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狂战将军 >

第670章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70章

小说: 三国之狂战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已经不是责令卫三的时候,计划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一定不能让曹操和孙坚反应过来,一定要尽快和黄忠大军汇合,这是必须要的事情。

    当下卫宁紧急召集了从关中赶回来的郭嘉,还有随军出征贾诩,还有后来陆续赶来的许攸,陈宫,田丰等等大小十数人齐聚一堂。

    河东的强大立刻昭显出来,且看在场诸人,哪个不是放到一方诸侯皆是首席谋士左膀右臂的人物,每个人在原本的历史上都有一言定胜败的时候。

    而这些人都聚集在卫宁的帐下,能量是异常庞大的。

    当卫宁将河北的消息一说,这些人显然就明白了卫宁召集他们的意思。

    是的,平原一屠带来的不止是民心的丧失,也会是袁氏残党死灰复燃的土壤,而卫三和张辽的不合,势必将会到影响到后来的计划进行,这更是致命的缺点。

    一旦河北出现了脱离掌控的动荡,而大军又无法顺利的南下,他们图谋了数年的东西就将付诸东流,变成和孙曹之间彻底的肉搏损耗,日后就算胜利,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会是河东所愿意承受的!

    现在摆放在诸人面前的有三个难题,如何迅速的压制河北可能出现的动荡,重新收回河北流失的民心,二便是如何保证卫三和张辽冰释前嫌,迅速的强渡黄河和黄忠汇合,三便是,如何让孙曹不会因为河东军本来连贯的动作出现那么一丝阻滞而察觉到端倪!

    这些都是最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但是显然,卫三搞出来的事情,都让所有人颇为棘手。

    刘备的败亡速度固然是孙曹短时间内都不会想到的,但是迟早也会去关注冀州的一天。这一天或许要不了多久,也可能在刘备在信都之败开始,就让孙曹起了防范之心。

    但是从陈留和许昌的调兵迹象看来,孙曹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冀州才是河东的杀手锏。可是如果暴露了,必然将会引起兖州以东的强大防御出现,依靠黄河,泰山的短暂夹缝,使得大规模的行军变得艰难,突袭自然就会失败……

    而河北出现的动荡,更可能会牵制住张辽大军的行动速度,暴露他们的虚实,更别提将帅不合乃兵家大忌,更是大幅度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本章完)

第1195章 一触即发() 
事实上,在场不少人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唯二的出生在河北的谋士身上。

    当然,大多数人将目光放到许攸片刻后,自然而然就忽略了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而定格在了一脸刚直的田丰脸上……

    许攸在河北的名声很臭,非常臭,贪婪钱财,霸占良田的事没少干过,本性又狂妄自大,即便是归附河东后老实了阵子还是忍不住毛手毛脚,不知道被参奏了多少次了,卫宁能够容忍他,只是因为他的确拥有超人一等的智力,但依照许攸这样的性格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下,大多数人只是幸灾乐祸的期望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倒霉。

    相比起许攸来说,另外一个河北出生的谋士就显然又是一个极端了。

    说实话,两个河北佬都让河东许多人恨得牙痒痒,许攸是天然的犯贱,老是一副不可一世的嘴脸让人看着就烦,而田丰那一副整天板着的死人脸同样不招人喜欢。

    他太正直了,正直到让每个人对他都是害怕。

    太正直的人很少会有朋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个人拥有的名声却是顶呱呱的让人羡慕。田丰在河北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正直无私,教化百姓,已有了贤哲的雏形,比起许攸来说,就是圣人和草寇的区别了。

    所以,当河北有动荡的趋向的时候,所有人情不自禁的就会想到他的身上。

    那仿佛标杆一样的腰杆挺得笔直,就算汇聚了所有人的目光,也还是面无表情,只是那双铁面无私的眼睛一扫过,大多数人都会讪讪的挪开目光,尤其以郭嘉闪避得最为迅速……这里面可以说除了许攸这个家伙外,干的坏事最多的就该数他了。

