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铸新明 >

第111章

铁血铸新明-第111章

小说: 铁血铸新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微臣在西北之时,亦有听熊文灿熊本兵有聊聊数语:嘉靖年间,江浙沿海对倭活动愈演愈烈,公然对抗海禁,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言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故而隆庆元年,在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奏请下,大明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出海贸易。

    彼时时由月港出洋的商船多以百计,少亦不下六七十只,列艘云集,既高且深。

    听说,一条海船少则十几万两纹银,多则几十上百万两,且还装有有火炮等利器。

    如此,足以看出海商之富有。具体情况微臣不是太懂,陛下或可召集熊本兵咨询。”

    卢象升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原原本本告知崇祯。

    “幸而有两位爱卿相助,先进餐,边吃边聊。”

    卢象升久在北地,能知道这些已经算是勤于国事,不便苛求。

    崇祯手抚额头,语气有些倦怠说道。

    秦浩明欲言又止,崇祯确实勤政,他们已经聊了足有三个时辰,看这情况晚上还要继续。

    “无妨,习惯了。”

    崇祯摆摆手,示意秦浩明无需多言,率先走到外间厅房。

    秦浩明和卢象升对视一眼,唯有亦步亦趋。

    其实对于秦浩明而言,也想趁此机会多夹带点私货,毕竟面圣的日子太少,要解决的事情太多。

    “秦爱卿别着急,慢点,别噎着,斟酒。”

    崇祯方才浅尝几口饭,见秦浩明已经风卷残云三碗饭下肚,微笑着说道。

    “让陛下见笑,委实饿坏了。”

    秦浩明挠挠头,讪笑两声,有些不好意思地放下比酒杯大不了多少的金丝小碗。

    “爱卿跟朕说说郑家具体情况,让朕也见识见识大明第一富商风范。”

    崇祯举起酒杯示意的碰了一下嘴唇,笑吟吟的对着急忙一饮而尽的秦浩明说道。

    “是,陛下!”

    秦浩明放下酒杯,脸色随即变得非常严肃,语气非常沉重说道:

    “陛下,郑家不可不防啊!

    据微臣所知,郑芝龙是福建泉州府南安人,最初随其母舅黄程经商倭寇,在对倭贸易的过程中,郑芝龙接收了李旦海盗集团,势力大增。

    但此人一直都希望接受招安,而福建巡抚熊文灿也想借他的力量整顿东南沿海,故而双方达成了妥协。

    这样,一方面他有了合法的身份,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

    另一方面又可以打着大明朝廷的旗号,消灭其它海盗的力量,此为他其称霸东南沿海扫清了道路。

    崇祯四年,郑芝龙在泉州城南三十里的安平镇筑城,征收饷税。

    凡海商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每船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取代大明官府垄断海外贸易。

    就微臣得知,目前郑家大小船足有千艘以上。”

    “撕!”

    卢象升听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千艘,什么概念嘛,整个大明都没有如此多的船只。

    砰——

    崇祯面沉如水,重重的喘着气,狠狠的把酒杯一顿,大声怒吼,“福建的官员皆该杀,如此重要情报为何不晓?”

    “陛下,此事真不完全怪福建官员。

    海船流动性强,往往出海俱要一年半载甚至经年,甚至郑家码头根本不止一处,福建官员如何能查清楚?”

    秦浩明苦笑连连,若不是自己是穿越者,如何能够知晓详情?

    “那秦爱卿如何知晓如此清楚?”

    崇祯锐利的眼神紧盯秦浩明,片刻不曾动弹。

第一百九十六节 寇可往,吾亦可往()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人的性格特点真的很难改变,崇祯多疑,真真名不虚传。

    好在自己目前只是一个从三品指挥同知,有兵将才两千人而已,且不是朝廷编制。若是有几万人马,想来监军必不可少。

    今后要提高警惕,不要多说多错,最终露出马脚才好。

    “唉!”

    秦浩明在崇祯的目视下,长叹一声,悲苦而又凄凉!

