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恨by甜品有毒 >

第42章

恨by甜品有毒-第42章

小说: 恨by甜品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年对于诸葛亮来说是真正平静的三年,这期间也与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庞统、徐庶等人真正成为了朋友。在这些朋友当中,有希望入世创一番万世功业的庞统,也有随遇而安的徐庶,更有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每当这些朋友们坐在一起论辨到底学了一身的学问是该入世为君为主所用,还是做为个人的情志兴趣的时候,诸葛亮总能看到庞统和石广元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样子,也能看到徐庶老好相劝的诚恳,更能看到崔州平看戏一般哈哈笑的样子。当然也能看到孟公威凝神倾听的样子。他觉得和这些人在一起真的很舒服,自在,快乐。有的时候双方辩论实在没什么结果,他们就会转过来问他这个从来不参与辩论,只会为他们倒茶斟酒的人。 
那个时候,他总会微微一笑说:“我若出山,自可如管仲,乐毅。” 
那时,便会听到师父水镜先生之言:“你啊,满身经天纬地之才,却不得其时啊。” 
听得此言,诸葛亮也只是微微的笑了笑。 
东吴孙权领兵到江夏伐黄祖,要为死去的父亲报仇,而诸葛亮此时也随先生游学到了江夏。看到江东孙家飘扬的战旗,心里隐隐想到大哥诸葛谨,不知这多年过去,大哥可好?不知这多年过去,大哥可曾偶然想起过自己? 
想去看看大哥;却又觉得好多感情都淡了。 
水镜先生却在此时接到了二封信;一封信是诸葛谨写给弟弟诸葛亮的;另一封却是孙权写给水镜先生的。但意思却是一样;希望水镜促成诸葛亮到孙家军营一绪。 
孙权写那那封信不出奇;但是诸葛谨自与弟弟许都一别;实际上就没有再与弟弟有任何关联;即使后来弟弟在隆中居住;二兄弟也没有再见面;如今却又为何写信? 
原来自孙策逝后;诸葛亮离开江东;诸葛瑾也就渐渐在江东孙权帐下得到重用;这信是孙权要他写的,虽然心里有些不解,但是想一想这么多年都没有相见的弟弟,也觉得应该和那个弟弟见一面了。毕竟是兄弟;难道真的能老死不相往来吗? 
水镜将诸葛谨的信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便辞了师父水镜和一班朋友,简身素服跟着一群推运粮草的百姓进了孙家军营。顺便再帮这群百姓把粮草堆放好;然后才去找大哥。 
当诸葛亮把粮草堆放好,直起身子擦擦汗的时候,就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你,转过身来。” 
诸葛亮缓缓转过身,面前站着一位武将,正在上下打量着他。 
“愿意当兵吗?”武将问。 
诸葛亮摇头。 
“看你的样子倒像个读书人,但是看你的身板,倒是当兵的好料子。将来一定可以成为叱咤风云的大将。” 
诸葛亮笑了笑不语。 
“公覆,你在跟谁说话?”武将的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诸葛亮心一跳,不由得低下头,那是大哥的声音。 
“子瑜,你看他是不是当兵的好料子?”武将笑着回头说。 
诸葛谨走了过来,看着,沉默着,伸出手,握着—— 
“子瑜,你认识他?”武将惊讶地说。 
“他是我失散多年的弟弟。”诸葛谨清晰地说着,伸出另一只手,轻轻的抹去诸葛亮脸上的灰尘,轻轻的抚着诸葛亮的脸,缓缓的,但温暖地说:“来了就好。” 
“子瑜找到弟弟了,那真的要好好庆祝一下。”武将说。 
“我弟弟喜欢安静,他来军营也是为了见我,见过之后就要走的,不必庆祝了。”诸葛谨说。 
诸葛谨没有问他是怎么来的,诸葛亮心里明白,自许都一别,兄弟之间是不可避免的生分了。但是大哥能对他说一句‘回来就好’,对于他来说已经确实是很好了。 
“那不一起吃顿饭吗?吃顿饭再走也不迟,就这样决定了,我马上叫人做一顿丰盛的饭菜。”黄盖说。 
诸葛谨没有再推辞,他向来不是一个强人所难的人,便说了一句:“多谢公覆安排,那我就在营帐中等。” 
然后就拉着诸葛亮的手走出了粮仓。一路上,直到回到他的营帐,都紧紧的握着没有松开。 
可是,却没有说话,也无话可说。 
军士送来了饭菜,黄盖送来了美酒,却挡不住营中其他人的询问,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诸葛谨找到了弟弟,都跑来向他祝贺。阵势大了,不得不摆下酒宴。 
诸葛谨的人缘一望而知,诸葛亮也放下心来。众将吃吃喝喝,倒把一个最重要的人给忽略了。 那就是孙权。孙权在自己的主营帐,看着军士送过来与往天不同的饭菜笑道:“今天加餐了?其他将军都有吗?” 
