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中华的影子 >

第19章

中华的影子-第19章

小说: 中华的影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在会议得到不少有利的,但苏联太让人生气了。

    1944年2月初,美、英军攻占马绍尔群岛,进而轰炸日海军联合舰队基地特鲁克和马里亚纳、加罗林等群岛。2月18日,军务局长佐藤面见东条英机,提出从马里亚纳和加罗林群岛撤退。东条英机于1942年9月25日宣布划分的太平洋绝对国防圈已被撕开了个大口子。

    战火快烧到日本大门口了。日本朝野人士中,要求更换东条军人政府,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呼声日渐高涨。东条军人政府和对外侵略扩张的战争政策在国内也已越来越孤立。

    值此严重时刻,东条英机却认为,战争失利是因为日本国内政治民主化造成的。民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成天吵吵嚷嚷,干扰政令统一,使全国不能统一意志,集中力量进行圣战这个战争狂人崇尚的是独裁统治。他和所有独裁者一样认为,独裁的好处在于:用管理一个班十个士兵的方法,就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当然这方法是极血腥和野蛮的。此时,东条英机已是首相兼陆相、内相、文相、商工相、军需大臣,实行全面独裁。但是,他还觉得不够,还要进一步由他来实现日本陆军的统帅权和指挥权的高度统一。

    东条英机实现军政和政务与统帅权一元化的同时,海军也实现了一元化。接着在澳北和菲律宾的南方军也实行了一元化。

    一时间,走人战争歧途面临绝境的日本,兴起了一元化热,好像东条英机首相真给日本民族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实际上那只是独栽统治者玩弄民众的一个手法而已。它只能加深日本在战争中的危机、苦难和不幸。

    2月21日,东条英机首相实现一元化:立即决定于1944年度扩军三十二个师团,连同原有的六十九个师团,共一百零一个师团,实行全民皆兵。

    2月25日,内阁发表决战非常措施纲要。

    2月26日,美、英军在绝对国防圈新几内亚岛北面的阿德默勒尔蒂群岛登陆。

    3月7日以后,拉包尔完全陷于孤立无援状态。

    3月5日,英军温盖特少将的空降兵团在北缅伊洛瓦底江两岸空降。

    3月15,英军第15军在印东英帕尔发动攻势,28日截断科希马至英帕尔之间的大道。

    3月31日。南方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古贺大将及司令部幕僚战死。

    3月30日至31日,美、英空军轰炸荷兰迪亚(今查亚普拉),日军第4航空军遭毁灭性打击。

    3月末,独裁者东条英机所做的第一件“救国救民”的大事,即禁止人民,包括军政高级官员的言论自由。在接连惨败中,勒令军民高唱胜利凯歌。东条英机在高级阁僚会上,一脸杀气地咆哮道:“近来,我上层出现失败情绪。我们要尽力辅佐天皇陛下,坚定必胜信念,对最后胜利的信念,决不容许有丝毫动摇!今后,要严禁民众和大小官员谈论和平问题!”

    1944年4月2日,武汉造船厂建造的C01级潜艇首艘“战士”号服役。它以德国的ⅡD型潜艇为原型。水上排水量吨315吨,水下排水量吨365吨,舰长/宽/吃水(米)44/4。9/3。9,动力装置2x柴油机、2x发电机,动力输出(马力)2x700、2x410,航速(水上/水下:节)12/7。4,艇载燃油量38吨,水上续航力(海里/节)5650/8,水下续航力(海里/节)56/4;舰员25人。3具533mm鱼雷发射管,备鱼雷5枚。现在我国终于拥有自己的水下打击力量。

    这时,中国军队有500多个师,共800多万人,另有民兵几千万人。我于3月2日下令以动员师为主体编组新军,缅甸远征军主力军第3集团军下有1、6、7、36,4个新编军。其中新编第1军、第6军一部在印度。在华中的第1集团军下有2、3、4、5、8、9、10,7个新编军;第5集团军下有22、23、24、25、26、27、28,7个新编军;第6集团军下有29、30、31、32、33、34、35,7个新编军。在华南的第2集团军下有11、12、13、14、15、16、37,7个新编军。在河南的第4集团军下有17、18、19、20、21,5个新编军。在关中的第7集团军下有38、39、40、41、42,5个新编军。在云贵的第8集团军下有43、44、45、46、47,5个新编军。在西北的第9集团军下有48、49,2个新编军。在甘肃的第10集团军下有50、51、52、53、54、55、56,7个新编军。在四川的第11集团军下有57、58、59、60、61、62、63,7个新编军。第12集团军下有64、65、66、67、68、69、70,7个新编军。这12个新编集团军中有200个动员师。另有中华近卫队第1集团军,下辖22个步兵师,4个装甲师。空军也1200多架战斗机和轰炸机。我把他们编为3个航空军。

