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铸新明 >

第170章

铁血铸新明-第170章

小说: 铁血铸新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零一节 朝堂闹剧()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此言一出,朝堂上议论纷纷,各位大臣俱是阳春白雪之人,平常哪里会亲临市场米行?

    可再是圣洁,也是吃五谷杂粮,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

    但诡异的是,满朝文武大臣每人好像脸带忧色,集体失声,就是无一人站出来提出什么具体举措。

    秦浩明眼观鼻鼻观心,心里暗自冷笑,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能在京畿供应粮食的米行,岂是普通人?不是皇亲国戚,便是勋贵大臣站在后面,朝堂上这些官油子心知肚明。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米价再贵,难道还能饿着他们不成?何苦得罪这些皇亲勋贵?

    崇祯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环顾着下面大臣交头接耳,好像在商议什么对策般。可半天过去,依旧嗡嗡声一片,看不出有丝毫停止的意思。

    而初次参加朝会的秦浩明,则嘴角上扬,仿佛微笑般。但崇祯认为,以他的个性,那是在讥讽。

    若是往常,崇祯一定是忧心如焚,说不得会问秦爱卿有何妙计?

    可经过前几日和他的交谈,再加上内库中上千万的银两,崇祯现在心里笃实得很,竟然默不作声观察朝臣的表演。

    时间一刻一刻过去,热烈讨论的朝臣终于发现不对劲。

    往日性情暴躁的崇祯皇帝,兴致盎然坐在龙椅上,仿佛极有耐心般等待他们商议出具体对策,不再是四处点名问计于大臣。

    一时间,他们有点无所适从。

    首辅薛国观目视他的心腹大臣,意思他们出去讲两句。奈何他们哪里有什么良策,都是微微摇头不做声。

    无奈之下,薛国观硬着头皮出列,抱着笏板朝崇祯说道:

    “微臣恳请朝廷派人规劝粮商,以大局为重,平抑米价,则京城百姓必感其恩德,善莫大焉!”

    说完,立即退回首位。至于说委派何人,用什么方法,和什么人谈,只字未提。

    “薛首辅所言极是,臣等附议!”

    下一刻,薛国观心腹大臣纷纷出声。

    这就是首辅的作为?

    秦浩明用怜悯的目光悄悄看了高高在上的崇祯一眼,不明白究竟要有如何的耐心,方能容忍?

    怪不得他会废黜薛国观,启用周廷儒。原来,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无奈啊!

    “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方法?”

    崇祯忍住怒火,缓缓问道。

    解决饥荒、赈灾,平抑米价,这样关系到国家命脉的事情,作为大明首辅,居然就此三言两语,一件事情未提,一个方法没有。

    这一刻,崇祯终于对薛国观完全死心。

    “微臣有四点建议!”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秦浩明原本想打打酱油,忍耐片刻,然后回到福建、广州大展拳脚,不欲多生事端。

    可甫一接触朝廷诸公的嘴脸,居然可以无耻到如此程度,跟这样的人,他自认今后绝对没有交集。

    既然如此,得罪也无妨!当然,靶子要竖一个来打。

    朝堂所有大臣的眼光瞬间转到他身上,望着这个年轻得让人嫉妒新任总督,眼中闪过诸多疑惑。

    作为文人第一帅,封疆大吏,虽然身份显赫无比,但毕竟不是朝臣,原本可以不必蹚浑水,得罪大臣勋贵,这是朝廷诸公的想法。

    “爱卿请尽管直言!”

    朝堂群臣的暮气,薛国观的毫无作为,让最近心情不错的崇祯再也无法忍受,产生改变的心思。

    而秦浩明的心意他基本知晓,毕竟已经多次提及,故而,他的语气多有鼓励。

    秦浩明寒着脸,坚定的目光越过宽大的空间,与崇祯碰在一起,恍惚间,好像见到崇祯头上的冠冕微不察觉在摇晃。

    “第一点,宣大五省赈灾,向富户借粮,微臣举荐卢督为之。甘肃、陕西两省,可以委托孙督为之!”

    此言一出,群臣面有忧色,宣大情况他们多少了解一些,明白肯定没有问题。

    可孙传庭是谁,那是一个杀才,是拿刀逼着陕西的富商组建秦军的人,用脚都可以想象他会用何方法“借粮”。

    不过,事不关己,可以容忍。

    “卢爱卿以为如何?”

