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苍山恩仇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U庵б浴坝卫蔽诨さ男新茫导噬鲜且恢渥疤铰范樱⒌矍致灾泄罢倚碌耐揪丁>て谡铰业脑颇媳叩鼐用瘢缘酃饕宓拿婺吭缬腥鲜叮谑嵌哉庵渥扒致跃娜肭址芷鹂够鳌2 月21日,这个披着外交官外衣的帝国主义分子,终于在腾越(今云南腾冲)蛮充附近被当地居民所击毙,从此阻止了这支侵略军继续前进。这就是所谓的“云南事件”或“滇案”。为此,英国公使威妥玛(T。F。Wade)借题大做文章,下旗退出北京到烟台,并下令英国东洋舰队开进直隶湾,以武力相要挟。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烟台与威妥玛会谈。光绪二年丙子七月二十六日(1876年 9月13日)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开宜昌、芜湖、温州、广东北海、重庆为通商口岸。
从温州海路往北可通宁波、上海、青岛;往南可通福州、厦门、台湾。本地出产的雨伞、皮革,内地运来的桐油、布匹、茶叶、生丝、棉麻、药材之类,都要在这里集散,远销外地。
从温州乘木船溯瓯江而上,经过以盛产石雕闻名的刘伯温的故乡青田县,可以直达处州府的府治所在地丽(l í离 )水县。这里是从南面龙泉县流来的龙泉溪、从西面遂昌县流来的松阳溪和打北面缙云县流来的恶溪汇合之处。瓯江的这一段,水势开始平稳,因此名为丽水,是丽水县命名的由来。借题大做文章,下旗退出北京到烟台,并下令英国东洋舰队开进直隶湾,以武力相要挟。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烟台与威妥玛会谈。光绪二年丙子七月二十六日(1876年9 月13日)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开宜昌、芜湖、温州、广东北海、重庆为通商口岸。
从丽水县再溯流北上,是一条浅水清溪,因为旱季水浅流急,而每逢雨季,溪水湍流险阻,经常泛滥成灾,因此自古名为“恶溪”。缙云县第一任县令李阳冰②所写的《恶溪铭》中说:“天作巨堑,险于东南。岌丘В╤ ǎn 喊)呀,苍山黑潭。殷云填填,怒虎М'(h án 含)。一道白日,四时青岚,鸟不敢飞,猿不得下。舟人耸棹(zhào 兆),行子夹马。知雄守雌,为天下蹊。烜(xuān 宣)赫如此,人将畏之。水德至柔,狎侮而死。畏而亦死,宁敢放彼。”
……………………
②李阳冰──唐赵州人,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天水 ),字少温,乾元元年(唐肃宗李亨年号,公元758 年)出任缙云县县令,后迁当涂县令,是李白的从叔,也是李白诗集的第一个编纂者,篆书与李斯齐名,缙云县境有其摩崖石刻多处。
相传恶溪中多水怪①,几乎每隔十一年,总要发一次大水,山洪暴发,沿岸的田地房屋,每每被它冲毁。恶溪全长仅一百四五十里,但其间有五十九个濑(l ài赖)、七十个滩,行船极为困难,除竹簰和渡船之外,一般不通舟楫(j í急)。盛唐诗人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诗》②中描绘恶溪之恶,就有这样的诗句:“远寻恶溪去,不惮恶溪恶。③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④,岩开谢康乐⑤。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此外明朝末年的古文大家王思任⑥的名文《恶溪行》,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说:“由恶溪登括苍,舟行一尺,水皆汗也。”足见行船泛舟之难,非比一般。
……………………
① 见《唐书·地理志》:“处州东十里有恶溪,多水怪。”其实恶溪从丽水的东北方向流来直到丽水,“东十里有恶溪”的说法并不准确。又因为历代经过治理,水患减少,现在已经改名为“好溪”。
② 魏万,后改名魏颢,唐代诗人,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与李白有深交。魏万曾因追寻李白路过缙云,后来找到了李白,叙述一路所见,李白写下了这首诗。
