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昏君来救国 >

第63章

昏君来救国-第63章

小说: 昏君来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宇文宪听到高伟还在不停的蛊惑皇上,心里气愤不过,驱马上前对宇文邕说:“皇上,不要让这个昏君败坏了我们大周君臣的和气啊!”

    宇文邕终于从沉思中醒悟过来,朝着高伟大吼一声:“高玮小儿,废话再多,你也难逃一劫,看朕的百万雄师,如何踏平齐国。”

    高昂慷慨的吼了一嗓子,宇文邕又恢复了意气风发的状态,对群臣说:“齐国昏君,欲想离间我大周君臣,简直是蚍蜉撼树,可笑之极。朕与诸位爱卿,同生死,共富贵,岂是那昏君几句鬼话能撼动的?传朕旨意,即刻整军,踏平齐营,活捉昏君。”

    群臣也一声“遵旨”,各自回队列准备了。

    高伟看到周国要准备进攻了,嘴角掠过一丝冷笑。宇文邕看似不在乎自己说的话,其实假装不在乎,正是因为在乎。只要宇文邕的心里刻下这个印记,就永难抹去,而且会时时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失去理智。

    这就是人性,是他的地位决定他必须这么想。周国内乱,就是大齐的胜利。

    “段将军,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高伟不想在防守战斗中出战,就把摊子交给段德举来处理,他相信以段德举的能力,凭借着壕沟,定能阻挡住周军。

    军号呜呜,周军一眼望不到边的阵列开始缓步前行,踏踏的脚步声沉闷无比,让壕沟之后神情紧张的齐军士兵更加的忐忑不安。

    一个大个子的齐军军官原先是庙里僧人智明,跟随广宁王高孝珩征战到了邺城,高孝珩被俘后,又加入了新军,因为有战斗经历,做了小军官,管着十来个人。他看到新兵那么颤颤惊惊的样子,就气愤不过,大骂起来:“你们这些孬货,周国人是比你们多一只手还是多一个脑袋,有那么可怕吗?跟我学着一点,记住,菩萨会保佑你们的。”

    菩萨会不会保佑,小兵们不知道。

    但小兵们不敢回嘴,也不敢看军官,就低着头望着脚尖。

    周军来到壕沟前,一部分携带了装了土的袋子的士兵在抗着盾牌同伴的掩护下,冒着箭雨把袋子扔到沟里。

第127章 离间(四)() 
齐军弓箭手躲在营寨的栅栏后头,安全得很,轻松的放箭。

    箭雨遮天蔽日,倾泻而下,让负土填沟的周军士兵吃了大大的苦头,躺下一地的尸体。

    战斗进行了一会儿,宇文邕皱着眉头看着前沿的士兵,伤亡惨重,这士兵都有些胆寒了,虽然被军官们催促着上前去冒死填沟,不得不服从命令上前去,但没有什么进展。

    毕竟那道壕沟齐军一再加宽加深,周军初来乍到,没有那么多用具。

    司马消难就对宇文邕道:“皇上,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伤亡太大,恐怕会军心浮动啊。”

    这一点,宇文邕不得不考虑。自古以来,军队伤亡对军队士气、战斗力的影响非常大,不到绝境,不做誓死抗争,人都会有求生的念头。

    无数精锐的士卒消耗在这种没有意义的填沟战斗中,齐军毫无伤亡,实在是有些不值得。

    宇文邕深思了一番,决定暂时中止这种行动,另外再想办法。

    “齐王,你去替朕传旨,大军先退回来,安扎营寨。”

    宇文邕下了一道撤退的旨意。

    宇文宪躬身答应,打马上前传旨。

    周军终于像是退潮的海水一半往后撤退了,来得迅速,撤得干脆,连同倒下的尸体也拖了回去。

    齐军大声欢呼,连营帐之内喝酒的高伟都听到了。

    这个段德举果然没有辜负期望,挡住了周军的第一波进攻。

    正想着呢,段德举掀开营帐门帘,走了进来,拱手道:“皇上,周军撤退了。”

    高伟对着段德举哈哈一笑:“段将军果然是百战百胜啊,来,陪朕喝一杯。”

    内侍灵巧的给段德举呈送上一杯酒。

    段德举一样脖子,就把这杯酒给干了。

    “皇上,这大冷天啊,喝着酒痛快。”

