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括苍山恩仇记 >

第6章

括苍山恩仇记-第6章

小说: 括苍山恩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傅尽可以放心。一路上,你不妨骑马跟着中军,只需指明路径,说明何处有险隘,哪村有团勇,我们自会派出斥候②去探索虚实的。老师傅的安全,可以不用担心。到达壶镇以后,老师傅愿意回到家里还是县里,悉听自便。我这里把实情全都告诉你了,答应不答应,可就听你老人家的一句话啦!”

……………………

①  天京──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①  斥候──当时军中对侦察兵的称呼,有别于穿便衣的“探子”。

绍周师刷地站起来,斩钉截铁的回答说:

“王爷不必客气了。我们祖孙两个,连性命都是太平军救下来的,山民能够活着跟王爷在这里说话,不都是您的恩典吗?只要王爷有用得着我老头子的地方,尽管吩咐!我们山里人说话直来直去,不会转弯抹角,我这么大年纪了,又是拣来的一条性命,什么安全不安全的,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吴绍周也一定跟着往前闯!什么时候动身?我也就听您的一句话啦!”

侍王站起身来,紧紧地握住绍周师的手。进兵壶镇的向导,就这么说定了。

话分两头。壶镇团防局总办姓吕名慎之,是吕建盛、吕建始的堂侄,武举出身,早年在外省当过几任守备①,如今虽然年已花甲,却还开得硬弓,舞得大刀,计谋勇武,不减当年。自从他出任壶镇团防局总办以来,手下的二百名团勇,训练有素,比起县里的练勇来要强得多了。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是有一定道理的。三年前太平军占领了县城和西乡,没有攻占东乡,除山高路险之外,跟他的步步设防,壁垒固守,也有很大的关系。

①  守备──武官名,置于明代。清代于县设守备,是清军绿旗营的驻县武官,职位次于都司,相当于现在的上尉或大尉。

咸丰十一年十月十三日,侍王长金采用一快二众三黑夜的策略,一夜之间,收拾了沿途大小十几处村团的设防,长驱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鼓攻占了壶镇。事先按照绍周师提供的情况,侍王作出了判断:太平军初占县城的时候,东路民团一定惊恐万状,各哨卡险隘也定有团勇日夜防守。但是五个月过去,太平军不但没有东进的意思,连县城也不像是久占的样子,各处村团的防守戒备,必然逐渐松弛;白天巡逻守卫的人可能还多些,一到了黑夜,大都只留下几个人放哨报警而已。因此,侍王决定采取黑夜行动的计划,打一个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突然袭击,一定比白天硬冲硬拼要省事省力。此外,缙云地少人多,村落之间相距都不太远,打下一村,就得马上去攻下一村,绝不能让他们知道动静有了防备。攻打之前,先要摸掉哨兵,还要断其后路,防止败兵逃出。遇上硬仗,要依靠人多,摆开阵势,一拥而上,使对方感到实力悬殊,望而生畏。有侍王的决策、绍周师的指引,侍王长金带领一支奇兵夜袭壶镇,一路上虽不是如入无人之境,也是势如破竹。等到吕慎之得到消息,已经晚了。他匆匆忙忙布兵狙击,用鸟枪土炮打死打伤了一些太平军,但是架不住太平军上千人马不畏矢石排山倒海而来,无法抵敌。吕慎之心知如果再不撤退,必将全军覆没,只好暂避锋芒,带领团勇撤到了苍山岭上,据险而守,伺机反扑。全军覆没,只好暂避锋芒,带领团勇撤到了苍山岭上,据险而守,伺机反扑。

侍王长金进入壶镇以后,厚赠了绍周祖孙。老石匠再三推却,不肯接受。侍王长金劝绍周祖孙不要到县前去看守那座栈桥了,因为战乱之中,一时难于复工,如果太平军不退,栈桥有人看守;如果太平军退去,栈桥必须焚毁,因此,所赠的银两,就作为工棚和栈桥的折价。老石匠想想也有道理,只得收下。侍王长金要派兵送他们回村,老石匠说:壶镇垟①附近几个村落,固然有太平军驻守,但是边远山村,包括他的吴石宕在内,依旧是村团的势力。一老一少的本乡百姓,大概还不难通过;如果加上几个太平军,倒不好办了。侍王长金觉得有理,也就不再勉强。