③ 这两句一作“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④ 李北海──指李阳冰;一说指唐代北海太守李邕,江都人,当过括州(今丽水地区)刺史。
⑤ 谢康乐──指诗人谢灵运,南朝宋阳夏人,是谢玄的嫡孙,袭康乐公世爵,曾被贬永嘉任太守,离开永嘉的时候,曾路过缙云并游仙都山,当地有以他命名的谢公岭,并建有谢公祠以资纪念。
⑥ 王思任──明末文学家,浙江山阴人,字季重,号遂东,又号谑庵,万历进士,累迁袁州(今江西宜春)推官、江西九江道按察司佥事。清兵攻破南京,鲁王监国,以王思任为吏部右侍郎,进尚书。顺治三年,绍兴城破,绝食而死。有《百家论抄》十二卷及《王季重十种》行世。所著《惡溪行》一文,又名《小洋》,曾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由丽水县城沿恶溪上溯八十里,就到了处州府所属的缙云县县城。这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山城,县治建在吏隐山之西与桂山之东小如弹丸的一片谷地之中,背翠微山而面水,为恶溪所东西横贯,隔溪南岸有金紫山矗立。金紫山又名“横山”,因其状如屏障横陈县南,当地人通称“面前山”。缙云自唐朝建县以来,即有城而无墙,有东、南、北三门而无西门,有东、南、西三乡而无北乡。实则缙云地域像一个加粗的Y 字,东乡居县境东北面,以壶镇镇为中心,南乡居县境东南,以舒洪镇为中心,西乡居县境正西,以新建镇为中心,三乡成“品”字形鼎足而立。据县志记载,清咸丰、同治年间,全县人口约七万余众。这里地当金华与处州的要冲,又是从杭州、绍兴走旱路去温州的必经之道,但是山高路险,无舟车可通,每逢藩臬①御史②巡视郡县,或是别处的郡守邑宰文武官员从此经过,每每肩舆连接,冠盖相望,远远看去,跟有钱人家的大出殡倒有几分相像。
……………………
① 藩臬(niè聂)──藩指藩台,即布政使的俗称。明代于各省设布政使,管理全省的民政和财政。清代的布政使是总督和巡抚的属官。臬指臬台,即按察使的俗称,掌管一省的刑狱。
② 御史──都察院的属官,专管监察弹劾内外官员的“言官”。
缙云县地面,古属越国,隶会(kuài 快)稽郡,唐初为栝苍③、婺州④二郡的辖地。缙云初次建县于武德⑤四年(621 ),属丽州(今永康市),到武德八年,又废丽州和缙云县,仍并入永康县。万岁封登⑥元年(696 ),分栝苍县东北部和永康县的南部地区建缙云县,属栝州管辖。现在一般都以万岁封登元年作为缙云县建县之始。
……………………
③ 栝(guā刮)苍──也叫“栝州”,古代此处山上多栝木,因此山名栝苍,州以山名。不知何年“栝苍”讹为“括苍”,唐大历十四年(779 )因避德宗李适(音kuò括)讳,改名处州,可见“栝”“括”之误,早在唐代即已形成,现在则连“栝苍山”也误为“括苍山”了。
④ 婺(w ù务)州──后改名金华府,相当于今金华地区。
⑤ 武德──唐高祖李渊的年号,公元618…626 年。
⑥ 万岁封登──周则天皇帝武曌的年号,公元696 年
缙云县山多地少,土脊民贫,向来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谣。居民虽然勤劳耐苦,但是人口众多,为了生计,外出投军吃粮的,当隶役驿卒的,做小本经营的,遍布他乡外地。
说起这条恶溪来,也实在可恶:全中国的大半江河,不是由西向东,就是由北向南;但是横贯缙云县城的这条恶溪,却偏偏与众不同:竟然由东门外悠悠而来,往西缓缓流去,把一个小小的县城,一分为二。恶溪两岸之间,距离宽窄不一:宽阔的地方,连河滩都算上,有达百丈开外的,比全国闻名的淮河、海河都宽;而在县城内的一段,由于南岸是高山,北岸是房舍,河道最窄处,不过二十丈左右,但也比世界闻名的大运河还要宽些。
清代以前,恶溪上没有大桥,包括县城在内,两岸交通,只由一些高出水面不多、宽仅二三尺的石板小桥相连接。每逢雨季,水位稍稍升高,激流就会漫过桥面,湍湍而泄,宛如瀑布。只要水面不高于桥面太多,当地土著乡民大都敢于涉水而行,而那些城里或外地来的人,站在桥头,眼看着滚滚浊流奔腾而去,不免头晕目眩,心惊肉跳,再也不敢伸腿儿。遇有急事非过河办理不可的时候,那就非出钱雇人“背过河”不可了。因此,每逢涨水的日子,经常有几个穷家小伙子,穿着草鞋,卷着裤腿儿,伫守在桥头,专门以背人过河来赚几个钱贴补家用。──在这种场合,不论是羞人答答的闺阁千金,还是守寡多年从不与男人碰一碰的贞节烈女,就都会不以为意,大大方方地趴在这些男人的背上,闭着眼睛,耳听着万马奔腾一般的流水声,把自己的生死命运完全托付给身下这位从不相识的陌生男人。
