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王爷公主妃 >

第18章

重生王爷公主妃-第18章

小说: 重生王爷公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最年幼的妹妹一步步走来的艰难,坐上后位的如履薄冰。帝王之宠最是飘渺虚无,谁知何时便会烟消云散,有还不如无,若说是“汝之蜜糖,吾之砒霜”也不为过。

明理当年,年纪轻轻便是名冠大昭的文武状元,也不过是想要给宫中的妹妹撑个脸面。

如今,眼前的小丫头,模样、做派像极了年幼时的妹妹。特特是聪慧更是与妹妹极像。想到当初的妹妹,明理总不住感叹,若不是生为女儿身,作为当比他们兄弟几人都要强上许多。

明理对珑玥是发自内心的疼爱,似是想把妹妹当初所缺失的童年都弥补于这个机敏聪慧的小丫头身上。

“你又来啦!”

李隆佐自书案后起身,朝着珑玥的额头戳了一戳。

珑玥将小脑袋藏于明理的肩窝,躲过“狼爪儿”后,侧头于案上,道:“这是何物?”

案头上几篇文章皆被朱墨圈点过。看上去似是她前世曾在博物馆中所见的古人考卷。

“今科举子的几篇好策论,舅父拿来与我品评的。”

珑玥听得,眼前一亮,自明理怀中出溜下来,爬上书案后的软椅。盯着几篇文章紧瞧,心下暗道:这要是揣回现代,定是会值许多银子吧!

财迷病犯了的珑玥忘记了,她从头至脚,穿的用的,不论哪一样,揣回现代,还是在大昭国中,也皆是寻常人家用不起的。

“可知其意?”

明理虽心下明白,珑玥年仅五岁,于策论这般文章纵是十二、三岁的年纪,若无人从旁指点,怕是也不可知其一二。

然,瞅着珑玥望向几篇文章的灼灼眼神,明理还是脱口问了出来。

其中因由,不外乎皇后光环效应。

瑾皇后当初八岁,便随着其祖父明老太师一同论政,且可一语中的。如今,明理瞅着那与妹妹七分相似的小丫头,又是皇后妹妹亲自教养,便觉她若能懂,也不是甚稀奇事。

珑玥若是知晓她家大舅舅这“妹妹神化论”定会觉得头顶天雷滚滚。

“不懂!”

珑玥听明理问道,紧着摇头。

“我只看这些字写得真真好看,颜筋柳骨,各有所长。”

明理抚鼻轻笑,也是,这丫头年方五岁,纵是再聪慧懂得这些也过早了。况且,凭妹妹的精明,自己的童年自是不会令其在女儿身上重现。哪怕皇家之人要有些子时事敏感,却也不急于此时。

然,正待明理想要让珑玥写几个字看看时,便听得小丫头又道:“这人未免过于激进了些!都云乱世用重典,他这刑罚严苛论是否有些太过?”

“噢?”明理听闻,眼中闪过一抹光亮,心下暗道:当真是妹妹的女儿,与她当年半点儿不差。(某羊从旁鉴定:明理乃一妹控!)

“当今乃是盛世,百姓安居,刑罚理应适当宽泛,以求百姓乐道,民心所向。只重犯用重刑便罢了!酷刑苛刑若我说不要也罢,听着便觉凉气嗖嗖的,让人难受。”

话毕,珑玥呆愣了片刻,心道:坏了,一时嘴快把心中所想叨念出来了,五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她不会被当做妖孽烧死吧!

☆、珑玥伎俩

明理听罢了珑玥的言论,无惊只有喜,眼中含笑,道:“明正典刑乃固国之本,此子之论虽是激进,然,朝堂之上却也需有如此呼声。若满朝皆是中庸派,持重派而无异声,将难以革故鼎新,有所创举!”

“嗯……奸臣误国、庸臣害国!”珑玥听罢点头。

“何来此言?”

明理只道奸臣误国,而庸臣害国却是头一回听闻。

“奸臣者,一朝之中纵是有,也只是一两位。而秉承中庸之道,在其位不某其政,庸庸碌碌得过且过不思有所建树者一朝之中怕是十人、二十人不止,如此无能之辈以数量取胜,不是害国?”

话毕,珑玥真真想咬掉自己的舌头。怎能又一秃噜,全讲了出来。祸从口出便是她如今这般吧!

珑玥懊恼,而明理却欣慰。心中不住大赞:果然是妹妹的女儿,生就一副玲珑心肝。爱才之心大起,抚着珑玥的小脑袋,道:“往后每日里都来此寻舅父,舅父教你读书论史,可好?”

咦?没被当妖孽?珑玥心下暗喜,也无心听明理说了些什么,只不住点头。

明理轻抚珑玥的小脑袋,道:“你能有此见识,想来,平日里皇后娘娘也教了你许多吧!”