    “微臣自小父母仙去,家产遭族人掠夺,仅有一弟和一仆生死相随。

    幼年之余,三餐不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有仇人虎视眈眈,实在不堪。

    茫然之下,唯有苦读诗书勤练武艺留待将来。

    微臣十五岁那年,郑家之名在福建已然是如日中天,四处招兵买马。

    当时,微臣尚有借郑家之手铲除仇敌的想法,故而以求学的名义远赴南安。

    许是微臣从小谨小慎微,到了才发觉郑家所作所为多有不轨之心。

    之后多方查探,方知郑家实力竟然……”

    随着秦浩明眼泛泪花,缓缓诉说,一个从小隐忍而又大胆心细、立志报仇的青年俊杰跃然而出,让崇祯和卢象升唏嘘不已。

    特别是崇祯感同身受,想起当初还是信王的日子,和秦浩明的幼年悲惨生活几乎如出一辙。

    “幸得秦爱卿忠贞,方有今日显贵大明,朕敬你一杯!”

    直到此时,崇祯才终于放下疑虑,春风和煦喜笑颜开。

    秦浩明心里微微一叹,崇祯是个复杂而又简单的人。

    若是太平盛世,他必然是一个很好的守成君王,可于乱世中,能力、手段、魄力方面却是多有欠缺。

    “两位爱卿可有什么方法解决郑家之忧?”

    方才放下碗筷,在宫女的服侍下漱口完毕,勤政的崇祯再次拉开议事的帷幕。

    卢象升目视秦浩明,意思让他来说。此子多谋善断,从不做没有把握之事。既然特意提到福建郑家,自然有他的意图和打算。

    感激的点点头,秦浩明开口对崇祯慢慢说道:“微臣觉得只有暂且徐徐图之!逐步削弱他的实力,再趁其不备,一举成擒。”

    迎着崇祯若有所思的目光,他继续开口解释道:

    “福建郑家和晋商多有不同,晋商只是商贾,虽有朝堂文武百官为强援,但其自身没有兵力。

    如此便没有造反的基础,即使消息走漏,无非是裹挟财物逃亡建奴而已!

    而福建郑家已然不能用豪强来形容,他们早已自成一方势力。占据闽粤两省,兵精将广,自给自足,无需朝廷粮饷米秣。

    闽粤之地同北方不同,山川险峻,如同天然屏障,他们占据地利人和之势,手握重兵,大有作为。

    而且闽粤临海,航运发达,商贸繁荣,可以筹集到粮饷补给。

    只要选将强兵,巩固防卫,整顿民心,是完全可以跟朝廷对抗而不落下风。

    若是真让他们发觉不对,揭杆造反,怕是比李自成、张献忠之流难缠百倍。

    概因朝廷水军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陆地虽有优势,可难以把他们成擒。

    待事态发展或有疲态,他们大可弃泉州而逃亡台湾、琉球等岛屿。

    若此,则大明北有建奴,西有叛贼、南有郑逆,国无宁日矣!

    故而,陛下应选一位胸中自有韬略的贤臣,先练一支强军,要足以对抗郑家而不弱下风。

    期间再利用各种机会削弱郑家,把郑家海船实力分散,培植忠于大明海将,方便郑家海师能大明所用。

    如此,方能找准机会,把郑家一网打尽。

    之后,虎离山,龙离渊,已难有作为,再把他们押解至京城,囚禁即可。如此,也可显陛下仁义之名。”

    秦浩明条理清晰,把步骤方略讲得清清楚楚。

    只是最后,他看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面子上,为郑芝龙全家留了生机,权当是谋夺郑家海师的补偿吧!

    认真说起来,这还是郑家的福分。

    历史上,清军招降郑芝龙,以闽粤总督官衔招抚。

    郑芝龙向来喜欢做投机生意,他知道“国破山河在”的局面维持不了多久,权衡利弊,他决定接受招降。

    而他的儿子郑成功及好友部下却拒绝投降,建奴和郑成功和谈破裂,顺治十四年,家人尹大器告发郑芝龙密谋不法。

    建奴廷议,决定把郑芝龙和他在京的四个儿子与其弟郑芝豹一并杀掉。

    顺治小儿畏惧郑成功的大军,批旨表示要“从宽”处理,于是建奴把郑氏一家流放于宁古塔。

    但是,顺治小儿不放心,下旨指明规定,要地方军队对郑芝龙等人加铁链三条,手足杻镣,严加看管,以免被郑成功派人救走。

    郑芝龙在臭哄哄冷冰冰的宁古塔地牢的屎尿堆中熬了四年多,忽然北京传来消息,顺治小儿驾崩,康麻子继位。

    最后密议,决定诛除郑芝龙及其四子,以免后患。

    不仅如此,郑氏家族所有在建奴统治区的三族之亲,皆遭斩首,家产全部抄没。

    更为可悲的是,建奴竟然把他们全家斩首后,抛尸荒野喂狗。

    一向喜欢投机,自诩冰雪聪明的郑芝龙折腾了一辈子,落得如此下场,真让人叹息无语。

    “妙,秒啊!”