出缙云东门,再溯恶溪而上,行十七八里,就进入浙南著名的风景区:仙都山。
仙都山,是道家所谓“三十六洞天①”中的祈仙第二十九洞天,唐以前原名缙云山②,唐天宝③七年(748 ),本州刺史苗奉倩为了借重瑞祥以粉饰太平盛世,上表朝廷申奏亲见缙云山上有五色彩云笼罩,并有“仙乐殷殷,响彻林樾”,可见这里是“仙人荟萃之都”云云。唐明皇李隆基看到了表章,认为这是瑞祚(zuò作)吉祥之兆,一喜之下,下旨敕改缙云山为“仙都山”,并亲书“仙都”二字,从此相沿至今。
……………………
① 三十六洞天──道家把我国三十六处胜迹称为“三十六洞天”,见《茅君内传》:“大天之内,有地之洞天三十六所,乃真仙所居。”
② 缙云山──见《隋书·地理志》:“栝苍有缙云山。”
③ 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42…756 年。
仙都山,志称“广三百里”,那是指整座括苍山脉而说的④。括苍山,原名“栝苍山”,因山上多栝木而得名,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开始讹作“括苍”,从此以讹传讹,居然沿用至今,不再更正了。括苍山主峰有二,其一名米筛浪,又名“天鼻山”、“真隐山”,在临海县西四十里、仙居县东五十里的两县交界处,早先记录的高度为海拔1415。9米,号称浙南第一高峰⑤,后经国家测绘局实测,正确高度为海拔1382米;其二名海临尖,当地土名“赫灵尖”,高度为海拔1196米,在缙云县东北七十里前路乡境内与仙居县交界处的苍岭上。缙云人所说的括苍山,大都指的是这座山。山上有小桃源、雁门山、龟山、珏峰、百丈岩、虎踏岩、老鹰岩、天仓洞、阮客洞等名胜。苍岭自唐代至清代一直是从金华、永康到仙居、临海的孔道,用石板砌成的盘山驿道,至今依然完好。形势极为险要的“缙东锁钥”东平寨,就在苍岭山上。据县志记载: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五月,倭寇数千人,自台州登岸,破黄岩,劫仙居,逼近缙云地界,都御史①阮鄂亲率大军万余人屯兵在东平寨上拒守,倭寇无法入境,缙云县方才免遭洗劫。至今山上仍留有阮鄂所筑的将台,供后人纪念凭吊。
……………………
④ 道书《名山图记》中说:括苍山是成德第十洞天,高一万六千丈,广三百里,有一万八千奇峰,一百三十六条溪流。佛道两家的信口开河,于兹可见一斑。
⑤ 在缙云县南乡境内的大洋山,经实测为海拔1500米,比米筛浪高118 米。
① 都御史清代的都察院,是中央监察机关,主管称为左都御史,满汉各一人,是从一品京官;右副都御史则是巡抚、总督的兼衔,不设专员。主要任务除监察政治得失、民生利弊、官员政绩外,凡有重大案件,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断,并监察各级考试等。
仙都山,只不过是括苍山脉千峰万壑中的一峦,往多里说,方圆也不过三十里左右。但就在这小小一片土地上,山环水抱,奇峰怪石,演化成千奇百怪的人物形象和美妙秀丽的风光景致,仅见于志籍的,就有七十二奇峰,二十九名洞,十八处古迹,共合景点一百一十九处之多。成为古往今来风骚雅士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地方和吟咏挥洒的场所。直到今天,留存在山崖上的题咏刻石,不知道有多多少少!
仙都风景中最著名的有两处:一处是四面脱空拔地而起的大小石笋,大石笋高达170。8 米,为目前已经发现的世界最高石笋,因其顶上呈凹形,状如古鼎,且雨季积水,因此又名鼎湖,相传是黄帝轩辕氏炼丹并白日飞升的地方,旁边有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的“皇帝祠宇”,并由书法与李斯齐名的李阳冰篆书刻石。另一处也是由李阳冰篆书刻石的“倪翁洞”。“倪翁”指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战略家、思想家、经济学家计倪。计倪又名计然,本姓辛,晋国蔡丘濮上人,是老子(李聃)的弟子、范蠡的老师,博学多才,无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