“主公,将军们都去给诸葛大人贺喜去了。” 
“贺喜?怎么我不知道。” 
“一开始谁都不知道,是其他将军看黄将军抱着一坛酒问起来,黄将军说漏了嘴,其他将军就说诸葛大人找到弟弟应该好好贺贺,不能就吃点饭喝点酒就算了。所以就都过去了。” 
孙权心中一喜;诸葛亮原来已经到了。便笑道:“那我也得去贺一贺,走吧。” 
“主公,这菜不吃了?诸葛大人那没有这么好的饭菜。” 
“那就端过去和他们一起吃。” 
军士听令,就抬着一桌的饭菜跟着孙权出去了。 
孙权来到诸葛谨的营帐前,果然见到他军中众将都在里面,众将看到主公到来,都站了起来齐声道:“主公。” 
诸葛谨和诸葛亮也站了起来—— 
四目相对—— 
四目相对—— 
四目相对—— 
震了两个人的心! 
金发碧眼儿? 
是你?真的是你吗?终于又再见到你了。 
“草民诸葛孔明见过平虏大将军。”诸葛亮平静地施礼。平虏大将军,是许都曹操在孙策死后封给孙权的名号。 
孙权被诸葛亮这样一叫,只得端起将军的架子笑道:“免礼,免礼。你是来看你哥哥的吗?” 
“是。” 
“子瑜请弟弟多住几天吧?”孙权望向诸葛谨说。 
“主公,我这个弟弟过惯逍遥自在的生活,我都看不住他的,由他去吧。”诸葛谨说。 
孙权看了诸葛谨一眼没说什么,诸葛亮则已坐了下来道:“将军请坐下来吧,我有些饿了,将军若不坐下来,我也不好用餐。” 
孙权只好坐下用餐。时间过得差不多,孙权还没喝完最后一口酒,诸葛亮却已经站了起来向在坐的所有人施了个礼,说了声抱歉就起身走了。 
孙权想叫叫不成,心里急得团团转,但是碍于众将在前,也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诸葛亮离开。 
这个怎么办啊?孙权回到中军帐左思右想,这事还是得找个人帮忙才行。可是这事是自己心底最私秘的事,找谁能帮忙呢? 
要做这样私秘的事,当然还是身边的近卫去做比较恰当,何况近卫负责保卫,也不用去打仗。所以这样想了,便把身边的侍卫宋谦,贾华叫来,这样那样吩咐了一通,二将领命自去了。 
诸葛亮离开孙家军营,就避开官家大道,走林间田野的小道回江夏。但是他来晚了一步,晚上江夏城门提早关闭了,以防孙家将士夜间偷袭。 
诸葛亮进不了江夏,只得回转找了一间民居借宿。想等着第二天再进城。但是孙权也在当夜调动了军队,整个郊野民居都陷在了军队的包围之中。老百姓就算想要逃避战火也变得不可能。 
只能随遇而安了。 
但孙权的用意却不止如此,他是在得知江夏提早关了城门后才调动军队的,因为他算计得出来,以诸葛亮离开军营的时间算起,他肯定是进不了江夏城的。所以他一边调动军队,一边尽可能的在河道,山道入口调兵驻防,暗地里则派宋谦,贾华带着近卫到民居当中搜查。 
搜查到诸葛亮借宿的房间时天已蒙蒙亮,当宋谦见到诸葛亮,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按孙权的吩咐用最快的速度将他扑倒偷偷带回去。 
但是他们把诸葛亮带回去的地方并不是现在孙家的军营,而是孙权的老巢,东吴的大本营吴郡。 
因为有诸葛亮在吴郡,孙权在攻下江夏后,找不到黄祖,便退了兵。不过,为了报仇,他还是把黄祖一家老小六口人都杀掉了。 
众将都不明白,打了半天,又把江夏扔了,急急的跑回吴郡去到底是为什么? 
但对于孙权来说,再晚些回去,诸葛亮就可能又要跑了,到时再找不到可怎么办?这一辈子可能就真的没有机会再见他了。 
诸葛亮被宋谦,贾华带回吴郡,按孙权说的严加看守,就把诸葛亮投进了大牢里。 贾华开始还有些疑惑,严加看守也不用非得扔到大牢里吧?但是宋谦说大牢里最安全,其他地方都怕出事,主公除了说要对他严加看守,不是还说了不准泄露天机吗? 