    以名望,镇名望,这显然就是所有人共同得到的结论了。

    袁绍四世三公的名望是巨大的,巨大到他都挂了那么多年了,还会有人对他忠心耿耿,至死不渝,但是,同样的,名望注定会是冰雪,不随时添加冷气,就会渐渐化掉。一个死人的影响力,迟早会消散去掉,而一个活人的声望只要他还活着,即便当年不如袁绍,田丰现在也绝对可以盖过他当初的风光……

    田丰没少为河北百姓争取利益,这些都是河北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的关键。

    暂时失去了民心的百姓,会很容易为那些袁氏余孽所煽动,就是因为袁氏还有一些残存的声望,而田丰这尊大神如果赶去河北,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

    于是卫宁拍板,当即便任命田丰为冀州刺史,总管冀州大小政务。

    而第二个问题,便是解决掉卫三和张辽之间的矛盾,统一全军的声音,为南渡黄河保证有足够的向心力。

    显然刚开始为所有人所蔑视,让许攸很不爽,当所有人还沉吟的时候,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得意洋洋的环顾众人,当即便向卫宁建议起来。

    许攸处理办法很简单,或者说根本就是一不算办法的办法。

    分兵。

    这无疑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将两人分开,这么简单的事情,当然所有人都能想到,许攸这一说只是换来一顿顿白眼。

    许攸只是冷笑,接着又将后续说了出来,终于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了。

    是的,分兵行进无疑更容易暴露痕迹,让孙曹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破绽,而且分散了兵力,将会使得后期集中突破的大略南辕北辙,这自然不是好事。

    但许攸的分兵,却不是将卫三和张辽单独分开,各自统领本部人马,却是将张辽和卫三都分在一起,统领小部分兵力南下济北,骚扰曹操,而大部分军队却给典韦统帅,直接东进向青州进发!

    张辽和卫三所掌控的兵马不多,许攸的意思是只给他们分别两千人的力量,只是为了骚扰曹操,所以轻装简骑行进,迅速向兖州发起骚扰攻击,牵扯孙曹的注意力。两个人并没有厚此薄彼而更激起矛盾,却又因为力量的弱小而卷不起大风大浪,而若再给两人一个目标,两人之间的矛盾反而会演变成为争胜之心……

    同样,因为两人兵马太少,并不能给孙曹造成足够的威胁力,但又不能不防,从侧面上又将孙曹的注意力放到了他们的身上。这样又掩护了另外一方大军的行进动向。

    毕竟只是统领兵马快速行进,只有一个人的声音,大军的行程将会毫无阻碍。而典韦除了统御力外,声望,地位各个方面都有足够的权威接替大军的真正控制权,只是带领兵马行军而已,大规模的作战又不用他操心,想要迅速的和黄忠汇合,并不困难……

    许攸的建议的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事实上,这些人都将心思放到了缓和卫三和张辽的矛盾上,却忘记了,根本并不是这两个人闹腾,而是大军的行动方针不会被破坏。

    更多人其实也是想要如何分开张辽和卫三,又不减弱大军的势力,却没想到如许攸这样不拘一格的将两人合并放在一切,削弱他们的力量。

    既然堵不住,那不如就将毒瘤给割开放到一边……

    许攸的建议的确是好的,就算所有人看不惯这个家伙,但也不得不否认这个家伙总是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展现出来。

    卫宁也很满意许攸的建议,于是,第二条又被这个猥琐的男人扳回一城。

    且看许攸得意洋洋的左顾右盼,又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众人只是恨得牙痒痒又无法发作,谁叫刚才自己慢了一步被他的急智抢占了先机呢……

    于是,第三条问题摆放到了前面,众人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但是如何瞒过孙曹,让黄忠和典韦的大军能够迅速的完成击破夏侯渊切入孙曹腹背而畅通无阻,这个问题显然有点难度了。

    黄忠本有五万兵马,若典韦东渡后,这支兵马的数量将会陡然翻一倍多,十数万人的进攻固然强大,但夏侯渊的两万人要在短时间击破而不让曹操察觉可绝对不可能得。

    (本章完)

第1196章 胆大() 
要知道夏侯渊就是在兖州本土,东阿就是扼守住青州南下的通道,一直为曹操所重视,稍微有风吹草动,是绝对不会瞒过曹操的。

    这似乎是个死局,当初定下的大略来说,其实并没有考虑到现在这个局面。事实上,只要在孙曹没能反应过来的时候,能够达到既定的攻击位子,就已经完成了当初的战略构想,可是能够争取更多的东西,自然不会不要。

    毕竟能够更多推进一寸土地,就会在未来掌握更大的优势,少损失一些力量……

    等到众人在那激烈的讨论结束的时候,天空已经露出了鱼肚白色,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却也是出乎了卫宁的意料,甚至推翻了当初所有人共同定下的策略。

    放弃固守,主动出击!

