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栖特种兵 >

第626章

三栖特种兵-第626章

小说: 三栖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总指挥部命令在一定的时间放开道路,在那个时间之前。绝对不能放开

    当然,即使是放开,也要放得自然,不能让敌人产生怀疑。

    等待清军过去以后,占领两厢的天军,就要和那些以前和清军对垒、也就是从另一面夹击清军的天军部队会合,封死清军的后路。

    接着就是逐步推进。不断压缩清俊的空间,把他们护送的淮北城外。

    届时。他们遇到的就是天军在那里围点打援的部队,他们就会知道,他们一心想实现的与皇上会合,如同天堑一样,难以跨越。

    不过,这些已经在战场的满清军队,只是麦轲、张远、六划三人要吃掉的一部分。

    更大部分,是那些陆续到来的第三道决死令调来的炮灰。

    他们一个行省就会来个百八十万,好不容易来的。麦轲当然要好好招待他们。

    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省份,缺乏统一的行动,这正好给了麦轲从容安排的机会。

    他们的目标一致,都是怀北城中的那位皇帝,所以麦轲就可以稳坐钓鱼台,等着各条大鱼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上钩。

    估计这部分的质量如何不敢确定。却一定是人数众多,绝对是空前绝后的水平。

    如果加上前期消灭的清军人数,请军的总人数一定超过一千万,甚至接近二千万。

    麦轲当然不会让他们全部死亡,如果安排得好,甚至会把死亡降低到一个非常小的数字。

    但是消灭敌人两千万的意义在于。在这里消灭一个,就等于天军解放他们所从来省份的时候,哪里就减少了一个敌人。

    这才是最保守的估计。

    比较乐观的估计,又是最接近实际的情况应该是,这些被消灭的清军,都是被天军俘虏,让后加入天军。因为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他们的被俘虏,等于满清同时灭亡。

    他们转化以后,当然立刻知道成为天军优惠和益处,然后他们就主动为天军做工作,带领或者说服他们家乡的人和他们一样。

    可以很肯定的人,这些被俘的人都是他们家庭的起决定作用的人,他们投顺天军,基本上就等于带领他们所有的家人都归属天军了。

    因此,随着他们的投顺,四面八方的土地上,关内十八行省,关外实行府军的地区,都很有可能传檄而定

    不过,麦轲可不指望瑚南、瑚北这样的地方这样容易地解决,估计还要再打一场。

    麦轲已经有了两江决战的轮廓,接着两河决战就要接着开大。

    麦轲三人在高空谈笑用兵的时候,他们的下面,怀被府衙中,咸丰、摄灵、以及几个兵败逃回了的总兵。

    琦善,陕甘总督,西北集团军的总司令。

    程矞采,湖广总督,南方集团军总司令。

    陆建瀛,两江总督,东方集团军总司令。

    楊殿邦,漕运总督,水师船运总司令。

    徐广缙,两广总督,东北集团军总司令。

    这五大总督,都在之前各自的战场上被天军彻底打残,除了自己的卫队以外,基本上没有军队可以参战了。

    其中徐广缙在碾庄被消灭以后,起初跑到了六爷那里,但是他没兵没将,饱受冷落,又碾转逃难,跑到了皇帝身边。

    好歹这里有许多同病相怜的失败总督。

    “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摄灵开口说话,难得那张黑脸上露出一点儿笑模样。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1024章 总督团队诞生() 
好消息?

    咸丰首先愣住了。

    一直以来,好消息是如此的遥远,除了登基当了皇上,那件事情勉强可以算的话,以后似乎就没有听到过。

    进入这个战场以后,更是几乎每天都有坏消息。

    那可真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弄得咸丰现在每天不听到一两个坏消息,就真心感觉不正常了。

    没有听到坏消息的时候,思路必然走到了这个方向——还没有坏消息?估计正在积攒,成为一个更大坏消息吧?