贾华这才点了头,可是在离开牢房的时候,他的疑惑又多了一层:“老宋,你觉不觉得这个人有点怪啊?” 
宋谦看着贾华握了握自己的手腕说:“你是说这个?” 
“他手上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别说了,主公说不准我们提起他任何事,闭上眼当没看见。” 
贾华听宋谦这样说,也就不吭声了。 
孙权急匆匆的回到吴郡,一脚踏进将军府的大门,便开始搜索,简直把他家的门缝,地缝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诸葛亮的身影。 
哎,宋谦和贾华这俩老小子,到底把诸葛亮收藏到哪里去了?虽说是叫他俩严加看守,可是也没叫他们守得连影子都找不着啊?莫非? 
孙权正叉着腰站在后花园里寻思的时候,张昭来了。看到孙权这般模样便问:“将军,你在想什么?” 
孙权一看是师父张昭,赶紧放下双手道:“没想什么。”若是让老成持重的师父知道他在前线打仗,还有闲心掳人的话,保不得要被师父磨破耳茧。 
但张昭偏就是这样一个穷追到底的人:“可是我怎么觉得将军确实在想什么呢?” 
孙权一听头就大了,他本来头就比一般人大,身子骨也比一般人精壮,现在听着张昭的问话,头就更大了,忙‘哎呀’一声,捂着肚子叫了声‘师父,我肚子痛’就跑掉了。 
张昭在后面追:“将军,将军,肚子痛要上茅厕,茅厕在那边。” 
孙权跑得更快了,满头金发在阳光下闪耀。 
一出将军府的大门,又撞到一个人身上。定睛一看,是江东大都督周瑜。 
哎呀,今儿个怎么大哥给他留下的一文一武辅政大臣都来了? 
“将军,何事惊慌?”周瑜扶住孙权问。 
孙权定了定神,返身一指身后说:“都督救我,师父又啰嗦了。” 
周瑜望向府内,正见胡须飘飘的张昭跑过来。他哈哈一笑,放过孙权迎了上去。 
孙权赶紧加速跑远了。这一年孙权不过二十一岁左右,还是一个半小不大的年青人。 
贾华送饭给诸葛亮。诸葛亮看着他微微一笑道:“尊夫人要临盆了。” 
“啊?”贾华一愣:“你怎么知道我夫人怀孕了?” 
诸葛亮又微微一笑:“如果你现在不去看你夫人,可能会一尸三命。” 
“你胡说什么?我夫人虽然怀孕了,可是还有二个月才生产呢。” 
“你若不信,到时妻子俱亡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贾华看诸葛亮说得真切,半信半疑,终究抵不过担心,赶紧跑回家中去看。 
诸葛亮微微笑着又道:“你回去路上就叫大夫跟着吧。”然后低下头看着饭菜叹道:“这般寡淡,又无酒,叫我如何吃得?” 
贾华疑惑地看着他,终究还是跑走了。半路上正好看到一个大夫,便拉着往家中跑。奔回家中,推门就叫:“夫人,夫人。” 
“夫君救我,夫君救我。”屋内传来夫人惶恐的声音。 
进门一看,夫人倒在地上,身下已是一滩水。 
“大夫,救人,大夫,救人。”贾华急叫。 
幸亏贾华回来的及时,夫人有惊无险,还为他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儿子抱在怀中,贾华惊疑万分:那人如何晓得? 
这边厢惊疑万分,那边厢孙权也到了宋谦家中,才知诸葛亮被关在牢中。孙权叹气,这侍卫也太忠直,又不好说他,只问如何抓来的。 
“按将军吩咐的,看着他,我与贾华并另外二个侍卫,齐扑过去压在他身上,就把他擒来了。” 
孙权吓了一跳:“可压坏了他?” 
“应该当没有。” 
“那就好。”孙权松了口气:“带我去见他。” 
“是。主公要不要换件衣裳?” 
孙权看了看自己的袍袖,这将军朝服穿着太显眼,便叫宋谦拿了一身便装来换。可是换上便装,往铜镜面前一站,他那满头金发更显眼,一时心燥便道:“不换了,这样换着去大牢里,岂不是更加惹眼,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这样子,便又换回将军袍服,跟了宋谦去到牢里。大牢中的诸葛亮正靠在牢墙边上闭目养神。 
孙权着宋谦守在牢门外,吩咐任何人也不准进来,然后把牢门关紧,才走到诸葛亮的面前。此时的他,还不太相信眼前的人真的就是自己这么多年朝思暮想的人。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诸葛亮的袖子拉上去,当他看到那如假包换的寒铁手镣,才相信眼前这个人真的就是当年他见到的人。 
孙权仔细端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