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综神话]青离传说 >

第3章

[综神话]青离传说-第3章

小说: [综神话]青离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炼虚合道,在她恢复合道境界成就太乙散数之后,立刻就有西方极乐世界一位佛陀和清微天玉虚宫的一位真仙前来拉拢。可平心而论,她昔年的神位都被道门纳入封神榜,如今被截教一个女修占据,她对道门一点好感也没有。而至于佛门,如今虽然是佛门大兴的时机,但是她实在不愿意进入佛门拜在两位圣人门下。虽然两位圣人开出来的条件很好,但是她作为上古神女,更倾向上古时代的先天神族。
    伏羲、女娲、共工、祝融这些生而神圣的存在,被称之为先天大圣,当初骊山老母也是其中一位,她更倾向女娲的阵营。但是女娲娘娘在封神之后就不在外出,即便是伏羲跟她的诞辰都不在露面。据传当初封神之时,这位娘娘也仅仅是应了鸿钧道祖邀请,以一尊化身引动劫数掀起商周之战,本尊高居娲皇天早就不露面了。即便是伏羲大神也需要去娲皇宫才能够见面,而是见面时间颇少,大多时候都被拒绝。
    女娲娘娘不在外出,骊山老母在佛道两家的骚扰下厌烦不已。不过佛道两家不少后辈都已经位列大罗上尊,唯有她因为转世而蹉跎在太乙层次,心中烦闷之下才时不时讲道开解晚辈打发时间。
    就在骊山老母烦恼的时候,伏青乘着妖风来到骊山脚下,她忽然感应到伏青身上一位熟悉的老朋友气息。
    “老友!原来你早有准备啊!”骊山老母不由一笑,心中大石落下,随后准备今年的讲道。
    骊山老母的讲道很怪,时不时谈谈玄门金丹道,时不时说说佛门舍利法,还有上古时代的妖神、巫神法门混杂,全凭自身悟性参悟。
    却说伏青来到骊山脚下,看此地瑰丽山景心下肃然,明白是仙家道场后不敢再度驾驭妖风,而是亦步亦趋走在小路上寻找骊山老母的道场。
    洞天福地,这是修士们最常用的居所,即便是寻找到了名山,也难以寻觅洞府,就是因为那些洞府是借助灵脉建造的洞天福地,借山水灵枢而成,潜藏在另一层空间中。
    没多久,伏青凭借感应寻找此地灵脉走向,来到一座山谷前。路径幽深,杳然难觅,接着仿佛自身穿越过了一层厚重的屏障,进入另一个天地般。
    “留影谷?” 伏青念叨谷前的石碑,随后进入真正的灵谷中。
    谷中没有外面的景色瑰丽,而是一派蛮荒古朴,怪石嶙峋,青藤遍布,在谷中央有一座道台,上面空无一人但周围无人敢去落座。
    道台周围有无数生灵,有道士打扮的道门中人,有头陀打扮的沙门人士,还有不成人形的黄鹤、白鹿、苍猿等等灵兽,一个个乖乖落座耐心等待骊山老母的法驾。
    伏青看看周围,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下。
    刚刚坐下,便见道台上十二色道光飞舞,一位老妇人持着龙头拐杖坐在道台。
    老母身穿大红绛绡衣,脑后一轮十二色神光普照,又有五色祥云雾霭幻化龙凤相伴,还有八列金童玉女持着香炉,蒲扇站在旁边。