    1944年4月7日,我向罗斯富中国愿意派遣1个师参入欧洲战场,在我强烈要求下罗斯富最终同意把我派出部队编入美国的部队中,最后我选中了中华近卫第6师,并给它装备了新式装备,其中就有新式的90mm的反坦克炮,它足以击穿任何德国坦克。本想给他们装备上41A中型坦克,可是不好运输。为此我又向共产党借用了刘伯承担任总指挥,师长为李晓。

    在誓师大会上“同志们,为什么要派兵到欧洲,只因为以前总是欧洲军队在亚洲横行,中国将要成为近代第1支在欧洲参战的东方军队,我要让世界见识一下中国军队、中国人民的能力,你们要展现中国军队风采。要向世界证明中国是一个强国,你们身后有4万万同胞看着,支持着你们。”当然另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抢得德国的各种技术成果和科研人员

 第22节 最后挣扎

    1944年3月,东条英机向他的老上司火田俊六大将下令,实施1号作战,即打通大陆走廊作战。他向六总司令官指示,此次作战的目的是。1,在美;英军封锁太平洋航线的情况下,打通一条北起满洲,横穿中国大陆,南至越南河内的铁路交通线,又从满洲到朝鲜半岛与日本相连,保持日本与大陆的进出自由:2,消灭中国西南地区的中、美空军基地,消除其轰炸日本的威胁;3,消灭重庆军队主力,特别是蒋介石的中央嫡系部队。

    其实,东条英机孤注一掷发动1号作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太平洋战争接连失败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在中国大陆上施展淫威,以改变其独裁统治的被动局面。

    为实施1号作战,东条英机决定从满洲和日本国内向中国大量增调兵力。

    从满洲调人中国派遣军的地面部队有:第27师团;三个独立工兵联队;二十个独立汽车中队;十二个独立辎重兵中队;四个野战补充队。从满洲调派遣军的航空兵有:二个飞行团司令部;三个战斗机队;一个袭击战队;三个重轰炸机战队;三个飞行大队。加上派遣军原有的第3飞行集团,新组建中国派遣军第5航空军,下辖两个飞行师团,由山下琢磨中将任军司令官。

    该作战最早计划参战兵力为四十万,汽车一万二千辆,战马六万七千匹。实际作战时,投入的兵力比计划要大得多。

    另外海军南京方面舰队和香港方面的第2遣华舰队,配合陆军在长江中游、湘江、西江水路进攻。

    1944年3月10日,南京,火田俊六大将在总军司令部召开各方面军、各军司令官会议,部署打通大陆走廊的作战计划。

    “总军命令: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大将,为此次作战总指挥。“华北方面军第12军司令官内山中将,率领第37师团、第62师团、第110师团、坦克第3师团、独立混成第7旅团、独立步兵第9旅团,骑兵第4旅团,从郑州以东突破黄河天险,向平汉铁路南段沿线发动攻势。要以突然的手段,一举击溃敌军,占领并确保平汉铁路南段。

    “华北方面军第1军应以一部兵力,配合第12军进攻。

    “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以独立步兵第11旅团主力七个大队的兵力,从信阳北

    进,策应华北方面军作战。

    “第13军应以有力之一部;从安徽蚌埠地区,沿黄泛区南侧西进,策应华北方面军的作战。

    “第5航空军司令官山下琢磨中将,以一部航空力量,配合地面部队进攻。

    “进攻时间为4月17日;作战期限一个月。”

    各军司令官受命而回,积极调兵遣将,以作进攻准备。

    按照火田俊六大将的作战计划,共计投入的兵力为15余万人。但是,在4月17日发动进攻时,又投入了从满洲转调来的竹下义晴中将的第27师团,华北方面军直辖的野副中将第63师团全部,四万多人马。因此,日军进攻平汉路的实际兵力超过20万之众。