    那些败军之将知道即使有什么好消息都和自己无关,因为他们的兵都没有了,有机会制造好消息也没有他们的份,他们个个都实在无能为力了。

    唯有一位总督,还没有其他五位总督败的那样彻底,这就是京畿总督,或者叫做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所以他就站起身来问道:“快说来听听,到底是什么好消息?”

    那样子特别像小孩子看见了糖果,充满企盼。

    关键是大家现在太需要好消息打打气了。

    这个好消息对摄灵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本来他嗤之以鼻的第三道决死命令,竟然还有这样大的效果。

    按他原来的想象,即使有人来,也就小猫小狗两三只。

    现在根据这一百五十名特使的汇报来看,只有大约是五个人一无所获,而他们的原因都是和边境安全有关。

    这一点上,设领是支持他们的,这些地方根本就不应该去。

    倘若他们来了,边境都空了,即使这边能赢,那边的侵略者趁虚而入,这边的赢,又有什么用处呢?

    不过,摄灵是不会管这些事情的。他把其余的一百三十五个黑衣使者的成果总结出来,总人数大约超过了一千万

    这还是到目前为止已经集合起来的人数,也许后面的数量不大,但是这种动员还在继续他们会以后续部队的方式,继续开往前线

    这样的话,就必须要认真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了

    只有势均力敌的战斗。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死人,死人越多。那些有可能得救的人不是越少吗?

    摄灵在这方面的改变是一件事情;另一方面他对这些人的认识也重新调整。

    原来他从皇帝以降,都是瞧不起。

    现在看来,不仅皇帝在这个决死令上是对的,而且那些地方狩牧官长也是能够高瞻远瞩的,并非是鼠目寸光之辈,如同他之前所想。

    尤其是当他们认为到了危机的关头,那种爆发出来的力量和斗志,都比平时高出许多

    他听了蛇三五一的汇报,说他从盛京带来的那个队伍。一天竟然跑出了三百六十里地

    原定十天的路程,他们估计八天就能赶到

    这样十天之内赶到的军队,就达到了六百万

    现在已经聚集在天军包围圈外面的援军,实际上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万。

    有了这些认识,摄灵大大改变了他对这满清皇帝和高官的轻视,所以落实在行动上,就是他愿意把这个消息和大家一起分享;非但如此。还破天荒露出笑脸。

    “好我就和大家说说,皇上最近发出的命令,就是要人、要粮、要钱我派出去我的手下去传圣旨,现在已经有了结果。”

    “什么结果?”众人齐声问起,个个都是好听众。

    “结果就是我要讲的好消息除了寥寥几个人没有成功以外,有一百三十五人成功了”

    “好消息就是这个吗?”咸丰问道。“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呀?关键得有人、有钱、有粮才行”

    “对但是,他们的成功是基础,现在我就说一下具体的收获是什么”摄灵说。

    众人全都侧耳倾听。

    在摄灵重点介绍了和南、奉天、京畿等效果重大的行省以外,又给出了一个概括的总数。

    “现在我们征集起来的战士,最少是一千万”

    “什么竟然有一千万,搞错了吧?”众人同声疑问。

    “没有错,就是一千万。甚至可能达到二千万,如果有疑问,我们可以一家家的数……”摄灵的笑容更宽阔了。

    “不用数了,快说说如何安排他们吧。”咸丰插话道,他也是笑容灿烂。

    这对咸丰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甚至是一个最大的好消息。

    他没有想到他的圣旨到了这个时候,还有如此威力

    这让他心情舒畅,信心大增。

    对战争的胜负原因,他一直是似懂非懂,但是他一个直观的认识,就是人多必胜人少的。

    这次增援来了一千万,肯定比天军要多得多,堆也把他们堆死

    即使那些败军的总督,现在也神情轻松起来。

    琦善大声说:“若有千万大军在手,我建议里应外合,把这些所谓的天军全部包围,一锅烩了”他对骑兵失败一直耿耿于怀。

    徐广缙沉吟道:“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天军的胜利可不是完全靠人多势众他们有时候集中更多的人一起干,是出于少死人的考虑,不但他们少死,我们也少死;你们觉得这一千万,真的能当一千万人用吗?”