    段德举喝了酒,黑黑的脸上泛起了一层红晕。

    这让高伟不由微微笑起来,如此粗壮的大汉,喝一杯酒也会脸红,实在是不太成比例。

    段德举继续汇报军情:“皇上,周军撤退后,在我们大营对面三里外的地方安扎营寨,看样子想跟我们对峙下去。”

    高伟轻轻转动手中的酒杯,淡淡的说:“无妨。他们想对峙就对峙吧,看最后谁撑不下去。段将军,你多派哨探,别让周军绕到背后去了,断了我们的粮道。”

    “是,皇上。大营两边的山头,我们都安扎了营寨,除非他们能飞过去。”

    高伟轻轻点头:“那好,还是警觉一些,不能小看了宇文邕和他手下的那帮人,他们个个都是人精,聪明着呢。”

    “臣知道。”

    “好,你下去巡营吧,有事情就及时告诉朕。”

    “臣告退。”

    段德举走后,高伟沉思了一会儿,想着怎么破局。

    周军的营寨在天黑之前终于搭建好了,虽然防御什么的,没来得及怎么弄,不过,宇文邕不怎么担心齐军夜晚前来偷袭。

    在他眼里,晋阳一战,齐军精华尽失,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与其说前来偷袭,不如说是来送死。

    宇文邕晚上和群臣一起举行宴席。

    宽大豪华的帐篷,宇文邕高高坐在御案之后,端起酒杯,环视群臣,缓缓道:“诸位爱卿,今日一战,虽然有些挫败,但是我军元气未伤,朕已经传令,征集、制作更多土袋,等到准备妥当,一举填平壕沟,杀入齐营,踏平邺城。”

    群臣也精神振奋,举杯高呼:“踏平邺城!”

    酒宴开始,周国君臣一扫白日的颓气,高谈阔论起来。

    宇文邕坐在上面,视线很好,看到杨坚坐在左边中间的位置,目视前面,似乎若有所思。

    “随国公,你的身子还没有好起来吗?”

    宇文邕问话的时候,脸色带着一丝暧昧的笑容。

    杨坚转头抬眼看到了,心里凛然,不会是皇上又在动什么心思吧。

    “多谢皇上关心,臣的身子好多了,只是需要调养一下而已。”

    “哦,那爱卿要多加注意身子,好好调养,朕对爱卿有厚望焉。”

    “谢皇上,臣会注意的。”杨坚起身,恭敬的回答。

    “随国公不必站起来,坐下,来喝酒。”

    宇文邕装作很亲切的样子,和蔼可亲的说着。

    两人的对话引起了其他人的主意,都停止了谈论,把目光投射过来。

    杨坚感到一种威压正在袭来,宇文邕表面上如此关切自己,谁知道他内心是怎么想的,怕不是想立刻剁了自己吧。

    而其他同僚,多半是不怀好意的,想看自己的笑话的。

    司马消难也停下饮酒,立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想圆场,让这件事情过去。

    “皇上,臣敬皇上一杯酒,祝愿我们大周早日平定齐国,一统江山。”

    群臣也纷纷站起来附和,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

    杨坚松了一口气,自己不再是场上的主角了,也站起来敬酒:“平定齐国,一统江山。”

    宴席结束,杨坚混在人群中走了出去。出了门,大臣们都三五一群,说着笑着回帐去,唯独杨坚显得有些孤单。

    “随国公!”

    杨坚听到有人喊,就回头一看,原来是司马消难。心里很感激司马消难几次替自己解围,就留步等司马消难过来。

    “司马兄!”

    司马消难满脸笑容,拱手道:“随国公,今晚可尽兴啊?”

    这话问得杨坚心里一缩,脸色沉下来,叹口气道:“司马兄,今夜如何,难道司马兄没有看在眼里?”

    “随国公,我们换个地方聊,就去我的营帐吧。”

    杨坚答应下来,跟着司马消难回到他帐篷,两人相对坐下来。

    “随国公,请饮一杯热茶,去去寒气。”司马消难举起茶杯客气的说。

    杨坚也笑着谢过,举起茶杯喝了一口。

    天寒地冻,一杯热茶入口,杨坚感觉温暖舒适,更别说早晨遭了罪,拉肚子,晚上吃宴席的时候,喝得多,吃得少,肚子难受的很。

    “随国公,今日阵前高玮那小子的话,你如何看?”