    3月中旬,日军猛然向黄河以北增兵后,使两年多来渺无战事的第一战区指挥官们也嗅到了一点儿火药味。司令长官蒋鼎文上将在洛阳召开本战区军长以上将领会议,商讨还击日军进攻问题。

    但是,蒋鼎文等人仅仅凭着敌人将对一战区发动一次进攻这洋十分笼统模糊的猜测研究对策,因此,针对日军的企图、目的、兵力,以及进行兵力调整部署等问题,均无从谈起,实际上,战区长官只是向大家报了个警,再要求各集团军、各军官长把军官眷属及笨重行李,重要文件等等,尽快向后方转移而已。

    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珏将军认为,既然已判明敌将向我发动一场进攻,与其坐以待毙,莫如先发制人,应立即出动飞机轰炸敌人在黄河铁路桥南端的北邙山阵地,拔掉敌向南岸进攻的桥头堡。再以一部兵力杀过黄河向北岸去,打乱敌军部署;变被动迎战为主动进攻。

    但是,李家珏的建议未被蒋鼎文重视。在蒋上将看来,自1941年5月中条山大血战

    后,日军与第1战区隔河相峙已达3年之久。日军未突破1战区南岸防线,都是因为他部署的坚强防线,使敌凛于我军威力,不敢轻举妄动而越雷池半步。因此,现在1战区的防线没有必要调整,更不必大惊小怪地四处出击,只要稳坐钓鱼台就行了。

    蒋鼎文强大的江防兵力部署情况是:战区长官部的帅旗插在洛阳。

    郑州至陕县沿黄河南岸一线,约200公里的河岸上,集中驻扎着4个集团军,外加韩锡侯第9军,马法五第40军,谢辅三暂编第4军。

    各部防守区域为:孙蔚如第4集团军驻守郑州地区。刘茂恩第14集团军驻守洛阳地区。李家珏第36集团军驻守新安地区。高树勋第39集团军驻守渑池、陕县地区。

    以上4个集团军和其他部队,至少25万人马,都将重兵迭次配备于黄河岸边,广大后方几乎无机动兵力。

    在这约200公里的黄河南岸,真可谓筑起一道血肉长城。

    蒋司令长官幻想用这道血肉长城挡住北岸日军进攻。他将战区长官部置于岸边洛阳城,以便在第一线指挥河防作战,同第一线将士安危同在。作为高级指挥官,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他却忘了,高级指挥官本人亲临前线,与高级指挥部置于前线完全是两回事。高级指挥官在前线牺牲,只要他的指挥部健在,仍可掌握全局,使指挥不中断;倘若高级指挥部被打掉了,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我得知这种情况一惊,还好新编第4集团军秘密集结在伏牛山山区。我秘令第4集团军安达明准备随时出击,同时秘令陕西的41、42,2个新编军秘密东进。信阳的中华近卫第10装甲师和第11师快速北上。

    第1战区另一兵力集团,就是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上将指挥的3个集团军和其他部

    队。其兵力部署是:王仲谦第31集团军,驻扎于郑州以南。何国柱第15集团军和陈大庆第19集团军,全部置于平汉路南段东侧。另有贺粹之第12军、刘昌义暂编第15军等和豫皖边区的杂牌军若干。汤恩伯集团的兵力态势和企图是:在郑州东边黄泛区中牟,部署前哨守军一个师(暂15军第27师);在平汉线南段西侧配置精锐机动兵团;其他兵力在平汉路南段东侧,向东防守。汤恩伯战区副长官部设于叶县。

    4月17日,晚上11时,日军第37师团从中牟北方突破黄河防线,从东、西两个方向迂回夹击中牟守军第27师。夜里12时发起总攻,凌晨两点钟即占领中牟镇。

    此时,洛阳的蒋鼎文得到的情报是:“今晚,敌人在中牟渡河,现在只有百余人,正同我军战斗中。”12点过后,蒋长官通知各部:注意警戒河防。

    4月18日,早上,敌第37师团全部渡过黄河。一路向郑州扑来,另一路向郑州以南迂回。继第37师团之后,敌第12军主力各兵团,从中牟北面争相渡河南进。

    汤恩伯急令暂15军军长刘昌义,速派部队阻止日军渡河。刘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