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帝与幸臣 >

第37章

帝与幸臣-第37章

小说: 帝与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宝生让他来京城了,这次的武举之事,应该有望一战成名。”洛浮夕说这话的时候,满脸含笑,颇是胸有成竹。
  
  果然不出洛浮夕所料,这年纪轻轻的洪长亭,不过十六七岁,便力压众人,在京城的武举考试中,一举夺魁。连杀三场比试,十几二十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洛浮夕受了墨夜之命,与赵阁老一起在现场观看试炼,层层删选,自各地上来,剩得一百余八人留在校场,前十名里,就有洪长亭。
  
  而后第二日,还有文试,一百零八人在考场论兵法之道。
  
  那洪宝生长得眉清目秀,光看身板,不觉得会是个武艺出众之人,却不知竟然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之人。洛浮夕早先已经见过洪长亭,对他的样貌很是熟悉,所以在众考生之中,一眼便看到了洪长亭。监考官可以在座位前行走巡视,洛浮夕走到洪长亭身边,见他对试卷颇是得心应手,又见其书法流畅,浑然有力,不由觉得很是欣慰。
  
  考试结束后,众人散去,又过了三五日,赵阁老等人,将文试的试卷批阅了出来,洛浮夕问是否有了定论。
  
  赵阁老道:“文试之中,确实有不少用兵奇才,可堪重用。”
  
  “那个叫洪长亭的呢?”
  
  赵阁老知道洪长亭是洛浮夕保举的,对此也很是留意,因为是洛浮夕保举,更对他严格了几分,可通篇试下来,那洪长亭果然长志气,一点也没有辱没洛浮夕的荐举,也很得赵阁老的眼。便对洛浮夕道:“……此人确实很有才气,又是武试的十甲,武将之中,必有其之位。”
  
  果然,多日后的朝堂上,墨夜亲自接见了武试的佼佼者,并亲自听他们说了兵法战术,也谈了国家局势,和边寨疆域于其他四属国的关系。众人皆不知洪长亭是洛水之人,只道他长在南国边境,如今上京来投靠亲友,见有这般机会便来一试报效朝廷,不想居然命中。
  许是这种南疆边境出生的特殊身份让洪长亭的见解总是让人眼前一亮,说到与多国的关系,更是得心应手,赢得满朝文武的赞赏有加,墨夜也是刮目相看。
  
  于后对众武试之试子,一一安排了效力的位置,并特意将洪长亭安排在了兵部都统名下。陈阁老之子陈都统下任后,副都统的位置便一直悬而未决,墨夜将年轻的洪长亭放在这里,大概有几分要提拔他的意思,不过他年纪尚轻,还不足以到做都统的程度,自然从下士官开始做起。
  那洪长亭也甚是争气,在几次京城的闹事中,首当其冲,平息了几次骚乱,又将城门把守地很是太平,京城治安,只要是洪长亭带队的几日,必是井井有条,纪律严明,商户和乐。不过两个月光景,就将洪长亭升作了七品守卫长。
  
  赵阁老看到委任书后,对洛浮夕道:“洪长亭升了官,可有你的一份功劳?”
  
  洛浮夕但笑:“他自己有过人才智,若没有,我如何也动不了帝君的圣意。”
  
  可是洛浮夕自己知道,他私下于洪长亭已经见过一次面,集结之所便是洪宝生的【罗家茶铺】,在他伤好后,洛浮夕出宫,墨夜也不再多监看他,所以偶尔还是有机会去罗家茶铺喝下茶,并将消息一起传给他,用韩来玉的时候,也少了一些。
  
  **********************************
  
  一晃间,居然到了年关。
  
  洛浮夕自南国而来,还没有完全适应帝都的严酷寒冬,这一转眼,大半年过去,居然在帝都过了自己第一个在外的春节。
  
  子沐跟自己一样,从来没有想过会在这个地方呆那么久,几个月前,还在想着,忍一忍,忍一忍说不定就能回家过年了,南国的冬天也不是这般的寒冷,在过年的时候,还有百花盛开,夜游洛水,看花灯锦簇,娇娘比目。
  
  这一忍,竟然让自己也诧异了,入乡随俗之后,那家乡久远的节日喜乐,都一点点的遗忘在了脑海里一般,所能看到的帝都天朝庆祝节日的奢华与富丽,与母国大不相同,可也能很适应的接受这一切变化。
  
  他知道天朝的子民如何在除夕这一天里,与天地同乐,与亲友同乐,除夕之前的那些日子,什么腊八节喝腊八粥,除尘,打扫,祭灶,这些他都没有经历过,遂将那延绵的思念变成了好奇和新鲜。
  
  过了农历春节,百官祭祀,朝拜,宴席,不一而足,墨夜回宫也都是匆匆看过洛浮夕,便回了自己的寝宫休息,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常公公刚送来一大碗五色元宵,便对洛浮夕道:“帝君正在来偏殿的路上,还请大人安心等候。”
  
  “今天?来我这里?”
  
