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从山中来 >

第82章

我从山中来-第82章

小说: 我从山中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听我这样说,也就不再多言。

我又说:“你们也不要担忧,谈总说的是一个大的原则,光靠武汉孤军奋战自然有不少难处。这事我们得充分运用商盟的优势来打赢这一仗,现在我们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了,虽说有不少弊病,但也有不少好处,这事如果让商盟来办完全可以的。”

李星一直在皱眉头,他平时对这方面不太在意,心思全放在练功和军事等方面,但面对下属又不得不发言,那是有关面子的事,因此现在全副心思在想这事。他的很多点子也是这样逼出来的,他对谈笑说的话也同意,这与我们一贯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要是一年前他早就鼓掌了。

但近来的历练让他成熟了不少,心想如果真象谈笑那么做,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那要多少人来办这事。龙山集团虽说靠药业赚了不少钱,但花钱的事也比别人多,一个龙山大学就是天文数字,而且又要搞什么科学院,龙山集团能负担得起吧?这可是他第一次认真地思考问题,等我的话音一落,他的一个想法也出来了,只听他说:“大哥和谈笑的想法不错,而且具有战略的意义,我是完全赞同的。”

这家居然能够拍马屁,我不禁睁大眼看了他一眼,他脸一红,又说:“但是我们必须还有其它的辅助手段,我的想法是充分利用商盟优势,下令商盟对所在地的主要商品进行调查,让他们推荐本地的商品,这样一来花的代价不是很大,见效又快。”

谈笑大吃一惊,两人从小就较劲,自己一直占上风。自从李星建议雷震中华出山对龙山集团进行监督后,就知道这家伙大智若愚,往往在关键的时候出人意料,这次果然如此,看来自己以后还得多多努力。

我们三兄弟在一起有十几年了,对他们我可是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直到现在一直没有让他们离开身边单独办事,就是怕他们出事,特别是李星既怕他的鲁莽,又担心他的血醒狂暴,几次下来见他粗中有细,心里特别地高兴,脸上不禁露出了兴慰的笑容。

王世新站起来说:“李总的想法不错,也是我们能够办到的,由各地商厦推荐商品,这主意高,高。”其他的人也同声附合,但李星并没有洋洋得意,看来他真的有进步了。

我呵呵大笑说:“李星和谈笑的建议很不错,我们来个双管齐下,相信经营会有所改变的,叶建平,这事就由你们拿出一个方案,等我们三人审议后再由龙山总部下令执行。”接着我又说:“你们在武汉的安全状况如何?”

“不错,一来自己有一点势力,二是公安部门对我们倒是很照顾,虽然刚来的时候出了一点小乱子,但现在谁也不敢打我们的主意。”

“这就好,安全第一,这是我们龙山集团的一个行事原则,以后也不能放松警惕。”

“是,老板放心。老板和两位老总,现在是中饭时候了,请在这里吃顿便饭如何?”

我也想看一看员工们的生活情况,因此说:“好,就打扰你们一顿,但我们只能吃食堂。”

叶建平说:“这怎么行?”

李星寒着脸说:“这怎么不行?!我大哥说过,一切都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大家都不能搞特殊法,否则恶例一开,公司很多事就不好办了,你们把我们当成老乡就行了。”

大家无法,来到职工食堂,员工见了叶建平他们只是打了个招呼,然后自己排队买饭,并没有因为他是经理而让道。

我不禁暗暗点头,心想毕竟这里的主要领导是从龙山出来的,不少员工也经过特训,从排队买饭一件小事能看出商厦的一些端倪,龙山集团的经营理念在这里并没有走样。

我们几人占了一桌,饭菜不错,只要五元钱一份,算得上价廉物美了。这时叶建平轻声地问道:“老板,要不要开一个职工大会,老板和两位老总给大家鼓鼓劲。”

我和李星、谈笑对望了一眼说:“我看没有必要,现在我们身份暂时保密,知道的人多了,对我们有一些不便。对于武汉商厦的经营,我们还是满意的,但你们要记住,我们龙山集团的规章制度在这里一定要长抓不息。按章办事,公平公正,是我们得以生存的基础。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叶建平说:“老板放心,这事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现在员工的素质提高很快,顾客反应也不错。”