“记得幼时,母后虽不议政,却也能给太子哥哥与我讲出许多道理……”

听了舅甥二人所言,珑玥顿时不纠结了。面前这两人自动脑补的,便帮她把这不合理之处圆了过去。

自此之后,珑玥每日里的时间皆安排得充实。

早起来,先去瑾皇后处请安,而后随着皇后娘一同用了早膳,再一同前去与太后请安。通常这般时候,太后方念罢了早课经文。问安之后,瑾皇后便回宫理事,留下珑玥陪着太后说说笑笑。

估摸着早朝下了,珑玥便自慈恩宫告退出来,往武英殿中寻她家小哥与大舅舅。李隆佐的经史子集已无需再学,明理现如今只将朝堂上的政务细细的分说与他听,再问他有何见地。

珑玥便跟着旁听,起先还觉乏味,在渐渐明晰了朝堂局势之后,反倒越听越觉有趣。心中唏嘘:古人含沙射影,隔山打牛的文字战,真真是博大精深啊!比那真刀真枪的战场还要凶险,稍不留神便有可能被挖坑埋了也未可知。

明理与李隆佐分析了时政之后,便会教导珑玥经史子集。教导的方法嘛,无外乎:读、抄、背、说古举典。

而珑玥最喜说古举典。如听故事般津津有味。

待到了午膳时候,她再打发了小禄子去皇帝爹,一同往皇后娘处用膳。

歇了午觉,再将琴棋书画跟着皇后娘仔细学了。

到了晚膳时,再去勤政殿守着顺启帝,将他拉回坤泰宫。

珑玥有自己的小私心。她喜欢有爹有娘有兄长,其乐融融的日子。喜欢看她的皇后娘眸底含春的样子。

明知道,皇帝爹还有其他儿女与老婆,然,她不愿意与他们分享。

便恃宠而骄的将皇帝爹歪缠至坤泰宫中来。她知晓皇后娘对她的皇帝爹并非面上的风淡云轻,也知晓她的皇后娘并不大度,试问有哪一个女子愿与他们分享夫君?

初初胎穿而来的那一年,当敬事房太监例行回禀顺启帝在哪一位嫔妃处歇息时,还是婴儿的珑玥便皇后娘含笑的眼中捕捉到了一抹落寞。许是真的母女连心,令她顿时便觉心疼酸楚。

自那时起她便绞尽脑汁的想法子,让皇帝爹能不往嫔妃处去。

婴儿时,行动不便,珑玥就算好了顺启帝下朝的时辰,用膳的时辰,见不到顺启帝的人影便哭闹不休。但凡顺启帝一出现在她眼前,立时变脸似的,前一刻还狂风骤雨,此一刻便阳光明媚。

顺启帝心中大喜,觉得女儿和自己最亲香,更乐得惯着她。一来二去便成了习惯,每每用膳时候,纵是珑玥不去歪缠也会自己寻到坤泰宫中来。

而晚膳之后,必然不会再去他处歇息。

珑玥为她的小伎俩得逞高兴之时,却不知,顺启帝在她出生之前便已鲜少到嫔妃处歇息了,大多时候处理了政务奏折,便会在勤政殿歇下。

若非如此,她与七公主的年纪怎会相差将近六岁。

而八公主化鸢的出生是个意外。也无外乎顺启帝对此女视而不见,哪个大男人也不喜自己被人算计,更何况是九五至尊的皇帝。

☆、一忧一喜

珑玥拉着她家皇帝爹和小哥去与皇后娘一同用晚膳。

延宁殿中。

妍妃陪着太后娘娘在佛堂中抄写了几个月的经文,前儿个才被打发回来。此时正坐在贵妃榻上怨怪女儿。

“自小我便以为你是个聪慧伶俐的,怎的到了今时还不如那五岁的小妮子脑筋好使?这些年来,皇上若不是歇在勤政殿,便是歇在坤泰宫,皇后如今已是椒房专宠了。都是那小妮子闹的!”妍妃恨铁不成钢的点了点七公主的额头,“你也走走心,别净与那向位公主争一时长短。人家闺女能帮着自家娘亲争宠,你便站在一边干看着你娘我着急上火的?”

七公主轻撇了下唇角,道:“女儿又不是没有去争过,这此年您也看了,哪位姐姐没有争过?我们姐妹使尽浑身解数,也顶不上小九儿往父皇面前站一站。”

妍妃听了闺女的话虽心有不甘,却也心如明镜。

帝王的心思谁能免强?

瑾皇后如今的椒房专宠是皇上愿意给。

珑玥的缠人,也是皇上愿意被她缠。

这便是帝心。

不说妍妃母女心中如何不甘,如何纠结。

单说珑玥,这几日来心情极好!