    卢象升听完秦浩明的分析,忍不住抚掌大声称赞。

    “如此一来,大明有海军之利,则可以顺着东南沿海一路北上,骚扰建奴后方防线。

    大明再也不会出于只挨打不能还手的尴尬局面,岂不正符合先祖寇可往,吾亦可往之言?”

    “秦爱卿之言可谓老成谋国,令朝中多少文武大臣黯然失色矣!”

    崇祯兴致盎然也是忍不住大加赞赏。

    秦浩明的话给他一种醐醍灌顶的感觉,原本棘手的事情既然转化为大明的优势,真是天生的帅将之才。

    更难得是他的想法稳健,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可操作性极强且没有后患之忧。

    认真的把满朝文武百官缓缓的在心头筛选一遍,崇祯还是摇摇头。

    望着英姿勃勃锐气十足的秦浩明,崇祯心里一动,一个大胆的想法渐渐形成。

第一百九十七节 三年之期()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秦爱卿,若是朕让你总督福建、广东两省,你觉得要多久可以解决郑家之忧?”

    崇祯思忖片刻,方才对着恭恭敬敬坐着的秦浩明问道。

    “什么?陛下可否再说一遍?”

    饶是秦浩明大胆,思维活跃,心怀大志,自诩见多识广,可也被崇祯皇帝的话震惊得满脑晕乎乎。

    委实不敢想啊!

    总督在大明为地方最高级长官,总管一省或二三省,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是大明最高地方军政长官,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但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地区巡抚位于总督之下,亦有总督兼巡抚者。

    另外总督辖区较巡抚广,一般都在一省以上,甚至还有管辖五省、七省者。

    总督级别较巡抚高,总督一般为从一品到正二品,巡抚为从二品,地方总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选。

    在大明政治中,总督举足轻重,入则为朝廷显官,出则为一方军政之首,故时人称文帅第一重任。

    总督有权决定徒刑的判决,对流刑、充军、发遣可以做终审判决,只需报请刑部复核即可。

    明代正统末至景泰初,除于谦、王骥先后以兵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京师、南京军务外,地方亦多派总督。

    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

    自成化五年两广再设总督后,其职始专,近于定制,但终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

    地方总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选,以尚书、侍郎任者,亦加都察院正官职衔。

    “怎么,秦爱卿胆怯了?刚才激将朕的勇气去哪里了?”

    崇祯笑眯眯的望着不停摇头犹自不信的秦浩明,心中竟然颇有几分成就感。

    “战场与建奴厮杀微臣尚且不怕,缘何胆怯?

    实在是怕资历威望不够,难以服众,无人肯听命于微臣,下面人推诿扯皮,如此有负陛下厚望啊!

    要知道,微臣只是一个秀才,从未在朝堂呆过,更不要说什么部院正官?

    恐怕陛下的中旨也会因此被内阁驳回?”

    秦浩明苦着脸,向崇祯解释。

    他可没有自负到自己王八气一震,便令这些官场老油子们臣服,除非大杀四方?

    “陛下,秦将军言之有理啊!他在朝中无任何根基,怕是要被掾属拿捏啊?若是天天纠结于人事问题,则误事矣!”

    卢象升一脸忧虑,大明官场黑暗,软刀子杀人并不逊于战场厮杀。

    师生、同年、利益、党派,组成一张张看不见却实实在在的大网,令深陷其中稍有不慎之人瞬间碾为齑粉,委实凶险异常。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卢爱卿无需忧虑太甚,朕就是秦爱卿的最大根基。”

    崇祯非常霸气的对忧心忡忡的卢象升说完,继而转过头来对秦浩明大声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