  正月十五,原本在早些天,就有大臣提出,说希望帝君在这个团圆之夜,能够与百官同乐,百姓同乐,设宴共庆。墨夜也便应允了,怎么这会儿,又改主意了?
  
  还是想答案间,说曹操,曹操就到,墨夜披着貂皮斗篷,一头扎进了偏殿。
  
  “好冷!”
  墨夜第一句话便是这句。见洛浮夕要跪,便又道:“免了!”
  
  洛浮夕这边跑过去,跟宫人一起将墨夜身上的斗篷解下来,又递上刚刚煨热的暖手炉,交到墨夜手中。
  对方递过,扫大手一挥,对旁边的闲杂人等道:“都下去。”
  
  常公公使了眼色,与子沐等人一道出门,将房间留给了两人。
  
  别人刚把门关上,墨夜便将暖炉丢在一旁,竟一把拉过洛浮夕,重重地扑到在他身上,将他抱在了自己怀里。
  撒娇一般地把下巴垫在洛浮夕的肩膀上,那鼻子冰冷,许是刚刚吹了冷风,冻得有点红,贴在洛浮夕脸上,只觉得自己的半边脸也快被冻麻痹了。
  
  “帝君!?”
  
  “外面好冷,让朕抱一会儿,爱卿身上好热。”
  
  “呵,敢情刚刚给您手炉还不要,您是把我当做暖炉了啊!”洛浮夕笑着,也不动了,任由他抱。
  
  “你这个暖炉,朕用的甚好。”说这话,也不觉得脸红。
  
  他这样一进门就抱着自己,倒是头一回儿,洛浮夕低头一看,墨夜的肩头,头发上,居然还有一点两点的雪花片。
  
  下雪了?
  
  他刚要回头看窗外,就被墨夜又重新拉进怀里:“这会儿想怎么呢?还乱动?”
  
  洛浮夕乖乖不回头,两手从背后伸出来,抹去了对方肩膀上的白花花雪子:“下雪了。”
  
  “恩,在御书房议事的时候下的,那会儿还有点大,出门的时候,已经小了些。”
  这是今年的头一场雪,闹得挺大。只是洛浮夕关了门窗,一心读圣贤书,并不知道外面起了这般天色,那黑压压的一片,又是风,又是雨,只当它是天气不好,谁料到竟是这般出色的一场大雪。
  
  有道是,瑞雪兆丰年。
  
  “帝君今天不是还有晚宴么?早些时候有官员请了旨意,元宵佳节不跟百官同乐了?”
  洛浮夕只是个外人,随算作官员臣子,可不过一个空头的御前特使加翰林院舍人,算不得什么品级,还不能跟百官同坐,墨夜的晚宴,是没有他的名字的。
  
  “跟这帮子老鬼儿,有什么好吃的。朕白天见,晚上见,平日间,过节也见,都快吐了,哪里有这般闲暇情绪再跟他们说一些场面话,朕自己都觉得嘴疼。”
  
  “呵呵。”头一回听他那么自嘲自己,分外可爱起来。洛浮夕忍不住笑出声,又道:“那不吃了?”
  
  “退了,说今天元宵,国运昌隆,团圆丰年之类的屁话就不用多说了,团圆日,还是跟自己家人在一起吧,还下了大雪,就不留客了!”
  
  这道是个好借口。洛浮夕心里想。
  “帝君要不要先松开一会儿?您衣服上的雪子还有呢,换了朝服吧?”
  
  墨夜这才松开手,看自己刚刚鼻子碰在洛浮夕脸上,原本红红的脸颊也冻成一块红一块白的了,便道:“恩。不想叫别人了,你来伺候。”
  
  伺候他换衣服,不是第一次了,洛浮夕取来便服,将墨夜的朝袍褪下,小心的挂起来,又着人端了热水热茶热毛巾,将墨夜上下都清理干净。
  
  “常公公送来一碗元宵,说您要跟我一起用?”
  