①  垟(yánɡ洋)──指小平原。壶镇垟,指壶镇附近方圆十里之内的一块小平原。

绍周祖孙辞别了众弟兄,走出了壶镇洋垟地界,先找个僻静稳妥的地方把银两埋好,仗着路熟,绕小道儿回到了吴石宕,一路平安。

不久,侍王又亲自带领一支人马来到壶镇,准备打通苍岭的通路,出兵台州。这时候,忽然有几千清兵从绍兴开来,屯兵左库。这左库是个大村,离壶镇只有十里之遥,并且扼据恶溪的最上游,对于攻打壶镇,十分有利。吕慎之听到消息,大喜过望,急忙从苍岭上溜下来,四处奔走筹饷劳军,并与官军头目密商合力攻打壶镇的办法。照吕慎之想,手里有了多于太平军几倍的兵力,夺回壶镇,还不是易如反掌吗?但他不知道这是一支失去了统帅流窜而来的败兵,有如惊弓之鸟,军令早已不行;他们听说赫赫有名的太平军宿将李世贤就在壶镇亲自坐镇,吓得目瞪口呆,谁也不愿意去白白送死,当天夜里就哗变,杀死几个主战的头目,悉数投到侍王的麾下去了。要不是老奸巨猾的吕慎之善于察言观色,看出风头不对,及早溜走,只怕连他的老命也要搭了进去。

驻守壶镇的太平军接纳了这一支败兵之后,人数剧增。侍王把他们加以整编,分派到各村去驻守。这些败兵,一向是无法无天惯了的,如今当了太平军,尽管多数人有了约束,但仍有少数人恶习不改,奸淫抢劫的事情时有发生。抓住了的,侍王下令一概处死;查无实据的,也没有办法。为非作歹的人一多,太平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威望,可就越来越低了。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入浙北路太平军攻下了杭州,浙江巡抚王有龄一命呜呼。侍王李世贤回到金华商议军务,留下侍王长金据守壶镇,待命出击。

这年冬天,壶镇大雪,平地雪深尺许。吕慎之带领二百多名团勇困守在苍岭上的东平寨。这里形势固然险要,怎奈居民不多,大雪封山以后,交通阻隔,无衣无食,饥寒交迫,体弱有病的,难耐冻饿,已经死了好几个。吕慎之看看不能坐着等死,只好在除夕之前,派人冒死溜下山来,寻找过冬的地方。

离吴石宕东南三里,有一个二百多户人家的村子,因为是林姓族人聚族而居,所以名叫林村。村子里有一位财主,名叫林国栋。他父亲就是吕载扬的妹婿林步云,本是书香门第,中了进士以后,放过一任道台①,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在家乡买田置地。等到道台老爷告老还乡,退归林下的时候,早已经田地成片,山林相连,还盖起了三进大瓦房,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两边竖起四根杉木大旗杆,门楣上石刻阳文楷书“进士第”三个大字,加上黑漆大门上那副黄澄澄亮闪闪足有一尺来大的黄铜兽环②,充分表露了官宦世家的显赫高贵,在壶镇一带,虽不算是首屈一指的豪门,也算得是远近知名的财东大户了。

……………………

①  道台──对“道员”的尊称。道员是巡抚的主要属官,四品,有负守土之责的守道(如上海道、金衢严道等)和不负守土之责的巡道(如盐道、兵备道等)之分。

②  兽环──富贵人家大门上的门环,其造型为一铜环衔在铜制兽头的嘴里,所以称为“兽环”。

林国栋少年的时候,道台老爷虽然也请过一位塾师来课子诵读,希图博一个“诗书继世长”,怎奈这位少爷的脑袋瓜儿就跟石头蛋儿一般,读起书来,油盐不进;又是独子,老夫人也十分疼爱,不但不督促他,反倒怕他一举成名之后远离膝下。塾师见东翁如此,学生又不上心读书,也就不去为难他,乐得落一个清闲自在。因此到了十六岁上,一部《论语》尚且没有读完,对制艺①一道,虽然已经开了笔,破个题儿什么的,勉强也能胡诌几句,但总是诘屈聱牙,不堪入目。道台老爷见是如此,心知自己的儿子“非禄中人也”,也就只好罢了。反正有的是钱,援例纳粟②,花了四百九十担米捐了一个正七品的知县班子,又早早地为他完婚,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再加上一口烟瘾,倒是能够牢牢地把他拴在家中,不求闻达,哪儿都不想去了。

①  制艺──也称“制义”,即“八股文”,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它用四书五经中的文句或章节命题,不但规定一定的字数和格式,所写文章,还要“代圣人立言”,模拟圣人的口气,每篇文章必须依次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段落,所以称为“八股文”。又因为这是当时应考的文体,所以也叫“时文”。