    这一番话有如在众人头上,浇了一盆冷水,霎时间让各人根据那个吓人的一千万数字而膨胀的信心,冷却了下来。

    尤其是那些败兵总督,联系自己的经历,都不禁打了寒战

    似乎人多人少,对上天军,都没有胜算

    皇上自己,还有摄灵,想起那个“十岁到六十岁”的年龄阶段,原来的自信刷刷地往下掉。

    是啊,前两次绝户计,已经把中坚年龄阶段的人都抽光了,这次集中起来的,主体来说,不是年龄偏小,就是年龄偏高

    如果把他们当作年轻力壮的兵丁来用,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何况面对的都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天军精锐,更可虑的是,就是他们,打垮了正当年的满清士兵,难道对付那些老弱残兵,会有很大困难吗?

    估计,最合理的结局,是更容易对付吧?

    越想越觉得没有理由那么自傲,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现实吧。

    回到现实以后,才知道,这一千万援兵并不能保证他们得胜。

    真正的价值是改变了大家失败的情绪,如果大家振作精神,发挥最好的水平,到是为大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和天军有得一拼了

    也就是说,徐广缙关键时刻的老成持重,让大家冷静下来,能够比较客观看到天军的状况,比较性地看清楚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冷静的思考问题,提出下一段时间的作战方案。

    两江总督、东方集团军总司令陆建瀛缓缓地说道:“一千万人,能够集中使用,有共同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统一的领导,那是一千万

    “如果没有这些,那不过是一盘散沙以目前天军的状态,他们能干净利落地灭了我们的一百多万精锐,我们在座的几位总督都是人证,知道他们强横到什么程度,就一定能灭掉一千万乌合之众

    “而且我保证,没有以前那么费劲

    “因此,我非常严肃地建议,我们必须在这些人上面建立一个非常权威的领导机构,来统领指挥他们”

    其他几位总督,包括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同时说道:“我完全赞同”

    咸丰、摄灵当然不会反对,因为这事情是如此的一目了然。

    有了统一的领导,还要依靠各种正确的步骤和条件,但是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其他即使是队,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于是,几个人经过几番商讨,决定成立一个总督团队,包括五位总督。

    琦善,陕甘总督,西北集团军的总司令。

    程矞采,湖广总督,南方集团军总司令。

    陆建瀛,两江总督,东方集团军总司令。

    楊殿邦,漕运总督,水师船运总司令。

    徐广缙,两广总督,东北集团军总司令。

    由程矞采任首席总督,组织协调其他四位总督。

    其他四位总督,除了漕运总督楊殿邦负责水师,负责运送士兵、钱粮以外,其余三位总督,把全国各地的援军一分为三,分别置于他们的管辖之下。

    为了保证令行禁止,每位总督名下分配了一个由大内高手带队的执法队,每位总督都有对属下包括巡抚在内的人先斩后奏的权利

    除了这些人以后,皇上还任命了一位军事总管,也就是所有军队的总统令。

    这就是原来西北集团军的军事总统领、僧格林沁的长子、伯彦讷谟祜。

    上次败于胡以晃,他的表现比那个总督琦善好得太多了

    自然得到咸丰的好感和重用,因此,这次又任命他为军事总管。

    除此之外,还把所有援兵中的骑兵,全部调拨到他的麾下,组成一支颇具规模的机动部队。

    和这个总督团队的组成相配合,其余的那些总督,他们依然在自己原来的集团军中与天军作战,也组成了另一个总督团队,他们的总头领是六爷。

    总调度还是摄灵,他上面是皇上,所有人都对皇上负责,但是通过摄灵的具体协调而实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