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百年-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摆得如此“诱人”,奏不炸掉就太对不起上苍啦。
得知李过带五千骑兵赶回后方,他们即时牵马急行撤退。
发现敌人放弃追击,军火焕散,又乘机回头再袭。
能杀多一人,吴三桂那边的压力便轻一分。
最终更引得李过主动追上来,被她一记回马枪放倒,简直大幸。
“你们降不降?”
李过不敢降,其他兵士倒是爽快投降。
奏向何复点头,他即时吩咐手下松绑,治疗降兵。
奏指示降兵继续穿回原本的战甲,再领在前头道;“跟妾身立功者,皇上自会重重有赏!”
有士兵天真的问:“有何赏?”
“赐予阖家平安!”
大顺降兵抓头,压根儿不明白“阖家平安”有何意义。
奏却拍拍众人肩膀,堆起坏坏而迷人的笑容:“听妾身说,之后要你们办一点简单的事”
何复见奏吩咐一会,众降兵点头明白,却不大相信。
奏随手一抖,就是雪花花的白银,一人一锭。
不谛是有钱使得鬼推磨,众降兵即时头脑清晰,立即叫好。
他们将银两偷偷塞入腰带,策马奔回本阵。
奏当然通过权具标记所有降兵姓名,只要他们办得妥当,战争结束后,当再另外有赏。
跟这些农民军交流,废话少说,利益最实际。
一言以贯之,有好处就是大爷。
“娘娘,下一步该怎么办?”
“找人看守李过及拒绝投降的士兵,皆可为人质;其他人都跟我来,我们去找李岩玩一玩。”
何复置以苦笑,杀入千军万马中,奏竟然视为“玩一玩”。
若然此番说话被李自成听到,恐怕泪流满脸。
奏翻开书本,观察前线混战情况,审视接下来的行动。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伤忙惨重,随着重骑兵的包围网收窄,压力渐大。
他见形势不妙,就带众人找空隙闯回头。
李自成非常紧张,不断通报前线,谁能杀死吴三桂,即可封候赐金。
此时有士兵通报,后方粮草及火药尽毁,有一支不明来历的骑兵偷袭,李过将军正追上去,并未回来。
“你说我军粮草尽毁?他奶奶的!”李自成斥喝问:“真的连他妈半粒不剩?”
“敌人火攻非常彻底,都烧得七七八八”
“你们都是饭桶吗?连看守兵粮如此简单的小事都办不到!拖出去斩!”
“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士兵绝命呼喊,被人左右胁着拖出去,瞬即永远闭口。
火药还在其次,粮草更加重要。
外面十万大军,每天食量惊人。要是没有吃,饿肚子事小,兵变事大。
首席谋士李岩掐指一算,心感大事不妙,即时向李自成奏明:“大王,应立即将此消息封锁,再安排大军后退”
“后退?为何要后退?”
闯王能成就今天霸业,绝对有赖李岩屡次建言献策。
他向李自成解释道:“一旦前线将士知道粮草已尽,必会动摇军心,予敌人可乘之机。宜趁消息未扬前,严守口风,指挥大队后撤,返回就近城池以便补给”
“外面吴三桂的兵马快将全剿,你跟我说撤退?”
李自从自成入京后,开始亲近牛金星等亲信,觉得李岩事事反对,不擦自己鞋,不捧自己马屁,非常不舒服。
他认为现在确实是发生一些不幸事故,但军士本身就随身携有干粮,再战多三四天亦不成问题。
反而放吴三桂一马,难保他朝还能否如此顺利迫死他?
“今天不置吴氏于死地,他日必成心腹大患!”李自成拒绝接纳李岩的意见:“我才不想每天头上都悬着一把刀!食不安寝不落!”
“但是”
“大家都有随身军粮,吃那些都够撑三四天!老子就不信三四天内,解决不了姓吴的龟蛋!”
李岩提出退军,不仅是出于粮草尽毁,他更担心吴三桂有否小动作。
凭其英名与武功,断不可能主动出击,作出送死的行动。
后来听到后方遇袭,更加坚信敌人必有后着。
他正要冒死犯颜进言时,四周又有不寻常的扰攘。
有些小队长回报,崇祯带领五万兵马,突袭大军后方。
“又是后方?到底要打几多次?”李自成不耐烦道:“崇祯不是死去吗?怎么又跳出来?究竟是甚么一回事?难不成死人会爬出墓吗?”