    这八个字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接近大半年的对峙将会宣告结束,将会真正掀起直面的抗衡,宣告着天下平定的开端!

    也宣告着,成千上万的性命将会流逝……

    这个决定就是生死,就是未来。

    同样的,孙曹那边似乎已经到了不得不战的程度,这场战争势必马上就要开始,而众谋臣将这个因素放了进去,抢先一步开战,似乎更有利河东。

    抢占先机,就是抢占优势,虽然这个优势抢来其实并不太大,双方都已经做好了短兵相接的准备,但如果能多争取一分,也是好的。

    而同样的,一旦这边开始了大战,那么不管愿不愿意,孙曹,甚至整个天下的视线都将放到这里,这里足可以让所有人目不转睛!也可以帮助黄忠典韦在后面发动攻击,遮掩尽可能多的时间!

    于是,河东的决定在卫宁一锤定音下终于拉开了帷幕。

    官渡,中牟,长社,阳翟,在这漫漫长线上,无数快马奔驰着,传递着军中的消息,各方大将严肃的召集麾下诸将,发动起战争的动员。

    这是一场决定所有人命运的战争,日后是荣华富贵,还是苟延残喘,又或是成他人囚徒,就看这一战了!

    没有人愿意掉以轻心,也没有人愿意输掉这场战争。

    而河东军的异象是瞒不住的,那么激烈的动作,孙曹早就所闻,事实上,比起河东这样大张旗鼓的动作来说,曹操一方面在因为徐州之乱而下定了决心,从而暗中开始准备便显得有些束手束脚了……

    河东已经扯开了脸皮,孙曹也不甘示弱,大军频繁调度,渐渐开始歇息的互相冲突试探也越演越烈……

    可是,正当河东和孙曹都在为决定一战做准备,发总动员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的小遭遇战却突然改变了整个局势,或者可以说提前引发了大战的开始!

    卫瓘临时得到卫宁授命南下到太史慈帐下听从调度,本意是要让他自己开始学会独当一面,习惯军旅生活。而卫瓘显然也因为能够脱离卫宁的束缚自我主导而有些兴奋,并且很快抵达了太史慈的帐下。

    阳翟如今屯军五万,是河东大战线上的右翼,这里背靠嵩山,面临颍水上游,固守极佳,孙曹并不会花费太大的气力来夺取这里。但是阳翟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他的攻击范围极大,南下可以攻略豫南,东面又可以威胁许昌,所以,这里防备太史慈的孙曹兵马也并不少。

    也就是说,要杀敌立功,又更容易保全自己,阳翟就是最好的地方,也是卫宁敢于让卫瓘来这里从军的原因。

    太史慈自然知道卫瓘的身份,又有卫宁的命令,不敢怠慢疏忽,既然卫宁有意要让卫瓘成长,他也乐意让卫瓘在军中拥有足够的声望。

    于是,太史慈便派卫瓘坐镇襄城,统领三千兵马。

    襄城在嵩山之南,毗邻荆州,但是这里还是有和豫州接壤,向东南便是汝河,是孙曹运送军粮到豫南的通道。按理说这里应该也会又不少曹军兵马防备,但是因为汝南为刘表所控制的原因,两家显然都有些克制。这个左右逢源的家伙态度不明,但至少不会看着两家在他身边囤积过多兵马……

    是以襄城是一个算不得前线的前线,却也是卫瓘最好的历练之地。

    快到十四岁的少年,已经脱去了那层稚嫩的外衣。

    以己体心,明白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在这个时代将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卫宁的强行要求下,卫瓘不单单只是熟悉文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