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 >

第35章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第35章

小说: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初到此地,这事还是要烦请魏国公赐教。”卫景瑗谨慎的说道。

    徐弘基听罢大笑道:“江南自古多繁华,部堂提督九省,光浙江一省之钱粮赋税就占据大明朝廷的近三成,何况部堂可以调拨九省的钱粮,区区钱粮怎么能难得住大人啊?依我看,大人的差事其实是个美差。”

    “魏国公说笑了,若真有那么简单,皇上一道圣旨就行了,何必在派个我来江南?”卫景瑗笑着说道。

    “哎!”徐弘基急忙说道:“皇上的意思其实是说南京各地的藩库存粮存银不多,是让部堂来监管督促各地的属员们征粮征饷。”

    虽然说卫景瑗听懂了徐弘基的话里的含义,但确不好意思直接说穿,便笑着施礼说道:“谢过魏国公的指点!”

    接着两人便在魏国公府的后花园里边走边聊,过了约又半个时辰,两人才回到饭桌前,继续与在座的同僚把酒言欢。

    宴席结束时已经是酉时许了,当夜,马士英、左懋第与卫景瑗都被徐弘基留在了魏国公府上歇息。

    第二天一早,在他们几人的带领下,卫景瑗来到了新备好的九省总督府邸,看到如此豪华的府邸,卫景瑗不由得暗探到江南的富庶。

    一旁的徐弘基谦虚的说道:“此处宅院本是令郎的一座宅子,听闻部堂大人要来,我就让令郎将府邸腾了出来,还望部堂大人不要嫌弃。”

    “如此叨扰,我卫某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还说什么嫌弃之语啊?过了这几日,我定当设宴以示感谢。”卫景瑗说道。

    “部堂大人这是哪里话!”徐弘基笑着说道。“只要大人不嫌弃就好了,我等做地主的,怎敢烦劳大人请客啊?”

    卫景瑗也笑着说道:“魏国公这话就见外了,既然都在这南京城里为官,守的都是我大明的江山,还分什么主客啊!”

    徐弘基边笑边点头说:“部堂大人既然这样说了,那改日定来叨扰。”

    “一定!”卫景瑗笑着说道,回头卫景瑗对着另外两个人说道:“马中丞、左中丞也要赏光啊!”

    “一定、一定。”徐弘基、马士英、左懋第三人也急忙说道。

    看完宅子,魏国公徐弘基有事就告辞了,卫景瑗与马士英还有左懋第三人坐在大厅上谈乱皇上安排的事宜。

    卫景瑗率先开口说道:“二位大人,皇上派本督江南筹粮,你们南直隶可是本督的第一站,本督想让这第一批军粮从南直隶出,不知二位大人意下如何?”(明朝南直隶不设总督,其地方政务由凤阳巡抚与应天巡抚把持)

    下座的两人,马士英略有所思,左懋第也头低着,却时不时的瞅瞅马士英。良久,马士英率先开口道:“部堂大人方才所言是调集军粮,卑职等理应加急筹粮,以供军需,可”

    看着马士英支支吾吾的样子,卫景瑗问道:“马大人难道有何难处?”

    “回部堂大人的话。”马士英说:“听闻大人也在宣府一带待过,大人应该深知朝廷各地的现状,军马粮草都是就近征用。江北淮安、扬州、庐州以及泗洲,四镇每镇三万人,共计十二万人马,每年需粮八十万担,银一百二十万两。”

    “马大人说这些是想告诉本督南直隶的粮全部归了江北四镇吗?”听到这,卫景瑗反问道。

    “我只是想给大人算一笔仗,南直隶有田二十三万五千余亩,其中士绅家族及皇亲国戚的封地一共一百二十二万亩,除此之外,还有桑田果园等四十万亩,其中稻田就剩七十万亩左右。”马士英接着说道。“这些田一年收粮二百八十万担,按朝廷最高税率是三十取一,也只能收税九万余担。可去年南直隶光给朝廷交粮就交了六十万担,翻了六倍都不止?”