刘宗敏小声嘀咕:“还不是你吝啬,只用最薄的四块半”
“你在说甚么?”
“大王,我是说对方应该是讹称崇祯,藉此骗人,惑乱我军。”
李自成却不是那样想,之前收到刘方亮的报告,传闻崇祯派人亲赴保定救驾。
空穴不会来风,“崇祯未死”的流言,必然有某些根据,才会不翼而飞。
“李岩,你说说看。”
李自成尝试寻找有没有“悦耳”的“忠言”。
“大王,三桂明知必败,仍轻率出阵,实有违常理,其中必然有诈。”
“诈?哪儿有诈?”刘宗敏不认同,向李自成道:“吴三桂兵败只在旦夕,恐怕是迫得癫了,才会盲目出阵。”
李岩心想刘宗敏只是一介粗人,焉知兵法虚实,正想驳斥时,右方竟有一队千人兵马,自山林奔出,直冲向本阵。
进攻的时机太巧了。
正好吴三桂率众撤退,三排重骑兵追上去,本阵只余下普通的步兵时,奏便下令全员动身,直踩往李自成所在的本阵。
李自成闻名天下的“三堵墙”有一大缺点,就是需要大量的骑兵。
再者受制战甲重量,跑得不快。
是次十万大军,其实主要以步兵为主,骑兵甚少。
一旦前线重骑兵引开,余下的步兵便无力拦阻奏的骑兵冲锋。
切去李军补给能力仍坚拒不退,面对如此顽固的闯王,奏只得出此下策,亲身犯难,二千挑十万!
第47章 崇祯十七年四月#016 君臣格剑()
“大顺倒啦!大顺倒啦!”
还未发出军令,便隐约听到有人胡乱叫喊,李自成大吼:“是谁胡说八道?”
李岩急言:“大王,宜尽快召回前线重骑兵回防!”
李自成千万个不愿意,他才不想眼白白放吴三桂一线生机:“先叫步兵架盾,阻截敌军”
事实摆在眼前,步兵面对何复军的骑兵,根本遇之即折。
奏走在最前开路,其独特的黑色姬骑士盔甲,配合隐身上的银色巴罗尼战甲,成为战场上最注目的焦点。
她左手挽弓,右手发矢,同样是专挑队长及指挥官级别的士兵下手。
一箭杀一人,永不落空。
快速瓦解敌人的组织架构,只要指令无法如常下达,就如同瘫痪的病人一样,十万大军亦形同虚设。
再加上奏先前收卖的降兵混回阵中,散播大顺军输掉的谣言,更是动摇军心。
他们不少人之前才在北京城里抢劫致富,人人都变得爱惜生命,再次回到战场之后,均不愿像以前一样拚命打仗。
稍有风吹草动,即时陷入混乱之中,争相走避,乱成一团。
并非所有大顺军都盲目,不少人还是坚定不移,拒绝相信流言。
对付这些人很简单,奏一人一箭射杀即可。
心中惶恐之人不杀,心志坚定者速杀。
奏这样子“有差别杀人”,不出一盏茶就令附近军队陷入混乱不安,无法正常战斗。
随后跟来的何复及原保定府明军,手提长刀,冲入大顺军中砍杀。
区区不足二千的兵马,如同步入无人之境。
除去奏事前一系列奇策外,更重要是李自成的十万兵马,主要都是以农民流民为主,综合起来人很多,但真正能战斗的很少。
虽然先后吸收明室降将降兵,始稍具规模及战力,不过尚保留不少农民兵。
奏就是故意挑选以农民兵为主的左翼,避开右翼及中间的明降兵,趁虚而入大展神威。
何复军大抵在保定府中受过不少大顺军的气,焉会想到在奏婕妤的妙计下轻松将之挑翻,简直是造梦都想不到的事。
甚么?大顺军有这么弱吗?
不是大顺军弱,只是奏专挑弱的那边来打。
“吩咐重骑兵回来!”
眼见奏快将冲到面前,李自成才愿意发令撤军。
只是这指令来得太后,重骑兵跑再快,都难以赶上阻止。
前线整个山谷杀声如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难道吴某要绝命此地吗?”