    见没有大臣反对,崇祯心里有些奇怪,朝卢象升问道。

    “微臣无异议!”

    宣大现在粮草充足,卢象升出列沉着应答。

    “准奏!”

    孙传庭在崇祯心中地位一般,加之不在现场,崇祯立即答道。

    “第二点,平抑京畿米价,可以由锦衣卫骆指挥使负责商谈,想来定不负众望。”

    朝堂间有些骚动,议论声四起,对于重开锦衣卫这个大杀器,大臣们是极力反对的。若不是观察最近陈演之案的动态,他们早已上疏。

    不过现在,锦衣卫还确实是对付那些嚣张跋扈皇亲勋贵的对手,如果反对,皇上将自己一军,岂非自讨苦吃?

    “微臣无异议!”

    不等崇祯询问,骆养性站出来大声说道。

    他是心思灵动之辈,明白秦浩明是为重开锦衣卫正名。虽说这些皇亲勋贵有些棘手,可是作为皇上鹰犬,不正是干脏活吗?

    事情越棘手,越是能体现锦衣卫的价值。

    “准奏!”

    崇祯心里畅快无比,高声应答。

    虽然他听从秦浩明的建议,强行重开锦衣卫,但他明白今后一定不可能一帆风顺,朝中大臣一定会借机劝阻。

    如今经过此事,锦衣卫重开,大臣们再无法多加指责。秦浩明分寸拿捏之妙,若不是在朝堂,简直令他想拍手称赞。

    “第三点,微臣恳请皇上免除征收练饷,让天下百姓少点痛楚,或许勉强能够裹腹。”

    以大明现今的局势,一下子取消三饷不现实。故而,秦浩明并没有好高骛远,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

    “皇上万万不可,秦督此言差矣!所谓耕田交粮,乃天经地义的事。

    如今国事维艰,国库已空,理应守望相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怎能为私利而不顾大义呢?

    若是取消练饷,首辅之职,微臣无能为力。”

    别的事情薛国观尚且能够容忍,唯独取消练饷让他跳脚。

    PS: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大赏,铭感盛情,故土难离敬上!

第三百零二节 刀砍首辅(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万赏,敏感盛情!)()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大明国库用捉襟见肘已经不足以形容其惨况,唯有用一贫如洗恰当些。

    竖子不知财政实情,一昧哗众取宠,要取消练饷,那可就是七百多万啊!

    在多几百万不觉得多,少了几百万却让薛国观觉得天塌下来般,那他这个首辅还如何当?

    故而,在崇祯尚未回话之际,他立马站出来反驳。

    “薛首辅说得不错,守望相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现江南富商不知凡几,值此国事唯艰之际,正是他们为国出力之时。

    至于说取消练饷,薛大人便当不了这首辅,下官不便评判,一切由皇上决定。

    不过,身为首辅大臣,不能替天子分忧,下官真不知你有何脸面站在百官之首?”

    薛国观刚一说完,秦浩明抓住机会尖酸刻薄的立马顶了过去,接着转向崇祯皇帝说道:

    “微臣的第四点建议,恳请皇上征收商税弥补练饷之缺。并且微臣保证,商税一定多于三饷总和,让国库充盈。”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言弹起万般音。

    朝臣想不到秦浩明如此胆大,作为初次上朝的愣头青,便当着薛国观的面质疑他首辅能力,委实让人惊诧。

    至于说征收商税虽让朝臣不能接受,但好歹过往也曾有人言,不算新意,只是没有秦浩明官位高而已。

    “皇上,秦总督当着朝中文武肆意攻讦薛首辅,以下犯上,恳请将他拿下严办,以儆效尤!”

    刑部员外郎贾仁初义愤填膺出列大声说道。

    “臣等附议!”

    户部给事中胡乃龙、都御史熊明遇等十余人也站出来,纷纷说道。

    薛国观则黑着脸,仰头作悲愤状。此时,崇祯没问到他,不方便替自己辩解。

    卢象升和杨廷麟二人见此状况,焦虑的看了一眼秦浩明,就待出来替他说话。

    “皇上,微臣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何罪之有?

    朝廷什么时候变成一言堂,竟然容不得有不同意见?

    不然,诸位大人缘何一窝蜂问罪于臣,却对微臣所提建议不置可否?