“这一点我们看出来了,我是提醒你,纪律是我们的保障,‘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话一点不假,对违纪之人,无论定多大的罪都不为过,在这方面手要硬,绝不留情。”说完两眼一寒,扫视了大家一眼,又说:“现在中国滋生的一些社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一点才会这样,你们一定要把这事当头等大事来抓,千万别利欲熏心。但在管理上、经营上你们也要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把事业做强做大。我们兄弟也没有什么高招,只有八个字:勤学、守纪、创新,苦干。”

王世新口里轻声地念道:“勤学、守纪、创新,苦干。”

第120章 插手三江

 第二天我们到了上海,上海龙山商厦负责人周文敏带着几个人看着我们下车冲上来叫道:“老板、两位老总辛苦了。”

我说:“麻烦你们了,你们在上海还好吧?”

“还不错。”

接着几人上车向商厦驰去,沿途我们被上海的繁华搞得眼花缭乱,心想国际大都市果然名不虚传。

李星大叫道:“上海不错,他奶奶的,比在网上看的图片还要让人震撼,哪来这么多的小车,周文敏,这难道是私车不成?”

“大都是,上海人的生活那是我们龙山没法比的了。”

“是呀,与这里一比,我们龙山算是叫化子了。”谈笑淡淡地说道。

“你们也不要这样嘛,龙山虽差,但比起其它地方好多了,我们的发展只能一步一步地来,大家不要太急。”我看到上海的景象,心想以前真是坐井观天,现在总算开眼界了,对司机说:“我们不要急着回去,在街上转一转,车开慢点。”小车在街上转三个多小时,到了浦东的一个宾馆,我对周文敏说:“我们就下榻这里。”

“老板,这怎么行?”

“我们有我们的事,你们有你们的事,过几天再到商厦看大家,就这么决定了。”沉吟了一下又问道:“屈老他们来了上海,还在不在?”

“在,今天他们到复旦大学去了。”

“他乡遇故知,好,你转告屈老,明晚我们要宴请他们,就在这里,你们也要来,到时再联系。”

打发周文敏他们回去后,我们进了这家浦东宾馆,梳洗一番后就徒步上街,玩了一会儿,上了一家比较好点的饭店。这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各色人物应有尽有。正待落座,不想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来到我们身边说:“三位先生请了,我家公子请三位一聚。”我们顺着他的手一看,不远处一位二十几岁的青年向我们微微点头。

我们虽然刚到上海,但几经生死,胆子也大了不少,毫不迟疑向他走来,我说:“先生请了。”

“鄙人秦济民,三位先生气宇不凡,一见就生亲近,请坐。”说完指着刚才那位男子介绍说:“他叫徐不凡。”

“幸会,我叫张明,这两位是我兄弟李星和谈笑,打扰了。”

“四海之内皆兄弟,能与三位相识那是我的幸运。”

“过讲了。”讲完我就没有什么话要讲了,心想这个人只怕不是简单人物,这时徐不凡叫来服务员点菜。

“三位像是刚到上海,如果有什么事,只要秦某帮得上尽管吩咐。”

“秦兄好眼力,我们这次来上海玩,倒是没有什么大事,谢了。”

徐不凡在一旁插点拨说:“秦公子的父亲是上海三江集团的老总。”

我虽然不知秦家有多大的势力,但集团的份量还是知道的,自己也搞了个龙山集团玩,但看他没有半点得意的样子,反而有一点忧虑,心里不禁有一点奇怪,随便问道:“秦兄好像有一点忧虑?”

“没有什么?三位小兄弟难得来上海,要多看看,以后要想在这里发展机会很多,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哦,不知三位做哪一行的?”

“我们还在读高中生,这次出来想见一见识面。”

“哦?”

“济民,你在这里?” 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两个牛高马大的猛汉,一看就是保镖之类。

“边大叔,是你,你不是到北京去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秦济民站了起来让座。

边先生落座后看了我们一眼说:“他们眼生的很,是你新交的朋友?”