  ☆、第4章 老母传道参玄术

噹——!只见一个金童将自己手中金钟敲打,老母开讲大道。
    “天地混一,有圣人出……”随着老母讲道,天花散落,祥云集结,头顶一亩元神庆云之中结成九颗紫色宝珠,宝珠转动元气,昏昏蒙蒙,在庆云之中演化一方混沌世界。
    不愧是先天诞生的大圣,即便是修行尚未完全恢复,也将昔年盘皇开天辟地的景象演绎出来。
    一尊神圣出现在混沌,那位神圣手持巨斧,在幽暗混沌之中开辟出第一道光辉。然后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上者化青冥,下者成九幽。
    “这是盘古开天辟地!”伏青不由叫出声,不过旁边那些人也是如此模样,倒也不突兀。
    盘古为防止天地复合,擎天立地,在此间又有无数种变化,或化莲花,或化天龙,或有天王像,或成人身龙尾像,共计九九八十一般变化。
    逐渐的,所有人进入悟道之境,参悟这天地演化之玄妙。不过这是老母昔年跟元始天尊论道的理解,里面有着老母自身的道韵,跟真正开天辟地还有不同。
    “诸天变化之术,莫不过盘古演化。”老母道:“有人取盘古九九八十一般变化演化造化神通,有人借此参悟无上盘古真身,又有人专精神通道术之变。故而天罡三十六变中有移山倒海大神通。所谓‘变’非但是形态之变,也可指自然变化。”
    “玄门有九转玄功,天罡三十六变,地煞七十二变;佛门亦有□□玄功,金刚明王神通,不动空如来三十三变化。此等变化之术,非指形变,乃无上长生修行之术!”
    被骊山老母一通讲解,伏青恍然大悟。的确,天罡三十六变在他前世读西游记的时候也曾看到过。那些变化神通不单单是所谓变成花鸟鱼虫,三十六天罡变中还有指石成金,呼风唤雨这类神通。
    指石成金可以说是对物质的改变,而呼风唤雨也是对自然气象的变动。
    变,变化,由旧形态向着新的形态演化,这个化的过程都被称之为变!不单单是所谓变作动物模样。而且,天罡三十六变重视天象大术,而地煞七十二变更注重神通小术,此中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什么地煞七十二变比天罡三十六变多出来三十六种变化就厉害,更是无稽之谈。
    不过,在场有着上百生灵,并不是所有人听到骊山老母讲解变化之术,有另一部分人观摩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便进入另一个状态,听骊山老母讲解炼体修身之术。
    盘古乃道王,一切法则天道源自盘古。单单盘古当初本能开辟天地所演化的大道,就足以让后来人穷尽一生来追求。
    盘古九九变化,在如今分作两大分支,一个是天罡地煞这种变化神通,重视演化。可以精通天地演化之术,呼风唤雨,移山倒海。而另一种,将此视作追寻盘古道体的步骤,是炼体。借助九九八十一变而成就无上道体。元始天尊借助九转玄功便是推演到极致,可以身化盘古。
    根据在场诸修观看盘古开天像之后的自行理解衍生出来两个分支后。骊山老母神念分化,一边讲解变化之术,一边给另一部分人讲解佛道两家炼体之法。
    而随后听骊山老母讲解变化之道的七十人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不同理解。一开始的盘古像是总纲,后来主要讲解变化之术的各种注意点,而到了最后则开始不同道术的选择。
    有人在听讲的时候忽然听骊山老母专心讲解天罡三十六变,而有人则是听老母传授地煞七十二般变化。还有几个头陀听到佛门专属的三十三天大自在变化术。
    至于伏青,他又看到了一副新的图案。
    一条青色大蛇出现在他面前,大蛇身子扭曲化作人首蛇身合成“道”字。而后人首蛇身的神圣再度演化,又有七十种变化出现在他面前。
    “玄灵七十变!”伏青冥冥中,在七十种变化演绎之后自然而然在心底浮现的功法名讳。
    这不单单是变化之术,跟地煞七十二变类似也是一门问道长生的绝顶法门。其中也有化形、呼风、驱水等等神通暗藏。
    这功法似乎很适合伏青,自然而然引导伏青参悟玄灵七十变。而耳畔还有骊山老母的细心指点,给他讲解这门功法中的各种疑难。
    三日之后,伏青苏醒过来,骊山老母早已经不知所踪,就听身边有人相互攀谈:“鹿兄,这回分讲你学的是什么?”
    “地煞七十二变,你呢?”
    “一开始我便参悟盘皇肉身,学的是炼体之术。”
    “这倒也合适,毕竟你本体便是一块千年灵玉,自己打熬本体才是最重要的。”
    两人边走边说,其他人也大多如此,三三两两汇聚在一起讨论自己的功法。有一些人因为参悟功法相同,所以围在一起讨论。
    期间也有几人过来找伏青询问,听说他的玄灵七十变后一个个失望离去。