    微臣初次上朝,目睹诸位大人见事推诿扯平,一言不合,便群起而攻。长久以往,何人敢献言献策?

    不说别的,起先吴大人和沈大人所提的问题,事关国家社稷,然诸位大人却一点建议俱无。

    倒是微臣言及薛首辅,便急不可耐跳出来加以指责,如此所作所为,岂不令人心寒?”

    秦浩明抢在卢象升想要出列之际,迅速出言。崇祯明显偏向自己,故而秦浩明这声声喝问理直气壮,气势惊人!

    “恳请皇上替微臣做主!”

    秦浩明此番话言辞犀利,直言群臣无容人之量,容不得其他声音,更隐隐指责薛国观结党营私。

    作为首辅,薛国观辩无可辩,索性跪地朝崇祯打悲情牌。

    而他站出来指责秦浩明的其他党羽,跪则坐实结党营私,不跪又似乎不是那回事,颇为尴尬。

    秦浩明的表现则让群臣频频侧目,纷纷心中自忖,此子不仅领兵打仗是把好手,不意朝堂争斗也毫不逊色,堂堂首辅给他挤兑无话可说。

    更主要的是连国子监士子和复社众人也对他推崇有加,令他在百姓口中的清誉扶摇直上,今后对上可要小心。

    “薛大人请起,诚如秦爱卿所言,就事论事,不必太过计较。”

    朝堂之上,崇祯表面波澜不惊,故作平缓说道。

    实则内心对薛国观失望透顶,一国首辅,被初次上朝的年轻官员驳斥得无话可说,竟然要托庇于他,求他做主。

    这要传扬出去,让人情何以堪?

    反观崇祯这声平和的薛大人落在薛国观耳里,不啻于九天惊雷,震得他差点要委顿于地,他明白,自己的首辅生涯已经到头。

    近几年来,天子俱是唤他薛爱卿或薛首辅,何曾叫过他薛大人?

    分明是对他今天的表现心生嫌弃,帝心不再!

    “谢皇上恩典!微臣忽觉身体有恙,恳请回府休息,望恩准。”

    “传御医随薛大人回府诊断!”

    崇祯心里叹了口气,但面子上的事情还要周全。

    薛国观脸色灰败,勉强挣扎着站起,行完礼之后,转身离开朝堂。

    那落寞而稍显悲哀的背影,让朝臣心里百味陈杂,竟无一人吭声。众人明白,这一走,薛国观再也不能站在百官之首。

    阳光透过宫殿上的琉璃瓦抛洒在秦浩明绯色官袍身上,晃得朝臣怔然失神。

    经此一事,简在帝心已经不足以形容秦浩明在崇祯心中的位置,瞧他们的配合之默契,或许用君臣相得益彰比较合适。

    同时,今后如何和此子相处也成为他们心中盘算考虑的事情。尤其是一些低品轶的官员,更是心里火热。

    官场中人,最是势利。眼里只有利益得失,走高踩低是他们一贯的准则。

    秦浩明崛起太快,快得让他们猝不及防,几无反应时间。

    但让他们更为惊诧的还是崇祯对他的态度,身处宣大边关之地,不显山不露水,和天子并无多少接触时间,缘何让天家对他重视若此?

    堂堂大明首辅,上任不到一年,虽然稍显无能,有些贪鄙,喜收贿赂。

    但毕竟是天家亲自选定,竟然因为秦浩明就此失宠,这里面的透露信息委实朝臣胆战心惊。

    “诸位爱卿,征收商税弥补练饷之缺的事情,大家可有什么异议?”

    正当朝臣思虑这其中的奥妙,崇祯平和的声音再次响彻宫殿。

    可等待崇祯的,是更长时间的沉默。

    “张侍郎,薛首辅不在,现殿中官职以你为最,谈谈你的想法?”

    崇祯嘴角扬起,朝齐党党魁张四知问道。

    “皇上,征收商税之事关系大明稳定且未经内阁讨论,微臣一时难以决断。”

    首辅不在,次辅陈演身陷囹圄,礼部左侍郎张四知圆滑答道,妄图蒙混过关。

    他是山东费县人,礼部左侍郎兼武英殿大学士,属于内阁成员。

    内阁大学士是指身在内阁并且有大学士头衔的人,一共有六个级别:分别为四殿、两阁。

    四殿者,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

    两阁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