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小秀才的花花情史 作者:深井冰糖 >

第44章

小秀才的花花情史 作者:深井冰糖-第44章

小说: 小秀才的花花情史 作者:深井冰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几天就过年了,老高和洪瑾也被赵华派人接到家里来一起过年。
  这个年真是热闹,三进宅院,都住了人,前院的厅里是布日古德,客房住着老高和洪瑾,门房是赵兴。二进是陶令华三人。三进住着穆平夫妇,陶家大姐夫妇,三个孩子。
  大年夜这顿饭,吃的是无比热闹。
  只是前厅清冷些,陶令华只留下赵兴照料布日古德,自己一家人都去二进自己卧房的客厅里面吃饭。虽是隆冬,屋里却是温风拂面,大铜炉里火炭烧的通红,上面坐着的水壶呜呜作响,大人叫孩子喊,还有狗叫声,热闹的像个菜市场。虽然没有大富大贵,这份平安喜乐却是求之不得的。
  忽然赵兴提着个盒子进来,说是隔壁送来的。
  陶令华忽然想起,这些日子都没去给穆启送菜,这家伙怕是馋了,就随便捡了四个小菜装好,让赵兴送过去。自己顺便出去拿一坛酒回来。
  出了屋门,正要向西走,只听隔壁院子传来孩子的大哭声。
  陶令华心中一紧,因为自己有孩子,所以对小孩子的哭声是很敏感,想是穆启的儿子在哭,只是这大过年的,哭的这么凄惨,实在是奇怪,难道他当爹的都不心疼?不由自主地走到东墙,爬上梯子,想看一看到底怎么回事。