②  纳粟──即“捐官”。纳粟拜爵,始于汉朝,历代沿行。清代中叶以后,明订价格,规定纳粟二百四十担者得爵从九品,每加五十担,官増一品。清代官员分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但捐官最高以正四品为限。后期改收银两,并有折扣,捐官的种类名目和递补的班次也逐渐复杂。

林国栋虽然读书不上进,文章做不通,但是多少读过几年书,认得几个字,来往文书账目,勉强还能应付。尤其在一个“财”字上,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收租放债,大秤小斗,丰进歉出,贱买贵卖,看风转舵,顺水推舟,一应盘剥穷苦百姓的手段,一学就会。比起乃翁来,真叫“冰出于水而寒于水”。加上两片冰糖嘴,一颗尖刀心,当面好话说尽,背后坏事做绝,因此乡里人都管他叫“笑面虎”。道台老爷故去以后,一份产业传到了他的手上,不但不见败落,反倒买田置地,门户日见兴旺起来。

这次太平军到了壶镇,他家离镇上虽然只有十里之遥,却因林村僻处北山脚下,村前又有两处山口,地形十分险要,村内还办有一户一丁的大族团,联合附近几个村的民团据险扼守。太平军鞭长莫及,一时间也来不及调动主力去攻他,因此双方暂时处于一种对峙的状态之中。吕慎之派下山来的人,就是去找林国栋商量的。

林国栋正愁自己兵单力薄,万一太平军来攻,怕把守不住,如今听说吕慎之打算下山来投,真是大喜过望。反正二百多名团勇住在祠堂里,伙食也由族中公出,他日还有可能从团饷中如数扣回,保的却是他林国栋的身家性命和财产,何乐而不为呢?经双方商定,吕慎之在除夕之前,把人马悄悄儿地撤下山来,驻进了林村。

同治元年正二月间,太平军四出打粮,往金华输送。驻守壶镇的兵力,也逐渐减少。这期间,多少村落被攻破,多少粮绅大户的粮仓被打开;惟独林村因为有这几百名团勇据险把守,加上吕慎之又善于用兵,太平军一时间无法攻入。

三月,守壶镇的太平军分兵到三溪、上周打粮,遭到南乡团防局马三公子带领的团勇伏击,大败退回壶镇。马三公子从俘虏口中得知壶镇兵力空虚,知会吕慎之合力攻打。太平军在大桥上高搭瞭台,深堑固垒,坚守待援,双方僵持不下。四月初三日,东南二乡团勇合力猛攻,侍王长金亲自在瞭台上指挥作战。箭如飞蝗,弹石如雨,团勇死伤很多,无法近前。东勇陈士佐潜入桥下,用鸟枪击中了侍王长金,太平军失去了统帅,但仍英勇反击,展开了一场白刃战,双方死伤甚众。入夜,大雨滂沱,太平军以骑兵为前导,冒雨冲出重围,杀开一条血路,投永康而去。吕慎之带领团勇扑回壶镇,俘虏了大批太平军伤病人员。

四月中旬,三乡民团会攻县城。东勇南勇夹攻东门,西勇攻北门。桃花岭团勇佯攻南门,却从溪滩涉渡,首先攻进城内。守城太平军放火烧毁栈桥和县衙门,从北门杀出,败走永康。吕慎之带领东勇乘胜追击,布兵扼守芝英和黄城里。这时候,有一支太平军从丽水退到缙云县,遇到桃花岭团勇拦截,混战一阵,败走河阳;又遇到西勇迎击,败走周山下,正遇上吕慎之,双方激战,太平军大败,全军覆没。

五月,李世贤部将九门御林开朝勋臣殿前忠诚一百六十二天将林采薪攻入缙云,与西勇战于牛岱岭,西勇大败。林采薪分兵一支入茭岭,占据凝碧、新建。另一支从馆头进驻泉塘、白岩。民团迎击,大败。太平军分路追杀,直到胪膛、靖岳,一路上民团尸横遍野,死亡枕藉。

六月,三乡民团会攻胪膛,事先约定:西勇自仙岩铺、东勇从大枫湾、南勇分两路由白水山及横塘岸夹击。山高路窄,太平军预伏各险要隘口截杀。民团大败,死亡一百几十人。

七月,总兵秦如虎传檄三乡民团夹攻县城。太平军兵败,退出县城,经新建转道进驻上王。

八月,驻上王太平军四出割稻,并构筑壕堑作久据之计。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