  喝过茶,已经不冷了,墨夜坐到桌子前,面前小火炉慢慢煨着各色汤水,吃食,小酒,还有一砂锅的五色元宵。
  
  外面是风雪交加,雪霜抽打着窗户噼啪噼啪只响,而屋里倒是一片温暖多情。
  洛浮夕随墨夜一起坐在桌前,倒了一杯小酒递到墨夜手里。
  墨夜却颇是好心情的将洛浮夕抱到自己腿上,定要跟他共饮一杯酒。
  
  情调是给足了,可就觉得墨夜今天太过热情,让洛浮夕颇感不适应。
  
  “朕想,你头一回来天朝,远离家人,今天是元宵佳节,如何都不能让你冷落了,所以呢,遣散了众人,特意来看你。”
   

作者有话要说:温情如水,细细长流。
多享受点吧,此刻的温情~~



41

41、四十一 赏雪 。。。 
 
 
  四十一。赏雪
  
  墨夜说:“朕想,你头一回来天朝,远离家人,今天是元宵佳节,如何都不能让你冷落了,所以呢,遣散了众人,特意来看你。”
  
  “特意……来看臣?”
  
  这话说的很是漫不经心,也没有特意显示自己的骄傲和无与伦比的恩宠,可这话从墨夜嘴巴里出来,倒是着实让洛浮夕吃惊。
  
  “是啊,洛爱卿可感动?”他一手抱上对方,一手不安分的伸进洛浮夕的外衣里倒腾,摸进了对方的里衣。
  
  “呃……”
  
  “怎么了?”使坏的人故意问。他分明感到对方的微微颤动。自己的手刚刚已经被汤热了,就是为了不想让洛浮夕觉得冷,这般如此,所以刚刚这个颤抖和“呃”,墨夜很自觉地将他视作了洛浮夕的敏感和动情。
  
  扭头故意看他,果然,洛浮夕红了半边脸,与自己同床而眠多日,哪怕是坦诚相见,洛浮夕在面对墨夜的调情的时候,依旧保持着生涩和不能适应的娇羞,这一点,墨夜自己很是喜欢。
  
  “没……没有。……臣,很感动!”对方咬了一口牙,恨恨道,言辞里都是不甘,好像要把这个罪魁祸首推搡出去,可他断不敢这样做,只能假想罢了。
  
  “恩?那好,既然爱卿没有异议,那就跟朕一起吃?”墨夜亲自揭开砂锅,里面煨了十只铜钱般大小的元宵,躺在水里,只只饱满,光滑细嫩,很是可口的样子。划了一勺子,将中间那颗高粱红颜色的舀上来,一直丝丝的冒着热气,墨夜笑着将勺子送到洛浮夕嘴边。
  
  “尝尝,这是宫里的特造,朕很喜欢这个味道。”洛浮夕张开小口,细细咬下去,一口,里面便流淌出来浓稠的甜蜜的馅儿,加了芝麻,蜂蜜,冰糖,又浓又稠,咀嚼的时候,并不觉得会粘牙,顺滑的吞下肚子,却是意犹未尽的香甜。
  
  洛浮夕吃完,便愣在了那里。这个味道,却是是一绝。
  
  “可好吃?”对方笑着问,一面将另外被咬过的半个元宵送进了自己嘴里,对着洛浮夕吃惊的表情,笑得更是暧昧。
  
  “嗯,好特别,可是,为什么元宵是五色的?”
  
  墨夜喝了一杯酒,又舀上来一只粟米黄的上来,送到洛浮夕嘴巴里,一面解释道:“五色,象征五谷丰登,其实跟朕早年在外征战有关。”
  
  “嗯?”
  
  “先帝在世的时候,宫里的元宵不会做成这个样子,先帝喜欢纯洁的白,觉得元宵就一定要白色的糯米做的,才叫元宵,可朕早年在外,过年过节,若要有战乱,也是回不去宫的,加之皇后巴不得朕死了,多般阻挠,朕自被丢出宫后,十余年里,大概有一半的春节是在外面度过的,边疆贫瘠,哪有那么些许糯米,将士们思乡心切,想要团团圆圆,元宵便一定要吃这个,寻了各色谷物,加上一点糯米,和了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团子,也不在乎是不是白色的了,有了便一道吃着元宵,也不觉得寒碜,到是分外的美味。后来朕登基了,宫里的元宵再怎么好吃,都不及早年在边疆时候的那些个不成体统的,朕便将所有的元宵,都染上颜色,和上各种谷物,告诫朕,不可忘记当年的岁月。”
  
  这一段话,说的发自肺腑,洛浮夕也听得入迷,没有想到墨夜的过去,竟是这般波折。
  “臣最开头吃的,可是高梁做的?”
  
  “对,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