  ☆、第六十三章 惊变

  陶令华爬到墙头,衬着灯影,发现隔壁穆启的门口跪着几个丫头婆子,婆子怀里抱着穆启才不到两岁的儿子穆修,小娃穿着个大红绸袄,哭的惊天动地,气噎声堵。
  穆启气哼哼地站在那里,对婆子说道:“把小公子抱回去!”
  婆子哭道:“老爷,您就抱一抱小公子吧,他就是想您了,不是故意把那砚台打翻的。”
  穆启还想说什么,忽然抬头看见陶令华在墙头张望,立刻闭嘴不说了,挥挥手,婆子们带着孩子下去了。
  陶令华狐疑地也下了梯子抱着酒坛进屋去,心中感叹,没娘的孩子就是苦,还好自己的儿子有几个爹疼爱,要是摊上穆启那么个爹,也是孩子倒霉。
  这边穆启回到书房,看着桌上污损的画卷叹息。听到隔壁的欢声笑语,自己这里只有孤灯相伴,烦躁地一把把墨污的画卷成一团,重新铺上一张纸,平复了一下心情,调好了颜色,慢慢勾画起来。
  赵泰因为看布日古德不顺眼,天天来横眉瞪眼地吵闹,要么就是给他饭酒菜里放点碱,或者多放几把盐,总之不能动手只好把这些小孩子的把戏使出来了。
  陶令华哭笑不得,只得和布日古德商量,还是送他回去,省得在此受罪。可惜布日古德好不容易有机会亲近心上人,就是天天盐巴当饭吃,也甘之如饴。
  直直过了两个月,已经是早春时节了,穆启发现苗头不对,陶令华对鞑子态度甚好,每天照料的很是周到,端茶送饭,细心之极。侍郎大人心中立刻警钟大响,不好,这鞑子会磨人之术,弄不好会让他得手,怎么比自己还受欢迎?
  看看布日古德的腿差不多好了,穆启立刻上本,说是黑台大人的病已经好了,不宜再继续留京。所以,旨意下来,布日古德不得不随着使团动身回去。临走,硬是把自己随身戴着的一串兽骨打磨成的项链塞给了陶令华,说是小时候母亲给他做的,是护身符。陶令华追赶不及,只得留下。细看这项链,每个都是一小块骨头,雕刻成鹰的样子,很是精致。
  赵泰这次倒是大赞穆启做的好,穆启理都不理他,气的赵泰又踢了一脚墙跟,鄙夷道:“阴阳怪气!”
  不过穆启也没能留在京中,一道圣旨下来,让他去护送使团,顺便巡边。
  赵泰笑疼了肚子,一个一个的情敌都被踢开,他心情格外舒畅。
  穆启把儿子抱过来交给陶令华,说是家里没人,也没什么可以信任的人,只好交给他了。陶令华虽不情愿,但是孩子没过错,本来这没娘的孩子就没人疼爱,现在爹也要走,也是太可怜了。
  赵泰因此咕嘟着嘴不悦了好几天,陶令华只得在房帏之事上多讨好他,这才圆转过来。
  穆启一去一回就过去了快一年的时间,等回京的时候,已经是初冬了。到家儿子都不肯认他,躲在陶令华身后探个小脑袋就是不出来,陶令华无奈只好抱起他指着穆启说道:“修儿,这是你爹啊,快叫爹。”
  穆修歪着小脑袋,两手吊在陶令华的脖颈上大声道:“我不要他做爹,我要你做我爹!”
  陶令华无奈地笑道:“我怎么能做你爹呢?我是陶慧的爹。”
  穆修气愤地嚷道:“陶叔,这不公平!陶慧有三个爹,都疼他。我只有一个,还不疼我,我不要这个爹,我要你!”说罢嚎啕大哭。
  陶令华心下吃惊,这么小,周岁也才刚三岁,这都是谁教的呀?
  穆启脸色很复杂,想把孩子接过来,谁知这穆修人小力气不小,两手扒住陶令华的脖颈就是不放,哭声直上云霄,连陶令华脚下的狗儿小黑都吓的叫了起来。
  乱了半个时辰,到底把他给弄过去了。
  不过穆修还是让陶令华起誓,要每天来看他他才不哭,不然哭死给你看!
  这小鬼,简直是成精了!
  穆启回朝,户部尚书年纪老迈,告老回乡了,穆启就地提升,做了户部尚书,同时还兼任着刑部员外郎和礼部侍郎,权势熏天,只差入阁拜相了。不过穆启并不想当什么内阁大学士,那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职位,虽然是舆论领袖,风光无限,但是担的风险和压力也更大,弄不好会连身家性命都丢了,还是抓实权的好。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又是一年。
  成化二十二年的冬天,朝中形势更加复杂,先是万贵妃病,成化帝极其奢糜地建了许多庙宇道观,为自己和万妃祈福。
  依附万妃的党羽尽是贪财弄权的庸碌之辈,反而把有才之士排挤出朝廷,民怨沸腾。而朝中各势力之间互相争权夺势,更加激烈。
  赵泰每每回家都大骂不止,吓的陶令华和赵华都拼命拉住他,千万不能让外人听到。这妄议朝政和诽谤权臣,弄不好就是死罪。
  两人偷偷商议着不然让赵泰辞官算了,这混乱朝局,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丢了性命,不如辞官回家,安生度日的好,也不稀罕他这高官厚禄。赵泰听了认为可行,只是暂时脱不开身而已,只得慢慢谋求。
  说话间已是晚饭时间,陶令华出去安排晚饭,却见陶家的保姆抱着穆修过来,这小子手里举着一个风车,鼻头红红的,好像哭过,陶令华伸手抱过来忙笑着问:“修儿,你怎么又过来了?”
  穆修抽打着小小的鼻子,瘪着小嘴哼道:“陶叔,你说话不算话,说好了去找我的,你又不过去,我只好过来找你。再说,我爹说了,你就跟我的爹一样的,不找你找谁?”
  不到四岁的幼童,说话却如此流畅,调理清晰,却是罕见的很,陶令华也很喜欢这孩子,太聪明了。又想起他母亲俞氏,虽然对自己做过错事,到底是因为穆启的原因,几年过去了,也不再怨恨她。孩子早早没了娘,如此早慧,却是有些可怜巴巴的,自己的儿子慧儿比他小不到一岁而已,话都没说清楚呢。
  这样想着就故意笑他:“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离不开大人?陶叔我很忙。”
  穆修撇撇小嘴:“我知道你忙什么!你就忙陶慧的那两个爹!”
  呃——
  陶令华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噎死在那里。
  这小人精,都在哪里学的?简直不像个孩子说的话。也有点生气了,虎着脸道:“再胡说,我揍你啊!”
  穆修立刻大哭道:“你不疼我!我爹也不疼我!没人要我——呜呜——”一边哭着身子扭成了麻花缠在陶令华身上,简直让人头疼。
  把穆修抱到屋里,赵华正逗着慧儿玩耍,两个人唧唧咯咯的笑个不住,穆修一看,立刻扑了过去,拉住陶慧道:“慧儿,我跟你玩吧?”
  慧儿懵懂地点了点头。
  穆修亲热地拉着他的手,笑着说:“慧儿,你有三个爹,我只有一个,我把我的风车送给你,你让给我一个爹怎么样?就让你爹做我的爹吧?”难为他能把这么多爹都清晰地说出来。
  慧儿不干,胡乱跟在穆修身边乱转,直要抢那粉红纸做的小小风车,穆修把手背过去,大声道:“你得让陶叔做我爹,我才给你。”
  慧儿伸着小手,都快哭了,叫道:“我爹做你爹,风车给我——”嘴一咧,就要哭,穆修这才把风车塞到他手里,回头对陶令华叫道:“陶叔,你以后就是我爹了,你得跟我一起住才行!”
  陶令华深深觉得,这小子没准是被他爹给特意教过,不然怎么总是缠着自己不放呢?
  其实这种日子过着也不错,就算不想跟穆启牵扯什么情爱,做个邻居也行。
  日子忙碌而平凡,陶令华除了在医馆忙碌,回家没事就是逗逗孩子,做做家务,赵泰已经递了辞官的表章,大概很快就能回老家去,继续这种庸庸碌碌的日子。
  虽然有点遗憾,不能建功立业,成就男儿梦想,但是也算平安喜乐了。
  陶令华以为这种平静会持续一辈子。
  人在安详喜乐之时很容易忘记什么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所以在灾难袭来的时候才会毫无准备,撕心裂肺一般痛苦。
  很多年以后他都还记得那个刚刚下了第一场冬雪的日子,鲜红的血迹落在白雪之上,如红梅卧雪,触目惊心。
  那天早上,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地正在飘落,世间白茫茫的一片,院子里的红梅正在凌寒怒放,甜香幽幽。陶令华带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堆雪人,孩子们笑着闹着,快乐的像正在雪地里奔跑的小鹿。他不得不和五娘还有姐姐一起去拦住他们,以免跌倒。
  忽然,赵兴一路小跑地飞快进门来,身后还带着一个人,那人浑身是血,跌跌撞撞地跟着跑了进来。