“是呀,他们刚到上海。”秦济民向他介绍我们,原来这人是三江集团副总经理边正心。

边正心皱了皱眉头又说:“刚才我同你爹商量了半天,唉,还是没有办法,过去我们风光的时候,到处都是朋友,现在集团出了点事,一个个把我们当成了瘟神,人情冷落,世情太薄。明天我想到深圳走一走,说不定天无绝人之路呢?”说完一口干完了杯里的酒。

李星实在受不了这种沉闷的气氛,问道:“边先生,究竟是什么事?说来听听,说不定我大哥能帮上忙呢?”

谈笑瞪了他一眼,这家伙才知道自己又闯大祸了,心想自己对这个三江集团一点底息都不清楚,这不是又给大哥惹麻烦了。

我这一个多月几经生死,真还有点遇变不惊,心里虽有一点怪李星多事,但看都没看他一眼,平静地说:“承秦兄看得起我们兄弟,把我们当朋友,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先说来听听,哈,边先生,不要吃惊嘛,我们年纪虽小,朋友倒很多,秦公子不就成了我们的朋友了吗?说不定真还能帮点小忙。”

秦济民脸上全是激动,心想当时一看这三人气度不凡,果然如此,只是不知他们是什么人,口气是不是太大了点,但还是站起来对我们敬酒说:“真的太谢谢了,请三位兄弟务必帮帮忙。”

边正心虽然有一点激动,但毕竟久历商场,心想这次自己上北京,几个大人物都不想插手三江集团的事,要是三个小鬼能帮上忙,打死他都不相信,但他现在也是病急乱投医,看了秦济民一眼见他点头,连忙说:“我们三江集团是一个上市公司,主要是经营饲料、饮料和奶制品。公司对外大额债权有五亿元多,其中四亿元属于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公司欠款,差不多是现在公司净资产的两倍,逾期担保额和逾期借款总额达三亿。”

“那公司岂不濒临破产?”

“是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边先生能不能说说主要原因?”

“三江集团,有十来位股东,大股东有三位,济民的爹秦虎是最大股东,另外两位是方松和万友仁,可是万副总裁前年把他的股份作价两亿转买给上海正兴集团,让它成了三江的第二大股东,可是正兴集团却把这些股押给了银行,贷款两亿去做自己的生意了。”边正心愤怒地说:“这样正兴等于不花一分钱取得了三江的控股权,并用三江为它的下属公司担保贷款,致使三江资金链出现断裂,如果再搞不到资金,三江只有倒闭一途,这是济民他爹一生的心血呀,现在我们求告无门啦。”说完老泪横流。

“既然秦总是最大的股东,怎么不制止正兴乱来?”

“制止不了,唉,这与三江的体制有关,虽然秦总是最大股东,但决策权并不在他手里,而是在董事会,而董事会的人为了各自的利益,你争我斗,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为什么?”

“现在三大股东占的股份都不到20%,没有哪家可以取得绝对的控股权。”

李星、谈笑和秦济民三人一直在听我和边正心说话,这时谈笑插言说:“难怪会这样,你们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固然可以保证集团不被某大股东操纵,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但也给大股东以联盟方式暗地操纵留下了可乘之机。”

李星看谈笑说话了,也不甘落后地说:“是呀,这种股权结构只怕大家很难团结一致认真地经营公司,集团的办事效率只怕不大好吧,长江的事太复杂了点,不好办哇。”

秦济民听两人这样说,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焦虑,心想这几个月来好不容易找到愿意帮助集团的人,难道就这样算了?但这是几亿元的大事,人家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想到这里转头看着我,想听一下我怎么说。

边正心商海沉浮几十年,听两人的分析无不击中三江的要害之外,对我们不得不另眼相看,再也没有刚才的轻视,心想这次一定得把这事办成,哪怕付出最大的代价,因此说道:“两位小兄弟说得不错,集团确实如两位所言,存在着不少的弊病,但是秦总所经营的饲料一块,还是搞得不错,总的来说我们的主业经营还是有盈利。只要有资金注入三江还是有起死回生的一天。”

我不禁低头沉思,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