    “怎么会这样?”卫景瑗惊奇的问道。

    左懋第接过话说:“部堂大人有所不知,南直隶、浙江这两省的农业税比朝廷规定的多得多,这两省每年的确产粮产的多,可交的也多,去年各种税全部摊下来,南直隶税收竟然高达三取一。”

    “不对啊!”卫景瑗突然反应过来说。“这样算下来,还差三十万担粮食。”

    “这正是卑职要说的。”马士英说。“江北四镇的粮饷,光南直隶一省就摊派了二十万担。南京官员的俸禄,南直隶也有摊派。”

    “另外,朝廷用兵的加收,这几年连年多收的税粮等。南直隶的税已经收到十年后了,可目前藩库中的存粮却不足五万担。”左懋第说道。

    马士英接着说:“左大人句句实情,南直隶的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年初凤阳又遇大地动,卑职也是东拼西凑才勉强赈灾。”

    听着他们两人一唱一和的苦情戏,卫景瑗不知道说什么为好。过了好一会,卫景瑗问道:“那南直隶如今最多能拿出多少粮?多少银?”

    马士英此时心里也是格外的紧张,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将南直隶的钱粮交出去,毕竟凤庐总兵黄得功之所以依附于他,他手上的钱粮就是最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也有人给他打了招呼,不让他将钱粮交给卫景瑗。

    马士英吞吞吐吐的说道:“回部堂大人,南直隶现在只能拿出五万担粮食,十五万两白银,这已经是南直隶最大的极限了,这些钱粮一出,南直隶的藩库就空空如也了,南直隶的关员也就没什么俸禄可拿了,而且南京六部等官员也会受此影响。”

    卫景瑗听得明白,马士英言外之意是告诉他,你硬逼南直隶的话,南直隶能拿出粮饷来,可那样的话,他就会得罪南京的地方官和南京六部所有的官员。

    卫景瑗心里惊叹道这个马士英不简单,通过观察,他也发先左懋第也是跟着马士英转。见此情况,卫景瑗无奈的说道:“二位大人,那就先去吧!待本督另作注意。”

    “那部堂大人,我们二人手上公务甚多,那就先回驻地了。(凤阳巡抚驻凤阳,应天巡抚驻扬州)”左懋第与马士英相互看了一眼说道。

    卫景瑗明白他俩是急的想溜,可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说道:“那你俩就先去忙公务吧!”

    他们两人走后,卫景瑗报着死马权当活马医的心情,急忙给其余各省下了筹粮集饷的公文。因为卫景瑗比谁都明白,就拿今天的情形来看,若是一纸公文能调来粮饷,那恐怕只有日头从西边出来了。

    当夜,原司马监掌笔大太监张拱薇来到卫景瑗府上拜望。他前来的目的正是送当时倪元璐给卫景瑗的信。

    几句含蓄以后,二人直奔主题,张拱薇告诉卫景瑗目前倪元璐与吴孟明二人应该在杭州。还说了送此封信时吴孟明的千叮万嘱,以及倪元璐还同时让他代为向皇上呈了一封密折。

    张拱薇的话让倪元璐明白,此封信必定不简单。张拱薇也明白其中的道理,送完信后,也未做太久停留,便就告辞了。

    张拱薇走后,卫景瑗迅速打打开信封,信封里一共有两封信。第一封信上,详细的讲述了凤凰山事件从前到后的起因经过,以及自己二访凤凰山的所见所闻。知道了竟然有人要暗杀当朝太子的惊人消息后,卫景瑗大惊失色,他完完全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看的是一个谋大逆的案子。

    他有迅速的打开了第二封信,第二封信是告诉卫景瑗如何筹粮的,并帮卫景瑗分析了如今的形势,信中说道如今的江南并非朝廷的江南,而是东林和藩镇的江南。要想打破江南错综复杂的官场,解决藩镇割据的局面,除了皇帝谁也做不了,所以说江南的粮终归还是要摊派到百姓的头上,但切忌要少,以防激起民变。

    看罢两封信,卫景瑗是怎样的心情可想而知,吃惊、害怕、无奈,可他还是不想将粮饷摊派道农民的头上,如今是二月,到了春耕的季节,家家都是青黄不接,仅存的一般都是种粮,对于靠天靠地吃饭农民来说,东了他们的种粮无异于是把他们逼上了绝路

    万难之际,卫景瑗笑道了南京户部尚书高宏图,卫景瑗认为,或许哪里会带给他另外一线生机

第四十八章 调不动的粮(二)() 
第二天,二月初七,早上,卫景瑗早早的来到了南京户部衙门,进到后堂之后,下人们连忙端茶倒水好生伺候着。

    不一会,一个头戴乌纱,身着这正二品锦鸡补子的官员走来,但见此人体型微胖,中等个子,面色厚重,给人一种极其稳重的感觉,两颊的白胡子已过了衣服的第二个纽扣。此人正是南京户部尚书、大明名臣高宏图。