  ☆、第六十四章 奔走

  那人浑身是血地跟着赵兴跑进来,陶令华一见,心立刻揪紧,场面太血腥,不能吓到孩子们,是以赶快挥挥手让姐姐带着丫头婆子们把孩子们抱回去,他自己跑上前几乎是颤抖地问道:“张新,怎么回事?是不是我大哥出事了!”张新是赵泰的手下一个小武官,这样子必是出了大事,是以陶令华吓的心脏猛跳,腿都有些发软。
  张新扑倒在雪地上,右肩的伤口还在冒血,点点滴滴落在白雪上,让人心惊肉跳,他喘了一口气断断续续地道:“大人被劫持……”话未说完,竟昏了过去。
  陶令华惊的险些晕了过去,连忙抓住张新,见他昏了,一时半会却问不出什么,只好先去叫二哥回来。
  吩咐赵兴先给他清洗伤口,包扎起来,自己跑步去医馆。
  赵华一听,立刻给看病的病人告罪,关门回家。
  张新已经醒过来,却是动不了身,伤口已经包扎好,也喝了些药,一边痛的眉头紧皱一边急着把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今天早上,赵泰就接到了批复的奏章,开始交接公务,其实是个闲官,当下就能交接完,所以心情很好,还说等过几天回老家之前请同僚们会一会。
  谁知道忽然有人上衙门来找,原来是被贬的刑部员外郎林大人府上的小厮,林栩出狱后,上个月重病过世,林夫人和年幼的儿女艰难度日,赵泰倒时常接济他们。此时说是有急事,赵泰就去了,一个时辰后回来气愤难当。说是竟然有人要强抢林家的女儿为妾,被他一顿拳脚给揍跑了,当下就让他们收拾东西,先找了个客栈住进去,避一避风头。
  谁知道下午和赵新出去,打算给林家去找找房子,回来经过城外的一片旷野,忽然迎面冲来几十个锦衣卫,手持梁督公手令,要拿赵泰。几十个好手,鲜衣怒马,个个身手不错。
  赵泰不信,不肯听从,那些人就抽刀齐上,两人也来不及说话,就抽刀迎战,张新后来被刺了一刀,昏过去了才捡了一条命。只是醒来后发现自家大人不见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张新略略叙述了过程,又忍着彻骨之痛道:“小的追寻了一路也没追到,已经去衙门禀告了上官才回来的,公子若是要去寻,小的这就带两位前去。”
  赵华按住他道:“你的伤很重,不必动了,我自己去问。”陶令华立刻拽住他的衣袖道:“二哥,我也去。”
  赵华想了想,脸色凝重地嘱咐道:“你在家看着,万一有什么也好有主事之人,等我回来,不要轻举妄动。此事不简单,必有内情。”说罢拉过一匹马,快速出门翻身上马而去。
  陶令华看着远去的马,几乎支持不住,连忙扶着门边的墙壁才不至于倒下去。
  咬牙站直了走到后宅,后院只有两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惶惶不安地等着消息。
  陶令华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