    杨坚瞬间想起高玮挑拨离间的话,瞬间脸色不好了起来。这话如同软刺,扎入人心,时间一长,恐怕人人都会猜忌自己了,这如何是好呢?

第128章 离间(五)() 
杨坚哼了一声,“能怎么看?胡言乱语罢了。”

    司马消难哈哈一笑:“随国公说的倒也不错,不过怕是有些人要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了,让那没有影子的事情也变成真的一般。”

    杨坚愕然,问道:“司马兄,此言何意啊?”

    司马消难喝了一口茶道:“难道随国公不知道那齐王在皇上面前说了什么吗?”

    杨坚摇摇头,道:“这个我倒是不知道。”

    “那我告诉你吧。今日早晨,你误了时辰,齐王在皇上面前力劝皇上杀了你。”

    杨坚一惊,冷汗直冒,“真有此事?”

    司马消难点点头,道:“我就在皇上旁边,亲耳所听,还能有假。”

    杨坚朝司马消难拱手道:“多谢司马兄告之。”

    司马消难摆摆手,“这算什么,你我亲近,彼此照应嘛。”

    杨坚笑笑,想起了自己的心事。

    皇上动了杀念,这是大臣们都看得出来的事情,现在的悬念就是皇上什么时候才会下手。

    该怎么办呢?就这么引颈就戮,等待刀子送自己去西天?

    司马消难看看杨坚的表情,就猜得出他在想什么。

    “随国公,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啊。”

    杨坚抬头看司马消难,那张脸上带着一种成竹在胸的笑意,不由心一动,向司马消难请教:“司马兄,请教我!”

    司马消难摸了摸胡子,笑着说:“只要除掉一个人,皇上或许就会不那么偏听偏信了。”

    杨坚有些惊讶,他明白司马消难说的这个人是谁,但此人地位之稳固、功勋之卓著,简直是无可动摇般的存在,哪有那么容易就除掉的?

    “司马兄,这”杨坚明白这件事情的难度,话题接不下去了。

    “不是我们去除掉他,是借皇上的手去除掉他。”

    “皇上的手?”

    杨坚想不明白其中的诀窍。

    “你附耳过来,我细细的给你说一下我的想法。”

    司马消难对杨坚说道。

    杨坚就挪到身子,坐到司马消难身边,侧着脑袋,把耳朵贴近司马消难。

    司马消难就轻声的说了自己的计划。

    听完之后,杨坚还是有些怀疑,“这个成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司马消难简单明了的回答。

    杨坚别无选择,只好试试了,于是拱手道:“谨听司马兄安排。”

    “好说。他日随国公扶摇直上,莫忘了我这个朋友就成。”

    杨坚顿时正色对司马消难说:“你我二人从今日起,那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司马消难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请饮茶。”

    第二天,宇文邕再次率领文臣武将来到齐军大营前查看情况。

    齐军大营里面很安静,连在门口守卫的士卒都显得有些懈怠,站得歪歪倒倒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宇文邕回头问道:“装土的袋子准备得怎么样啦?”

    负责后勤事宜的大将军韩明步回答道:“臣已经命令兵士们收集袋子了。”

    宇文邕就吩咐一声:“不可骚扰齐国百姓。”

    韩明步答应道:“臣遵旨。”

    眼前的壕沟又深又阔,是过不去的,宇文邕看了良久,不得不悻悻的带着文臣武将回营去了。

    冬日的夜晚很快来临,周军大营四处火把林立,走夜路也不用担心看不清楚。

    大营外侧的防御工事也在白天粗浅的修了一番,立起了营栅,挖掘了一道防马沟。

    营区中间,一队队巡逻的士兵鱼贯穿行,即使是到了后半夜,仍然不断的在巡逻。

    宇文邕想着白天的事情,看着齐军大营却不能冲杀过去,实在可恼,一时间难以入眠。

    突然宇文邕听到羽箭破空的声音,心知不好,有人想偷袭他。

    侍卫们也快速反应过来,冲进来大声喊道:“有刺客,皇上快走。”

    七八个侍卫胡乱的捡起一件狐裘裹在宇文邕的身上,簇拥这他离开这里。

    刚出大帐,回头一看,大帐已经着火,火焰很大,不可扑灭。

    宇文邕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有事,不然两军对峙的时刻,大周的皇帝被人偷袭而死,这周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