吴三桂看着手下一个个地倒下去,好几次都心想“吾命休矣”,居然见重骑兵主动撤退。
他自然不敢恋战,急急撤退回本阵,亦即是九门口长城处。
朱由检等人早就登上长城,遥视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传来无数杀戮之声。
“不知道姨娘安好?”
朱慈照见三桂引兵外,历数时辰而未归,甚为忧心。
“她又不会死,应该没问题吧?”
朱由检依然默念,埋怨无法杀死吴三桂,一泄心头之恨,心情始终不好。
双眼不曾离开主战场,企图从那堆密密麻麻的蚁堆中,寻找奏的身姿。
左等右等,见吴三桂带着一支骑兵满身伤痕地走回来,即时冲回地面,愤怒道:“我命汝速去杀敌,缘何回来?”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早已变成残兵败将,军心不稳。
好些人更主动投降,不愿回来。
“三桂苟存一命,也强似被李闯破关杀头!”
“难道不怕我杀你头吗?”
“反正多少忠贤,尽被你所杀,不差在我一人!悉随专便!”
吴三桂受够这位反覆无常的任性皇帝,明知打不过还是派他出去,要他及兄弟死干死净。
外行人指挥内行人!想想孙传庭都是这样被他玩死!
既不能杀死他,就让他杀死自己。
反正李自成破关在即,这位皇帝亦不可能有好下场。
“当真以为我不会杀你?”
见到君臣剑拔弩张,陈圆圆趋近道:“夫君,是皇帝英明,救圆圆出京城,脱离刘宗敏的魔掌。深受圣恩,岂可以雠怨对之?”
只要面对陈圆圆,吴三桂满腔怒火便无从发泄。
“男人的事,女人休得插口!”
他甩手脱开陈圆圆,不能在手下面前丢脸。
大家跟着他在战场浴血,死的死伤的伤,战袍灰黑破烂,战甲损坏掉落,连座骑都无复当初神彩。
打从一开始就死守在城池中吗?不!没有清兵支援,最终还不是城破人亡?
全部都是崇祯的错!为何抢走他致多尔衮的信?
明明一开始紧闭关门死守就行,为何要主动出击呢?
哪管他是天王老子,现在还不是无权无势的落难之徒,真的要怕他吗?
横也是死竖也是死,先杀了这昏臣,亦算有赚!
吴三桂脑子开始不正常,他真的抽剑砍向朱由检!
朱由检亦及时抽剑,但慢了半步。
王承恩大叫“皇上小心”,先行推开他。
还是朱慈照最本事,他左臂举盾挡下,右手撩起拨开吴三桂的剑。
吴三桂长期鏖战,早就力虚神弱,怎生奈得住年青力壮的朱慈照?
一招得手之余,更被对方打脱长剑,剑柄离开五指,遥遥飞坠在一边。
王承恩惊云甫定,指着吴三桂道:“大胆!乱臣逆贼,斗胆弑君?以下犯上,该当死罪!”
吴三桂最先是一惊,继而一怒。
一不做二不休,杀人灭口,事情就能盖住。
更重要的是,陈圆圆就在他身边!
“此人冒名崇祯,夺去兵符,妄下军令,致令我军死伤狼籍!兄弟齐上,宰了这厮!”
怎么会变成兵变啊?朱慈照大叫“保护父皇”,同时掩护朱由检退开。
王承恩大叫“反了反了”,连忙让朱由检先走。
“哼,太祖有训,子孙要有骨气。区区一介乱臣贼子叫嚣,便要落荒而逃。若传出去,岂不引为世人所笑?”
朱由检居然没有走,更主动推开王承恩及朱慈照,走到吴三桂面前。
他一手抽剑,一手举符,向残余的关宁铁骑道:“朕乃当今天子!谁敢动我!”
一时之间众将士混乱,究竟他是不是崇祯?
他们心中不免有怨气,如非被这位来历不明的人推出去战场送死,何致如今坎坷衰败之相,更差点丢掉性命。
兴师问罪,自当算帐到此人头上。
可是杀皇帝是大罪,要诸九族。
就算他落难至此,依然是九五之尊,与凡人有别。
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