    高宏图上前急忙施礼道:“臣南京户部尚书高宏图见过九省总督卫部堂。”(卫景瑗官居一品,在品阶上比高宏图要高。)

    “高大人快快免礼!大人出仕比卫某早得多,仲玉初到南京还没来得及拜访大人,仲玉怎敢受大人礼节。”卫景瑗急忙上前扶起弯下腰的高宏图。

    “部堂大人,不论迟早,这礼节还是要讲得。”高宏图笑着说道。听罢,卫景瑗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坐定以后,高宏图首先试探性的问道:“卫部堂身受皇命,江南巡粮,部堂怎么有空来我这小小的户部衙门做客?”

    卫景瑗长叹了一声说:“高尚书,卫某是遇到事了,特来相求啊!”

    “卫部堂客气了,要是我子犹(高宏图的字)能帮的尽量帮。”高宏图极其客气的说道。

    卫景瑗点了点头说道:“我是前天来到南京的,昨天在魏国公为我备的总督府见了马士英和左懋第,皇上是让我南下筹粮的,所以我就想让着第一批粮从南直隶出,可”说到这,卫景瑗不由得长吁短叹。

    卫景瑗一开口,高宏图就把卫景瑗的心思猜的八九不离十。但他已经是面不改色,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又叹了一口气说道:“南直隶也难啊!这几年连年遭灾,朝廷又年年用兵,南直隶的皇亲官绅本来就多,这一来二去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了。南直隶拿不出粮来也是情理当中的,如今连我这堂堂户部的国库都空了,地方上也就更不用说了。”

    听到高宏图竟然这样说,卫景瑗吃惊之余心里也不由得犯起了嘀咕,他还没开口,高宏图就先给他打上了预防针。他长叹了一口气试探性的道说:“昨天,马士英也是这么说的。”

    “同在南直隶为官,当然所见所闻都一样了。”高宏图面色略带悲伤的说道。

    “我倒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卫景瑗面带滤色的说道。

    “部堂大人有话就请直讲,不必如此。”高宏图的话,到显得极其豪爽。

    “那我就说了,我今天来是想问问高尚书,南京户部的钱粮是不是可以先借一点,拿来给朝廷应应急。”卫景瑗慢慢地说道。

    “这个好说。”高宏图说道。“可有一点,南直隶的情况你也知道,朝廷的形势你也应该明白,我就给你交个底,户部的国库里有粮不足十五万担,银也不足五十万两了。”

    “这个少点倒无妨,我是怕皇上前面吃紧罢了!先往北送一点,等到我爸各省的粮都调来了,在把从南京户部调出的粮还上就是了。”卫景瑗略带喜色的说。

    高宏图笑着摆了摆手说:“部堂大人莫急,听我把话说完。这粮我可以调,都不用说借,却不能就这样给大人。”

    “高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这粮”卫景瑗疑惑的说道。

    “部堂大人,你是九省总督,是朝廷派往地方的大员,调军粮的话,各地的粮你均有权调,可偏偏南京户部的粮你调不动,因为这是朝廷的粮,不是一个省的或者一个地方的。要调南京户部的粮,部堂大人只需请一道圣旨,给我户部,我立马下拨粮,绝不推辞。”高宏图说道。

    卫景瑗听到这样的话,自然而而然无法反驳,他是总督九省的官员,不是总督南京户部的钦差,高宏图那这样的话来作借口,说白了就是不买他卫景瑗的账,卫景瑗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卫景瑗无奈的说道:“高大人,这粮算我借户部的,我还会还的。”

    高宏图笑着说道:“部堂大人,调粮的话你要找皇上,可这借粮你要去找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史大人,南京六部论实权,就数他最大了。”

    “高大人掌的户部,怎么又和兵部扯上关系了。”卫景瑗问道。

    “部堂有所不知,户部的这些粮也都是军粮,都是给南京的守军备的,南京的防务又是由兵部牵头,粮虽然还在户部,可也是待嫁在闺,已经许了人的姑娘,给了部堂到是不打紧,可史大人到时找我要钱要粮,那我到时该如何是好啊?”高宏图头头是道的说道。

    听到高宏图的话,卫景瑗不由得暗骂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