明见着便要入冬了,而平王将要率众将官班师还朝。

太子哥哥快回来了,这个上元节可以全家一起游灯市了。

原是说好,上一个灯节要全家出游的,结果因着太子哥哥出征西疆,娘亲担心,小哥与自己也没有何游玩的心气儿,只得作罢。

此一回,定要成行的。

然,正在珑玥早早的盘算着如何过新年的时候,宁安公主府传来噩耗。

顺启帝的二女儿,宁安公主殁了。

珑玥听了这个消息呆愣了片刻。她对这个二姐姐并不熟悉,只知她长自己十二岁,自她出生后没有两年,这个二姐姐便出嫁了。嫁了她的表哥。

当初晓得是姑表亲的时候,珑玥还膈应了一阵子,近亲结婚啊!她有些接受无能。

宁安公主的母家本是皇商,顺启帝会纳了她的母亲庄嫔,珑玥琢磨着应该与当初太子一系的运营经费不无干系。

后顺启帝登基,因庄嫔娘家捐献银钱,有功于社稷,封了个锦衣侯的空头爵位。

说来这宁安公主也是个命苦的,庄嫔自生下她之后便身子一直不好,拖拉了两年后便去了。瑾皇后念着她当时年纪小,抱在自己身边养了两年。

这庄嫔是个耳根子软的,也不知道她娘家说了什么,临死求了顺启帝恩典,将女儿定给了娘家兄长的嫡次子。

珑玥当时便觉,这锦衣侯庄家不愧为商贾,算盘打得当当响。捐银子得了个爵位,如今再娶个公主儿媳,公主的长子也是要封侯的。

本是个不入流的商人之家,一晃之间便成了一府两爵位的新贵。虽无权柄,可人家有的是银子,如今再有爵位荫封三代。若是踏下心来好好培养后辈,脱去铜臭,跻身清贵也指日可待了。

然,这宁安公主真真是像极了她的亲娘,耳根软,身子又弱,如今只撂下了一个未满三岁的小女儿撒手去了。临死前却留下话来,让她妯娌家的表妹为继氏,照顾自己苦命的小女儿。

珑玥听了直觉这个二姐姐是个傻的,为何不托皇帝爹、皇后娘照顾年幼的女儿。便是父女不亲,然,念着血脉也不会错带了去。

如今弄个后娘来,这孩子往后的日子堪忧。

宁安公主府灵堂,瑾皇后亲去送别。毕竟养了两年,有些感情。

珑玥本想跟着,却因年纪小,恐灵堂上太乱,怕惊着她,而被留在了宫中。

而,珑玥没想到的是,她家皇后娘回宫之时竟将二姐姐那苦命的小女儿带了回来。

珑玥瞅着没娘的孩子可怜,成日里走到哪都带着她。

小丫头本是胆小的,许是看着珑玥年岁也不大,且,对她和善,又拿出许多好玩意哄她玩。倒是黏着珑玥,成了她的小尾巴。

珑玥与外甥女庄雅茹同吃同睡同玩了一个月后,锦衣侯老夫人进宫将她接回去了。

瞅着茹姐儿临走前泪汪汪的大眼睛,如被抛弃的小狗,珑玥再三保证,得了空便去寻了她玩去。

因着宁安公主,皇城内惨淡了两日,却随着平王帅大军凯旋而又变得喜庆起来。

而裴元修也随着大军回了京城。

若是按照上一世的情形,裴元修应是留在西疆军中跟随徐老元帅驻守的。

如今因着心里有了惦念的人儿,便随着太子李隆佑回京了。

不过,回京的途中出了件令裴元修沮丧之事。

珑玥那只景泰蓝的小手炉还是被李隆佑瞅见,并讨要了回去。

☆、白马过隙

裴元修虽失了念想心中烦闷,又想着回了京中便有机会见到那心里的可人儿,宽慰了些。

然,人算不如天算。

裴元修在京中徘徊了二月余,寻了各种法子进东宫去见太子李隆佑。本想着,珑玥与两位兄长最是亲近,如何也会往东宫寻了太子玩笑。

谁成想,这许多日来那小妮子竟是一步也未曾踏入过东宫。

而太子李隆佑历来稳重,又是个爱重妹妹的好哥哥,便是连珑玥的丁点儿故事也未从他的言谈中透露出来。

倒是后来与李隆佐熟识了,他那略微跳脱的性子不拘小节,常把珑玥挂在嘴边。虽说得多了,李隆佑便会出言阻止,却也令裴元修老怀安慰。

本想着除夕宫宴,如何也能见上那小妮子一面。

然,老天爷又足足实实给了裴元修面门一鞋底子。

珑玥发水痘了。

太后与瑾皇后不眠不休的整整守了她五日。而顺启帝竟也罢了早朝,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