹醒后什么都不记得了,但至此阿娘便知即使阿爹一提汾阳崔氏便翻脸,但他心底始终是念着本家的。

阿宇应了声。

次日,果真有汾阳崔氏的拜帖上门。

而这一回不是四房的,而是大房的,也非长辈身份相邀,而是以朝中同僚的身份。崔锦没有矜持,很快便让人回了送帖子的人,说是会按时赴约。



崔府的总管郭宗文侯在府外。

马车渐渐停下。

月兰掀起了车帘,马车里头的崔锦望了郭宗文一眼,仅是淡淡的一眼,郭宗文便察觉出了这一位与寻常女子的不一样。

他不知该如何形容。

他见过许多人,府里的每一位姑娘他都知道,包括汾阳崔氏的嫡女,曾被皇后赞誉兰心蕙质的崔家大姑娘崔悦也不曾有这样的气度。

不是高高在上的眼神,而是经历过战场血洗的眼神,不仅仅有坚毅沉稳,而且还有不少他无法形容的神态。只是一眼,他便感觉到了压力。

他的腰微微弯了些。

“在下郭宗文,拜见巫女大人。”

“不必多礼了。”

郭宗文应声而起,吩咐随从开门。崔锦望了眼,开的是府中的正门,迎接贵客方会开的正门。崔锦看出了大房的诚意,给了月兰一个眼色。

月兰立即松开了手。

车帘垂下,郭宗文侧身退步。

马车缓缓地驶进了崔府。

崔锦下了马车,郭宗文在前方带路。路上有侍婢小厮经过,但皆目不斜视,颇有大家气度。崔锦收回打量的目光,此时郭宗文道:“巫女大人,前方便是。”

她淡淡地“嗯”了声。

正厅里崔池已经在等候,与崔池同在的还有崔深。汾阳崔氏如今管家的乃大房,崔池便是汾阳崔氏的嫡长子,崔锦的父亲若在此处还得唤他一声长兄,而崔深正是汾阳崔氏的嫡长孙。

崔锦落座。

经过一个月在官场上的打滚摸爬,与一众大臣的周旋,此刻的崔锦成熟老练得多。她微微一笑,与崔池聊起家常。

崔池在朝堂上是见识过这位侄女的能耐的,是以也不敢掉以轻心。

崔池笑道:“先前你大兄到燕阳时,我也曾派人去接过你大兄,只可惜阴差阳错之下错过了,后来你大兄得圣上荣宠,忙得脚不沾地,你祖父又病逝了,因此也没来得及与湛侄儿说话。丧期一过,湛侄儿也下放秦州了。我心中一直有遗憾,你祖父在时便想着接你一家回燕阳。年少时容易冲动,你祖父也很是挂念你们一家,多次想要接你们回来的,可惜……”

他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