    “我们大多学的是天罡地煞变化,玄灵七十变似乎就是道友一人。”一位白胡子老道捻着胡须:“或许,这跟佛门的摩利支变化神通类似,都是偏门神通?”
    伏青点头:“可能吧。”玄灵七十变,这个名字他没听说过。但是看到那一尊神圣在他面前演绎七十种变化后,如何不知道这门功法来自何处?
    接着,伏青跟老道攀谈起来,方才知道这道士的名讳——左慈,左元放。
    左慈,伏青既然知道自己穿越的年代似乎跟三国有关,怎么会不知道左慈这个人?
    “左道友是老母门下弟子?”
    “非也非也,老道跟道友一般,都是听闻老母大德,过来听老母讲道的。老道在这边学得天罡三十六变中的一门断首存阳之法,可断六阳魁首而不死,这是一门变化自身阳气的神通呢!”随后两人讨论一阵,左慈道:“老母三年讲道一次,道友是在此等待下一次讲道还是外出游历?”
    “我就在这边等等吧。”伏青想想,自己在外也没什么事。这里灵气充裕,更适合他修行,便拒绝左慈游历的邀请自己在这个回影谷琢磨自己刚刚得到的功法。
    玄灵七十变,只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通晓,第二个是遍知,第三个是随心,至于更上面的境界老母不曾传授。
    “别想那么多,先修行这门功法掌握七十种变化神通再说。”伏青想来,这法门既然传承自那位大圣人,那么应该也是一门足以问鼎长生的法门。
    灵台种道根,玄灵自化生。伏青一开始做的是最基本的观想法,在自己的识海观想一颗造化宝树。
    宝树枝繁叶茂,青玉灵叶中又有七十个各色繁花。按照玄灵七十变的说法,每一朵花便是一门神通法门,将其练成果实便是第一个境界大成。
    玄灵七十变,又名造化玄灵变,比起天罡三十六变倾向于移山倒海,飞沙走石这类天象变化,地煞七十二变驱神、通鬼这类精巧之术,玄灵变化更擅长造化。比如枯木逢春,比如食气辟谷,再比如万毒不侵。还有起死回生,镶灾解厄,聚兽通灵这类法门。
    三年之间,有不少精怪修士待在留影谷,伏青仅仅是其中一位。因为顾忌骊山老母的威名而没有争斗,一个个安心修行,相互间也有着修行交流,彼此解答疑难。
    三年之后,伏青坐在一个角落。身后一座碧青神木升起,上面七十个花朵一个个开始向着果实转变。
    “火中种莲,指地成钢,花开顷刻……”一个个玄灵七十变上面的神通妙术被他参悟,而他体内龙珠也多出一缕造化玄气。
    不多时,又是一声钟响,老母时隔三年开始了第二次讲道。
    老母端坐道台,看了伏青一眼后暗自点头,倒也不愧是老友的布置,这小子的根骨还算是不错。
    这次还是讲解变化之术,是对上一次讲解的补充。每一个人身边都有老母一道神念指点功法。把三年修行的各种弊端抹去,指点正途。
    玄灵七十变中有玄机篇,天象篇,造化篇等等共计十门手段,每一门手段又有七个神通,共计七十变。伏青对玄机篇中的占卜未来,颠倒阴阳很精通,但是关于最根本的造化篇,那什么枯木逢春,断肢再生什么的就不那么熟练了。所以当老母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时,豁然开朗,困住他三年的造化疑难迎刃而解。
    老母见伏青如此情况,心下一乐:到底是老友传人啊,果然是一个脾气!随后,她又用*力给在场所有人灌输灵气,期间又有纯粹的紫阳灵气落入伏青身上。
    “小子,骊山脚下有你一同族跟老身有缘,如今你得了老身恩惠,便去将它带来吧!”讲道过半,就在伏青专心悟道的时候骊山老母的传音过来,伏青不自觉向老母那边看去。
    老母冲他微微一笑,他连忙起身前往骊山脚下。
    骊山脚下有一条白蛇正跟一只金鹰搏斗,伏青过去一看,那白蛇修为比自己只差一线,也有五百年道行在身。只是自己这三年在骊山潜修,又有老母指点道行,修行尚在这白蛇之上罢了。
    抬眼看向空中金鹰,伏青笑道:“鹰兄,你也是活了数百年的神鹰,何苦跟我这同族作对?”

  ☆、第5章 斗金鹰再结因果

空中这只金色神鹰并非骊山灵兽,而是半路碰到白蛇来骊山听讲,故而想要半路截杀。此神鹰尚未化形,也就是三四百年的道行,因为鹰蛇之间乃是天敌,所以它能够凭借自己的修为和天赋克制白蛇。
    见白蛇遍体鳞伤,伏青将袖子打开:“还不进来!”那白蛇感觉到伏青身上的气息,明白是同族后也蜿蜒爬向伏青,而金鹰见此连忙双翅一振,锋利鹰爪扑向伏青以及白蛇。
    这时候同样是蛇类,之间的察觉也显出来。伏青身具龙气,走的是化龙之路,而白蛇仅仅是采集日月精华走的是修炼成人的道路。两者日后虽然都是正果,但在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